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痴睿淡然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远的会传来司晨的鸡鸣,我从煤球火上掂下老式的直身直嘴儿的水壶,倒到脸盆里温温地洗一把脸,一天就开始了。先往锅里添上水,打开火塞,蓝蓝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开始嗞嗞有声。就着母亲擦的黑亮的灶台面,打开单词本,一边看火做饭,一边背记单词。六个单词本就这样在一个个静静的清晨背诵完了。
(四)师范时的清晨
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师范,开始住校。师范在小城东山的山坳里,对面是烈士陵园,也还有一座石塔。山势起伏逶迤,状如龙腾,山名就叫做龙山;山上松柏青青,清晨常常雾气弥漫——很有静气。是个办学校的好所在。我们常站在石塔下,坐在山坡上,望着山下的小城,或谈诗论文,或说古道今,挥洒书生的意气,慷慨青春的豪情。
每天早上,学校的高音喇叭准点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各个寝室的灯光渐次亮起,哄哄的吵闹声中,一个个冲到水龙头前洗漱,然后到操场集合跑操。曹书记,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者早已立在那儿,唤着迟来同学的名字催促——他竟能叫起全校每个学生的名字,这样的记性和对学生的感情,谁又能不由衷而生敬意!
学校与烈士陵园中间隔着一道丘壑,丘壑里灌木丛生。沿着丘壑一边是学校的路,一边是陵园的路,这两条路与学校的前门和后门首尾相接,有五里的样子,成了绝好的晨跑路线。整队点名后,在曦微和晨雾中队伍开始一班一班地出发。一出校门我和同学就相互鼓励进行超越,一有个空当,就异口同声地说:“超!”白色的球鞋象雨点一样噼啪交替,超过一个人,超过一个班跑操结束后很多同学往往径直回校园,而有一部分却要在陵园门前再锻炼一会儿。那儿比较开阔,还有长长的青石台阶和石栏。我们往往背着手,从阶底四五阶四五阶地跃到阶顶。最多的好象跃到过六阶,蹭地一声,身轻如燕。十几年后,有一次故地重临,触景生情,努劲一跃上了四阶,旁边一个人惊呼:“呀!好厉害。”意思是这么胖重的身子还能这样跃跳——他看不到这一跃之中的影子。跃上台阶后我们就在石栏上压腿,或做俯卧撑,或甩臂,或下腰。青春的我们,心中就这样朦胧着远大的梦想。
然而也有偷懒不跑操的。有一次一个姓许的同学可能晚上看金庸熬夜了,就赖在床上。忽然听到曹书记查寝室,就急中生智将被子挑展,枕头扔开,吸气收腹而卧,——床没有床板,是用钢丝拉起的那种,床中间自然有一个凹,他就依势就形,再用从金庸书上学来的龟息闭气功屏息一动不动——曹书记进来一看阗无人声,被子平平展展,不象有懒虫的样子,竟然得以瞒天过海!其他被查出来的同学被通报,班级被扣分,我班安然无恙。此事一时传为美谈。
(五)当老师时的清晨
早自习的电铃声响后,我走进教室。并不象往常一样走走看看,了解学生正在学些什么,而是坐在最后一排的空位上,从后面默默地看着这些可爱的学生。他们早已开始背诵应该背诵的东西——几年来,师生之间已经形成默契,只要是我的语文课,所有作业、自习都由学生自己安排。有的孩子语速很快,象珠迸玉泄;有的很慢,若凝冰冻河;有的声若嗡钟,有的声若细风。各有个性和特点,我也自得其乐,放任发展。坐在后面,就这样静静地听着,看着。他们一如既往地支颐、拢发、正襟、倚侧,一如既往地互问、互查,一如既往地在自习课的后半节静下来背写、批注他们不知道,这是语文老师的最后一堂课。
