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侯门纪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就三天,可就离京了。
昨天还就过去了一天,也就是说,除了今天明天,后天就得走了。
怎么办?
宝珠这个时候倒定了下来,也许心底的莫明其妙撞了一下人后反而消失。好生生恩爱的夫妻忽然要走,总有点儿莫明。
宝珠再次告诉红花:“回家去。”她决定好整以暇地等着丈夫回来,不信他不要宝珠,母亲也不告别一声?
车行过南安侯府,宝珠和红花各有心事,就没有往外看到侯府门外停下轿子。马车过去,安老太太从轿子里出来。南安侯府是老太太几十年没回来过的,以前还想过再回娘家必定是感慨万千的,此时却什么想法也没有,只扶着梅英急急往里面走。
守门的人拦住,他年青不认得老姑奶奶。梅英喝道:“这是嫁到安家的老姑奶奶,来找侯爷的,”
安老太太已经往都察院去了一趟,今天沐休,她就转轿子再往娘家来。守门的人不敢再拦,反而帮着带路。路上遇到钟三钟四,钟三留沛忙上前搀扶,也就心中有数,问道:“是为四表妹夫的事?”
“是啊是呀,这好好的,怎么能放他去那生死之地?”安老太太挽住钟氏兄弟的手,就嚷出来:“快叫你的祖父来!”南安侯很快就过来,安老太太见到他就泪眼汪汪:“当初兄长许亲的时候,可没有说过他还会去打仗,这亲事是你和辅国公做的保山,你们还我说法来。”
南安侯安慰道:“妹妹别急,我是昨天晚上听到的,听到时已经夜里,就没去看你。我才找人问了情况,正要去找辅国公,你既然来了,我们一起去,当面和他说个明白。他是你的养老女婿,又身有官职,轻易去那几年才回来的地方,不问过我们那是不行。”
南安侯把几年才回来这话,巧妙的抛出来,暗示妹妹也不是不回来,也不是一定就有伤损。安老太太也是一夜没睡,脑子里只转着这一件事,哪里还能听出暗示,催着兄长出门,上马上轿的,往驿站里去。
轿子走出这条街,老太太才明白过来,咦,我这算是回过家了?
以前认为回家必然是艰难的,那门一定是难进的。没想到出了一件事情,不易吹灰之力的就进了去,又出了来。
辅国公和陈留郡王还是不在,他们一早去宫中议事,此时,都在皇后的宫中。
两个人都长跪着,在他们面前的皇后看上去倒是心平气和,就是说出来的话,让辅国公和陈留郡王哭笑不得。
她坐在红漆彩百鸟朝凤的座椅上,手指随意的搭在雕着无数宝石的扶手上,漫不经心地在说一个故事:“就是这样了,老程婴把自己的孩子献出去替死,保全了赵朔的儿子,从此千古留名,”
这是托孤救孤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春秋时的晋国。大夫屠岸贾为争权杀了赵朔满门,他的妻子是公主,在宫中待产避祸,产下一个儿子由程婴抚养长大,为避搜寻,程婴把自己儿子送出去受死。
满面平静的皇后缓缓道来这个故事,足可以看出她内心的气愤。你怎么不代我侄子去!
她气愤的借这个故事来责备辅国公,隐含着我的侄子如果有点儿损伤,我就和你拼了。
陈留郡王想笑又不敢在这里笑,但想到小弟实在“唯一”,已经是无敌的地步,又让人笑意一阵一阵地往上翻。
可怜的岳父,你把小弟当成亲生子教养了十一年,现在还落得个中宫要怪罪你的地步。
“你说是不是?”中宫正在说她怪辅国公的原因:“都是他一身的武艺惹的祸?”话头一转,眸子也随着转到辅国公身上,中宫淡淡:“听说是你教的,”
辅国公顾不上喊冤枉,还得恭敬地答应:“是。”
“你打小儿教他这些作什么?”中宫隐隐有怒气出来。读书最高,你教他念书不就行了?旁边坐着瑞庆小殿下,她正翻着书,在她身边的书堆出十几本,她翻着其中一本,也跟着插话,小殿下一本正经:“就是嘛,不会武艺就不会去当兵。”
陈留郡王心想您这不是寒我们的心吗?打仗这么不好,那我们守边城全都傻了。
这是为着同一个人,才能这样的说话。如果更换一个人,中宫和小殿下这几句话,就可以逼反一批人。
辅国公再道:“是。”
他的外甥就要去战场,他的难过不下于中宫。中宫对他说的话,他几乎没往心里去。反正娘娘有气,她要出出气就是这样。
中宫白眼他:“是什么?”
