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穿越农家种田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打的眼色,李明锦了然的避重就轻的回答说,自家有几十亩地,父亲叔叔们在码头上做活,日子还行。自己和几个弟弟都在上学的事儿,别的就没提了。
一晚上基本就是陈氏热情的在问东问西,李明锦回答,汪氏偶尔插嘴转个话题。李大山和李大柱说了,明日请村里的近亲的族人来家吃饭,让侄孙见见,得知李明锦还是秀才的时候,李大柱一家子更是热情了几分。
天色渐晚,李明锦好不容易应付了陈氏的热情询问,终于李大柱一家子回去了,汪氏终于松了一口气儿,转头对李明锦叮嘱道:
“明锦呐,不定明个儿你姑他们就回来,说话注意点知道么……”
对于汪氏的提醒,李明锦心里还是感激的,虽然自己并不是不知人情世故的少年,一看今天二爷爷一家子的做派,就知道都不是省油的灯啊,既然大奶奶特意的提醒,只怕这个堂姑的战斗力更在二奶奶陈氏之上了。
晚上,李明锦三人歇在了汪氏收拾出来了西厢房,房间很是简陋,仓促之间能收拾的这样干净已经不容易了。李明锦趴在桌上写信,准备将在李家村看到的写信告知一下在河西村的爷爷,以全了老爷子的思乡之情。
张浩和范康泽则是坐在桌边看书,考虑到好友恐怕暂时走不了,再说家事二人也不便参与,二人决定明日去五原镇上看看,李明锦心里也知道二人的顾虑,没有多说。
各自忙完了手中的事,三人就歇下了,一夜无话。
☆、第39章
李家村现下辈分最高,年纪最长的人就是族长李大柱了,对于要带李明锦要去宗祠祭拜的事儿,心里也是早已决定了。李家这十几年来,家族凋零,好久没有什么值得举族庆贺的事了,眼下好不容易出了一个秀才,自然要去祭告一下祖宗。
李大柱这几天精气神儿十足,带着李明锦去族里的一些叔公叔伯家里拜访了一番,商量着祭祖的事宜。
对于李明锦的回来,村里大部分人是表示欢迎的,也有些人则是有些不以为然,为何呢。这就要说到李明锦是和朋友一起顺道来的,除了行李那可就相当于空手了。也没带什么信物之类的,李大柱第一眼看到李明锦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疑问,实在是因着李明锦的长相就是李家人的模样出来的。村里人至于说怀疑李明锦身份倒是不至于,实在是李家村现下也不富裕,家家户户过的也是捉襟见肘的,也没什么值得人家惦记的不是。
但是经陈氏这个二奶奶的一宣扬,那就可就变成老三老四现在过的好啦,这回打发孙子回来看看什么的,不定就是要帮衬着族里人么?可是眼下呢啥也没看到,族里不少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在观望着呢。
李家村的人是何想法,李明锦暂时也没心思去关注了。每天跟着大爷爷李大柱去族里一些年长的叔公,叔伯家里认门去了,头一次去认亲,礼物是必不可少的,李明锦当初来李家村的时候并没有带什么仪呈,主要是并不知道村里什么情况,再说是游学到此,也不算太突兀。
现下却是不好空手串门的,思量了一番,拿出了几两银子给大奶奶汪氏代为准备打点,却是被拒绝的了。汪氏是个心宽之人,不然也不能忍受陈氏至今,更不是贪财之人,不用李明锦去操心这点小事儿,将各家的仪呈准备的甚是妥当。
选好了吉日,祭祀那天,李家村的男丁,齐聚李氏宗祠,李明锦看着这座破旧却让人感到敬畏的宗祠,心里涌上一股难掩的感觉,似是一种惶恐,又似是一种血脉家族的认同感。
家族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更多的是小家,来到晋朝之后,李家之于河西村来说是外人,李明锦从来没有过一种家族的同脉连枝的感觉。可是此时此刻,看着自己前面正在排位前跪拜念叨祭拜的族人,看到上首一排排的排位,李明锦才终于认识到自己是李家人。
