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大元王朝(出书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湖水战。当时陈友谅拥兵60万,大舰数十艘,而朱元璋只有20万人,用小船。朱元璋采用火攻,把陈友谅用铁索联在一起的大舰焚毁了不少。激战的结果,陈友谅中流矢丧命,其子陈理突围奔回武昌,朱元璋取得全胜。公元1364年,朱元璋又亲率大军征武昌,陈理请降,陈友谅的割据政权灭亡。
朱元璋在收拾了陈友谅之后,回师东进。公元1365年,他派遣徐达为大将军,先攻取高邮、淮安,又攻占湖州、杭州。到公元1367年9月攻克平江(今苏州),张士诚被俘送应天,自缢死。
公元1357年,朱元璋遣兵调将,分三路进讨方国珍,从陆上海上对方国珍形成了一个大包围。方国珍计穷势屈,不得不投降。
明朝的建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朱元璋建立起来的政权只能维持原来的生产关系,在社会改革上他所能做到的仅是“旧政有不便者,吾为汝除之”。这样做的结果,在他的文武官员中培植了一批新的封建地租剥削者,随着政治地位的变化,这些领导成员也就变成拥有众多庄田佃户的封建地主了。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即吴王位,设置百官,建立了一整套封建统治机构。
吴元年(公元1367年12月),朱元璋正式即皇帝位。第二年即公元1368年正月,改元洪武,定国号为明,以应天府为京师,开始了明朝的历史。元朝的灭亡朱元璋的军队一天比一天壮大,元朝的日子一天也比一天难过。
朱元璋的南征朱元璋平定福建的陈友谅后,占据广东的地方武装何真向朱元璋求降。这时南方只有西南一隅尚未统一。
公元1366年,割据四川的明玉珍死,其子明升即位。政权一直苟延到洪武四年(公元1372年),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才降附了明朝。
朱元璋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命傅友德、沐英、蓝玉率30万大军进攻云南。元朝梁王逃到晋宁自杀。第二年蓝玉、沐英攻下大理,云南最后被平定。至此,朱元璋基本上统一了南方。
策划废帝奇氏与皇太子见政局动荡,元顺帝听任朝臣倾轧,便加紧行动步伐,打算联合太平逼迫元顺帝逊位与爱猷识里达腊,但太平严辞拒绝。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十二月,爱猷识里达腊命令监察御史买住等人劾奏太平提拔的汉人官员中书左丞成遵和参政赵中,将二人杖杀狱中,借此中伤太平。
太平见势不可留,只得上奏元顺帝,以患病为由,请求辞去相位,大臣们立即呼吁,要求皇帝留用太平,元顺帝慑于奇氏和皇太子咄咄逼人之势,被迫罢免太平。由于得不到支持,爱猷识里达腊逼父逊位未能如愿。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爱猷识里达腊与母亲奇氏加紧了策划逼父禅位的阴谋,掌握大权的搠思监和朴不花则密切配合,拉拢朝中大臣,将军政大事全都压下不让元顺帝闻知。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三月,爱猷识里达腊、搠思监、朴不花指责孛罗帖木儿与老的沙图谋不轨,要求皇帝驱逐孛罗帖木儿。孤立无援的元顺帝不得不听命于皇太子,下诏削除孛罗帖木儿兵权和官爵,贬居四川。
宗王不颜帖木儿、秃坚帖木儿愤愤不平,起而与孛罗帖木儿联合,并上书元顺帝,为孛罗帖木儿申辩。元顺帝感到孛罗帖木儿忠于自己,是他与皇太子一方抗衡的重要砝码,于是复下诏书,历数搠思监、朴不花恣意弄权、欺下蒙上等罪状,将搠思监流放岭北,朴不花流放甘肃,恢复孛罗帖木儿官职。
然而,此时皇太子一方的势力已跃居元顺帝之上。所以,诏书虽下,搠思监、朴不花二人权未解、职未卸,照常在朝中掌权。
自乱阵脚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四月,元顺帝再次屈从于皇太子,下诏命扩廓帖木儿统兵进讨孛罗帖木儿。一个月后,爱猷识里达腊再次逼迫元顺帝下令扩廓帖木儿进讨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分兵三路,一路由部将白琐住率领开赴京城御守,另外二路军队进逼孛罗帖木儿驻守的大同。
孛罗帖木儿怒杀搠思监、朴不花二人,留下一部分军队守卫大同,他自己则带着秃坚帖木儿、老的沙,率领主力大军直捣大都,扬言要尽除朝中奸臣。京城大震,爱猷识里达腊亲自率领军队迎战,结果大败而回,在白琐住军队的护卫下匆匆逃往太原扩廓帖木儿军中。孛罗帖木儿拥兵入城,偕同秃坚帖木儿、老的沙面见元顺帝。元顺帝当即任命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左丞相,老的沙为中书平章政事,秃坚帖木儿为御史大夫。不久,又提升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右丞相,节制天下军马,总揽国家大权。