从进来你就是是是的。
辅国公叹气,如实地回她:“娘娘,他自幼在边城长大,在那地方不会功夫可怎么行?”中宫闭上嘴,她也是那地方长大的,知道辅国公说的是实情。
瑞庆小殿下见母亲没了话,讨好的送过手中的书,小声地道:“母后您看,这里还有,这也是保全血脉不顾自己的故事,”
中宫接在手上,小殿下忙活的又去翻另一本书,敢情想用这些书来帮中宫消消气。
陈留郡王偷偷扫一眼小殿下手边的本,心想今天把这些书上的故事说完了,我和岳父也就跪到中午了。
跪会儿他是不怕,他担心的是娘娘乱了方寸。
两边厢还有宫女太监们,看来是心腹,但就是心腹,宫中不是寻常的地方,隔墙总有耳,有些话若是明说头一个连累的就是中宫娘娘。
而乱了方寸,连累的也是中宫自己。
就是娘娘自己,发泄怒气也用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陈留郡王很想辩解几句,就得一样的用隐语。
去边城也不全是直接刀剑下面过,再说那是自己小舅子中的“唯一亲的”,陈留郡王就大胆回话:“回娘娘,去的人有一部分在我帐下。”
这本是句劝娘娘你不要担心,我自有照应的话。可中宫却顿时黑了脸:“嗯?从此到你手底下是吗?”你是*裸的威胁本宫我要对你客气点儿是吗?
这种心思让辅国公都忍俊不禁,是怎么能想到威胁上去的?
笑容才出来,又让中宫狠狠瞪住。国公忙收住笑容,暗示一下娘娘:“陈留郡王为人宽厚,就是夫妻上面也是相敬如宾,对妻子极好。对手下的人嘛,也从来不差。”中宫娘娘面色稍缓,哦,这位郡王是我的侄女婿啊。
不是外人乃是一家人。
陈留郡王和辅国公才觉得松一口气的时候,瑞庆小殿下又递上一本书:“母后还可以说这个故事,”
跪在地上的翁婿一起苦笑,小公主您少说几句更好些,您多说了是添气的知道不?
中宫果然又眉头一紧,重想到侄子又要恼火。这个时候,外面有人宣道:“皇上驾到!”没有预料的宣告声,中宫手一抖,书落在地上,一个宫女利落的上前捡走。小殿下也迷乎:“父皇来了?”
母后故事还没有说完,父皇来了母后还肯说吗?难得母后肯要瑞庆帮忙说故事,小殿下才找到成就感就让打断,很有些遗憾的味道。
中宫、陈留郡王、辅国公,不约而同的镇定下来。
中宫想到她会见这两位外臣,是早就回过皇帝,而且宫中是记档的。她就问问从军的事儿,也不算什么,她镇定了。
而辅国公和陈留郡王也是一样的想法,娘娘会见外臣,是皇室给的脸面,而且并没有说什么呀?
三个人都面色平静,候着那脚步声走近,皇上微笑而进。
“父皇,”小殿下欢呼一声,此处不是金殿,她小跑着过去扑到他怀里。皇上抱起她掂掂:“我的女儿又重了,看来按时吃饭,没有偷吃点心,”听到说吃点心,小殿下眉飞色舞:“宫里的点心,是御膳房林嬷嬷做的最好,宫外的点心,数袁师傅家里的最干净。”
无意中,小殿下先提起坏蛋哥哥,她苦着小脸儿:“但是袁师傅不当官却要去当兵,只怕以后他们家的点心就不再好吃。”
皇上抱着她坐下来,让中宫等人起身,再对瑞庆小殿下笑道:“为什么他当兵去了,点心就从此不好吃?”
