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中国式家庭面面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口再生产沿着三种不同的类型有规律地演变,就是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高低”型,过渡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高”型,然后又过渡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型。世界各国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其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也处于不同的阶段,但最终都要完成这几种类型的转变。
发达国家(这里主要是指西欧各国以及主要由欧洲移民定居而逐渐形成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人口转变最早始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西欧,但主要发生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即在上述各国先后*工业革命时代的过程之中完成。原先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之间的自然平衡被打破,二者之间的“生死距差”不断扩大,从而使这些国家由过去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人口变动的第一阶段,过渡到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日益加速的人口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早期。
1870年以后,欧洲各国中的生育决策发生了较大转变,生育率迅速下降。与此同时,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的生死距差逐渐缩小,西方各国*了低出生率、持续下降的死亡率和逐渐减速的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转变第二阶段晚期。
人口变动第二阶段同第一阶段相比,是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这一过程大约持续了年左右。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各国*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变动的第三阶段,基本实现了向现代人口均衡的转变。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曾经出现短暂的“婴儿潮”现象,但人口变动之总格局基本确定。
发展中国家死亡率的普遍下降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除现代医药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之外,战后国家的独立、社会经济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提高、生活的改善等对这些国家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出生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已经凸现的生死距差进一步扩大,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六、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开始认识到人口膨胀的严重性,并相继实施控制人口的政策。从七十年代起,除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之外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下降,陆续从五六十年代的高出生率、迅速下降的死亡率和急剧提高的增长率阶段,向以开始下降的出生率、继续下降的死亡率和逐渐减速的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变动第二阶段晚期转变。我国也不例外,主要呈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人口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低速增长,净增人口明显减少。我国从年人口总数由5.8亿增至11.6亿,年均增长1.81%。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率相差甚大。*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57%,年则上升到2.10%,其间的年是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计划生育和城市独生子女政策得到普遍贯彻有效实施是在年期间,在此期间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到1.50%。到了2005年底全国人口达到*756万人,2000年为万人,平均每年增长率为0.63%,比年平均增长0.91%低0.28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分析,近年来我国净增人口明显减少到2005年,我国人口增加了4013万人,年平均增加803万人,比时期的1124万人减少了321万人。在“十五”的最后一年,我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亿,使世界60亿人口日和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各推迟了4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
二、人口出生率继续下降,自然增长率持续回落。年期间,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5.年期间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2.67‰,下降了2.9个千分点。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已接近发达国家平均为11.0‰的水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23.5‰的水平。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人口出生率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出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人口出生率最高的省份是*,达到17.9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54个千分点。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出生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出生率最低的省份为北京,仅有6.2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1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回落。年期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平均为9.08‰,而年期间平均为6.23‰,回落了2.85个千分点。200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低到6‰以下,实际人口增长率为5.87‰,2005年为5.*‰。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趋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年期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年时期的117.3又上升了一个点,明显高于国际公认的正常范围。从年,一孩的出生性别比平均为106.9,而二孩为138.0,三孩则高达143.7。出生人口性别比趋高的现象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继续提高。2005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1岁,比.4岁提高了0.7岁。预期寿命的继续提高,主要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继续保持较低水平的结果。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65.4岁高6.7岁,比发展中国家63.4岁高8.7岁,但比发达国家低3.5岁。
四、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1年,比2000年7.62年延长了0.39年。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人口受教育结... -->>
人口再生产沿着三种不同的类型有规律地演变,就是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高低”型,过渡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高”型,然后又过渡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型。世界各国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其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也处于不同的阶段,但最终都要完成这几种类型的转变。
发达国家(这里主要是指西欧各国以及主要由欧洲移民定居而逐渐形成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人口转变最早始于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的西欧,但主要发生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70年代,即在上述各国先后*工业革命时代的过程之中完成。原先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之间的自然平衡被打破,二者之间的“生死距差”不断扩大,从而使这些国家由过去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人口变动的第一阶段,过渡到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日益加速的人口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早期。
1870年以后,欧洲各国中的生育决策发生了较大转变,生育率迅速下降。与此同时,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的生死距差逐渐缩小,西方各国*了低出生率、持续下降的死亡率和逐渐减速的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转变第二阶段晚期。
人口变动第二阶段同第一阶段相比,是人口迅速增长的阶段,这一过程大约持续了年左右。从20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各国*了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变动的第三阶段,基本实现了向现代人口均衡的转变。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曾经出现短暂的“婴儿潮”现象,但人口变动之总格局基本确定。
发展中国家死亡率的普遍下降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除现代医药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之外,战后国家的独立、社会经济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提高、生活的改善等对这些国家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出生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已经凸现的生死距差进一步扩大,人口规模急剧膨胀。
六、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开始认识到人口膨胀的严重性,并相继实施控制人口的政策。从七十年代起,除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之外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下降,陆续从五六十年代的高出生率、迅速下降的死亡率和急剧提高的增长率阶段,向以开始下降的出生率、继续下降的死亡率和逐渐减速的增长率为特征的人口变动第二阶段晚期转变。我国也不例外,主要呈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人口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低速增长,净增人口明显减少。我国从年人口总数由5.8亿增至11.6亿,年均增长1.81%。在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率相差甚大。*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57%,年则上升到2.10%,其间的年是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计划生育和城市独生子女政策得到普遍贯彻有效实施是在年期间,在此期间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到1.50%。到了2005年底全国人口达到*756万人,2000年为万人,平均每年增长率为0.63%,比年平均增长0.91%低0.28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分析,近年来我国净增人口明显减少到2005年,我国人口增加了4013万人,年平均增加803万人,比时期的1124万人减少了321万人。在“十五”的最后一年,我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亿,使世界60亿人口日和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各推迟了4年,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
二、人口出生率继续下降,自然增长率持续回落。年期间,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5.年期间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2.67‰,下降了2.9个千分点。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已接近发达国家平均为11.0‰的水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23.5‰的水平。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人口出生率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出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人口出生率最高的省份是*,达到17.9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54个千分点。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出生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出生率最低的省份为北京,仅有6.2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1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回落。年期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平均为9.08‰,而年期间平均为6.23‰,回落了2.85个千分点。200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降低到6‰以下,实际人口增长率为5.87‰,2005年为5.*‰。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趋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年期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年时期的117.3又上升了一个点,明显高于国际公认的正常范围。从年,一孩的出生性别比平均为106.9,而二孩为138.0,三孩则高达143.7。出生人口性别比趋高的现象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继续提高。2005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1岁,比.4岁提高了0.7岁。预期寿命的继续提高,主要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继续保持较低水平的结果。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65.4岁高6.7岁,比发展中国家63.4岁高8.7岁,但比发达国家低3.5岁。
四、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01年,比2000年7.62年延长了0.39年。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人口受教育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