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晨曦戴月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看完电影女人四十后,心里沉甸甸的,一个人机械的煮饭、机械的吃饭,心里说不清的悲戚。晚上睡觉,思维还停留在影片中,辗转难眠。
看影片时,脑海里总浮现谌容的人到中年。人到中年是什么滋味呢?席慕容说,中年“正处在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所有繁复的花瓣正一层一层地舒开,所有甘如醇蜜、涩如黄连的感觉正交织在我心中。”
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席慕容拥有的是富足、安详的中年,但生活中,有多少女人享有如此幸福的感觉?!大多数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承载着继往开来的重任,正是肩膀最沉重甚至是最艰辛的时刻。多少冰清玉洁的女子,被琐碎的生活世俗化甚至恶俗化,成为杨二嫂式的女人;多少壮志凌云的男子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渐渐的庸俗窝囊,成为中年的闰土!
影片中的阿娥,虽疲于奔命,但作为现代喧嚣社会的中年女子,我想阿娥的境况还不算太差。她的家庭虽窘迫但还算温馨,丈夫虽没有多大的能耐,但夫妻还算恩爱。孩子已上大学,且很懂事,能体谅家庭的困难,帮助照顾老人。工作虽遇到挑战,但领导还算看重她,在她刻意辞职时给予她两个月的假期。丈夫、孩子、工作,这一切虽不能省心,却也不至于太窝心。
是谁说的,中年女子,最窝心的是,当青春已逝,疾病开始缠身,已是一支花的丈夫频频有外遇,孩子不长进,学业、交友都成问题,而自己兢兢业业几十年的工作受到新人新时代的淘汰,那才是一个中年女人的“百事哀”!毕淑敏的千头万绪不就讲述了“丈夫有外遇,孩子考不上大学,自己科研遇到困难,疾病缠身”的中年女人的困境吗?相比起来,中年的阿娥也算省心了。
让阿娥无法省心的是患有老人痴呆症的家翁——昔日的抗日英雄,今日的痴呆老人。影片正是借阿娥一家照顾老人的艰辛,反映当前的社会问题——国家、社会,如何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终!”且看影片中那一群老人的命运。昔日的抗日英雄,晚年老年痴呆,无人照顾,好不容易进了托管中心,却因为一次走失而被拒之门外。进老人院,却无法忍受老人院的生活,像个小孩似的喊着要回家!一个抗日英雄,晚景竟如此凄凉!且看其他老人,刚进老人院里的陈柏生哭喊着说:“没有人和我说话——我退休之后,每天对四面墙,没人理我”可亲可敬老人家霞姐,虽看破生死,却死不瞑目,担心死后老伴无人照顾!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贤就提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大同的理想,但理想归理想,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社会走到了21世界,老有所终的社会问题,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老龄话,独生子女的当家,将越来越严重。
辗转难眠之际,忍不住胡思乱想,总有一天我也会岌岌老矣,我该怎样渡过残年呢?当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父母也已离去,工作已经退休,所有的人生责任卸下后,我会怎样渡过余生?我想,那时我即使身无大病,想必也是百病缠身,小病不断。那么我一定得在自己神智清晰,生活尚能自理时,立一张遗嘱,我要告知我的孩子,妈妈怕疼怕折磨,最怕的就是与疾病做斗争,如果有一天我需要别人照顾才能生存,如果有一天我已神智不清,那么让我安乐死,让我有尊严的安静的离开人世。生老病死是宇宙的规律,不要为了挽救我的生命,让我受不必要的折磨。
当然,假如我身体尚好,也许我会选择一个青灯古刹,皈依佛门,安静地渡过余生。这跟看破红尘无关,跟矫情无关,比起养老院,青灯古刹更适合喜欢安静的我
一部电影,生出诸多感慨,许是胡思乱想,也并非全是胡思乱想。
看完电影女人四十后,心里沉甸甸的,一个人机械的煮饭、机械的吃饭,心里说不清的悲戚。晚上睡觉,思维还停留在影片中,辗转难眠。
看影片时,脑海里总浮现谌容的人到中年。人到中年是什么滋味呢?席慕容说,中年“正处在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所有繁复的花瓣正一层一层地舒开,所有甘如醇蜜、涩如黄连的感觉正交织在我心中。”
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席慕容拥有的是富足、安详的中年,但生活中,有多少女人享有如此幸福的感觉?!大多数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承载着继往开来的重任,正是肩膀最沉重甚至是最艰辛的时刻。多少冰清玉洁的女子,被琐碎的生活世俗化甚至恶俗化,成为杨二嫂式的女人;多少壮志凌云的男子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渐渐的庸俗窝囊,成为中年的闰土!
影片中的阿娥,虽疲于奔命,但作为现代喧嚣社会的中年女子,我想阿娥的境况还不算太差。她的家庭虽窘迫但还算温馨,丈夫虽没有多大的能耐,但夫妻还算恩爱。孩子已上大学,且很懂事,能体谅家庭的困难,帮助照顾老人。工作虽遇到挑战,但领导还算看重她,在她刻意辞职时给予她两个月的假期。丈夫、孩子、工作,这一切虽不能省心,却也不至于太窝心。
是谁说的,中年女子,最窝心的是,当青春已逝,疾病开始缠身,已是一支花的丈夫频频有外遇,孩子不长进,学业、交友都成问题,而自己兢兢业业几十年的工作受到新人新时代的淘汰,那才是一个中年女人的“百事哀”!毕淑敏的千头万绪不就讲述了“丈夫有外遇,孩子考不上大学,自己科研遇到困难,疾病缠身”的中年女人的困境吗?相比起来,中年的阿娥也算省心了。
让阿娥无法省心的是患有老人痴呆症的家翁——昔日的抗日英雄,今日的痴呆老人。影片正是借阿娥一家照顾老人的艰辛,反映当前的社会问题——国家、社会,如何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终!”且看影片中那一群老人的命运。昔日的抗日英雄,晚年老年痴呆,无人照顾,好不容易进了托管中心,却因为一次走失而被拒之门外。进老人院,却无法忍受老人院的生活,像个小孩似的喊着要回家!一个抗日英雄,晚景竟如此凄凉!且看其他老人,刚进老人院里的陈柏生哭喊着说:“没有人和我说话——我退休之后,每天对四面墙,没人理我”可亲可敬老人家霞姐,虽看破生死,却死不瞑目,担心死后老伴无人照顾!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贤就提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大同的理想,但理想归理想,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社会走到了21世界,老有所终的社会问题,依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老龄话,独生子女的当家,将越来越严重。
辗转难眠之际,忍不住胡思乱想,总有一天我也会岌岌老矣,我该怎样渡过残年呢?当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父母也已离去,工作已经退休,所有的人生责任卸下后,我会怎样渡过余生?我想,那时我即使身无大病,想必也是百病缠身,小病不断。那么我一定得在自己神智清晰,生活尚能自理时,立一张遗嘱,我要告知我的孩子,妈妈怕疼怕折磨,最怕的就是与疾病做斗争,如果有一天我需要别人照顾才能生存,如果有一天我已神智不清,那么让我安乐死,让我有尊严的安静的离开人世。生老病死是宇宙的规律,不要为了挽救我的生命,让我受不必要的折磨。
当然,假如我身体尚好,也许我会选择一个青灯古刹,皈依佛门,安静地渡过余生。这跟看破红尘无关,跟矫情无关,比起养老院,青灯古刹更适合喜欢安静的我
一部电影,生出诸多感慨,许是胡思乱想,也并非全是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