“好吃点心是那家的宝珠做的,袁师傅走了,她难道不哭吗?她哭了不肯用心,点心就不会再好吃。”瑞庆小殿下愁眉苦脸求皇上:“让他不要去了,可好不好?”
皇上让逗笑,一口就回绝:“那怎么行。”目视一下辅国公和陈留郡王,温和地问道:“听说,是你的外甥?”
“是,”辅国公欠身子。
“哦,那怎么你不照应,他要往京里来?”皇上的问话并不高,却让中宫眸子微紧,而辅国公和陈留郡王都惊出一身冷汗。
辅国公跪下来:“是我照顾不周,才致母子流落京中,是为臣的不是,臣这一回前来,就把妹妹接回家去养老。”
中宫咬咬牙,我有答应你接吗?说得好轻巧。你接走我的弟妹,我过年以后还见谁去?
皇上的这一句问话,正中辅国公下怀,他就势提出接走袁夫人的话,而且顺理成章。
皇上却笑了:“不必不必,”
正在腹诽的中宫、正在腹诽的辅国公、正在想岳父可以如愿的陈留郡王三个人都是愕然的,怎么就不必了呢?
瑞庆小殿下张张小嘴儿很想说什么,又想到父皇正在会臣子,是不能乱说话的,就又闭上。皇上逗着她玩:“你又想说什么?”
“她住着自己都不说走,为什么要接走呢?她要回去,难道她自己不会回去吗?”
童稚幼语轻脆悦耳,中宫微微一笑,辅国公又要冒汗,而陈留郡王忽然发现小殿下聪明极了,她句句都向着中宫说话。中宫不能反驳出来的话,由小殿下说了。
皇上则是笑:“有理,”转向辅国公:“爱卿,公主的话,就是朕要说的。”再语转淡淡:“袁御史就要去从军,太子对朕说,有个要职给他。他的母亲,还是留在京里吧。”
中宫到此,简直是得意了。而辅国公则背上一阵寒凉后,心头又有喜色。
不许妹妹离开京城,意味着外甥又要高升,这是扣留的意味。
而中宫此时也想到这一点,眼看着侄子从军不能挽回,娘娘又白了脸。
果然皇上微笑道:“我和太子说过,就想着找你们说说。问你们,说还没有出宫,在皇后这里,我就过来了。啊,国公,你处原是有监查御史的是吗?”
辅国公忙道:“是,原有一位监查御史驻扎。”
皇上沉吟还没有说话,中宫还想试试挽回,陪笑进言:“袁家是淑妃的同乡,袁训那孩子争气,听说他不懂事儿放着官不做要去当兵,淑妃正在难过呢,”
皇上闻言,把脸沉了下来。语声不高,却震撼人心:“那你就应该狠狠的斥责她,去了她的妃位也是可以行的!”
中宫战战兢兢,真正难过的人是她才是。听到是这么严厉的责罚,中宫壮着胆子为淑妃讨情面:“她也就是看那孩子不忍心,”
“胡说,”皇上严厉起来:“当着满京城百姓的面,又现在告示贴在那里,就是皇亲中也走了几个,何况是他!他不走,死罪!”
“当!”瑞庆小殿下把手中茶碗摔了,中宫更是面无血色,几乎站立不稳。
皇上重新抱起小殿下,重新有了笑容:“你要为你的师傅讨情是不是?你的师傅可是自己愿意去的,他的官职已经不错,他还另有抱负,父皇喜欢他这样的人,已经命太子嘉奖他,等过上几年,他在军中历练得熟悉,再回京里足堪大用。”
瑞庆小殿下本来是没有感觉的,还觉得坏蛋哥哥走了再也没有师傅敢打自己手板儿,又觉得出京去边城玩儿去了,是件好玩的事情。
但听到说死罪时,她真的戚戚起来。见父皇还是温和的,小殿下抱住他手臂哇哇哭了起来:“我不要他走,我要他教我念书,父皇求你不要让他去,”
中宫悄悄的拭去几点忍不住出来的泪水。
辅国公和陈留郡王更觉得压力山一般的沉重,都低下头不敢说话。
皇上哄了女儿几句,像是才发觉还有两个臣子在这里,让他们看到公主哭闹不好,就命辅国公和陈留郡王退出去。
翁婿两人直退到宫门外面,也没有说话。各自上马回到驿站门外,辅国公才叹息道:“这事儿,是他太任性胡为了!”
