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清史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罢左、右系衔,名曰守道。七年,定山西、陕西、甘肃为满洲缺。雍正元年,授胡期恆陕西布政使。明年,授高成龄山西布政使。又明年,授孔毓璞甘肃布政使。参用汉人自此始。八年,置直隶守道一人,综司度支;改西安布政使为陕西布政使;徙巩昌布政使驻兰州,为甘肃布政使。雍正二年,改直隶守道为布政使。乾隆十八年,停各省守道兼布政使、参政、参议衔。二十五年,以江宁钱穀务剧,增置布政使一人,析江、淮、扬、徐、通、海六府、州隶之;苏、松、常、镇、太五府仍隶苏州布政使;其安徽布政使回治安庆。光绪十年,新疆建行省,增置甘肃新疆一人,驻乌鲁木齐。十三年,台湾建行省,增置福建台湾一人,驻台北。二十一年弃台湾,乃省。三十年,命江宁布政使兼理江淮布政使事,寻罢。宣统二年,各省设财政公所,或名度支公所。分曹治事,以布政使要其成,间省经历等官。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省各一人。正三品。其属:经历司经历,正七品。知事,正八品。照磨所照磨,正九品。司狱司司狱,从九品。各一人。按察使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所至录囚徒,勘辞状,大者会籓司议,以听于部、院。兼领阖省驿传。三年大比充监试官,大计充考察官,秋审充主稿官。知事掌勘察刑名。司狱掌检察系囚。经历、照磨所司视籓署。
初,直隶不置按察使,置大名巡道兼河南按察使衔,通永天津巡道兼山东按察使衔,霸昌井陉巡道兼山西按察使衔。雍正二年改直隶按察使衔。各省置按察使一人。副使、佥事,因事酌置。巡道并兼副使、佥事衔。所属经历、安徽、湖南、甘肃、贵州不置。知事,江西、福建、山西、广东、广西各一人。照磨,安徽、福建、浙江、湖南、甘肃、贵州各一人。检校、康熙六年定江西、福建、山西、陕西各一人。三十九年省。司狱,因时因地,省置无恆。顺治三年,增置江宁按察使一人。康熙三年,增置江北按察使,驻泗州;湖广按察使,驻长沙;甘肃按察使,驻巩昌。六年,定江苏、安徽、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山东、山西、河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名曰巡道,徙安徽按察使驻安庆。七年,定山西、陕西、甘肃为满洲缺。雍正元年,授高成龄山西按察使。二年,授费金吾陕西按察使,张适甘肃按察使。参用汉人自此始。八年,增置直隶巡道一人,综司刑名。徙甘肃按察使驻兰州。雍正二年,改直隶巡道为按察使。八年,江苏按察使徙苏州。江苏隶此。乾隆十八年,停各省巡道兼按察使副使、佥事衔。咸丰三年,加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按察使衔。后改皖南道。同治五年,加奉天奉锦山海道按察使衔。后改锦新营口道。光绪十三年,福建台湾道、甘肃新疆道并加按察使衔。三十年,加江苏淮扬海道按察使衔。福建台湾道后省,馀并改提法使衔。宣统三年,更名提法使,间省经历等官。
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从三品。奉天、直隶、山东、两淮、两浙、广东、四川各一人。盐法道,江南、江西、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山西、陕西、四川、广西、云南各一人,甘肃二人。兼分守地方者二,分巡地方者六。详道员。运同,从四品。长芦、山东、广东分司各一人。运副,从五品。两浙分司一人。监掣同知,正五品。山西、河东、两淮、淮南、淮北各一人。盐课提举司提举,从五品。云南三人,分司石膏、黑盐、白盐三井。运判,从六品。直隶蓟永分司、两淮海州通州泰州分司、两浙嘉松分司各一人。盐课司大使,正八品。直隶、场凡八:曰越支、曰岩镇、曰芦台、曰丰财、曰石碑、曰归化、曰济民、曰海丰。山东场凡八:曰王家冈、曰永阜、曰永利、曰富国、曰涛雒、曰石河、曰官台、曰西繇。各八人,山西三人,曰东场、曰西场、曰中场。两淮二十有三人,曰板浦、曰临兴、曰中正、曰金沙、曰吕四、曰馀西、曰掘港、曰丰利、曰石港、曰角斜、曰拼茶、曰庙湾、曰刘庄、曰新兴、曰伍佑、曰富安、曰安丰、曰梁垛、曰河垛、曰草偃、曰丁溪、曰东台,场各一人。福建十有六人,内西河、浦下验掣大使各一人。其场曰福清、曰诏安、曰莆田、曰下里、曰浯州、曰福兴、曰浔美、曰石马、曰惠安、曰祥丰、曰莲河。又有江阴西场、漳浦南场、前江团场。两浙三十有二人,内崇明巡盐大使一人。其场曰仁和、曰三江、曰钱清、曰曹娥、曰穿山、曰石堰、曰鸣鹤、曰清泉、曰大嵩、曰双穗、曰长林、曰长亭、曰黄岩、曰下沙、曰下沙头、曰杜渎、曰西路、曰许村、曰海沙、曰鲍郎、曰芦沥、曰横浦、曰袁浦、曰永嘉、曰青村、曰浦东、曰龙头、曰玉泉、曰黄湾、曰东江、曰金山。