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贵妃起居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封后,她就真不怕自己做出为父亲废后的事情?
阴沉地瞥了瞥眼前的奏疏,小皇帝也是强忍住了一声叹息:这样的事,太后又如何会怕?
年幼时有些想法,也很正常,随着年纪渐渐长大,皇帝早认识到了这一点——天子也不可能为所欲为。要废皇后,没什么大不了的,爹都给铺平路了,效法故事也就罢了,虽说破坏纲常,但皇后无子可废那是有旧例的,循例么。
可为先皇废后的说法,却是从未与闻。这件事绝不能通过内阁,只会闹出传扬天下的大笑话,把自己的名声彻底搞臭,让宰辅重臣们,更加不信任自己。太后将自己养育成人,为他登基奔走出力,中外与闻,摄政多年有功,还政主动,贤明。虽说不是亲生,但亦是慈母,别说废后了,自己哪怕有一点不敬的心思,都是不孝。对太后也只有高高捧起一种选择,就算减少请安次数,都会引来大臣的劝谏,废太后这样不可能的事,根本提都不用提了。
尽管如此,他会不会去做是一回事,对方会不会怕,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太后冷淡的沉默,仿佛就是她有恃无恐的体现,倒是正体现了皇帝自己的黔驴技穷,正体现了他的无能。
下旨封赠罗妃已经有三天了,足够将消息传递到清宁宫耳边,现在还没有回音,应该也就是真的不会有回音了。
这就是他这个皇帝,在宫外受气,宫里也是受气。胡仙师一去,徐贵太妃又是极其疏淡的性子,就是想要尊奉个别人给太后添堵,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皇帝咬着下唇出了一会神,终究还是悻悻然哼了一声,吩咐着内侍,“请皇后过来陪伴。”
皇后钱氏性格柔软,虽然没有生育,但和皇帝的感情却不错,也时常到乾清宫中伴驾,虽说比不上民间小夫妻相濡以沫的纯真感情,但皇帝待她一直都还是不错的,就是取中了她从不违逆自己这一点,立万氏为宸妃,钱氏连句话都没有,还为周氏说了几句话:“怎么说也是皇长子的生母……”
立谁不立谁,皇帝自己心中自然有数,周氏是个天真的性子,没什么心眼,也就是因此,什么心事都能看得出来。生了皇长子以后,难免有些浮动的心思,钱氏为人又柔软,也压不下去,这时候再封个贵妃,那就不是对周氏好,而是害了她。
这不是,封了宸妃以后,周氏行事也安分多了,皇帝还不至于在外头受了气,回头就敲打自己的女人——不过需要敲打的时候,他也不会手软。立谁为后这是他自己的事情,周氏若以为生了个皇子就能横着走,那就该受些教训了。
还有万氏,腰杆有时也太硬了点,让人看了也有些不舒坦……皇帝漫不经心地思忖着后宫里的事,却没多少烦恼。女人吗,无非玩物罢了,服侍得好了给些恩赏,服侍得不好了,胡废后的例子不就摆在那里?寻常妃嫔,连仙师的名号都不必给,三尺白绫一赐也就够了,谁又敢多说什么?看着她们的勾心斗角,有时还挺解闷的。
皇后不多久就到了宫里,她给皇帝行了礼,又陪着说了些家常话,见皇帝依然是心不在焉的,便主动问道,“大哥可是有什么心事?”
皇帝也不瞒着皇后——她不是那种一味恭顺婆婆的媳妇,虽然请安问好无可挑剔,但也就是情面上过得去而已,入宫没多久,摸清了他和太后的关系以后,皇后就很少在他跟前提起太后,听说也不曾在太后跟前提起他。这样的性子,很能让他放下心来,有些心里话,也和她说说——也只好和她说,现在王振入宫了,倒是又多一人来分担。“还不是罗家的事……东厂都找了有六七年了,也不知罗家人到底搬去了哪里。”
对罗妃的身份,皇后知道的就只有她对皇帝有养育之恩,别的事情,皇帝没说,但相信她自己也有些猜测,“当年的老家——”
“老家遭了山崩,一村人四散做了流民,也不好找了。再说,当时罗妃家人分明是入了京,在东厂手上不见的——可惜,刘思清死了好几年,当年的事又没留下卷宗,现在就连柳知恩都找不出来了。”皇帝心烦地叹了口气,“以柳知恩的能力,七年没一条线索,没准就是当年根本都没活下来。”
皇后白了脸,看着也是忐忑不安,“罗娘娘对您有养育之恩,先皇不会如此绝情吧……”
这些话,翻来覆去,说着也是无味,皇帝没有搭话,过了一会,皇后轻声问,“大哥,近日追尊罗娘娘的事,是不是还是去和太后娘娘解释一下吧——即使不说什么,也得主动去请个安。宫里的事,没有不传到宫外的,多少双眼睛,可都看着呢,多一事,终不如少一事么。”
见皇帝还不说话,她又劝道,“若是再拖延下去,只怕传言变了,御史都要上本,那却又是何必呢?”
到底还是皇后善解人意,称得上是朵解语花。万宸妃虽然美貌过人,但也就是因为自恃才貌,有时难免多了几分小性。
皇帝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暖意,“也好,那就去清宁宫给娘问个安吧。”
“娘娘看到您过去了,必定是高兴的。”皇后不失时机地为太后说起了好话,“追尊的消息传出来以后,娘娘虽然没说什么,但这几天也都没有外出……”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咯
封后,她就真不怕自己做出为父亲废后的事情?
