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阿溟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里不是江南,却有着纵横交错的水网,四季常青的婉约小山,沿河逶延的临江林荫道,在烟雨里,如同水墨,很有点江南的韵味。
这地方古朴的民居里,也会闪出小巧玲珑的旗袍女子,水面徜徉着的小舟上,也有着撒网的渔翁,不过,口音却不是吴语呢喃,而是略带辣味的蜀音。
以前,周边的井盐主要通过这里的岷江水系运出,河面有着运盐的船队,小城,依着水系成了盐业交易中心。沿河两岸都是人口稠密的城区,隔着河面相望。于是,人们建了一座木质浮桥,连接两岸重镇。这桥,以船坞为墩,木板为面,跟水面平行。浮桥,只能在枯水季节使用,涨洪水的时候,分成几段靠在岸边空闲着。到了节假日,因为人流太多,浮桥不堪重负,人们会在它的旁边用运盐的木船,一艘连一艘地搭起一座临时副桥。
浮桥上,有着一段活动的桥面,可以随时撤掉,供运盐船队通过。桥面撤开时,禁止人通行,有几次,我刚好遇上,只能候着,看着盐船过去。
桥的底色,是黑的,为什么是黑的,我不明白。每年靠在岸边闲着的时候,有工人维修,把破损的桥板拿掉,换上新的,再刷上桐油。新桥板是木本色,跟旧桥板有些色差,于是,刚启用时,有点斑斓,但要不了多长时间便在风雨里变成了黑色,让人分不清新旧。
小的时候,呆意思多,很喜欢过桥。拉着母亲的衣角,透过木板间的缝隙看桥底的水流,还故意用力去踩那些破损的桥板,听着桥身在脚底噼里叭拉的抗议。
大一点,不再拽着母亲了,就用小手去摸两边木栏杆的柱子,数着数儿,不过,好象没有数清过一共有多少。
知道浮桥的美丽,已经是我白裙飘飘地走过桥面的时候了。
在故乡幽蓝的天空下,青青的小山默默地卧着,宁静的水面上横着一段古朴的木质浮桥,桥面上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河两岸是成荫的古榕和翠竹,间或有几角吊脚楼。河里,各色的木质船只徜徉着,码头上,还有着几个洗衣淘菜的女人曼妙着。随便用画笔一描,或者用照相机的镜头框一下,都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这画面,没有张扬着的青春活力,却有着一种含蓄和雅致的底蕴。
原以为,物,比人更经得岁月的流逝,然而,这浮桥却消失得快。
大约是这地方太适宜居住,也可能是因为盐化工发达,进入八十年代,两大重镇的居民已有3万多人,在解放初期的基础上,增加了10倍,成为这一带32万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浮桥,在日渐增多的行人脚下呻吟着,成了两岸交通的瓶颈。
一座水泥大桥很快在距浮桥100米的地方修建起来,替代了它的交通地位。浮桥,成了供人观赏的标志物。
拍进军大西南的导演,不知怎么的,看上了浮桥。据说,他打算出20万买下浮桥,准备在拍摄时,搞一个火烧浮桥的场景,付之一炬。当时的区长,大约是个念旧的人,心疼浮桥,没有卖给那导演。
就像人有自己的命运一样,浮桥,也有自己的气数。第二年的夏天里,一场洪水,把浮桥冲毁,沉入了水底。其时,已是九十年代中期。
没有了浮桥,小城好象也没在意。因为世界变化得太快,人们目不暇接,连停下来喘口气,都是奢侈,更谈不上回望过去了。我也以为,这个世界不再需要含蓄和雅致了。
初冬,叮叮当当的凿石声敲着小城人的耳膜,一打听,是在重修已经损毁的浮桥月台和码头呢,接着,河边出现了正在搭拼的新浮桥。据说,随着地方经济的好转,在政协委员们的提议下,政府决定集资修建浮桥,重现昔日小城的一点点美丽。
新浮桥只有桥面是木质的,船坞是玻璃钢的,来自江苏。江南的浮桥,带着江南的韵味,接受着人们的品头论足。
这桥,会有破损的桥板供小姑娘们故意踩踏吗?记得在峨眉山游玩时,山道旁的栏杆是仿木的,上面居然仿到了虫眼和翻翘的老树皮,那种仿真程度已经到了你忍不住要用手去抠虫眼和剥树皮的地步。这桥,会有一段活动的桥面吗?运盐船队已经消失好多年了,那段桥面留着,也不会有撤开的时候了吧?这桥,需要在涨洪水的时候,分几段靠岸边修缮吗?玻璃钢是不是一定比木质耐久?
无数的疑问,要等新桥建好了才能解答。
在二十多年的岁月流逝中,河两岸的常驻人口已达7万多。举目四望,曾经的画面中,多出了几根高大烟囱,几座横江的水泥桥,翠竹快绝迹了,榕树是近年新栽的,远不如从前浓荫。高楼么,鳞次着。
新浮桥将在一片现代的背景里横卧江面。
世上的许多美丽一旦消失了,就不会再重现,一如时光,一去不回。但是,在烟雨里,有着来自江南的浮桥暖着视线,到底能令人想起一些往昔。突然忆起,这地方人称“小西湖”好象是上上世纪的称呼了!