他狠狠的说出这句话,又语声一怔,面上浮出苦笑。他看到天井下面有两个人过来,一个白发飘飘是南安侯,另一个白发苍苍是安老太太。见到这两个人,辅国公不用问也就知道原因。陈留郡王也看到,他为袁训的任性而在宫中听足了娘娘的话,更不想再多听南安侯的抱怨,老太太的悲声,忙道:“岳父,我想起来还要去个地方,”马也不下,陈留郡王让他的马脚底抹油,走了。
……。
二更鼓响,宝珠坐在黑暗中抱住膝盖。房中没有掌灯,无边的黑寂沉沉在房中。虽然夏天的夜晚是热的,但宝珠依然打心里冒着寒气。
又是一天将要过去,他今夜也不回来吗?
宝珠已不再哭,木着脸静听着房外风声木叶声,还有她的心碎声。好似星辰落地摔成晶莹八瓣的同时,那碎晶裂开着发出响脆声,顺便儿不当一回事儿的扎碎宝珠的心。
上一次记起来的无助时,是宝珠知道原来她没有父亲,而又知道父亲竟然这样的重要。她当时坐在石阶上揉眼睛哭:“余家哥哥要带我去看花,”
“姑娘,你就要大了,该懂事了,你没有父亲陪着,不是小,还可以和余公子出去玩,”奶妈耐心的劝着她,劝到最后,劝出奶妈的一片心酸,奶妈也哭了。
像是七岁,又像是八岁。安家的女儿八岁以后,安老太太就不答应她们和青梅竹马们一处玩耍,奶妈说的像是又早一些,应该是八岁以前。
卫氏当得起宝珠的一切供奉,就是她对宝珠姑娘从衣食到言行,从言行到名誉无不把得严紧。
微微的泪把宝珠眸子模糊,她的思绪又飞到前年的灯节,表凶把宝珠护在身前的那双臂膀,坚实而有力……。宝珠在灯节晚上情动,就是盼着有双臂膀陪在身边。
可现在,他就要走了,他不打一声招呼的就要走了,是宝珠做错了什么吗?
宝珠早已告诉自己不要哭,哭也没有用,等到他回来见到,也让他看不起。可泪水随心情悄然的滑落,全不由她的思绪控制。
这个时候,有脚步声过来,轻轻的,和平时大步而回来的不一样,但那熟悉的节奏如更鼓声般,敲击在宝珠心上。
宝珠绷紧身子,睁大眼睛迫切地往外面看。见那熟悉的身影悄悄进来,他轻手轻脚的带着不想打扰到宝珠,但借着月光,还是看到床上坐着的人儿。
有那一刻,宝珠看出来袁训有想退出去。
袁训怕见宝珠,他怕宝珠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无颜以对,无话回答。他本想走的那天再回来,收拾几件衣裳就了事,宝珠肯定是要哭的,宝珠的哭声已经把他耳朵灌得今天也忘不了,早回来再让宝珠灌两天,袁训怕自己会软弱的说不走。
他也有软弱的一面,他更有激励自己的一面,但面对宝珠时,袁训还是会受她的心情影响。
他步子往后退时,隐约见到宝珠身子动了一下。是颤抖,还是想起来拉他,袁训也不知道。但这身子微微一动,激起袁训全部的内疚和思念。他取出火烛,把灯掌起来。自己手握着过来,把烛火放到床头,抬眸看宝珠时,只见到她苍白的面容,就好似一把火点在袁训心里。
他嗓音发颤叫着:“宝珠,”
人就压了过去。
见到宝珠时会这样,袁训早有心理准备。而宝珠也同时扑了过来,把袁训紧紧抱住。不管抱住哪一块儿,是握住手臂,还是拧住他的腰身,宝珠都还在拼命的继续抓紧,哪怕抓得足够紧,她还是觉得他随时会溜走,就再抓紧些……
扑天盖地而来的感情,把两个人都牢牢的包裹住……。
bsp; 就三天,可就离京了。
昨天还就过去了一天,也就是说,除了今天明天,后天就得走了。
怎么办?
