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世家的天下:魏晋豪门与皇帝的争权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曹丕猛地睁开眼,紧紧握住儿子的手。“那些藩王个个嘴上挂着骨肉亲情,其实心里头都在觊觎你的皇位!你听好,我现在要定下遗训——藩王永远,永远都不准入京参政!”
曹叡的手居然被虚弱的曹丕攥得生疼,他深深体会到了父亲对兄弟的恨,这恨,是十多年里为争夺世子之位留下的伤疤。
“儿臣谨记!”
曹丕长出了口气,缓了缓神,又言道:“还有件事……我死后,别忘了为父的谥号,谥‘文’。”许多年前,曹操还活着时,曾多次向曹丕暗示自己想像周文王那样,为儿子打下基业,然后以前朝臣子和新朝奠基人的身份离世,也像周文王一样谥号“文”。然而,曹丕并没有实现曹操的愿望,他最终追谥曹操为“武”,却把“文”留给了自己。要知道,周文王姬昌是周武王姬发的爸爸,曹丕居然把这给颠倒过来,这多少有报复的意味。老头子生前偏爱曹植,害我过了十几年胆战心惊的生活,现在,老头子死了,什么都要听我的。他只能当“武”,我要当“文”!
“记住了,谥父皇为‘文’。”
成功的报复让曹丕心头升起一阵满足感。他睡了片刻,恢复了些气力,随后宣召重臣准备托孤。
“传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进来。”
这四人即是曹丕临终之际属意的托孤重臣。其中,东战区统帅曹休这两天才刚从驻地赶回朝廷。另外,若不是南战区统帅夏侯尚于一年前病死,他一定也会出现在这个托孤班子里。顺便讲讲,夏侯尚的死其实与曹丕脱不开关系。
夏侯尚的正室是曹真的妹妹,但他不爱老婆爱小妾。这本是夏侯尚的家事,可曹丕实在没把自己当外人,他要帮曹真的妹妹出头,手段绝对够狠,居然直接下令把夏侯尚的小妾处死。夏侯尚伤心欲绝,安葬了小妾后,又因思念过度把人从坟里刨了出来。之后,夏侯尚精神越来越恍惚,没多久便追随心上人驾鹤西去了。
再说这四位托孤重臣,曹休和曹真是宗室成员,陈群帮曹丕称帝立下汗马功劳,又是魏国士族的领袖。而司马懿也跻身其中,除了他十几年死抱曹丕大腿这个原因外,也因为他一年前运作了一笔极成功的政治联姻。早在夏侯尚过世前,司马懿就为长子司马师迎娶了夏侯尚的女儿夏侯徽。现在夏侯尚虽然死了,但夏侯氏根深叶茂,仍是魏国势力最强的豪族,况且夏侯徽的母亲还是曹真的妹妹,司马懿不仅跟夏侯氏攀上亲戚,更跟曹氏皇族拉近了距离。
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一直寸步不离候在崇华殿外,四人听到宣召疾步入殿,跪拜在曹丕床前。
曹丕口齿含糊地向四位重臣安排后事,他竭力让自己思绪保持清晰,每说几句都要重复叮嘱一句话:“拜托你们好好辅佐太子。”
最后,他又对曹叡言道:“你要永远信任这四位大人。”说罢,瞟向四位托孤重臣。这话,与其说是给曹叡听的,毋宁说是给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听的。
片刻后,曹丕停止了心跳。
崇华殿响起震天般的哭声。
曹丕在位七年驾崩,谥号“文帝”。必须要说曹丕极富政治谋略和才干,他重新调整了权力架构,其本意无一不是为了社稷稳定,可他永远不会看到这些举措引发的后果了。
士族派系
公元226年6月29日,魏国迎来了第二代皇帝——年仅二十一岁的曹叡。
曹叡继位第一年就把朝廷权力架构做了些调整。
四位托孤重臣中,曹休官拜大司马,位阶最高。不过,他原先的扬州牧被改成扬州都督,由此,他失去扬州行政权,仅拥有军权。往后,魏国几乎再没出现过州牧这一官职。
曹真官拜大将军(仅次于大司马)、都督中外军事(中央军最高统帅)兼雍凉都督。前两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刚刚平定益州南蛮叛乱,国内尚处于休养生息阶段。由于西线无战事,曹真得以继续留任朝廷掌管中央军。
陈群官拜司空(三公之一)、录尚书事;司马懿官拜骠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同样任录尚书事。前文讲过,录尚书事可以直接插手尚书台政务,自然,这两位重臣免不了磕磕绊绊。
转年开春,这天,司空陈群入宫觐见。
“陛下,近来臣心里始终挂着件事放不下。”
“哦?陈公请讲。”曹叡表面上对陈群毕恭毕敬,毕竟这是当年支持他爸爸登上皇位的股肱功臣,可暗地里曹叡很有一套,半年前他拜陈群为三公时,趁机剥夺了陈群手里的禁卫军兵权。可想而知,曹叡整天看着身边都是唯陈群马首是瞻的禁军侍卫肯定浑身不自在。
难道要跟我重提执掌禁军兵权的旧事?想都别想!曹叡脸上乐和,心里却这样想道。
不过,陈群并没如曹叡所料提到禁军兵权。他言道:“我大魏与吴国边境有两大战区。东部,大司马、扬州都督曹休坚如磐石。但南部,自荆州牧夏侯尚死后一直无人接替。臣心系社稷,故想举荐一位重臣担任南线统帅。”
“说得也是……”曹叡点点头。半年前,就在曹叡刚继位不久,吴国即趁魏国国丧期大举入侵。北荆州险些不保,最后还是司马懿率中央军支援荆州,这才赶跑了吴军。“陈公举荐何人?”