李大富自前几日接到孙子李明锦的信之后,仿佛了了心种的夙愿似的,家里一个个的都能看出老爷子脸上安慰的笑,那是一种从内心深处传出的一种放松。为了不让家里的众人担心,老爷子决定找个时间家里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说说事儿。
李家现下已不同当年,老二李继兴依然在是常怀码头上的朱氏商行管事儿,老四李继贤还是跟着二哥后面呢做事儿。因着家里的布莊成衣铺和新开的杂货铺,人手不够,老大和老三则是回家中的铺子帮忙了。
铺子的货源主要还是得益于李家几个男人在商行做事,可以从码头熟识打交道的商行进些便宜的货,或者从朱家的货船顺带一些货。对于这一点李家所有的人都清楚。李继兴一方面感恩东家的赏识,一方面却也是从自身考虑,决定继续帮着商行做事。
家中的日子是越过越好,王氏这几年看着还年轻了不少,家里的田地到了季,都是请短工来做的,以前还怕村里人眼红,自家又是外来的根基浅怕惹出祸事,一直藏着掖着的。但是现在王氏可是全然不怕了,家里儿子肯干置下这样的家业,孙子出息还中了秀才,不愁吃不愁穿,子孙孝顺,那真是过的戏文里边儿老太太的日子了。
家里的两个铺子,大房和三房一家看顾一个,得到的银钱七成交道公中,三成自留。虽然李家还未分家,其实内里对于老爷和王氏的安排,几房人心里边门清。本来林氏心里是有意见的,李家能发家可是大部分归咎于自己的丈夫,现在买了铺子就不关二房的事了?又细想到三成自留的银钱,自家丈夫这几年再码头经手倒卖货物的钱,留下三成,不定比铺子赚的多呢,想来到时候分家,婆婆心里也有数,也就没说什么。
因着铺子的生意,大房和三房两口子带着最小的孩子留在了镇上,明秀和明辉又一直留宿书院读书,家里的人就剩下老爷子和王氏带着三个孙女。明珠已经十五岁了,出落的窈窕身姿,明丽动人,看着却像是城里的姑娘。
前来说亲的媒婆快要踏平了李家的门槛了,不过李家的说辞却是先等等,亲哥哥李明锦还未说亲,哪里能妹妹说在哥哥前头呢,无法!众人只能偃下心思,开始心思转动的为李明锦说亲了。好在李明锦出外游学去了,不然铁定招架不住。
但是考虑到李明锦已经十六岁,虽还在读书,亲事却是应该要提上日程了。这件事王氏和小王氏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老爷子找了个时间,将一大家子人聚在了老宅,说是要说事儿,李继兴和李继贤也特地的从常怀赶了回来。李大贵李家也一早来到了哥哥家,自从前些年自己跟着老哥家做事,现在家里也起了房子了,孙子也送去书院启蒙去了,想到这些,李大贵一脸的褶子都笑的更深了。独子李继贤自小就不是担当的性子,李大贵很有眼色的决定还是让儿子跟着侄儿在码头上做事长长见识。
家里眼下的好日子可都是赖着大哥一家,大哥说有事那就是天大的事!因此老爷子只是招了一声,李大贵一家早早的来了。
除了上学的几个孙子未回,其他几房人都赶了回来。等着陆陆续续的人到齐了之后,老爷子从怀里抽出了一封信放桌上,李继旺拿起来念了起来,念完之后,众人楞了一下之后,李继旺问道:
“爹?这是……”
“大哥,有族里的消息了!好!真是好啊!大堂哥还好好的!宗祠还在!李家还在……”李大贵有点激动,说的话却是铿锵有力。
老爷子默了默抬眼道:“是我让明锦去看看的,我孙子孝顺,知道他爷临老了就惦记这个事儿!不打听清楚,我闭不上眼!”
“爹,您这是说啥呢……”李继旺等人激动到,眼下日子过的好好的,说这些做啥。
许是看到儿子们不赞同的表情,老爷子失笑道:“人老了,都这样,就想着落叶归根,当年逃难的时候,就想着能活下去就成,甭管在哪里都成。”停了一下又道:“等活了下来啊,又想着总是要回去看看,活着不能回,老了也是要回的……”
对于大哥的话,李大贵也感同身受,附和道:“是啊,老了,定是要回的。”
李继旺几个相互看了一眼,不知道怎么接话,说送老人回去看看吧,先不说都这么大年纪了,能不能承受长途跋涉的折腾还两回事儿,再说李家现在都扎根在南山了,想说回去还真不容易,何况家里现在这么忙。
几人心照不宣的决定先安抚一下两个还在黯然思乡的老人家,李继兴只得出声安慰一句:“爹,明锦既然已经去了李家村,信上也说了,族人也过的不好,要不咱家出点钱修修宗祠,置点祭田吧?”
