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旺夫小农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总靠弟弟一家子过活,那也不是个事啊。
转眼到了往年的农忙时日,可今年的农忙期各家各户都闲得很,因为每亩稻田收谷子不足十斤,很多人在家里痛哭不止。
再过二十多日,终于下了一场大雨,足足下了十日,大家赶紧翻田种晚稻。因晚稻延误了,肯定会影响收成,但能种下晚稻已经是老天开眼不想饿死人了。
大家都仔细算过,若晚稻能有往年七成的收成就算不错了,到时候收的粮食和之前收的麦根本不足以支撑到来年青黄相接时,有些人家估计撑不到过年。
即便如此,好歹能种下晚稻了,学子们也能收收心读书了,到时候过年有没有饭吃,年后青黄不接该怎么办,也不知他们愿意去想的。
到了八月,杨春儿如姜氏所愿生了个男娃,姜氏和韦老二欢喜得无法言语,便出手大方地给本村每家每户发了一个红蛋和一斤粮食,说是给孙子积福。姜氏平时可从未这么大方过,这一出手便是一百多个蛋和一百多斤粮食啊!
大贵给儿子取了个小名叫福娃,这可把金恬乐得不行,“福娃”这名听上去怎么这般叫她忍不住想笑呢。娘家大嫂蒋氏给娃儿取名叫牛仔,而大贵又给孩子取名叫福娃,金恬每回叫他们娃儿的小名时都想欢乐得不行。
福娃满月时,家里办了喜酒,姜氏照样大方,她知道现在家家户户都手紧,那是一文钱都不舍得拿出来,便让他们空手来喝喜酒,不必送礼了。
村民们感恩戴德般来喝喜酒,说姜氏和韦老二果真是族长的爹娘,这一言一行都是德者之范,大家托族长一家的福啊。姜氏觉得自己为福娃积了大福,心里更是欢喜,喜宴上她竟然主动敬大家喝酒,可真是稀罕。要知道平时家里办喜事她都是在灶房里呆着,根本不上席的。
姜氏抢着要带福娃,杨春儿坐完月子就来作坊做饭了。其实杨春儿倒是想自己带自己的娃儿,可是姜氏不让啊,姜氏一会儿瞧不见福娃她就心慌慌的,她现在根本离不开福娃。因为福娃的出生,季秋可轻省不少,他娘可再没心思逼他续弦了。
*
这几个月村民们时常哭诉和忧怨,因为家里谷仓的粮食越吃越少,但也算是挺过来了,没出啥大事。可到了年根,全都乱套了,很多人家谷仓见了底,也有些人家已经靠吃咸菜和树皮果腹了。因是腊月,野菜都极少。
有些人家虽然能挺到过年,可也无心准备年货过年,这样过一日算一日也不是个事。很多青壮年开始跑出去讨饭,也有一些滑溜之人去外省外县偷抢。
学堂里有三分之一的人已经不来上学了,要么随着哥哥姐姐们出去要饭,要么凭认识几个字开始在外面招摇撞骗。人为了填饱肚子,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
还有五日就要过大年了,仲勤和金恬也是一筹莫展,年货买了少许,但无论怎样强颜欢笑也做不到如去年那般开心。
夜里,他们俩趴在床/上数了数家当,只有二百六十两银子。这一年作坊只挣一百一十两,因田地大扩,药材挣的多些,足足有四百二十多两。还了殷尚的债,再还掉因修缮祠堂和建学堂欠下的钱,以及家里的开销,就只剩二百六十两银子了。
这二百六十两银子听上去不少,但要想做什么大事还是很难的,本来金恬想再买些田地,可村民们都混成那样,还是不要引来仇富之人为好。
仲勤唉叹了一声,“这些钱是不可能让韦家村的人再吃半年饭的,顶多够大家一个月的,若是别村的人也惦记,便连正月十五都熬不过。要不……咱们办了粥棚吧,每日煮一百斤粮为限,煮到正月十五拆棚,如何?”
金恬掰指头算了算,从明日起到正月十五,总共二十日,每日一百斤粮,那就是两千斤粮食。粮食越缺价钱就越高,近来已经涨到二十五文一斤了,而且还有可能往高里涨。
如此一算,粮食至少要五十多两银子,还要派人去外地买,得费不少人力运回村里,再加上需要大量人手煮粥,七七八八加起来,估摸着要费一百两银子。
金恬真的有些不舍得,可是看着仲勤那眼巴巴瞅着她的模样,她实在不忍心说不,只好点了点头,“好吧,搭粥棚。”
这时,旁边小床上冒出一个小脑袋,口齿不清地叫道:“娘……娘,粥……粥……。”快一岁半的俏妞已经会说简单的字了。
金恬过来抱起俏妞,“哎哟,我的小宝贝,你是不是饿了想吃粥啊?”