我要走了。他们是我教了两年的学生。我师范毕业后分到这个学校,第一年教初一,第二年直接教初三,第三年就又从头接了这个班,现在是初二的学生了。两年来,师生之间建立了浓厚了情谊。所谓教学相长,不仅他们在成长,我也如是。实施定向教学法、实施小组竞聘、实施作文改革,应该都在这个班;包括获全县说课第一名、提为主任,也应该是在这个班。最关键的是我一贯坚持的学生自学、自理、自治的教学思想和师生之间民主融洽的教学气氛,在这时刚刚见到可喜的成效。学校举行运动会,我不参加,班长和同学们自己组织,仍然可以取得好名次;自习课,我不去,不布置作业,学生可以完全自主学习。有时候我逗他们:“今天其它课作业多不多?”哪有不多的,于是异口同声:“多——”“布点作业不布?”七嘴八舌:“不布——”于是就不布作业:“但要抽空学会该学的东西啊”“中中,没事。”
于是常常没有语文作业,但孩子们却学会了自学。即使这次调离一个月后的期终考试,我班仍然取得了全镇第一的好成绩。正在这样的时光中享受着,忽然一纸调令调我到镇教育办公室去。消息已经传下来几天,学生们并不知道,但今天上午就要去报到了。想起实习时与小学生们告别时的眼泪场面,和也没有许多特别话要说,几天来我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这样悄悄地离去。
我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默默地看着他们,要把他们记在心底。许多年后,我仍然清晰地记着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影像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教室外的国旗在微风中飘扬,曾经荒芜的校园也平整一新,我和同学们常去的树林青绿依然。我默默地看着他们,思想着两年来师生相处的时光。
“叮铃铃——”早课的铃声响起,结束了我的最后一堂课。这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清晨。
而这之后,先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短暂停留,然后竟然转了行,记忆中有好多个通宵加班之后看到的金光洒满窗户的清晨,而再后来,我被派往外县工作,记得报到那一天,早早地五点多就出发,向着那微微露出熹微的东方而去
远的会传来司晨的鸡鸣,我从煤球火上掂下老式的直身直嘴儿的水壶,倒到脸盆里温温地洗一把脸,一天就开始了。先往锅里添上水,打开火塞,蓝蓝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开始嗞嗞有声。就着母亲擦的黑亮的灶台面,打开单词本,一边看火做饭,一边背记单词。六个单词本就这样在一个个静静的清晨背诵完了。
(四)师范时的清晨
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师范,开始住校。师范在小城东山的山坳里,对面是烈士陵园,也还有一座石塔。山势起伏逶迤,状如龙腾,山名就叫做龙山;山上松柏青青,清晨常常雾气弥漫——很有静气。是个办学校的好所在。我们常站在石塔下,坐在山坡上,望着山下的小城,或谈诗论文,或说古道今,挥洒书生的意气,慷慨青春的豪情。
每天早上,学校的高音喇叭准点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各个寝室的灯光渐次亮起,哄哄的吵闹声中,一个个冲到水龙头前洗漱,然后到操场集合跑操。曹书记,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者早已立在那儿,唤着迟来同学的名字催促——他竟能叫起全校每个学生的名字,这样的记性和对学生的感情,谁又能不由衷而生敬意!