老爷子觉得老二说的很有道理,自己身为李氏族人,一直受族训教导要相互扶持,眼下咱家日子过的不错,族里又是穷困的很,不能会乡祭奠祖宗已经是大不孝了,置点祭田,出钱修缮眼下宗祠还是要做的。
看到儿子们孝顺,老爷子也是很高兴,和弟弟李大贵商量一番之后当即拍板,“那就送点钱过去吧,给大哥!二哥那边儿……”
对于大哥的迟疑,李大贵则是爽快的道:“大哥现在是族长,心里又有成算,咱们出这个钱,是咱们的孝心和心意。大哥知道怎么做……”
想到家里铺子里的东西,又想着族人过的捉襟见肘的,李继旺开口道:“爹,再从铺子里边那些东西带去吧,族里现在也该用的着,天南海北的隔着这么远,来往也不便,这次既然要捎东西去,还是一起带过去吧。”
“行,就按你说的办!”还是儿子想的周到,考虑到路途远,老爷子想着还是让儿子跑一趟吧,“老大,这次回晋州你跑一趟吧!”
“哎,爹,知道了。”李继旺没有意见。
事情有了决断,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热闹的晌午饭之后,李大贵一家就回去了。王氏让孙氏和林氏去收拾灶房去了,自个儿带着小王氏坐在凳子上和家里的男人们说起了孙子的婚事。
“娘?现在说亲是不是太早了啊?”李继旺没想到自家老娘怎么好好的想起这事儿来,自家儿子还在读书,这会儿还在外面游学……
“什么早啊!十六不小了,明珠今年也十五了!”
白了一眼一脸惊讶的大儿子,王氏不满儿子不关心孙子,十六岁成亲的多的是,虽然孙子还在读书,可也不影响说亲啊!关键是大孙女都十五岁了,花一样的年纪,怎么能耽搁了!
打的眼色,李明锦了然的避重就轻的回答说,自家有几十亩地,父亲叔叔们在码头上做活,日子还行。自己和几个弟弟都在上学的事儿,别的就没提了。
一晚上基本就是陈氏热情的在问东问西,李明锦回答,汪氏偶尔插嘴转个话题。李大山和李大柱说了,明日请村里的近亲的族人来家吃饭,让侄孙见见,得知李明锦还是秀才的时候,李大柱一家子更是热情了几分。
天色渐晚,李明锦好不容易应付了陈氏的热情询问,终于李大柱一家子回去了,汪氏终于松了一口气儿,转头对李明锦叮嘱道:
“明锦呐,不定明个儿你姑他们就回来,说话注意点知道么……”
对于汪氏的提醒,李明锦心里还是感激的,虽然自己并不是不知人情世故的少年,一看今天二爷爷一家子的做派,就知道都不是省油的灯啊,既然大奶奶特意的提醒,只怕这个堂姑的战斗力更在二奶奶陈氏之上了。
晚上,李明锦三人歇在了汪氏收拾出来了西厢房,房间很是简陋,仓促之间能收拾的这样干净已经不容易了。李明锦趴在桌上写信,准备将在李家村看到的写信告知一下在河西村的爷爷,以全了老爷子的思乡之情。
张浩和范康泽则是坐在桌边看书,考虑到好友恐怕暂时走不了,再说家事二人也不便参与,二人决定明日去五原镇上看看,李明锦心里也知道二人的顾虑,没有多说。
各自忙完了手中的事,三人就歇下了,一夜无话。
☆、第39章
李家村现下辈分最高,年纪最长的人就是族长李大柱了,对于要带李明锦要去宗祠祭拜的事儿,心里也是早已决定了。李家这十几年来,家族凋零,好久没有什么值得举族庆贺的事了,眼下好不容易出了一个秀才,自然要去祭告一下祖宗。
李大柱这几天精气神儿十足,带着李明锦去族里的一些叔公叔伯家里拜访了一番,商量着祭祖的事宜。
对于李明锦的回来,村里大部分人是表示欢迎的,也有些人则是有些不以为然,为何呢。这就要说到李明锦是和朋友一起顺道来的,除了行李那可就相当于空手了。也没带什么信物之类的,李大柱第一眼看到李明锦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疑问,实在是因着李明锦的长相就是李家人的模样出来的。村里人至于说怀疑李明锦身份倒是不至于,实在是李家村现下也不富裕,家家户户过的也是捉襟见肘的,也没什么值得人家惦记的不是。