四川五人,曰青?是渡、曰庸家渡、曰牛华溪、曰云阳、曰大宁,场各一人。广东十有二人,曰白石、曰博茂、曰大洲、曰招收、曰淡水、曰小靖、曰石桥、曰茂晖、曰隆井、曰东界、曰?敢白、曰电茂,场各一人。云南七人。曰黑盐井、曰白盐井、曰石膏井、曰阿陋井、曰按板井、曰大井、曰丽江井,场各一人。盐引批验所大使,正八品。直隶、分驻小直沽、长芦。山东、分驻雒口、蒲台。两淮分驻仪徵、淮安。各二人,四川三人,重庆、嘉定府经历各兼一人。遂宁县丞兼一人。两浙四人,杭州、绍兴、松江、嘉兴各一人。广东一人。驻西汇关。库大使,从八品。长芦、两淮、两浙、山东、广东、隶盐运使。山西、福建、四川、云南隶盐法道。各一人。经历,从七品。长芦、两淮、两浙、山东、广东、隶盐运使。山西隶盐法道。各一人。知事,从八品。两淮、广东各一人。巡检,从九品。长芦一人,驻张家湾。两淮、分驻白塔河、乌沙河。山西分盐池驻长乐。各二人。
运使掌督察场民生计,商民行息,水陆輓运,计道里,时往来,平贵贱,以听于盐政。长芦、两淮各一人。其福建、四川、广东,总督兼之。两浙、山西、云南,巡抚兼之。沿革详下。盐法道亦如之。运同,运副,运判,掌分司产盐处所,辅运使、盐道以治其事。同知掌掣盐政令。提举治事如分司。场大使掌治盐场、池、井,分辖于运同、运判,统辖于运使或盐法道。
初差御史巡视盐课,长芦、咸丰十年省归直隶总督兼理。河东、雍正二年省归川陕总督兼理,明年复故。乾隆四十三年省归山西巡抚兼理。嘉庆十二年改隶河东道。两淮、道光十一年省归两江总督兼理。两浙雍正三年省归浙江巡抚兼理。乾隆五十八年改织造为盐政。嘉庆二十五年仍归巡抚。各一人。十年停差巡盐御史,十二年复故。康熙六年,定各部郎员并差满、汉各一人。八年仍改御史。十年定差一人。十一年俱归各省巡抚兼理。十二年复差。后兼差内府员司。并称盐政。置都转盐运使,长芦、山东、河东、乾隆五十七年省。两淮、两浙、康熙四十九年改驿盐道。乾隆五十八年复故。福建、雍正四年改驿盐道,十二年更名盐法。两广寻改驿盐道。康熙三十二年复故。各一人,云南盐法道一人。其各省行销事务,并守巡道兼之。运同,长芦、山东、俱康熙十六年省,明年复置。两淮、康熙六十年省。两浙康熙十六年省。明年复置。四十三年又省。河东、康熙十六年省。雍正二年复置。乾隆五十七年又省。两浙康熙十六年省。三十二年复置。各一人,副使各一人。顺治十三年省两淮一人。康熙十六年俱省。明年复置两浙一人。运判,两淮四人,康熙三十八年省一人。长芦、康熙十七年省。乾隆四十六年复置。山东、河东、俱雍正二年省。嘉庆十二年复置。十七年又省。两浙各一人。提举,广东一人,康熙五年省巿舶提举七人,归盐提举兼理。三十二年省。云南三人。吏目,从九品。广东、康熙三十二年省。云南雍正十年省。各一人。经历,知事,并所辖各场盐课司,盐引批验所,库仓大使,巡检,省置无恆。顺治三年,置江南驿盐道一人。十三年省。康熙十三年置二人,分驻江宁、安庆。二十一年省安庆一人。七年,置湖北驿盐道一人。改屯田水利、驿传二道置。康熙七年省,十三年复置。五十八年又省。雍正元年复置。乾隆四十四年改分守武昌盐法道。明年,置甘肃庆阳盐课同知一人。寻省。康熙四年,以广西桂平梧郁道兼盐法。明年,置江西驿盐道一人。十七年,置福建运同一人。四十三年省。三十年,差巡盐御史,两广、三十二年停。五十七年差广东一人。五十九年改归两广总督兼理。福建雍正元年改隶闽浙总督。十二年改归盐法道。各一人。雍正四年,置山西盐捕同知一人。嘉庆十二年省。明年,置四川驿盐道一人。先是归粮道兼理。二十五年专司盐茶。十一年,置江苏盐务巡道,乾隆六年省。两广运判,乾隆七年省。各一人。十二年,改陕西驿传道为驿盐,专司盐法。乾隆五十九年改置分巡凤邠道。并置湖南驿盐道一人。兼辖常、宝。十三年,改河南开归道为分守粮驿盐道。先是归大梁道兼理。乾隆元年,置广西梧州运同一人。七年省。二十四年,定淮南、淮北监掣同知二人。拣员兼摄。明年定为额缺。嘉庆十一年,定陕西凤邠道、宣统元年省归巡警道兼理。甘肃宁夏道兼盐法。明年,复设山西盐署,以河东道兼盐法,置监掣同知一人。宣统二年,增置奉天运使一人,复改四川盐茶道为运使。明年,改各省运使为盐务正监督,增福建、云南、山东、河东各一人。省盐法道,改置副监督,定淮南、江岸、皖岸、西岸、鄂岸、湘岸、淮北、四川、滇黔边计、济楚、广西、甘肃,各一人。统辖于盐政大臣。
道员正四品。粮道。江南、苏松、江安、浙江、云南各一人。其山东、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俱光绪、宣统间省。江西兼巡南抚建、福建兼巡福宁、陕西兼守乾鄜,并省。河道。直隶永定河道驻固安。山东运河道、江苏河库道,俱光绪季年省。各道兼河务者详后。海关道。津海关道驻天津。兼关务者详后。巡警道。劝业道。省各一人,均驻省。详新官制。分守道:山东济东泰武临道,兼驿传、水利,驻省。山西雁平道,驻代州。宣统元年省。冀宁道,兼水利,驻省。宣统二年省。湖北武昌道,广西桂平梧道;俱盐法道兼,驻省。其带兵备者,黑龙江兴东道,兼营务、垦务、木植、矿产,驻内兴安岭。山西河东道,盐法道兼,驻运城。陕西潼商道,驻省城。