“臣要举荐的人,正是骠骑将军司马懿!他与前任统帅夏侯尚是儿女亲家,又在半年前亲临荆州大获全胜,实在是镇守荆州的不二人选。”
曹叡嘴角微翘,竟没忍住笑意。你为何不毛遂自荐?他很想这么问,但他知道,如果这样问肯定弄得陈群下不来台,估计会把陈群逼到说“老臣实在不是打仗这块料”的尴尬境地。同时,曹叡更清楚陈群举荐司马懿的真正意图——把司马懿赶出尚书台,他自己好独揽尚书台政权。
陈群和司马懿的斗争,除了二人共为录尚书事这个原因外,还掺杂着地缘派系因素。
陈群祖籍豫州颍川郡,位于黄河以南,以他的地位,绝对称得上是(黄河)南派士族的精神领袖,另外,自九品中正制施行后,越来越多的士族吃到这个政策的甜头,使得陈群的影响力快速辐射到黄河以北。司马懿祖籍司隶州河内郡,位于黄河以北,由于他的官位拔到和陈群比肩的程度,他也顺理成章变成北派士族的精神领袖。但论及政治影响力,司马懿跟陈群相去甚远。
曹叡虽然对此心知肚明,但陈群所说的南战区统帅空缺问题的确存在,而他举荐司马懿的理由同样无懈可击。
此时曹真在旁。曹叡转头问曹真道:“大将军也说说,陈公所言是否妥当?”曹真是皇室重臣,在他看来,陈群和司马懿无非是南北两派士族争权夺利,而无论是士族内斗,还是尚书台政务都跟他没半点关系,自己正乐得作壁上观看个热闹。
“臣也觉得陈公所言在理,不过这事还须在朝廷上共议,看看群臣的态度。”
翌日,朝臣正式上疏举荐司马懿任荆豫都督。陈群自然不会直接出面。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司马懿则保持沉默,谨慎观察着局势。朝堂上就这么吵吵嚷嚷了好一会儿,陈群终于决定从幕后走向幕前。
“臣也觉得司马公才堪大任,若说司马公做不了荆豫都督,恐怕这重任就没第二个人能担当得了了。”话音落地,局面开始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同僚向陈群靠拢。
眼下,魏国的士族(包括司马家族在内)十有八九都是九品中正制的受益者,陈群是当之无愧的士大夫领袖。司马懿就算再不爽也不敢跟陈群公开翻脸。他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拗不过了。
司马懿缓缓起身,平静地说了句:“臣责无旁贷。”
公元227年7月,司马懿卸去录尚书事职权,转任荆豫都督。
司马懿离京令陈群一家独大,成为朝廷里执掌政权的最高重臣。
而此刻,司马懿虽然一万个舍不得尚书台,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担任荆豫都督不仅是他仕途的一个新起点,更成为魏国历史上至为关键的一笔,自魏国初建以来,一直由曹氏、夏侯氏担任三大主战区统帅的传统到现在终于打破了。
兵贵神速
公元228年春天,荆州西北部,新城郡上庸城内一片骚乱。
魏国新城太守孟达正加紧部署着城防。准确地说,他已经不属于魏国,而是归顺了蜀国。
八年前,孟达从蜀国叛逃到魏国,后官拜魏国新城太守,现在又暗通蜀国发起叛乱,全因他在魏国实在混不下去。近两年,一直罩着他的前荆州牧夏侯尚病故,赏识他的魏文帝曹丕又驾崩,他仅有的两大靠山全没了。如今,早就看他一百个不顺眼的司马懿却成了他新的顶头上司。
而孟达最终下定决心反叛,则是因为他与蜀国丞相诸葛亮联络的信使刚刚被魏国人截获。
事情败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但孟达并不太担心。他算准了日期,胸有成竹。
他在给诸葛亮的信中写道:“司马懿的驻地宛城离洛阳有八百里,离上庸城一千二百里,若获悉我反叛... -->>
曹丕猛地睁开眼,紧紧握住儿子的手。“那些藩王个个嘴上挂着骨肉亲情,其实心里头都在觊觎你的皇位!你听好,我现在要定下遗训——藩王永远,永远都不准入京参政!”