宝珠这个时候倒定了下来,也许心底的莫明其妙撞了一下人后反而消失。好生生恩爱的夫妻忽然要走,总有点儿莫明。
宝珠再次告诉红花:“回家去。”她决定好整以暇地等着丈夫回来,不信他不要宝珠,母亲也不告别一声?
车行过南安侯府,宝珠和红花各有心事,就没有往外看到侯府门外停下轿子。马车过去,安老太太从轿子里出来。南安侯府是老太太几十年没回来过的,以前还想过再回娘家必定是感慨万千的,此时却什么想法也没有,只扶着梅英急急往里面走。
守门的人拦住,他年青不认得老姑奶奶。梅英喝道:“这是嫁到安家的老姑奶奶,来找侯爷的,”
安老太太已经往都察院去了一趟,今天沐休,她就转轿子再往娘家来。守门的人不敢再拦,反而帮着带路。路上遇到钟三钟四,钟三留沛忙上前搀扶,也就心中有数,问道:“是为四表妹夫的事?”
“是啊是呀,这好好的,怎么能放他去那生死之地?”安老太太挽住钟氏兄弟的手,就嚷出来:“快叫你的祖父来!”南安侯很快就过来,安老太太见到他就泪眼汪汪:“当初兄长许亲的时候,可没有说过他还会去打仗,这亲事是你和辅国公做的保山,你们还我说法来。”
南安侯安慰道:“妹妹别急,我是昨天晚上听到的,听到时已经夜里,就没去看你。我才找人问了情况,正要去找辅国公,你既然来了,我们一起去,当面和他说个明白。他是你的养老女婿,又身有官职,轻易去那几年才回来的地方,不问过我们那是不行。”
南安侯把几年才回来这话,巧妙的抛出来,暗示妹妹也不是不回来,也不是一定就有伤损。安老太太也是一夜没睡,脑子里只转着这一件事,哪里还能听出暗示,催着兄长出门,上马上轿的,往驿站里去。
轿子走出这条街,老太太才明白过来,咦,我这算是回过家了?
以前认为回家必然是艰难的,那门一定是难进的。没想到出了一件事情,不易吹灰之力的就进了去,又出了来。
辅国公和陈留郡王还是不在,他们一早去宫中议事,此时,都在皇后的宫中。
两个人都长跪着,在他们面前的皇后看上去倒是心平气和,就是说出来的话,让辅国公和陈留郡王哭笑不得。
她坐在红漆彩百鸟朝凤的座椅上,手指随意的搭在雕着无数宝石的扶手上,漫不经心地在说一个故事:“就是这样了,老程婴把自己的孩子献出去替死,保全了赵朔的儿子,从此千古留名,”
这是托孤救孤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春秋时的晋国。大夫屠岸贾为争权杀了赵朔满门,他的妻子是公主,在宫中待产避祸,产下一个儿子由程婴抚养长大,为避搜寻,程婴把自己儿子送出去受死。
满面平静的皇后缓缓道来这个故事,足可以看出她内心的气愤。你怎么不代我侄子去!
她气愤的借这个故事来责备辅国公,隐含着我的侄子如果有点儿损伤,我就和你拼了。
陈留郡王想笑又不敢在这里笑,但想到小弟实在“唯一”,已经是无敌的地步,又让人笑意一阵一阵地往上翻。
可怜的岳父,你把小弟当成亲生子教养了十一年,现在还落得个中宫要怪罪你的地步。
“你说是不是?”中宫正在说她怪辅国公的原因:“都是他一身的武艺惹的祸?”话头一转,眸子也随着转到辅国公身上,中宫淡淡:“听说是你教的,”
辅国公顾不上喊冤枉,还得恭敬地答应:“是。”
“你打小儿教他这些作什么?”中宫隐隐有怒气出来。读书最高,你教他念书不就行了?旁边坐着瑞庆小殿下,她正翻着书,在她身边的书堆出十几本,她翻着其中一本,也跟着插话,小殿下一本正经:“就是嘛,不会武艺就不会去当兵。”
陈留郡王心想您这不是寒我们的心吗?打仗这么不好,那我们守边城全都傻了。
这是为着同一个人,才能这样的说话。如果更换一个人,中宫和小殿下这几句话,就可以逼反一批人。
辅国公再道:“是。”
他的外甥就要去战场,他的难过不下于中宫。中宫对他说的话,他几乎没往心里去。反正娘娘有气,她要出出气就是这样。
中宫白眼他:“是什么?”