总靠弟弟一家子过活,那也不是个事啊。
转眼到了往年的农忙时日,可今年的农忙期各家各户都闲得很,因为每亩稻田收谷子不足十斤,很多人在家里痛哭不止。
再过二十多日,终于下了一场大雨,足足下了十日,大家赶紧翻田种晚稻。因晚稻延误了,肯定会影响收成,但能种下晚稻已经是老天开眼不想饿死人了。
大家都仔细算过,若晚稻能有往年七成的收成就算不错了,到时候收的粮食和之前收的麦根本不足以支撑到来年青黄相接时,有些人家估计撑不到过年。
即便如此,好歹能种下晚稻了,学子们也能收收心读书了,到时候过年有没有饭吃,年后青黄不接该怎么办,也不知他们愿意去想的。
到了八月,杨春儿如姜氏所愿生了个男娃,姜氏和韦老二欢喜得无法言语,便出手大方地给本村每家每户发了一个红蛋和一斤粮食,说是给孙子积福。姜氏平时可从未这么大方过,这一出手便是一百多个蛋和一百多斤粮食啊!
大贵给儿子取了个小名叫福娃,这可把金恬乐得不行,“福娃”这名听上去怎么这般叫她忍不住想笑呢。娘家大嫂蒋氏给娃儿取名叫牛仔,而大贵又给孩子取名叫福娃,金恬每回叫他们娃儿的小名时都想欢乐得不行。
福娃满月时,家里办了喜酒,姜氏照样大方,她知道现在家家户户都手紧,那是一文钱都不舍得拿出来,便让他们空手来喝喜酒,不必送礼了。
村民们感恩戴德般来喝喜酒,说姜氏和韦老二果真是族长的爹娘,这一言一行都是德者之范,大家托族长一家的福啊。姜氏觉得自己为福娃积了大福,心里更是欢喜,喜宴上她竟然主动敬大家喝酒,可真是稀罕。要知道平时家里办喜事她都是在灶房里呆着,根本不上席的。
姜氏抢着要带福娃,杨春儿坐完月子就来作坊做饭了。其实杨春儿倒是想自己带自己的娃儿,可是姜氏不让啊,姜氏一会儿瞧不见福娃她就心慌慌的,她现在根本离不开福娃。因为福娃的出生,季秋可轻省不少,他娘可再没心思逼他续弦了。
*
这几个月村民们时常哭诉和忧怨,因为家里谷仓的粮食越吃越少,但也算是挺过来了,没出啥大事。可到了年根,全都乱套了,很多人家谷仓见了底,也有些人家已经靠吃咸菜和树皮果腹了。因是腊月,野菜都极少。
有些人家虽然能挺到过年,可也无心准备年货过年,这样过一日算一日也不是个事。很多青壮年开始跑出去讨饭,也有一些滑溜之人去外省外县偷抢。
学堂里有三分之一的人已经不来上学了,要么随着哥哥姐姐们出去要饭,要么凭认识几个字开始在外面招摇撞骗。人为了填饱肚子,可是什么都干得出来。
还有五日就要过大年了,仲勤和金恬也是一筹莫展,年货买了少许,但无论怎样强颜欢笑也做不到如去年那般开心。
夜里,他们俩趴在床/上数了数家当,只有二百六十两银子。这一年作坊只挣一百一十两,因田地大扩,药材挣的多些,足足有四百二十多两。还了殷尚的债,再还掉因修缮祠堂和建学堂欠下的钱,以及家里的开销,就只剩二百六十两银子了。
这二百六十两银子听上去不少,但要想做什么大事还是很难的,本来金恬想再买些田地,可村民们都混成那样,还是不要引来仇富之人为好。
仲勤唉叹了一声,“这些钱是不可能让韦家村的人再吃半年饭的,顶多够大家一个月的,若是别村的人也惦记,便连正月十五都熬不过。要不……咱们办了粥棚吧,每日煮一百斤粮为限,煮到正月十五拆棚,如何?”
金恬掰指头算了算,从明日起到正月十五,总共二十日,每日一百斤粮,那就是两千斤粮食。粮食越缺价钱就越高,近来已经涨到二十五文一斤了,而且还有可能往高里涨。
如此一算,粮食至少要五十多两银子,还要派人去外地买,得费不少人力运回村里,再加上需要大量人手煮粥,七七八八加起来,估摸着要费一百两银子。
金恬真的有些不舍得,可是看着仲勤那眼巴巴瞅着她的模样,她实在不忍心说不,只好点了点头,“好吧,搭粥棚。”
这时,旁边小床上冒出一个小脑袋,口齿不清地叫道:“娘……娘,粥……粥……。”快一岁半的俏妞已经会说简单的字了。
金恬过来抱起俏妞,“哎哟,我的小宝贝,你是不是饿了想吃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