但是经陈氏这个二奶奶的一宣扬,那就可就变成老三老四现在过的好啦,这回打发孙子回来看看什么的,不定就是要帮衬着族里人么?可是眼下呢啥也没看到,族里不少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在观望着呢。
李家村的人是何想法,李明锦暂时也没心思去关注了。每天跟着大爷爷李大柱去族里一些年长的叔公,叔伯家里认门去了,头一次去认亲,礼物是必不可少的,李明锦当初来李家村的时候并没有带什么仪呈,主要是并不知道村里什么情况,再说是游学到此,也不算太突兀。
现下却是不好空手串门的,思量了一番,拿出了几两银子给大奶奶汪氏代为准备打点,却是被拒绝的了。汪氏是个心宽之人,不然也不能忍受陈氏至今,更不是贪财之人,不用李明锦去操心这点小事儿,将各家的仪呈准备的甚是妥当。
选好了吉日,祭祀那天,李家村的男丁,齐聚李氏宗祠,李明锦看着这座破旧却让人感到敬畏的宗祠,心里涌上一股难掩的感觉,似是一种惶恐,又似是一种血脉家族的认同感。
家族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更多的是小家,来到晋朝之后,李家之于河西村来说是外人,李明锦从来没有过一种家族的同脉连枝的感觉。可是此时此刻,看着自己前面正在排位前跪拜念叨祭拜的族人,看到上首一排排的排位,李明锦才终于认识到自己是李家人。
李大富自前几日接到孙子李明锦的信之后,仿佛了了心种的夙愿似的,家里一个个的都能看出老爷子脸上安慰的笑,那是一种从内心深处传出的一种放松。为了不让家里的众人担心,老爷子决定找个时间家里一大家子聚在一起说说事儿。
李家现下已不同当年,老二李继兴依然在是常怀码头上的朱氏商行管事儿,老四李继贤还是跟着二哥后面呢做事儿。因着家里的布莊成衣铺和新开的杂货铺,人手不够,老大和老三则是回家中的铺子帮忙了。
铺子的货源主要还是得益于李家几个男人在商行做事,可以从码头熟识打交道的商行进些便宜的货,或者从朱家的货船顺带一些货。对于这一点李家所有的人都清楚。李继兴一方面感恩东家的赏识,一方面却也是从自身考虑,决定继续帮着商行做事。
家中的日子是越过越好,王氏这几年看着还年轻了不少,家里的田地到了季,都是请短工来做的,以前还怕村里人眼红,自家又是外来的根基浅怕惹出祸事,一直藏着掖着的。但是现在王氏可是全然不怕了,家里儿子肯干置下这样的家业,孙子出息还中了秀才,不愁吃不愁穿,子孙孝顺,那真是过的戏文里边儿老太太的日子了。
家里的两个铺子,大房和三房一家看顾一个,得到的银钱七成交道公中,三成自留。虽然李家还未分家,其实内里对于老爷和王氏的安排,几房人心里边门清。本来林氏心里是有意见的,李家能发家可是大部分归咎于自己的丈夫,现在买了铺子就不关二房的事了?又细想到三成自留的银钱,自家丈夫这几年再码头经手倒卖货物的钱,留下三成,不定比铺子赚的多呢,想来到时候分家,婆婆心里也有数,也就没说什么。
因着铺子的生意,大房和三房两口子带着最小的孩子留在了镇上,明秀和明辉又一直留宿书院读书,家里的人就剩下老爷子和王氏带着三个孙女。明珠已经十五岁了,出落的窈窕身姿,明丽动人,看着却像是城里的姑娘。
前来说亲的媒婆快要踏平了李家的门槛了,不过李家的说辞却是先等等,亲哥哥李明锦还未说亲,哪里能妹妹说在哥哥前头呢,无法!众人只能偃下心思,开始心思转动的为李明锦说亲了。好在李明锦出外游学去了,不然铁定招架不住。