从进来你就是是是的。
辅国公叹气,如实地回她:“娘娘,他自幼在边城长大,在那地方不会功夫可怎么行?”中宫闭上嘴,她也是那地方长大的,知道辅国公说的是实情。
瑞庆小殿下见母亲没了话,讨好的送过手中的书,小声地道:“母后您看,这里还有,这也是保全血脉不顾自己的故事,”
中宫接在手上,小殿下忙活的又去翻另一本书,敢情想用这些书来帮中宫消消气。
陈留郡王偷偷扫一眼小殿下手边的本,心想今天把这些书上的故事说完了,我和岳父也就跪到中午了。
跪会儿他是不怕,他担心的是娘娘乱了方寸。
两边厢还有宫女太监们,看来是心腹,但就是心腹,宫中不是寻常的地方,隔墙总有耳,有些话若是明说头一个连累的就是中宫娘娘。
而乱了方寸,连累的也是中宫自己。
就是娘娘自己,发泄怒气也用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陈留郡王很想辩解几句,就得一样的用隐语。
去边城也不全是直接刀剑下面过,再说那是自己小舅子中的“唯一亲的”,陈留郡王就大胆回话:“回娘娘,去的人有一部分在我帐下。”
这本是句劝娘娘你不要担心,我自有照应的话。可中宫却顿时黑了脸:“嗯?从此到你手底下是吗?”你是*裸的威胁本宫我要对你客气点儿是吗?
这种心思让辅国公都忍俊不禁,是怎么能想到威胁上去的?
笑容才出来,又让中宫狠狠瞪住。国公忙收住笑容,暗示一下娘娘:“陈留郡王为人宽厚,就是夫妻上面也是相敬如宾,对妻子极好。对手下的人嘛,也从来不差。”中宫娘娘面色稍缓,哦,这位郡王是我的侄女婿啊。
不是外人乃是一家人。
陈留郡王和辅国公才觉得松一口气的时候,瑞庆小殿下又递上一本书:“母后还可以说这个故事,”
跪在地上的翁婿一起苦笑,小公主您少说几句更好些,您多说了是添气的知道不?
中宫果然又眉头一紧,重想到侄子又要恼火。这个时候,外面有人宣道:“皇上驾到!”没有预料的宣告声,中宫手一抖,书落在地上,一个宫女利落的上前捡走。小殿下也迷乎:“父皇来了?”
母后故事还没有说完,父皇来了母后还肯说吗?难得母后肯要瑞庆帮忙说故事,小殿下才找到成就感就让打断,很有些遗憾的味道。
中宫、陈留郡王、辅国公,不约而同的镇定下来。
中宫想到她会见这两位外臣,是早就回过皇帝,而且宫中是记档的。她就问问从军的事儿,也不算什么,她镇定了。
而辅国公和陈留郡王也是一样的想法,娘娘会见外臣,是皇室给的脸面,而且并没有说什么呀?
三个人都面色平静,候着那脚步声走近,皇上微笑而进。
“父皇,”小殿下欢呼一声,此处不是金殿,她小跑着过去扑到他怀里。皇上抱起她掂掂:“我的女儿又重了,看来按时吃饭,没有偷吃点心,”听到说吃点心,小殿下眉飞色舞:“宫里的点心,是御膳房林嬷嬷做的最好,宫外的点心,数袁师傅家里的最干净。”
无意中,小殿下先提起坏蛋哥哥,她苦着小脸儿:“但是袁师傅不当官却要去当兵,只怕以后他们家的点心就不再好吃。”
皇上抱着她坐下来,让中宫等人起身,再对瑞庆小殿下笑道:“为什么他当兵去了,点心就从此不好吃?”