孛罗帖木儿上任后,立即杀了元顺帝宠幸的“倚纳”和近臣,驱逐西藏僧人,幽禁奇氏。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三月,爱猷识里达腊下令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出兵声讨,并调遣岭北、甘肃、辽阳、陕西等地军队增援。孛罗帖木儿派遣秃坚帖木儿率兵进讨上都皇太子同党,又调兵南下抵御扩廓帖木儿军队。这个时候,孛罗帖木儿荒淫无度,在数月之内,共纳四十多女子为妾,整天与老的沙等人饮酒作乐,甚至酗酒杀人。朝臣都对他心怀恐惧,元顺帝渐渐失去了对他的信任。朝中倾轧、军阀混战以爱猷识里达腊和扩廓帖木儿的胜利而告一段落,步步退却的元顺帝仅仅保住了皇帝宝座。
覆灭前的窝里斗在这期间,朱元璋的队伍迅速崛起,直接威胁着元朝控制下的北方地区。朱元璋先后剪除群雄,声威大震,决定派兵北伐,灭亡元朝。
这时,元朝内部宫廷斗争更甚。爱猷识里达腊逃奔太原时,曾想仿效唐肃宗在灵武称帝的故事,自立为帝,扩廓帖木儿不同意。孛罗帖木儿被杀后,奇氏传旨到军中,命令扩廓帖木儿以重兵扈从皇太子入京,目的在于胁迫元顺帝退位。奇氏再次劝扩廊帖木儿出面逼使元顺帝让位与皇太子,扩廓帖木儿又予以拒绝,由此得罪了奇氏母子。元顺帝本与扩廓帖木儿不和,又忌他兵权太重,朝中大臣也觉得他年纪轻、资历浅,不把他放在眼里。在军中娇纵惯了的扩廓帖木儿做了两个月的左丞相,很不得志,在京城实在呆不下去了,只好上奏元顺帝,请求外出带兵。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闰十月,元顺帝封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命他代皇太子总制天下军马,进讨江淮。扩廓帖木儿率大军离开大都后,不仅无意整军出战,反而借元顺帝授予他的军事大权,随意征调各路军队,引起军阀头目不满,元顺帝开始怀疑他有叛逆之心。
至正十七年(公元1367年)八月,元顺帝严厉责备皇后与皇太子,他说:“过去孛罗帖木儿举兵进犯京师,而今扩廓帖木儿总兵天下,很不得利,你们母子误了我的天下。现在国家分崩离析,困难重重,都是你们母子造成的!”说完,元顺帝怒气冲冲地打了爱猷识里达腊几拳。
尔后,下诏命皇太子总制天下兵马,并令扩廓帖木儿率领本军自潼关以东出兵江淮,李思齐自凤翔以西进取四川,张良弼、孔兴、脱列伯共取襄樊。
但诏书虽下,皇太子坐视不动,扩廓帖木儿及诸路军阀也都拒命不受。此时,扩廓帖木儿的部将貊高、关保见主帅不奉君命只顾打内战,便倒向朝廷一边,转过头来攻打扩廓帖木儿,得到了元顺帝的支持。
迎接新的王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号为明。二月,徐达率军攻占山东各地,接着回师河南,兵锋直指汴梁、洛阳,而元朝军阀内战仍在继续。这年闰七月,元顺帝见局势不妙,只好再恢复扩廓帖木儿河南王和中书左丞相的职务,让他率军南下,幻想依靠他挽回败局。这时,明军已经会师山东临清,直趋大都。
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闰七月二十八日,徐达率领明军攻陷通州,元顺帝闻知,不顾大臣们的再三劝阻,决意出逃。当晚,元顺帝率同后妃、太子和一些大臣,打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奔向上都。
八月二日,徐达率军攻入大都。至此,统治了97年的元朝政权宣告结束。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做了35年皇帝的元顺帝因痢疾死于应昌(今内蒙古达里诺尔西南)。其子爱猷识礼达腊继位,携残部退到塞外和林一带,史称北元。
到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占据辽东的纳哈出归降明朝,朱元璋前后用了35年多的时间,至此才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起义带来的重大意义元末农民起义前后历时17年,是继唐末黄巢起义之后的又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北宋以来,长期积累的土地兼并和土地集中问题,经过这次大起义之后,才算获得了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和缓和,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明初的“移民垦荒”成为可能。明初土地关系之所以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缓和,正是元末农民战争之赐。
其次,在这次大起义中,大批奴隶得到了解放。奴隶在斗争中获得解放的事实,具有普遍意义。《大明律》规定:“庶民之家,存养奴婢者,杖一百,即放为良。”这说明农民起义中奴隶身份获得解放的事实,在法律上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