但是考虑到李明锦已经十六岁,虽还在读书,亲事却是应该要提上日程了。这件事王氏和小王氏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老爷子找了个时间,将一大家子人聚在了老宅,说是要说事儿,李继兴和李继贤也特地的从常怀赶了回来。李大贵李家也一早来到了哥哥家,自从前些年自己跟着老哥家做事,现在家里也起了房子了,孙子也送去书院启蒙去了,想到这些,李大贵一脸的褶子都笑的更深了。独子李继贤自小就不是担当的性子,李大贵很有眼色的决定还是让儿子跟着侄儿在码头上做事长长见识。
家里眼下的好日子可都是赖着大哥一家,大哥说有事那就是天大的事!因此老爷子只是招了一声,李大贵一家早早的来了。
除了上学的几个孙子未回,其他几房人都赶了回来。等着陆陆续续的人到齐了之后,老爷子从怀里抽出了一封信放桌上,李继旺拿起来念了起来,念完之后,众人楞了一下之后,李继旺问道:
“爹?这是……”
“大哥,有族里的消息了!好!真是好啊!大堂哥还好好的!宗祠还在!李家还在……”李大贵有点激动,说的话却是铿锵有力。
老爷子默了默抬眼道:“是我让明锦去看看的,我孙子孝顺,知道他爷临老了就惦记这个事儿!不打听清楚,我闭不上眼!”
“爹,您这是说啥呢……”李继旺等人激动到,眼下日子过的好好的,说这些做啥。
许是看到儿子们不赞同的表情,老爷子失笑道:“人老了,都这样,就想着落叶归根,当年逃难的时候,就想着能活下去就成,甭管在哪里都成。”停了一下又道:“等活了下来啊,又想着总是要回去看看,活着不能回,老了也是要回的……”
对于大哥的话,李大贵也感同身受,附和道:“是啊,老了,定是要回的。”
李继旺几个相互看了一眼,不知道怎么接话,说送老人回去看看吧,先不说都这么大年纪了,能不能承受长途跋涉的折腾还两回事儿,再说李家现在都扎根在南山了,想说回去还真不容易,何况家里现在这么忙。
几人心照不宣的决定先安抚一下两个还在黯然思乡的老人家,李继兴只得出声安慰一句:“爹,明锦既然已经去了李家村,信上也说了,族人也过的不好,要不咱家出点钱修修宗祠,置点祭田吧?”
老爷子觉得老二说的很有道理,自己身为李氏族人,一直受族训教导要相互扶持,眼下咱家日子过的不错,族里又是穷困的很,不能会乡祭奠祖宗已经是大不孝了,置点祭田,出钱修缮眼下宗祠还是要做的。
看到儿子们孝顺,老爷子也是很高兴,和弟弟李大贵商量一番之后当即拍板,“那就送点钱过去吧,给大哥!二哥那边儿……”
对于大哥的迟疑,李大贵则是爽快的道:“大哥现在是族长,心里又有成算,咱们出这个钱,是咱们的孝心和心意。大哥知道怎么做……”
想到家里铺子里的东西,又想着族人过的捉襟见肘的,李继旺开口道:“爹,再从铺子里边那些东西带去吧,族里现在也该用的着,天南海北的隔着这么远,来往也不便,这次既然要捎东西去,还是一起带过去吧。”
“行,就按你说的办!”还是儿子想的周到,考虑到路途远,老爷子想着还是让儿子跑一趟吧,“老大,这次回晋州你跑一趟吧!”
“哎,爹,知道了。”李继旺没有意见。
事情有了决断,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热闹的晌午饭之后,李大贵一家就回去了。王氏让孙氏和林氏去收拾灶房去了,自个儿带着小王氏坐在凳子上和家里的男人们说起了孙子的婚事。
“娘?现在说亲是不是太早了啊?”李继旺没想到自家老娘怎么好好的想起这事儿来,自家儿子还在读书,这会儿还在外面游学……
“什么早啊!十六不小了,明珠今年也十五了!”
白了一眼一脸惊讶的大儿子,王氏不满儿子不关心孙子,十六岁成亲的多的是,虽然孙子还在读书,可也不影响说亲啊!关键是大孙女都十五岁了,花一样的年纪,怎么能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