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陈希瑞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相对于麦子而言,玉米是粗放的,等而次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粗粮。但我还是对玉米油然而生敬意。
春争日,夏争时。麦子收获之后,玉米就紧接着下种了。种子入土了,某个晨光初现的早晨或夕阳西下的黄昏,农人会一次次来到田间,轻轻扒开覆土,看见种子已经萌芽,根须却深深地扎进泥土,脸上会露出满意的神情。或者,某个飘散着淡淡晨雾的早上,农人信步来到地头,却见地里已是绿意一片,一行行玉米舒展着细小的枝叶,排着整齐的队伍,伸向远方,伸向亘古。
随着一场场雨水的降临,加上充足的阳光,玉米开始一个劲儿地疯长。如果你稍稍留意的话,不妨躲在宽大而泛着油光的玉米叶子下面,似乎还能听到玉米拔节的吧、吧声呢。
乡村七月,当我置身于高高的玉米林中,就会惊异地发现,那宽大而密密的叶子,似一柄柄削铁如泥的短剑,似如林的枪刺,气势磅礴,直指苍穹。
此时此刻,我仿佛看见了,如血的残阳中,响起了急雨骤风般“咚咚”的战鼓声,长空雁叫,战马嘶鸣,以及震天的呐喊。万千兵马俑幻化成旌旗猎猎的千军万马,气势如此恢宏。不是吗,我甚至读出了一种悲壮的意味。
我喜欢玉米的伟岸、挺拔,更喜欢玉米的泼辣、野性。
干旱时,层层根须深深扎入地下,汲取水分和养分。只要一息尚存,就依然屹立于晨光熹微或暮色苍茫中,顽强地将生命延续、繁衍下去。
玉米不畏酷夏,生于夏天,长于夏天,活泼泼尽情舒展在夏天,深深扎根于脚下这片宽厚的大地。当我看到玉米的兄弟姐妹手牵着手儿,肩并着肩儿,从夏天走向秋天,从浪漫走向成熟,我的心因沉醉而一点点醉了。原来如此低贱、如此卑微、如此平凡的生命,连成一片,甚至于连成一片绿色的海,竟也能如此震撼人心,震撼天地。这绿色的海,竟能如此地弥漫了我的旅途,迷蒙了我一双风尘的泪眼,这不是涓涓细流,不是乡野小调,这分明是一曲雄壮、激越的交响曲呀。谁说玉米不是诗?玉米分明又是一行行辉煌壮丽的诗句呀。她不在乎押韵合辙,不在乎装腔作势,在意的是质朴、率性、随意。哦,玉米,原来平凡中,也有伟大,也有美丽呀!
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又一次俯下身去,抚着玉米穗儿,轻轻地亲吻着
看到玉米,我会想起母亲。从一个到田野上采野花、逮蚂蚱的小闺女,到一个老态龙钟的垂暮老人,真的是岁月无情,把母亲一生的好光景都带走了。如今,尽享儿孙绕膝欢乐的母亲,已经垂垂老矣,仿佛不曾有过繁花似锦的日子,不曾有过金子般地娇闺女时代。正是,庄稼一茬接一茬,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老的一代衰退了,新的一代又诞生了,祖祖辈辈,生生不息。
但我的目光还是转向玉米。当玉米萌芽、破土时,在微微的夏风中,舒展着嫩嫩的枝叶,这跟蹒跚学步、呀呀做语的孩童有什么两样?当玉米齐腰深时,风吹绿浪,尽情地轻歌曼舞,恣意潇洒,莫非是一群翩翩少年或妙龄少女?当玉米扬花抽穗时,吐出了丝丝缕缕的红樱儿,这多像羞羞答答、风姿绰约的新嫁娘啊!有了阳光雨露的滋润,玉米很快就有了身孕,孕育出一个个饱满而崭新的生命,就这样默不作语地伫立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里。玉米啊玉米,你平凡的身躯上,无不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呀。
父亲从玉米地里走出来。是拔草,还是随便转一转?却倒背着手,还哼着什么小曲呢。
据父亲自己讲,庄稼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是看着它长大,三天不看上一眼,心里就会憋得慌。我不知道,离开庄稼,庄稼人的骨头就会散架吗?久不握锄头,庄稼人的手就会生锈吗?这不,玉米都抽穗儿了,都吐出了红红的樱子,还要三天两头到地里来转转、看看。
按说,父亲是不种地的。上了岁数的人了,本应享个清闲,可父亲闲不住,非要自己种着二亩地,不种别的,单种麦子。庄稼一茬接一茬,收罢麦子,就是玉米。他说他喜欢听大联合在滚滚麦海中、或者在玉米田里轰轰作业的轰鸣声,喜欢看金色的麦粒哗哗流淌进汽车里的那副景象,更喜欢看大联合轰轰驶过,玉米棒子归了仓,秸秆归了田,留在后面的是一片空旷的田野。那时候,年老的父亲和母亲还会蹒跚地去捡拾遗落地上的玉米棒子,还会坐在田垄上歇息,还会随意地扯些闲话。偶尔,他们也会抬眼看看天上的流云,望望高速路上一辆辆飞驰而过的甲壳虫般的汽车出神。
可父亲说,这二亩地,也留不住了,也不能再种庄稼了,已经被划进了开发区。那里,将出现一片新的厂房,或者一片楼区。
广袤的田野上,长出了麦子,又长出了玉米,长出了一个个古老而鲜活的村庄,才得以生生不息。村庄靠麦子、靠玉米养活成人,而变得风姿绰约。我不知道,这些森林般水泥钢筋的建筑物上,会不会长出麦子,或者玉米,这些人们赖以生存的最起码的东西。