“好吃点心是那家的宝珠做的,袁师傅走了,她难道不哭吗?她哭了不肯用心,点心就不会再好吃。”瑞庆小殿下愁眉苦脸求皇上:“让他不要去了,可好不好?”
皇上让逗笑,一口就回绝:“那怎么行。”目视一下辅国公和陈留郡王,温和地问道:“听说,是你的外甥?”
“是,”辅国公欠身子。
“哦,那怎么你不照应,他要往京里来?”皇上的问话并不高,却让中宫眸子微紧,而辅国公和陈留郡王都惊出一身冷汗。
辅国公跪下来:“是我照顾不周,才致母子流落京中,是为臣的不是,臣这一回前来,就把妹妹接回家去养老。”
中宫咬咬牙,我有答应你接吗?说得好轻巧。你接走我的弟妹,我过年以后还见谁去?
皇上的这一句问话,正中辅国公下怀,他就势提出接走袁夫人的话,而且顺理成章。
皇上却笑了:“不必不必,”
正在腹诽的中宫、正在腹诽的辅国公、正在想岳父可以如愿的陈留郡王三个人都是愕然的,怎么就不必了呢?
瑞庆小殿下张张小嘴儿很想说什么,又想到父皇正在会臣子,是不能乱说话的,就又闭上。皇上逗着她玩:“你又想说什么?”
“她住着自己都不说走,为什么要接走呢?她要回去,难道她自己不会回去吗?”
童稚幼语轻脆悦耳,中宫微微一笑,辅国公又要冒汗,而陈留郡王忽然发现小殿下聪明极了,她句句都向着中宫说话。中宫不能反驳出来的话,由小殿下说了。
皇上则是笑:“有理,”转向辅国公:“爱卿,公主的话,就是朕要说的。”再语转淡淡:“袁御史就要去从军,太子对朕说,有个要职给他。他的母亲,还是留在京里吧。”
中宫到此,简直是得意了。而辅国公则背上一阵寒凉后,心头又有喜色。
不许妹妹离开京城,意味着外甥又要高升,这是扣留的意味。
而中宫此时也想到这一点,眼看着侄子从军不能挽回,娘娘又白了脸。
果然皇上微笑道:“我和太子说过,就想着找你们说说。问你们,说还没有出宫,在皇后这里,我就过来了。啊,国公,你处原是有监查御史的是吗?”
辅国公忙道:“是,原有一位监查御史驻扎。”
皇上沉吟还没有说话,中宫还想试试挽回,陪笑进言:“袁家是淑妃的同乡,袁训那孩子争气,听说他不懂事儿放着官不做要去当兵,淑妃正在难过呢,”
皇上闻言,把脸沉了下来。语声不高,却震撼人心:“那你就应该狠狠的斥责她,去了她的妃位也是可以行的!”
中宫战战兢兢,真正难过的人是她才是。听到是这么严厉的责罚,中宫壮着胆子为淑妃讨情面:“她也就是看那孩子不忍心,”
“胡说,”皇上严厉起来:“当着满京城百姓的面,又现在告示贴在那里,就是皇亲中也走了几个,何况是他!他不走,死罪!”
“当!”瑞庆小殿下把手中茶碗摔了,中宫更是面无血色,几乎站立不稳。
皇上重新抱起小殿下,重新有了笑容:“你要为你的师傅讨情是不是?你的师傅可是自己愿意去的,他的官职已经不错,他还另有抱负,父皇喜欢他这样的人,已经命太子嘉奖他,等过上几年,他在军中历练得熟悉,再回京里足堪大用。”
瑞庆小殿下本来是没有感觉的,还觉得坏蛋哥哥走了再也没有师傅敢打自己手板儿,又觉得出京去边城玩儿去了,是件好玩的事情。
但听到说死罪时,她真的戚戚起来。见父皇还是温和的,小殿下抱住他手臂哇哇哭了起来:“我不要他走,我要他教我念书,父皇求你不要让他去,”
中宫悄悄的拭去几点忍不住出来的泪水。
辅国公和陈留郡王更觉得压力山一般的沉重,都低下头不敢说话。
皇上哄了女儿几句,像是才发觉还有两个臣子在这里,让他们看到公主哭闹不好,就命辅国公和陈留郡王退出去。
翁婿两人直退到宫门外面,也没有说话。各自上马回到驿站门外,辅国公才叹息道:“这事儿,是他太任性胡为了!”
