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程老虫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周六(2013年10月26日)闲暇,老虫跨上单车,拍驴前往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祖源村始建于宋,依偎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流泉飞瀑,粉墙黛瓦,徽风古韵,生态绝佳,尤以千年红豆杉远近闻名,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2005年,政府修通了溪口至祖源村7。6公里的道路,结束了该村村民千百年来肩挑背驮进村入户的历史。
出发之后,因为秋高气爽,单车像一阵风似的飘过了蓝渡、渭桥。离溪口镇近了,于是在阳干村隔江对岸的路亭歇脚。阳干村在率水之滨有一片上万平方米的天然草坪,有“新安源第一绿洲”之称。阳光下的阳干之美,清美得让人无可挑剔。这里,阳光碧水、林荫草茵,加上古渡浮桥、粉墙黛瓦,好一处天然的绿色田园,自然和谐、美不胜收,不愧为黄山乡村旅游胜地中的福地。
继续骑行,在石田村偶遇伐木运输队伍,倍感亲切,于是翻鞍下驴,向辛勤劳动的伐木农民致注目礼。
溪口镇就在眼前了。在这样如诗如画的田园中过着无欲无求的生活,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自家种的绿蔬小菜,这样的日子,是多么恬淡和惬意呀!
胡思乱想之中,溪口已经近了。还好有这块路牌指路,不至于让老虫与祖源插肩而过。由路牌指引前往,水泥山道曲折蜿蜒并倔强攀升。查了一下谷歌地图,果然是崎岖不凡。这条探幽路,全是水泥路。这条探幽路,全是上坡路。这条探幽路,全是扭曲路。这条探幽路,全是变态路。将近到岭顶时,老虫已经濒临崩溃了。
岭上有亭,颇为壮观,似乎不是一般的路亭。是否是传说中的“思贤亭”呢?传说朱元璋率部征战久攻鄱阳不下,正一筹莫展时,有人建议他到徽州访谋士朱升以求良策。求贤若渴的朱元璋果真鞍马劳顿,日夜兼程从江西婺源翻山越岭,路过祖源直奔迥溪,但朱升避而不见,却早早地在家里摆上一“螃蟹阵”朱元璋一看心领神会,回去依阵作战果然大胜,之后朱升也就成了朱元璋的重臣,为朱元璋谋划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计策被毛泽东赞为“九字国策定江山”并活学活用引申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在美苏两霸之间纵横捭阖。
从亭中眺望溪口,不远也不近。而祖源还在前方,在青山苍翠的最深处。
绕下公路,进入一个大山凹,祖源村就在山凹里。远眺祖源,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一条又细又长的光洁石板路连接着山外的世界,青山、绿水、粉墙、黛瓦,散布在茂林翠竹间,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秋色斑斓,宛如人间仙境。该村以项、朱两大姓为主,均从婺源迁居而来,千余年来,子孙们在此繁衍生息。
祖源村到了,只见祖源水口几棵古木参天。条条溪水,九九归一,最终汇于村口的“翠源桥”畔。正可谓:一方众水之汇也,乃水口也。此处又恰成两山对峙、狮象把门盘踞之势。自古徽州人皆重水口,认为水口是藏风聚气之地,是村落的灵魂。于是祖源人在这里苦心经营,水上架桥,更添锁钥之扼。四周广植佳木,缀以关帝庙、海瑞殿、佛殿等建筑,宛若一片天然园林... -->>
周六(2013年10月26日)闲暇,老虫跨上单车,拍驴前往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祖源村始建于宋,依偎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流泉飞瀑,粉墙黛瓦,徽风古韵,生态绝佳,尤以千年红豆杉远近闻名,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2005年,政府修通了溪口至祖源村7。6公里的道路,结束了该村村民千百年来肩挑背驮进村入户的历史。
出发之后,因为秋高气爽,单车像一阵风似的飘过了蓝渡、渭桥。离溪口镇近了,于是在阳干村隔江对岸的路亭歇脚。阳干村在率水之滨有一片上万平方米的天然草坪,有“新安源第一绿洲”之称。阳光下的阳干之美,清美得让人无可挑剔。这里,阳光碧水、林荫草茵,加上古渡浮桥、粉墙黛瓦,好一处天然的绿色田园,自然和谐、美不胜收,不愧为黄山乡村旅游胜地中的福地。
继续骑行,在石田村偶遇伐木运输队伍,倍感亲切,于是翻鞍下驴,向辛勤劳动的伐木农民致注目礼。
溪口镇就在眼前了。在这样如诗如画的田园中过着无欲无求的生活,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自家种的绿蔬小菜,这样的日子,是多么恬淡和惬意呀!
胡思乱想之中,溪口已经近了。还好有这块路牌指路,不至于让老虫与祖源插肩而过。由路牌指引前往,水泥山道曲折蜿蜒并倔强攀升。查了一下谷歌地图,果然是崎岖不凡。这条探幽路,全是水泥路。这条探幽路,全是上坡路。这条探幽路,全是扭曲路。这条探幽路,全是变态路。将近到岭顶时,老虫已经濒临崩溃了。
岭上有亭,颇为壮观,似乎不是一般的路亭。是否是传说中的“思贤亭”呢?传说朱元璋率部征战久攻鄱阳不下,正一筹莫展时,有人建议他到徽州访谋士朱升以求良策。求贤若渴的朱元璋果真鞍马劳顿,日夜兼程从江西婺源翻山越岭,路过祖源直奔迥溪,但朱升避而不见,却早早地在家里摆上一“螃蟹阵”朱元璋一看心领神会,回去依阵作战果然大胜,之后朱升也就成了朱元璋的重臣,为朱元璋谋划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计策被毛泽东赞为“九字国策定江山”并活学活用引申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在美苏两霸之间纵横捭阖。
从亭中眺望溪口,不远也不近。而祖源还在前方,在青山苍翠的最深处。
绕下公路,进入一个大山凹,祖源村就在山凹里。远眺祖源,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一条又细又长的光洁石板路连接着山外的世界,青山、绿水、粉墙、黛瓦,散布在茂林翠竹间,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秋色斑斓,宛如人间仙境。该村以项、朱两大姓为主,均从婺源迁居而来,千余年来,子孙们在此繁衍生息。
祖源村到了,只见祖源水口几棵古木参天。条条溪水,九九归一,最终汇于村口的“翠源桥”畔。正可谓:一方众水之汇也,乃水口也。此处又恰成两山对峙、狮象把门盘踞之势。自古徽州人皆重水口,认为水口是藏风聚气之地,是村落的灵魂。于是祖源人在这里苦心经营,水上架桥,更添锁钥之扼。四周广植佳木,缀以关帝庙、海瑞殿、佛殿等建筑,宛若一片天然园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