阴沉地瞥了瞥眼前的奏疏,小皇帝也是强忍住了一声叹息:这样的事,太后又如何会怕?
年幼时有些想法,也很正常,随着年纪渐渐长大,皇帝早认识到了这一点——天子也不可能为所欲为。要废皇后,没什么大不了的,爹都给铺平路了,效法故事也就罢了,虽说破坏纲常,但皇后无子可废那是有旧例的,循例么。
可为先皇废后的说法,却是从未与闻。这件事绝不能通过内阁,只会闹出传扬天下的大笑话,把自己的名声彻底搞臭,让宰辅重臣们,更加不信任自己。太后将自己养育成人,为他登基奔走出力,中外与闻,摄政多年有功,还政主动,贤明。虽说不是亲生,但亦是慈母,别说废后了,自己哪怕有一点不敬的心思,都是不孝。对太后也只有高高捧起一种选择,就算减少请安次数,都会引来大臣的劝谏,废太后这样不可能的事,根本提都不用提了。
尽管如此,他会不会去做是一回事,对方会不会怕,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太后冷淡的沉默,仿佛就是她有恃无恐的体现,倒是正体现了皇帝自己的黔驴技穷,正体现了他的无能。
下旨封赠罗妃已经有三天了,足够将消息传递到清宁宫耳边,现在还没有回音,应该也就是真的不会有回音了。
这就是他这个皇帝,在宫外受气,宫里也是受气。胡仙师一去,徐贵太妃又是极其疏淡的性子,就是想要尊奉个别人给太后添堵,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皇帝咬着下唇出了一会神,终究还是悻悻然哼了一声,吩咐着内侍,“请皇后过来陪伴。”
皇后钱氏性格柔软,虽然没有生育,但和皇帝的感情却不错,也时常到乾清宫中伴驾,虽说比不上民间小夫妻相濡以沫的纯真感情,但皇帝待她一直都还是不错的,就是取中了她从不违逆自己这一点,立万氏为宸妃,钱氏连句话都没有,还为周氏说了几句话:“怎么说也是皇长子的生母……”
立谁不立谁,皇帝自己心中自然有数,周氏是个天真的性子,没什么心眼,也就是因此,什么心事都能看得出来。生了皇长子以后,难免有些浮动的心思,钱氏为人又柔软,也压不下去,这时候再封个贵妃,那就不是对周氏好,而是害了她。
这不是,封了宸妃以后,周氏行事也安分多了,皇帝还不至于在外头受了气,回头就敲打自己的女人——不过需要敲打的时候,他也不会手软。立谁为后这是他自己的事情,周氏若以为生了个皇子就能横着走,那就该受些教训了。
还有万氏,腰杆有时也太硬了点,让人看了也有些不舒坦……皇帝漫不经心地思忖着后宫里的事,却没多少烦恼。女人吗,无非玩物罢了,服侍得好了给些恩赏,服侍得不好了,胡废后的例子不就摆在那里?寻常妃嫔,连仙师的名号都不必给,三尺白绫一赐也就够了,谁又敢多说什么?看着她们的勾心斗角,有时还挺解闷的。
皇后不多久就到了宫里,她给皇帝行了礼,又陪着说了些家常话,见皇帝依然是心不在焉的,便主动问道,“大哥可是有什么心事?”
皇帝也不瞒着皇后——她不是那种一味恭顺婆婆的媳妇,虽然请安问好无可挑剔,但也就是情面上过得去而已,入宫没多久,摸清了他和太后的关系以后,皇后就很少在他跟前提起太后,听说也不曾在太后跟前提起他。这样的性子,很能让他放下心来,有些心里话,也和她说说——也只好和她说,现在王振入宫了,倒是又多一人来分担。“还不是罗家的事……东厂都找了有六七年了,也不知罗家人到底搬去了哪里。”
对罗妃的身份,皇后知道的就只有她对皇帝有养育之恩,别的事情,皇帝没说,但相信她自己也有些猜测,“当年的老家——”
“老家遭了山崩,一村人四散做了流民,也不好找了。再说,当时罗妃家人分明是入了京,在东厂手上不见的——可惜,刘思清死了好几年,当年的事又没留下卷宗,现在就连柳知恩都找不出来了。”皇帝心烦地叹了口气,“以柳知恩的能力,七年没一条线索,没准就是当年根本都没活下来。”
皇后白了脸,看着也是忐忑不安,“罗娘娘对您有养育之恩,先皇不会如此绝情吧……”
这些话,翻来覆去,说着也是无味,皇帝没有搭话,过了一会,皇后轻声问,“大哥,近日追尊罗娘娘的事,是不是还是去和太后娘娘解释一下吧——即使不说什么,也得主动去请个安。宫里的事,没有不传到宫外的,多少双眼睛,可都看着呢,多一事,终不如少一事么。”
见皇帝还不说话,她又劝道,“若是再拖延下去,只怕传言变了,御史都要上本,那却又是何必呢?”
到底还是皇后善解人意,称得上是朵解语花。万宸妃虽然美貌过人,但也就是因为自恃才貌,有时难免多了几分小性。
皇帝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暖意,“也好,那就去清宁宫给娘问个安吧。”
“娘娘看到您过去了,必定是高兴的。”皇后不失时机地为太后说起了好话,“追尊的消息传出来以后,娘娘虽然没说什么,但这几天也都没有外出……”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