曹叡的手居然被虚弱的曹丕攥得生疼,他深深体会到了父亲对兄弟的恨,这恨,是十多年里为争夺世子之位留下的伤疤。
“儿臣谨记!”
曹丕长出了口气,缓了缓神,又言道:“还有件事……我死后,别忘了为父的谥号,谥‘文’。”许多年前,曹操还活着时,曾多次向曹丕暗示自己想像周文王那样,为儿子打下基业,然后以前朝臣子和新朝奠基人的身份离世,也像周文王一样谥号“文”。然而,曹丕并没有实现曹操的愿望,他最终追谥曹操为“武”,却把“文”留给了自己。要知道,周文王姬昌是周武王姬发的爸爸,曹丕居然把这给颠倒过来,这多少有报复的意味。老头子生前偏爱曹植,害我过了十几年胆战心惊的生活,现在,老头子死了,什么都要听我的。他只能当“武”,我要当“文”!
“记住了,谥父皇为‘文’。”
成功的报复让曹丕心头升起一阵满足感。他睡了片刻,恢复了些气力,随后宣召重臣准备托孤。
“传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进来。”
这四人即是曹丕临终之际属意的托孤重臣。其中,东战区统帅曹休这两天才刚从驻地赶回朝廷。另外,若不是南战区统帅夏侯尚于一年前病死,他一定也会出现在这个托孤班子里。顺便讲讲,夏侯尚的死其实与曹丕脱不开关系。
夏侯尚的正室是曹真的妹妹,但他不爱老婆爱小妾。这本是夏侯尚的家事,可曹丕实在没把自己当外人,他要帮曹真的妹妹出头,手段绝对够狠,居然直接下令把夏侯尚的小妾处死。夏侯尚伤心欲绝,安葬了小妾后,又因思念过度把人从坟里刨了出来。之后,夏侯尚精神越来越恍惚,没多久便追随心上人驾鹤西去了。
再说这四位托孤重臣,曹休和曹真是宗室成员,陈群帮曹丕称帝立下汗马功劳,又是魏国士族的领袖。而司马懿也跻身其中,除了他十几年死抱曹丕大腿这个原因外,也因为他一年前运作了一笔极成功的政治联姻。早在夏侯尚过世前,司马懿就为长子司马师迎娶了夏侯尚的女儿夏侯徽。现在夏侯尚虽然死了,但夏侯氏根深叶茂,仍是魏国势力最强的豪族,况且夏侯徽的母亲还是曹真的妹妹,司马懿不仅跟夏侯氏攀上亲戚,更跟曹氏皇族拉近了距离。
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一直寸步不离候在崇华殿外,四人听到宣召疾步入殿,跪拜在曹丕床前。
曹丕口齿含糊地向四位重臣安排后事,他竭力让自己思绪保持清晰,每说几句都要重复叮嘱一句话:“拜托你们好好辅佐太子。”
最后,他又对曹叡言道:“你要永远信任这四位大人。”说罢,瞟向四位托孤重臣。这话,与其说是给曹叡听的,毋宁说是给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听的。
片刻后,曹丕停止了心跳。
崇华殿响起震天般的哭声。
曹丕在位七年驾崩,谥号“文帝”。必须要说曹丕极富政治谋略和才干,他重新调整了权力架构,其本意无一不是为了社稷稳定,可他永远不会看到这些举措引发的后果了。
士族派系
公元226年6月29日,魏国迎来了第二代皇帝——年仅二十一岁的曹叡。
曹叡继位第一年就把朝廷权力架构做了些调整。
四位托孤重臣中,曹休官拜大司马,位阶最高。不过,他原先的扬州牧被改成扬州都督,由此,他失去扬州行政权,仅拥有军权。往后,魏国几乎再没出现过州牧这一官职。
曹真官拜大将军(仅次于大司马)、都督中外军事(中央军最高统帅)兼雍凉都督。前两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刚刚平定益州南蛮叛乱,国内尚处于休养生息阶段。由于西线无战事,曹真得以继续留任朝廷掌管中央军。
陈群官拜司空(三公之一)、录尚书事;司马懿官拜骠骑将军(仅次于大将军),同样任录尚书事。前文讲过,录尚书事可以直接插手尚书台政务,自然,这两位重臣免不了磕磕绊绊。
转年开春,这天,司空陈群入宫觐见。
“陛下,近来臣心里始终挂着件事放不下。”
“哦?陈公请讲。”曹叡表面上对陈群毕恭毕敬,毕竟这是当年支持他爸爸登上皇位的股肱功臣,可暗地里曹叡很有一套,半年前他拜陈群为三公时,趁机剥夺了陈群手里的禁卫军兵权。可想而知,曹叡整天看着身边都是唯陈群马首是瞻的禁军侍卫肯定浑身不自在。
难道要跟我重提执掌禁军兵权的旧事?想都别想!曹叡脸上乐和,心里却这样想道。
不过,陈群并没如曹叡所料提到禁军兵权。他言道:“我大魏与吴国边境有两大战区。东部,大司马、扬州都督曹休坚如磐石。但南部,自荆州牧夏侯尚死后一直无人接替。臣心系社稷,故想举荐一位重臣担任南线统帅。”
“说得也是……”曹叡点点头。半年前,就在曹叡刚继位不久,吴国即趁魏国国丧期大举入侵。北荆州险些不保,最后还是司马懿率中央军支援荆州,这才赶跑了吴军。“陈公举荐何人?”