福建兴泉永道,兼海政、驿传,驻厦门。湖北安襄郧荆道,兼水利,驻襄阳。湖南衡永郴桂道;兼驿传,驻衡州。整饬兵备道,直隶口北道,驻宣化,定为满缺。后参用汉人。甘肃甘凉道。驻凉州。分巡道:直隶清河道,兼河务,驻省。霸昌道,驻昌平。光绪三十年省。河南河陕汝道,兼水利、驿传,驻陕州。福建延建邵道,驻延平。浙江金衢严道,兼水利,驻衢州。湖南岳常澧道,兼驿传、商埠、关务,驻澧州。四川川南道,驻泸州。广东广肇罗道,兼水利,驻肇庆。云南临安开广道;兼关务,驻蒙自。其带兵备者,奉天洮昌道,兼蒙旗事,驻辽源州。临长海道,驻临江。锦新营口道,兼关务,驻营口。兴凤道,驻安东。吉林东南路道,兼关务,驻珲城。东北路道。兼关务,驻三姓。西路道,专司交涉,驻长春。黑龙江呼伦道,驻呼伦。瑷珲道,驻瑷珲。以上五员并加参领衔。直隶通永道,兼河务、海防、屯田,驻通州。天津道,兼河务,见前。大顺广道,兼河道、水利,驻大名。苏州道,粮道兼,并司水利,见前。苏松太仓道,兼水利、渔业、关务,驻上海。常镇通海道,兼河道、关务,驻镇江。淮扬海道,兼盐法、漕务、海防,加提法使衔,驻淮安。徐州道,兼河务,驻宿迁。安徽安庐滁和道,驻省城。光绪三十三年省。皖南道,省宁太池广道改置,兼关务,加提法使衔,驻芜湖。皖北道,省凤颍六泗道改置,驻凤阳。山东兗沂曹济道,兼驿传、河务、水利,驻兗州。山西归绥道,兼关务、驿传及蒙旗事,驻绥远。初定为满缺,后参用汉人。河南开归陈许郑道,兼河务,驻省。河北道,兼河务、水利,驻武陟。南汝光道,兼水利,驻信阳州。陕西陕安道,兼水利,驻汉中。凤邠道,盐法道兼。宣统元年省。甘肃平庆泾固化道,盐法道兼,驻平凉。兰州道,兼屯田、茶马,驻省城。宣统二年省。阿克苏道,兼水利、屯政,抚驭蒙部,稽查卡伦,驻本城。喀什噶尔道,兼水利、屯垦、通商,抚驭布鲁特,稽查卡伦,驻本城。福建汀漳龙道,驻漳州。台湾道,光绪二十一年弃台湾,省。浙江杭嘉湖道,兼海防,驻嘉兴。宁绍台道,兼水利、海防,驻宁波。温处道,兼水利、海防,驻温州。江西瑞南临道,盐法道兼,驻萍乡。抚建广饶九南道,兼关务、水利、窑务,驻九江。吉南赣宁道,兼关务、水利、驿传,驻赣州。湖北汉黄德道,兼水利,驻汉口。上荆南道,兼关务、水利,驻沙巿。施鹤道,兼辖文武,驻施南。湖南辰沅永靖道,兼界亭,镇苗疆,驻凤凰营。四川成绵龙茂道,兼水利,驻省城。光绪三十四年省。建昌上南道,兼驿传,抚土司,驻雅州。川东道,兼驿传,驻重庆。川北道,驻保宁。康安道,驻巴安,加提法使衔。边北道,驻登科。以上二员,宣统二年置,隶川滇边务大臣。广东南韶连道,兼水利,驻韶州。惠潮嘉道,驻惠州。廉钦道,驻钦州。高雷阳道,驻高州。琼崖道,驻琼州。广西左江道,驻南宁。右江道,驻柳州。太平思顺道,驻龙州。以上二员,并控制汉、土。云南迤东道,兼驿传,驻曲靖。迤西道,兼驿传、关务,驻大理。迤南道,兼驿传,驻普洱。贵州贵东道,兼驿传,镇苗疆,驻古州。贵西道;驻安顺。宣统二年省。整饬兵备道,直隶热河道,加提法使衔,驻本城。江南江宁道,盐法道兼,并司水利,驻省。山东登莱青道,兼海防、水利,驻登州。陕西延榆绥道,兼盐茶,驻榆林。甘肃宁夏道,兼盐法、水利,驻宁夏。巩秦阶道,兼茶马、屯田,驻秦州。新疆镇迪道,兼驿传,加提法使衔,驻省。伊塔道;兼水利、屯田,稽查卡伦,驻宁远。抚治兵备道,甘肃西宁道,兼治蒙、番,驻西宁。乾隆间定为满、蒙缺,后参用汉人。嘉庆间复旧制,后仍参用。安肃道。兼屯田,驻肃州。各掌分守、分巡,及河、粮、盐、茶,或兼水利、驿传,或兼关务、屯田;并佐籓、臬覈官吏,课农桑,兴贤能,励风俗,简军实,固封守,以帅所属而廉察其政治。其杂职有库大使,从九品。仓大使,关大使,俱未入流,详后杂职。皆因地建置,不备设。
布、按二司置正、副官。寻改置布政使左、右参议,是为守道;按察使副使、佥事,是为巡道。时道员止辖一府,或数道同辖一府也。顺治十六年,谕各道兼带布、按二司衔,著为例。康熙六年,省守、巡道百有八人,厥后渐次复置,有统辖阖省者,有分辖三、四府州者,省置无恆,衔额靡定,均视其升补本职为差。如由京堂等官补授者为参政道,掌印给事中、知府补授者为副使道,由科道补授者为参议道,郎中、员外郎、主事、同知补授者为佥事道,守、巡皆同。乾隆十八年,罢参政、参议、副使、佥事诸衔,特峻其品秩。初制,参政道从三品,副使道正四品,参议道从四品,佥事道正五品。至是俱定正四品。嗣是守、巡诸道先后加兵备者,八十馀人。四十一年,诏道员署布、按二司者,许上封奏。嘉庆四年,以道员职司巡察,诏复雍正间旧制,许言事。德宗以降,别就省会置巡警、劝业二道,分科治事,议省守、巡道,酌留一二带兵备者,未果。又初制有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兴屯道,浙江、江苏海防道,福建巡海道,江苏江防道,马政道,后俱省。