真的,这世界离不开庄稼人,离开庄稼人谁也没法活。
相对于麦子而言,玉米是粗放的,等而次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粗粮。但我还是对玉米油然而生敬意。
春争日,夏争时。麦子收获之后,玉米就紧接着下种了。种子入土了,某个晨光初现的早晨或夕阳西下的黄昏,农人会一次次来到田间,轻轻扒开覆土,看见种子已经萌芽,根须却深深地扎进泥土,脸上会露出满意的神情。或者,某个飘散着淡淡晨雾的早上,农人信步来到地头,却见地里已是绿意一片,一行行玉米舒展着细小的枝叶,排着整齐的队伍,伸向远方,伸向亘古。
随着一场场雨水的降临,加上充足的阳光,玉米开始一个劲儿地疯长。如果你稍稍留意的话,不妨躲在宽大而泛着油光的玉米叶子下面,似乎还能听到玉米拔节的吧、吧声呢。
乡村七月,当我置身于高高的玉米林中,就会惊异地发现,那宽大而密密的叶子,似一柄柄削铁如泥的短剑,似如林的枪刺,气势磅礴,直指苍穹。
此时此刻,我仿佛看见了,如血的残阳中,响起了急雨骤风般“咚咚”的战鼓声,长空雁叫,战马嘶鸣,以及震天的呐喊。万千兵马俑幻化成旌旗猎猎的千军万马,气势如此恢宏。不是吗,我甚至读出了一种悲壮的意味。
我喜欢玉米的伟岸、挺拔,更喜欢玉米的泼辣、野性。
干旱时,层层根须深深扎入地下,汲取水分和养分。只要一息尚存,就依然屹立于晨光熹微或暮色苍茫中,顽强地将生命延续、繁衍下去。
玉米不畏酷夏,生于夏天,长于夏天,活泼泼尽情舒展在夏天,深深扎根于脚下这片宽厚的大地。当我看到玉米的兄弟姐妹手牵着手儿,肩并着肩儿,从夏天走向秋天,从浪漫走向成熟,我的心因沉醉而一点点醉了。原来如此低贱、如此卑微、如此平凡的生命,连成一片,甚至于连成一片绿色的海,竟也能如此震撼人心,震撼天地。这绿色的海,竟能如此地弥漫了我的旅途,迷蒙了我一双风尘的泪眼,这不是涓涓细流,不是乡野小调,这分明是一曲雄壮、激越的交响曲呀。谁说玉米不是诗?玉米分明又是一行行辉煌壮丽的诗句呀。她不在乎押韵合辙,不在乎装腔作势,在意的是质朴、率性、随意。哦,玉米,原来平凡中,也有伟大,也有美丽呀!
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又一次俯下身去,抚着玉米穗儿,轻轻地亲吻着
看到玉米,我会想起母亲。从一个到田野上采野花、逮蚂蚱的小闺女,到一个老态龙钟的垂暮老人,真的是岁月无情,把母亲一生的好光景都带走了。如今,尽享儿孙绕膝欢乐的母亲,已经垂垂老矣,仿佛不曾有过繁花似锦的日子,不曾有过金子般地娇闺女时代。正是,庄稼一茬接一茬,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老的一代衰退了,新的一代又诞生了,祖祖辈辈,生生不息。
但我的目光还是转向玉米。当玉米萌芽、破土时,在微微的夏风中,舒展着嫩嫩的枝叶,这跟蹒跚学步、呀呀做语的孩童有什么两样?当玉米齐腰深时,风吹绿浪,尽情地轻歌曼舞,恣意潇洒,莫非是一群翩翩少年或妙龄少女?当玉米扬花抽穗时,吐出了丝丝缕缕的红樱儿,这多像羞羞答答、风姿绰约的新嫁娘啊!有了阳光雨露的滋润,玉米很快就有了身孕,孕育出一个个饱满而崭新的生命,就这样默不作语地伫立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里。玉米啊玉米,你平凡的身躯上,无不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呀。
父亲从玉米地里走出来。是拔草,还是随便转一转?却倒背着手,还哼着什么小曲呢。
据父亲自己讲,庄稼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是看着它长大,三天不看上一眼,心里就会憋得慌。我不知道,离开庄稼,庄稼人的骨头就会散架吗?久不握锄头,庄稼人的手就会生锈吗?这不,玉米都抽穗儿了,都吐出了红红的樱子,还要三天两头到地里来转转、看看。
按说,父亲是不种地的。上了岁数的人了,本应享个清闲,可父亲闲不住,非要自己种着二亩地,不种别的,单种麦子。庄稼一茬接一茬,收罢麦子,就是玉米。他说他喜欢听大联合在滚滚麦海中、或者在玉米田里轰轰作业的轰鸣声,喜欢看金色的麦粒哗哗流淌进汽车里的那副景象,更喜欢看大联合轰轰驶过,玉米棒子归了仓,秸秆归了田,留在后面的是一片空旷的田野。那时候,年老的父亲和母亲还会蹒跚地去捡拾遗落地上的玉米棒子,还会坐在田垄上歇息,还会随意地扯些闲话。偶尔,他们也会抬眼看看天上的流云,望望高速路上一辆辆飞驰而过的甲壳虫般的汽车出神。
可父亲说,这二亩地,也留不住了,也不能再种庄稼了,已经被划进了开发区。那里,将出现一片新的厂房,或者一片楼区。
广袤的田野上,长出了麦子,又长出了玉米,长出了一个个古老而鲜活的村庄,才得以生生不息。村庄靠麦子、靠玉米养活成人,而变得风姿绰约。我不知道,这些森林般水泥钢筋的建筑物上,会不会长出麦子,或者玉米,这些人们赖以生存的最起码的东西。
真的,这世界离不开庄稼人,离开庄稼人谁也没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