“臣要举荐的人,正是骠骑将军司马懿!他与前任统帅夏侯尚是儿女亲家,又在半年前亲临荆州大获全胜,实在是镇守荆州的不二人选。”
曹叡嘴角微翘,竟没忍住笑意。你为何不毛遂自荐?他很想这么问,但他知道,如果这样问肯定弄得陈群下不来台,估计会把陈群逼到说“老臣实在不是打仗这块料”的尴尬境地。同时,曹叡更清楚陈群举荐司马懿的真正意图——把司马懿赶出尚书台,他自己好独揽尚书台政权。
陈群和司马懿的斗争,除了二人共为录尚书事这个原因外,还掺杂着地缘派系因素。
陈群祖籍豫州颍川郡,位于黄河以南,以他的地位,绝对称得上是(黄河)南派士族的精神领袖,另外,自九品中正制施行后,越来越多的士族吃到这个政策的甜头,使得陈群的影响力快速辐射到黄河以北。司马懿祖籍司隶州河内郡,位于黄河以北,由于他的官位拔到和陈群比肩的程度,他也顺理成章变成北派士族的精神领袖。但论及政治影响力,司马懿跟陈群相去甚远。
曹叡虽然对此心知肚明,但陈群所说的南战区统帅空缺问题的确存在,而他举荐司马懿的理由同样无懈可击。
此时曹真在旁。曹叡转头问曹真道:“大将军也说说,陈公所言是否妥当?”曹真是皇室重臣,在他看来,陈群和司马懿无非是南北两派士族争权夺利,而无论是士族内斗,还是尚书台政务都跟他没半点关系,自己正乐得作壁上观看个热闹。
“臣也觉得陈公所言在理,不过这事还须在朝廷上共议,看看群臣的态度。”
翌日,朝臣正式上疏举荐司马懿任荆豫都督。陈群自然不会直接出面。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司马懿则保持沉默,谨慎观察着局势。朝堂上就这么吵吵嚷嚷了好一会儿,陈群终于决定从幕后走向幕前。
“臣也觉得司马公才堪大任,若说司马公做不了荆豫都督,恐怕这重任就没第二个人能担当得了了。”话音落地,局面开始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同僚向陈群靠拢。
眼下,魏国的士族(包括司马家族在内)十有八九都是九品中正制的受益者,陈群是当之无愧的士大夫领袖。司马懿就算再不爽也不敢跟陈群公开翻脸。他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拗不过了。
司马懿缓缓起身,平静地说了句:“臣责无旁贷。”
公元227年7月,司马懿卸去录尚书事职权,转任荆豫都督。
司马懿离京令陈群一家独大,成为朝廷里执掌政权的最高重臣。
而此刻,司马懿虽然一万个舍不得尚书台,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担任荆豫都督不仅是他仕途的一个新起点,更成为魏国历史上至为关键的一笔,自魏国初建以来,一直由曹氏、夏侯氏担任三大主战区统帅的传统到现在终于打破了。
兵贵神速
公元228年春天,荆州西北部,新城郡上庸城内一片骚乱。
魏国新城太守孟达正加紧部署着城防。准确地说,他已经不属于魏国,而是归顺了蜀国。
八年前,孟达从蜀国叛逃到魏国,后官拜魏国新城太守,现在又暗通蜀国发起叛乱,全因他在魏国实在混不下去。近两年,一直罩着他的前荆州牧夏侯尚病故,赏识他的魏文帝曹丕又驾崩,他仅有的两大靠山全没了。如今,早就看他一百个不顺眼的司马懿却成了他新的顶头上司。
而孟达最终下定决心反叛,则是因为他与蜀国丞相诸葛亮联络的信使刚刚被魏国人截获。
事情败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但孟达并不太担心。他算准了日期,胸有成竹。
他在给诸葛亮的信中写道:“司马懿的驻地宛城离洛阳有八百里,离上庸城一千二百里,若获悉我反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