府知府一人。初制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从四品。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无定员。其属:经历司经历,正八品。知事,正九品。照磨所照磨,从九品。司狱司司狱,从九品。各一人。又江苏检校、贵州长官司吏目,各二人。知府掌总领属县,宣布条教,兴利除害,决讼检奸。三岁察属吏贤否,职事修废,刺举上达,地方要政白督、抚,允乃行。同知、通判,分掌粮盐督捕,江海防务,河工水利,清军理事,抚绥民夷诸要职。其直隶布政使者,全国二十有二,制同直隶州,或隶将军与道员,各因地酌置。经历、知事、照磨、司狱,所掌如两司首领官。自同知以下,事简者不备。
初制,知府秩正四品,区三等,多用汉员,时满洲郎、员外转布、按不占府缺。康熙初始参用。并置推官康熙六年省。及挂衔推官。顺治三年省。督捕左、右理事官康熙三十八年省。各一人。康熙元年,以委署州、县专责知府,行保举连坐法。五十一年,允御史徐树庸请,引见督、抚特举人员。自是知府授官,引见时观敷奏,报最时课治绩,著为令甲。雍正元年,谕督、抚甄别知府,厥后府与同知且许言事。后停。十二年,以府职重要,援引古谊,思复久任制。部议以迁擢为鼓励,止于限年升调。仁宗亲政,以知府为承上接下要职,严谕各督、抚考覈。宣宗时犹然。文、穆而下,古辙浸远矣。宣统之季,省各府附郭县,以知府领其事。自江南、陕西、湖广分省,奉天、吉林、黑龙江、新疆建省,四川、云南改土归流,各以府隶之,计全国府二百十有五。
州知州一人。初制从五品。乾隆三十五年改直隶州知州正五品。州,从六品。州判,从七品。无定员。其属:吏目一人。从九品。知州掌一州治理。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唯无附郭县。州同、州判,分掌粮务、水利、防海、管河诸职。吏目掌司奸盗、察狱囚、典簿录。
初制,州置知州一人。嗣后因地制宜,省析并随时更易,佐贰亦如之。计全国直隶州七十有六,属州四十有八。
县知县一人。正七品。县丞一人。正八品。主簿无定员。正九品。典史一人。未入流。知县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县丞、主簿,分掌粮马、征税、户籍、缉捕诸职。典史掌稽检狱囚。无丞、簿,兼领其事。
初制,县置知县一人。顺治十二年,谕吏部参酌州、县制,区三等。先是台谏需人,依明往例,行取知县。圣祖亲政,以亲民官须谙利弊,命督、抚举贤能。康熙二十九年,复谕九卿察廉吏。清苑知县邵嗣尧等十二人擢置宪府,铮然有声。高宗犹亟称之。自部议防太骤,俾回翔曹司间,其途稍纡矣。乾隆十六年,停止行取升部员,其贤能者仍得题擢也。嘉庆十五年,刊钦定训饬州县规条一书,颁示各省。文宗时,军书旁午,民生凋敝,申谕督、抚随时严察。顾其时杂流竞进,廉能者寡。穆宗厉精图治,谕各省甄别捐纳、军功人员,寻以招流亡、垦地亩课第殿最。同治七年,复命设局刊牧令诸书,犹存振厉至意。光绪间,督、抚违例更调州、县官,视同传舍。二十四年,议复久任制。三十一年,定考覈州、县章程,详考绩。制亦少密焉。计全国县凡千三百五十有八。
儒学府教授、正七品。训导,从八品。州学正、正八品。训导,县教谕、正八品。训导,俱各一人。教授、学正、教谕,掌训迪学校生徒,课艺业勤惰,评品行优劣,以听于学政。训导佐之。例用本省人。同府、州者否。江苏、安徽两省通用。初沿明制,府、?、州、县及各卫武学并置学官。康熙三年,府、州及大县省训导,小县省教谕。十五年复置,自是教职分正复。厥后开俊秀监生捐纳教职例。三十年,允江南学政许汝霖请,凡捐学正、教谕者改为县丞,训导改为主簿,繇是唯生员始得入赀,教授必由科目。三十二年,省各卫武学训导。三十九年,颁学宫圣谕十六条,月朔望命儒学官集诸生宣读。四十一年,颁御制训饬士子文,命学宫鑱石。四十二年,定教职,学各二人。雍正元年,允云南土人、四川建昌番夷、湖南永绥等处建立义学,嗣是改土归流,塞外荒区渐次俱设儒学。明年,置云南井学训导,井学自此始。又明年,省都司儒学、京卫武学教授,满洲生员并归汉官月课。十三年,定府、州、县儒学官品秩。如前所列。光绪三十年后,科举既罢,各省教职缺出不补。时议改置文庙官,不果。
巡检司巡检,从九品。掌捕盗贼,诘奸宄。凡州县关津险要则置。隶州?者,专司河防。
驿驿丞,未入流。掌邮传迎送。凡舟车夫马,廪糗庖馔,视使客品秩为差,支直于府、州、县,籍其出入。雍正六年,定满人不得为驿丞。典史同。
库大使一人。隶布政使者正八品,运使、盐法道、各道从九品,盐茶道及各所俱未入流。掌主库藏。
仓大使一人。隶布政使及各府从九品。州、县未入流。掌主仓庾。
税课司大使一人。隶道、府者从九品。州、县未入流。掌主税事。凡商贾、侩屠、杂巿俱有常徵,以时榷之,输直于道、府若县。
徬官一人。未入流。掌潴泄启闭。
河泊所大使一人。未入流。掌徵鱼税。
医学府正科,州典科,县训科,各一人。俱未入流。由所辖有司遴谙医理者,咨部给劄。宣统元年,奉天模范监狱成,置医务所所长,省府正科。
阴阳学府正术,州典术,县训术,各一人。俱未入流。由所辖有司遴行端者,咨部给劄。雍正七年,令兼辖星学。
府僧纲司都纲、副都纲,州僧正司僧正,县僧会司僧会,各一人。府道纪司都纪、副都纪,州道正司道正,县道会司道会,各一人。俱未入流。遴通晓经义,恪守清规者,给予度牒。