他狠狠的说出这句话,又语声一怔,面上浮出苦笑。他看到天井下面有两个人过来,一个白发飘飘是南安侯,另一个白发苍苍是安老太太。见到这两个人,辅国公不用问也就知道原因。陈留郡王也看到,他为袁训的任性而在宫中听足了娘娘的话,更不想再多听南安侯的抱怨,老太太的悲声,忙道:“岳父,我想起来还要去个地方,”马也不下,陈留郡王让他的马脚底抹油,走了。
……。
二更鼓响,宝珠坐在黑暗中抱住膝盖。房中没有掌灯,无边的黑寂沉沉在房中。虽然夏天的夜晚是热的,但宝珠依然打心里冒着寒气。
又是一天将要过去,他今夜也不回来吗?
宝珠已不再哭,木着脸静听着房外风声木叶声,还有她的心碎声。好似星辰落地摔成晶莹八瓣的同时,那碎晶裂开着发出响脆声,顺便儿不当一回事儿的扎碎宝珠的心。
上一次记起来的无助时,是宝珠知道原来她没有父亲,而又知道父亲竟然这样的重要。她当时坐在石阶上揉眼睛哭:“余家哥哥要带我去看花,”
“姑娘,你就要大了,该懂事了,你没有父亲陪着,不是小,还可以和余公子出去玩,”奶妈耐心的劝着她,劝到最后,劝出奶妈的一片心酸,奶妈也哭了。
像是七岁,又像是八岁。安家的女儿八岁以后,安老太太就不答应她们和青梅竹马们一处玩耍,奶妈说的像是又早一些,应该是八岁以前。
卫氏当得起宝珠的一切供奉,就是她对宝珠姑娘从衣食到言行,从言行到名誉无不把得严紧。
微微的泪把宝珠眸子模糊,她的思绪又飞到前年的灯节,表凶把宝珠护在身前的那双臂膀,坚实而有力……。宝珠在灯节晚上情动,就是盼着有双臂膀陪在身边。
可现在,他就要走了,他不打一声招呼的就要走了,是宝珠做错了什么吗?
宝珠早已告诉自己不要哭,哭也没有用,等到他回来见到,也让他看不起。可泪水随心情悄然的滑落,全不由她的思绪控制。
这个时候,有脚步声过来,轻轻的,和平时大步而回来的不一样,但那熟悉的节奏如更鼓声般,敲击在宝珠心上。
宝珠绷紧身子,睁大眼睛迫切地往外面看。见那熟悉的身影悄悄进来,他轻手轻脚的带着不想打扰到宝珠,但借着月光,还是看到床上坐着的人儿。
有那一刻,宝珠看出来袁训有想退出去。
袁训怕见宝珠,他怕宝珠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无颜以对,无话回答。他本想走的那天再回来,收拾几件衣裳就了事,宝珠肯定是要哭的,宝珠的哭声已经把他耳朵灌得今天也忘不了,早回来再让宝珠灌两天,袁训怕自己会软弱的说不走。
他也有软弱的一面,他更有激励自己的一面,但面对宝珠时,袁训还是会受她的心情影响。
他步子往后退时,隐约见到宝珠身子动了一下。是颤抖,还是想起来拉他,袁训也不知道。但这身子微微一动,激起袁训全部的内疚和思念。他取出火烛,把灯掌起来。自己手握着过来,把烛火放到床头,抬眸看宝珠时,只见到她苍白的面容,就好似一把火点在袁训心里。
他嗓音发颤叫着:“宝珠,”
人就压了过去。
见到宝珠时会这样,袁训早有心理准备。而宝珠也同时扑了过来,把袁训紧紧抱住。不管抱住哪一块儿,是握住手臂,还是拧住他的腰身,宝珠都还在拼命的继续抓紧,哪怕抓得足够紧,她还是觉得他随时会溜走,就再抓紧些……
扑天盖地而来的感情,把两个人都牢牢的包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