学校与烈士陵园中间隔着一道丘壑,丘壑里灌木丛生。沿着丘壑一边是学校的路,一边是陵园的路,这两条路与学校的前门和后门首尾相接,有五里的样子,成了绝好的晨跑路线。整队点名后,在曦微和晨雾中队伍开始一班一班地出发。一出校门我和同学就相互鼓励进行超越,一有个空当,就异口同声地说:“超!”白色的球鞋象雨点一样噼啪交替,超过一个人,超过一个班跑操结束后很多同学往往径直回校园,而有一部分却要在陵园门前再锻炼一会儿。那儿比较开阔,还有长长的青石台阶和石栏。我们往往背着手,从阶底四五阶四五阶地跃到阶顶。最多的好象跃到过六阶,蹭地一声,身轻如燕。十几年后,有一次故地重临,触景生情,努劲一跃上了四阶,旁边一个人惊呼:“呀!好厉害。”意思是这么胖重的身子还能这样跃跳——他看不到这一跃之中的影子。跃上台阶后我们就在石栏上压腿,或做俯卧撑,或甩臂,或下腰。青春的我们,心中就这样朦胧着远大的梦想。
然而也有偷懒不跑操的。有一次一个姓许的同学可能晚上看金庸熬夜了,就赖在床上。忽然听到曹书记查寝室,就急中生智将被子挑展,枕头扔开,吸气收腹而卧,——床没有床板,是用钢丝拉起的那种,床中间自然有一个凹,他就依势就形,再用从金庸书上学来的龟息闭气功屏息一动不动——曹书记进来一看阗无人声,被子平平展展,不象有懒虫的样子,竟然得以瞒天过海!其他被查出来的同学被通报,班级被扣分,我班安然无恙。此事一时传为美谈。
(五)当老师时的清晨
早自习的电铃声响后,我走进教室。并不象往常一样走走看看,了解学生正在学些什么,而是坐在最后一排的空位上,从后面默默地看着这些可爱的学生。他们早已开始背诵应该背诵的东西——几年来,师生之间已经形成默契,只要是我的语文课,所有作业、自习都由学生自己安排。有的孩子语速很快,象珠迸玉泄;有的很慢,若凝冰冻河;有的声若嗡钟,有的声若细风。各有个性和特点,我也自得其乐,放任发展。坐在后面,就这样静静地听着,看着。他们一如既往地支颐、拢发、正襟、倚侧,一如既往地互问、互查,一如既往地在自习课的后半节静下来背写、批注他们不知道,这是语文老师的最后一堂课。
我要走了。他们是我教了两年的学生。我师范毕业后分到这个学校,第一年教初一,第二年直接教初三,第三年就又从头接了这个班,现在是初二的学生了。两年来,师生之间建立了浓厚了情谊。所谓教学相长,不仅他们在成长,我也如是。实施定向教学法、实施小组竞聘、实施作文改革,应该都在这个班;包括获全县说课第一名、提为主任,也应该是在这个班。最关键的是我一贯坚持的学生自学、自理、自治的教学思想和师生之间民主融洽的教学气氛,在这时刚刚见到可喜的成效。学校举行运动会,我不参加,班长和同学们自己组织,仍然可以取得好名次;自习课,我不去,不布置作业,学生可以完全自主学习。有时候我逗他们:“今天其它课作业多不多?”哪有不多的,于是异口同声:“多——”“布点作业不布?”七嘴八舌:“不布——”于是就不布作业:“但要抽空学会该学的东西啊”“中中,没事。”
于是常常没有语文作业,但孩子们却学会了自学。即使这次调离一个月后的期终考试,我班仍然取得了全镇第一的好成绩。正在这样的时光中享受着,忽然一纸调令调我到镇教育办公室去。消息已经传下来几天,学生们并不知道,但今天上午就要去报到了。想起实习时与小学生们告别时的眼泪场面,和也没有许多特别话要说,几天来我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这样悄悄地离去。
我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默默地看着他们,要把他们记在心底。许多年后,我仍然清晰地记着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影像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教室外的国旗在微风中飘扬,曾经荒芜的校园也平整一新,我和同学们常去的树林青绿依然。我默默地看着他们,思想着两年来师生相处的时光。
“叮铃铃——”早课的铃声响起,结束了我的最后一堂课。这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清晨。
而这之后,先是在教育行政部门短暂停留,然后竟然转了行,记忆中有好多个通宵加班之后看到的金光洒满窗户的清晨,而再后来,我被派往外县工作,记得报到那一天,早早地五点多就出发,向着那微微露出熹微的东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