罢左、右系衔,名曰守道。七年,定山西、陕西、甘肃为满洲缺。雍正元年,授胡期恆陕西布政使。明年,授高成龄山西布政使。又明年,授孔毓璞甘肃布政使。参用汉人自此始。八年,置直隶守道一人,综司度支;改西安布政使为陕西布政使;徙巩昌布政使驻兰州,为甘肃布政使。雍正二年,改直隶守道为布政使。乾隆十八年,停各省守道兼布政使、参政、参议衔。二十五年,以江宁钱穀务剧,增置布政使一人,析江、淮、扬、徐、通、海六府、州隶之;苏、松、常、镇、太五府仍隶苏州布政使;其安徽布政使回治安庆。光绪十年,新疆建行省,增置甘肃新疆一人,驻乌鲁木齐。十三年,台湾建行省,增置福建台湾一人,驻台北。二十一年弃台湾,乃省。三十年,命江宁布政使兼理江淮布政使事,寻罢。宣统二年,各省设财政公所,或名度支公所。分曹治事,以布政使要其成,间省经历等官。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省各一人。正三品。其属:经历司经历,正七品。知事,正八品。照磨所照磨,正九品。司狱司司狱,从九品。各一人。按察使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所至录囚徒,勘辞状,大者会籓司议,以听于部、院。兼领阖省驿传。三年大比充监试官,大计充考察官,秋审充主稿官。知事掌勘察刑名。司狱掌检察系囚。经历、照磨所司视籓署。
初,直隶不置按察使,置大名巡道兼河南按察使衔,通永天津巡道兼山东按察使衔,霸昌井陉巡道兼山西按察使衔。雍正二年改直隶按察使衔。各省置按察使一人。副使、佥事,因事酌置。巡道并兼副使、佥事衔。所属经历、安徽、湖南、甘肃、贵州不置。知事,江西、福建、山西、广东、广西各一人。照磨,安徽、福建、浙江、湖南、甘肃、贵州各一人。检校、康熙六年定江西、福建、山西、陕西各一人。三十九年省。司狱,因时因地,省置无恆。顺治三年,增置江宁按察使一人。康熙三年,增置江北按察使,驻泗州;湖广按察使,驻长沙;甘肃按察使,驻巩昌。六年,定江苏、安徽、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山东、山西、河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名曰巡道,徙安徽按察使驻安庆。七年,定山西、陕西、甘肃为满洲缺。雍正元年,授高成龄山西按察使。二年,授费金吾陕西按察使,张适甘肃按察使。参用汉人自此始。八年,增置直隶巡道一人,综司刑名。徙甘肃按察使驻兰州。雍正二年,改直隶巡道为按察使。八年,江苏按察使徙苏州。江苏隶此。乾隆十八年,停各省巡道兼按察使副使、佥事衔。咸丰三年,加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按察使衔。后改皖南道。同治五年,加奉天奉锦山海道按察使衔。后改锦新营口道。光绪十三年,福建台湾道、甘肃新疆道并加按察使衔。三十年,加江苏淮扬海道按察使衔。福建台湾道后省,馀并改提法使衔。宣统三年,更名提法使,间省经历等官。
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从三品。奉天、直隶、山东、两淮、两浙、广东、四川各一人。盐法道,江南、江西、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山西、陕西、四川、广西、云南各一人,甘肃二人。兼分守地方者二,分巡地方者六。详道员。运同,从四品。长芦、山东、广东分司各一人。运副,从五品。两浙分司一人。监掣同知,正五品。山西、河东、两淮、淮南、淮北各一人。盐课提举司提举,从五品。云南三人,分司石膏、黑盐、白盐三井。运判,从六品。直隶蓟永分司、两淮海州通州泰州分司、两浙嘉松分司各一人。盐课司大使,正八品。直隶、场凡八:曰越支、曰岩镇、曰芦台、曰丰财、曰石碑、曰归化、曰济民、曰海丰。山东场凡八:曰王家冈、曰永阜、曰永利、曰富国、曰涛雒、曰石河、曰官台、曰西繇。各八人,山西三人,曰东场、曰西场、曰中场。两淮二十有三人,曰板浦、曰临兴、曰中正、曰金沙、曰吕四、曰馀西、曰掘港、曰丰利、曰石港、曰角斜、曰拼茶、曰庙湾、曰刘庄、曰新兴、曰伍佑、曰富安、曰安丰、曰梁垛、曰河垛、曰草偃、曰丁溪、曰东台,场各一人。福建十有六人,内西河、浦下验掣大使各一人。其场曰福清、曰诏安、曰莆田、曰下里、曰浯州、曰福兴、曰浔美、曰石马、曰惠安、曰祥丰、曰莲河。又有江阴西场、漳浦南场、前江团场。两浙三十有二人,内崇明巡盐大使一人。其场曰仁和、曰三江、曰钱清、曰曹娥、曰穿山、曰石堰、曰鸣鹤、曰清泉、曰大嵩、曰双穗、曰长林、曰长亭、曰黄岩、曰下沙、曰下沙头、曰杜渎、曰西路、曰许村、曰海沙、曰鲍郎、曰芦沥、曰横浦、曰袁浦、曰永嘉、曰青村、曰浦东、曰龙头、曰玉泉、曰黄湾、曰东江、曰金山。四川五人,曰青?是渡、曰庸家渡、曰牛华溪、曰云阳、曰大宁,场各一人。广东十有二人,曰白石、曰博茂、曰大洲、曰招收、曰淡水、曰小靖、曰石桥、曰茂晖、曰隆井、曰东界、曰?敢白、曰电茂,场各一人。云南七人。曰黑盐井、曰白盐井、曰石膏井、曰阿陋井、曰按板井、曰大井、曰丽江井,场各一人。盐引批验所大使,正八品。直隶、分驻小直沽、长芦。山东、分驻雒口、蒲台。两淮分驻仪徵、淮安。各二人,四川三人,重庆、嘉定府经历各兼一人。遂宁县丞兼一人。两浙四人,杭州、绍兴、松江、嘉兴各一人。广东一人。驻西汇关。库大使,从八品。长芦、两淮、两浙、山东、广东、隶盐运使。山西、福建、四川、云南隶盐法道。各一人。经历,从七品。长芦、两淮、两浙、山东、广东、隶盐运使。山西隶盐法道。各一人。知事,从八品。两淮、广东各一人。巡检,从九品。长芦一人,驻张家湾。两淮、分驻白塔河、乌沙河。山西分盐池驻长乐。各二人。