这里不是江南,却有着纵横交错的水网,四季常青的婉约小山,沿河逶延的临江林荫道,在烟雨里,如同水墨,很有点江南的韵味。
这地方古朴的民居里,也会闪出小巧玲珑的旗袍女子,水面徜徉着的小舟上,也有着撒网的渔翁,不过,口音却不是吴语呢喃,而是略带辣味的蜀音。
以前,周边的井盐主要通过这里的岷江水系运出,河面有着运盐的船队,小城,依着水系成了盐业交易中心。沿河两岸都是人口稠密的城区,隔着河面相望。于是,人们建了一座木质浮桥,连接两岸重镇。这桥,以船坞为墩,木板为面,跟水面平行。浮桥,只能在枯水季节使用,涨洪水的时候,分成几段靠在岸边空闲着。到了节假日,因为人流太多,浮桥不堪重负,人们会在它的旁边用运盐的木船,一艘连一艘地搭起一座临时副桥。
浮桥上,有着一段活动的桥面,可以随时撤掉,供运盐船队通过。桥面撤开时,禁止人通行,有几次,我刚好遇上,只能候着,看着盐船过去。
桥的底色,是黑的,为什么是黑的,我不明白。每年靠在岸边闲着的时候,有工人维修,把破损的桥板拿掉,换上新的,再刷上桐油。新桥板是木本色,跟旧桥板有些色差,于是,刚启用时,有点斑斓,但要不了多长时间便在风雨里变成了黑色,让人分不清新旧。
小的时候,呆意思多,很喜欢过桥。拉着母亲的衣角,透过木板间的缝隙看桥底的水流,还故意用力去踩那些破损的桥板,听着桥身在脚底噼里叭拉的抗议。
大一点,不再拽着母亲了,就用小手去摸两边木栏杆的柱子,数着数儿,不过,好象没有数清过一共有多少。
知道浮桥的美丽,已经是我白裙飘飘地走过桥面的时候了。
在故乡幽蓝的天空下,青青的小山默默地卧着,宁静的水面上横着一段古朴的木质浮桥,桥面上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河两岸是成荫的古榕和翠竹,间或有几角吊脚楼。河里,各色的木质船只徜徉着,码头上,还有着几个洗衣淘菜的女人曼妙着。随便用画笔一描,或者用照相机的镜头框一下,都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这画面,没有张扬着的青春活力,却有着一种含蓄和雅致的底蕴。
原以为,物,比人更经得岁月的流逝,然而,这浮桥却消失得快。
大约是这地方太适宜居住,也可能是因为盐化工发达,进入八十年代,两大重镇的居民已有3万多人,在解放初期的基础上,增加了10倍,成为这一带32万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浮桥,在日渐增多的行人脚下呻吟着,成了两岸交通的瓶颈。
一座水泥大桥很快在距浮桥100米的地方修建起来,替代了它的交通地位。浮桥,成了供人观赏的标志物。
拍进军大西南的导演,不知怎么的,看上了浮桥。据说,他打算出20万买下浮桥,准备在拍摄时,搞一个火烧浮桥的场景,付之一炬。当时的区长,大约是个念旧的人,心疼浮桥,没有卖给那导演。
就像人有自己的命运一样,浮桥,也有自己的气数。第二年的夏天里,一场洪水,把浮桥冲毁,沉入了水底。其时,已是九十年代中期。
没有了浮桥,小城好象也没在意。因为世界变化得太快,人们目不暇接,连停下来喘口气,都是奢侈,更谈不上回望过去了。我也以为,这个世界不再需要含蓄和雅致了。
初冬,叮叮当当的凿石声敲着小城人的耳膜,一打听,是在重修已经损毁的浮桥月台和码头呢,接着,河边出现了正在搭拼的新浮桥。据说,随着地方经济的好转,在政协委员们的提议下,政府决定集资修建浮桥,重现昔日小城的一点点美丽。
新浮桥只有桥面是木质的,船坞是玻璃钢的,来自江苏。江南的浮桥,带着江南的韵味,接受着人们的品头论足。
这桥,会有破损的桥板供小姑娘们故意踩踏吗?记得在峨眉山游玩时,山道旁的栏杆是仿木的,上面居然仿到了虫眼和翻翘的老树皮,那种仿真程度已经到了你忍不住要用手去抠虫眼和剥树皮的地步。这桥,会有一段活动的桥面吗?运盐船队已经消失好多年了,那段桥面留着,也不会有撤开的时候了吧?这桥,需要在涨洪水的时候,分几段靠岸边修缮吗?玻璃钢是不是一定比木质耐久?
无数的疑问,要等新桥建好了才能解答。
在二十多年的岁月流逝中,河两岸的常驻人口已达7万多。举目四望,曾经的画面中,多出了几根高大烟囱,几座横江的水泥桥,翠竹快绝迹了,榕树是近年新栽的,远不如从前浓荫。高楼么,鳞次着。
新浮桥将在一片现代的背景里横卧江面。
世上的许多美丽一旦消失了,就不会再重现,一如时光,一去不回。但是,在烟雨里,有着来自江南的浮桥暖着视线,到底能令人想起一些往昔。突然忆起,这地方人称“小西湖”好象是上上世纪的称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