运使掌督察场民生计,商民行息,水陆輓运,计道里,时往来,平贵贱,以听于盐政。长芦、两淮各一人。其福建、四川、广东,总督兼之。两浙、山西、云南,巡抚兼之。沿革详下。盐法道亦如之。运同,运副,运判,掌分司产盐处所,辅运使、盐道以治其事。同知掌掣盐政令。提举治事如分司。场大使掌治盐场、池、井,分辖于运同、运判,统辖于运使或盐法道。
初差御史巡视盐课,长芦、咸丰十年省归直隶总督兼理。河东、雍正二年省归川陕总督兼理,明年复故。乾隆四十三年省归山西巡抚兼理。嘉庆十二年改隶河东道。两淮、道光十一年省归两江总督兼理。两浙雍正三年省归浙江巡抚兼理。乾隆五十八年改织造为盐政。嘉庆二十五年仍归巡抚。各一人。十年停差巡盐御史,十二年复故。康熙六年,定各部郎员并差满、汉各一人。八年仍改御史。十年定差一人。十一年俱归各省巡抚兼理。十二年复差。后兼差内府员司。并称盐政。置都转盐运使,长芦、山东、河东、乾隆五十七年省。两淮、两浙、康熙四十九年改驿盐道。乾隆五十八年复故。福建、雍正四年改驿盐道,十二年更名盐法。两广寻改驿盐道。康熙三十二年复故。各一人,云南盐法道一人。其各省行销事务,并守巡道兼之。运同,长芦、山东、俱康熙十六年省,明年复置。两淮、康熙六十年省。两浙康熙十六年省。明年复置。四十三年又省。河东、康熙十六年省。雍正二年复置。乾隆五十七年又省。两浙康熙十六年省。三十二年复置。各一人,副使各一人。顺治十三年省两淮一人。康熙十六年俱省。明年复置两浙一人。运判,两淮四人,康熙三十八年省一人。长芦、康熙十七年省。乾隆四十六年复置。山东、河东、俱雍正二年省。嘉庆十二年复置。十七年又省。两浙各一人。提举,广东一人,康熙五年省巿舶提举七人,归盐提举兼理。三十二年省。云南三人。吏目,从九品。广东、康熙三十二年省。云南雍正十年省。各一人。经历,知事,并所辖各场盐课司,盐引批验所,库仓大使,巡检,省置无恆。顺治三年,置江南驿盐道一人。十三年省。康熙十三年置二人,分驻江宁、安庆。二十一年省安庆一人。七年,置湖北驿盐道一人。改屯田水利、驿传二道置。康熙七年省,十三年复置。五十八年又省。雍正元年复置。乾隆四十四年改分守武昌盐法道。明年,置甘肃庆阳盐课同知一人。寻省。康熙四年,以广西桂平梧郁道兼盐法。明年,置江西驿盐道一人。十七年,置福建运同一人。四十三年省。三十年,差巡盐御史,两广、三十二年停。五十七年差广东一人。五十九年改归两广总督兼理。福建雍正元年改隶闽浙总督。十二年改归盐法道。各一人。雍正四年,置山西盐捕同知一人。嘉庆十二年省。明年,置四川驿盐道一人。先是归粮道兼理。二十五年专司盐茶。十一年,置江苏盐务巡道,乾隆六年省。两广运判,乾隆七年省。各一人。十二年,改陕西驿传道为驿盐,专司盐法。乾隆五十九年改置分巡凤邠道。并置湖南驿盐道一人。兼辖常、宝。十三年,改河南开归道为分守粮驿盐道。先是归大梁道兼理。乾隆元年,置广西梧州运同一人。七年省。二十四年,定淮南、淮北监掣同知二人。拣员兼摄。明年定为额缺。嘉庆十一年,定陕西凤邠道、宣统元年省归巡警道兼理。甘肃宁夏道兼盐法。明年,复设山西盐署,以河东道兼盐法,置监掣同知一人。宣统二年,增置奉天运使一人,复改四川盐茶道为运使。明年,改各省运使为盐务正监督,增福建、云南、山东、河东各一人。省盐法道,改置副监督,定淮南、江岸、皖岸、西岸、鄂岸、湘岸、淮北、四川、滇黔边计、济楚、广西、甘肃,各一人。统辖于盐政大臣。
道员正四品。粮道。江南、苏松、江安、浙江、云南各一人。其山东、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俱光绪、宣统间省。江西兼巡南抚建、福建兼巡福宁、陕西兼守乾鄜,并省。河道。直隶永定河道驻固安。山东运河道、江苏河库道,俱光绪季年省。各道兼河务者详后。海关道。津海关道驻天津。兼关务者详后。巡警道。劝业道。省各一人,均驻省。详新官制。分守道:山东济东泰武临道,兼驿传、水利,驻省。山西雁平道,驻代州。宣统元年省。冀宁道,兼水利,驻省。宣统二年省。湖北武昌道,广西桂平梧道;俱盐法道兼,驻省。其带兵备者,黑龙江兴东道,兼营务、垦务、木植、矿产,驻内兴安岭。山西河东道,盐法道兼,驻运城。陕西潼商道,驻省城。福建兴泉永道,兼海政、驿传,驻厦门。湖北安襄郧荆道,兼水利,驻襄阳。湖南衡永郴桂道;兼驿传,驻衡州。整饬兵备道,直隶口北道,驻宣化,定为满缺。后参用汉人。甘肃甘凉道。驻凉州。分巡道:直隶清河道,兼河务,驻省。霸昌道,驻昌平。光绪三十年省。河南河陕汝道,兼水利、驿传,驻陕州。福建延建邵道,驻延平。浙江金衢严道,兼水利,驻衢州。湖南岳常澧道,兼驿传、商埠、关务,驻澧州。四川川南道,驻泸州。广东广肇罗道,兼水利,驻肇庆。云南临安开广道;兼关务,驻蒙自。其带兵备者,奉天洮昌道,兼蒙旗事,驻辽源州。临长海道,驻临江。锦新营口道,兼关务,驻营口。兴凤道,驻安东。吉林东南路道,兼关务,驻珲城。东北路道。兼关务,驻三姓。西路道,专司交涉,驻长春。黑龙江呼伦道,驻呼伦。瑷珲道,驻瑷珲。以上五员并加参领衔。直隶通永道,兼河务、海防、屯田,驻通州。天津道,兼河务,见前。大顺广道,兼河道、水利,驻大名。苏州道,粮道兼,并司水利,见前。苏松太仓道,兼水利、渔业、关务,驻上海。常镇通海道,兼河道、关务,驻镇江。淮扬海道,兼盐法、漕务、海防,加提法使衔,驻淮安。徐州道,兼河务,驻宿迁。安徽安庐滁和道,驻省城。光绪三十三年省。皖南道,省宁太池广道改置,兼关务,加提法使衔,驻芜湖。皖北道,省凤颍六泗道改置,驻凤阳。山东兗沂曹济道,兼驿传、河务、水利,驻兗州。山西归绥道,兼关务、驿传及蒙旗事,驻绥远。初定为满缺,后参用汉人。河南开归陈许郑道,兼河务,驻省。河北道,兼河务、水利,驻武陟。南汝光道,兼水利,驻信阳州。陕西陕安道,兼水利,驻汉中。凤邠道,盐法道兼。宣统元年省。甘肃平庆泾固化道,盐法道兼,驻平凉。兰州道,兼屯田、茶马,驻省城。宣统二年省。阿克苏道,兼水利、屯政,抚驭蒙部,稽查卡伦,驻本城。喀什噶尔道,兼水利、屯垦、通商,抚驭布鲁特,稽查卡伦,驻本城。福建汀漳龙道,驻漳州。台湾道,光绪二十一年弃台湾,省。浙江杭嘉湖道,兼海防,驻嘉兴。宁绍台道,兼水利、海防,驻宁波。温处道,兼水利、海防,驻温州。江西瑞南临道,盐法道兼,驻萍乡。抚建广饶九南道,兼关务、水利、窑务,驻九江。吉南赣宁道,兼关务、水利、驿传,驻赣州。湖北汉黄德道,兼水利,驻汉口。上荆南道,兼关务、水利,驻沙巿。施鹤道,兼辖文武,驻施南。湖南辰沅永靖道,兼界亭,镇苗疆,驻凤凰营。四川成绵龙茂道,兼水利,驻省城。光绪三十四年省。建昌上南道,兼驿传,抚土司,驻雅州。川东道,兼驿传,驻重庆。川北道,驻保宁。康安道,驻巴安,加提法使衔。边北道,驻登科。以上二员,宣统二年置,隶川滇边务大臣。广东南韶连道,兼水利,驻韶州。惠潮嘉道,驻惠州。廉钦道,驻钦州。高雷阳道,驻高州。琼崖道,驻琼州。广西左江道,驻南宁。右江道,驻柳州。太平思顺道,驻龙州。以上二员,并控制汉、土。云南迤东道,兼驿传,驻曲靖。迤西道,兼驿传、关务,驻大理。迤南道,兼驿传,驻普洱。贵州贵东道,兼驿传,镇苗疆,驻古州。贵西道;驻安顺。宣统二年省。整饬兵备道,直隶热河道,加提法使衔,驻本城。江南江宁道,盐法道兼,并司水利,驻省。山东登莱青道,兼海防、水利,驻登州。陕西延榆绥道,兼盐茶,驻榆林。甘肃宁夏道,兼盐法、水利,驻宁夏。巩秦阶道,兼茶马、屯田,驻秦州。新疆镇迪道,兼驿传,加提法使衔,驻省。伊塔道;兼水利、屯田,稽查卡伦,驻宁远。抚治兵备道,甘肃西宁道,兼治蒙、番,驻西宁。乾隆间定为满、蒙缺,后参用汉人。嘉庆间复旧制,后仍参用。安肃道。兼屯田,驻肃州。各掌分守、分巡,及河、粮、盐、茶,或兼水利、驿传,或兼关务、屯田;并佐籓、臬覈官吏,课农桑,兴贤能,励风俗,简军实,固封守,以帅所属而廉察其政治。其杂职有库大使,从九品。仓大使,关大使,俱未入流,详后杂职。皆因地建置,不备设。
布、按二司置正、副官。寻改置布政使左、右参议,是为守道;按察使副使、佥事,是为巡道。时道员止辖一府,或数道同辖一府也。顺治十六年,谕各道兼带布、按二司衔,著为例。康熙六年,省守、巡道百有八人,厥后渐次复置,有统辖阖省者,有分辖三、四府州者,省置无恆,衔额靡定,均视其升补本职为差。如由京堂等官补授者为参政道,掌印给事中、知府补授者为副使道,由科道补授者为参议道,郎中、员外郎、主事、同知补授者为佥事道,守、巡皆同。乾隆十八年,罢参政、参议、副使、佥事诸衔,特峻其品秩。初制,参政道从三品,副使道正四品,参议道从四品,佥事道正五品。至是俱定正四品。嗣是守、巡诸道先后加兵备者,八十馀人。四十一年,诏道员署布、按二司者,许上封奏。嘉庆四年,以道员职司巡察,诏复雍正间旧制,许言事。德宗以降,别就省会置巡警、劝业二道,分科治事,议省守、巡道,酌留一二带兵备者,未果。又初制有山东、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兴屯道,浙江、江苏海防道,福建巡海道,江苏江防道,马政道,后俱省。
府知府一人。初制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从四品。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无定员。其属:经历司经历,正八品。知事,正九品。照磨所照磨,从九品。司狱司司狱,从九品。各一人。又江苏检校、贵州长官司吏目,各二人。知府掌总领属县,宣布条教,兴利除害,决讼检奸。三岁察属吏贤否,职事修废,刺举上达,地方要政白督、抚,允乃行。同知、通判,分掌粮盐督捕,江海防务,河工水利,清军理事,抚绥民夷诸要职。其直隶布政使者,全国二十有二,制同直隶州,或隶将军与道员,各因地酌置。经历、知事、照磨、司狱,所掌如两司首领官。自同知以下,事简者不备。
初制,知府秩正四品,区三等,多用汉员,时满洲郎、员外转布、按不占府缺。康熙初始参用。并置推官康熙六年省。及挂衔推官。顺治三年省。督捕左、右理事官康熙三十八年省。各一人。康熙元年,以委署州、县专责知府,行保举连坐法。五十一年,允御史徐树庸请,引见督、抚特举人员。自是知府授官,引见时观敷奏,报最时课治绩,著为令甲。雍正元年,谕督、抚甄别知府,厥后府与同知且许言事。后停。十二年,以府职重要,援引古谊,思复久任制。部议以迁擢为鼓励,止于限年升调。仁宗亲政,以知府为承上接下要职,严谕各督、抚考覈。宣宗时犹然。文、穆而下,古辙浸远矣。宣统之季,省各府附郭县,以知府领其事。自江南、陕西、湖广分省,奉天、吉林、黑龙江、新疆建省,四川、云南改土归流,各以府隶之,计全国府二百十有五。
州知州一人。初制从五品。乾隆三十五年改直隶州知州正五品。州,从六品。州判,从七品。无定员。其属:吏目一人。从九品。知州掌一州治理。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唯无附郭县。州同、州判,分掌粮务、水利、防海、管河诸职。吏目掌司奸盗、察狱囚、典簿录。
初制,州置知州一人。嗣后因地制宜,省析并随时更易,佐贰亦如之。计全国直隶州七十有六,属州四十有八。
县知县一人。正七品。县丞一人。正八品。主簿无定员。正九品。典史一人。未入流。知县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猾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县丞、主簿,分掌粮马、征税、户籍、缉捕诸职。典史掌稽检狱囚。无丞、簿,兼领其事。
初制,县置知县一人。顺治十二年,谕吏部参酌州、县制,区三等。先是台谏需人,依明往例,行取知县。圣祖亲政,以亲民官须谙利弊,命督、抚举贤能。康熙二十九年,复谕九卿察廉吏。清苑知县邵嗣尧等十二人擢置宪府,铮然有声。高宗犹亟称之。自部议防太骤,俾回翔曹司间,其途稍纡矣。乾隆十六年,停止行取升部员,其贤能者仍得题擢也。嘉庆十五年,刊钦定训饬州县规条一书,颁示各省。文宗时,军书旁午,民生凋敝,申谕督、抚随时严察。顾其时杂流竞进,廉能者寡。穆宗厉精图治,谕各省甄别捐纳、军功人员,寻以招流亡、垦地亩课第殿最。同治七年,复命设局刊牧令诸书,犹存振厉至意。光绪间,督、抚违例更调州、县官,视同传舍。二十四年,议复久任制。三十一年,定考覈州、县章程,详考绩。制亦少密焉。计全国县凡千三百五十有八。
儒学府教授、正七品。训导,从八品。州学正、正八品。训导,县教谕、正八品。训导,俱各一人。教授、学正、教谕,掌训迪学校生徒,课艺业勤惰,评品行优劣,以听于学政。训导佐之。例用本省人。同府、州者否。江苏、安徽两省通用。初沿明制,府、?、州、县及各卫武学并置学官。康熙三年,府、州及大县省训导,小县省教谕。十五年复置,自是教职分正复。厥后开俊秀监生捐纳教职例。三十年,允江南学政许汝霖请,凡捐学正、教谕者改为县丞,训导改为主簿,繇是唯生员始得入赀,教授必由科目。三十二年,省各卫武学训导。三十九年,颁学宫圣谕十六条,月朔望命儒学官集诸生宣读。四十一年,颁御制训饬士子文,命学宫鑱石。四十二年,定教职,学各二人。雍正元年,允云南土人、四川建昌番夷、湖南永绥等处建立义学,嗣是改土归流,塞外荒区渐次俱设儒学。明年,置云南井学训导,井学自此始。又明年,省都司儒学、京卫武学教授,满洲生员并归汉官月课。十三年,定府、州、县儒学官品秩。如前所列。光绪三十年后,科举既罢,各省教职缺出不补。时议改置文庙官,不果。
巡检司巡检,从九品。掌捕盗贼,诘奸宄。凡州县关津险要则置。隶州?者,专司河防。
驿驿丞,未入流。掌邮传迎送。凡舟车夫马,廪糗庖馔,视使客品秩为差,支直于府、州、县,籍其出入。雍正六年,定满人不得为驿丞。典史同。
库大使一人。隶布政使者正八品,运使、盐法道、各道从九品,盐茶道及各所俱未入流。掌主库藏。
仓大使一人。隶布政使及各府从九品。州、县未入流。掌主仓庾。
税课司大使一人。隶道、府者从九品。州、县未入流。掌主税事。凡商贾、侩屠、杂巿俱有常徵,以时榷之,输直于道、府若县。
徬官一人。未入流。掌潴泄启闭。
河泊所大使一人。未入流。掌徵鱼税。
医学府正科,州典科,县训科,各一人。俱未入流。由所辖有司遴谙医理者,咨部给劄。宣统元年,奉天模范监狱成,置医务所所长,省府正科。
阴阳学府正术,州典术,县训术,各一人。俱未入流。由所辖有司遴行端者,咨部给劄。雍正七年,令兼辖星学。
府僧纲司都纲、副都纲,州僧正司僧正,县僧会司僧会,各一人。府道纪司都纪、副都纪,州道正司道正,县道会司道会,各一人。俱未入流。遴通晓经义,恪守清规者,给予度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