最后,元末农民起义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成吉思汗及子孙们曾在中亚和东欧建立了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元朝名义上是这些汗国的共主。元朝的崩溃覆灭,客观上起了牵制蒙古统治者镇压各国人民的作用,支援了各国人民反抗蒙古贵族统治的斗争。大元王朝全面解读蒙古族的起源情况如何蒙古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五六世纪生活在中国东北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室韦人。在众多的室韦部落中,有一支叫“蒙兀室韦”的,这就是蒙古人的祖先。
公元七八世纪,包括蒙兀室韦在内的一些室韦部落西迁,他们渡过呼伦湖,来到了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游牧在肯特山地区。
公元八九世纪,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南部的鞑靼部落开始强大起来。十世纪左右形成了鞑靼部落联盟,所有蒙古部落也包括其中,被称为“黑鞑靼”。
公元十一二世纪,鞑靼部落联盟解体后,在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出现了许多蒙古部落,其中较大的有:乞颜部、塔塔儿部、汪古部、克烈部、乃蛮部等,这些大部落又各自分为若干小部落,遍布呼伦贝尔大草原。
蒙古各部没有统一的首领,如一盘散沙,互相攻掠,纷争不已。乞颜部的铁木真经过十余年的征战,终于统一了蒙古各部,于1206年成为全蒙古的大汗,尊号“成吉思汗”。至此,蒙古民族便正式形成了。
蒙古族的文化习俗情况如何蒙古族的文化习俗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中。蒙古族信奉萨满教,这是一种原始的巫教,其最根本的观念是万物有灵。因此,许多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如日月、水火、山川、土地、树木、雷电等,都是蒙古族崇拜的对象。正是由于对那些事物和现象的崇拜和敬畏,蒙古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看上去很特殊的禁忌,如禁止拿小刀插入火中,或用小刀到锅里取肉,或用斧子在火旁砍东西;又如禁止在太阳下晒干毡袜,禁止食用被雷电击死的牲畜的肉等。
除了那些来源于萨满教的禁忌外,蒙古部族中还奉行着一些久已形成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生活规范,如禁止破坏草场、禁止乱丢火种、禁止在河水中洗衣或洗手等,这些规范都是为了保护生活环境、保障社会生产而逐渐形成的。
田园风景图蒙古人行事,多以占卜预测。其法为以铁锥烧红后烧钻羊肩胛骨,然后观察羊骨上的裂纹以定吉凶,俗称之为“烧琵琶”(羊肩胛骨俗称琵琶骨)。一般说来,如果羊骨上的裂纹呈直线,则吉,事可行;如果羊骨上的裂纹碎乱,则凶,事不可行。占卜是由萨满教的巫师来执行的,像其他原始宗教的巫师一样,萨满教的巫师也在蒙古部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除了占卜吉凶,还可驱邪治病,更可代神立言,甚至可以影响国家的政局。
蒙古族其他方面的生活习俗还有很多,如:1.服饰方面,男子的发型很特殊。蒙古男子都将头顶的头发环状剃去,额前留发,剪短散垂,左右之发垂绾两髻,悬于肩上。这种发型被称为“三搭头”。也有的人因两髻有碍于向两边回顾,而将之合编成一辫,垂于后背。2.葬制。蒙古族剖木为棺,既不封土堆起大坟,也不植树墓旁以为标识,而是将墓地周围较大区域视为禁区。成吉思汗早年的生活情况如何1162年,成吉思汗生于斡难河畔。他的父亲也速该是蒙古部乞颜氏的首领,当时正与塔塔儿人作战,因俘获了一个名叫铁木真的塔塔儿部落首领获胜归来,便给自己新生的儿子取名铁木真,以纪念这次胜利。
铁木真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带他去弘吉剌部定亲。定亲以后,按照当时习俗须把铁木真留在那里,也速该便独自回家了。回家途中,又渴又饿的也速该参加了塔塔儿人的宴会,塔塔儿人认出了也速该,在他的食物中下了毒。也速该吃了带毒的食物,回家后便死了。
也速该一死,那些松散地联合在他周围的氏族贵族们纷纷离去,接着大批的奴隶和属民也离开了,只留下也速该的寡妻诃额仑带着几个幼子,他们只有少数几个奴隶和极少的牲畜。铁木真一家陷入了十分窘困的境地,就在这时,铁木真回到了家中,帮助母亲支撑这个家庭。
铁木真渐渐长大了,他的家族的力量也有所恢复。泰赤乌部的贵族看到这一切后,怕铁木真将来要找他们报仇,便袭击了铁木真家的驻地,抓走了铁木真。铁木真在夜里趁泰赤乌部贵族们举行宴会的机会逃回了家,又把全家迁到了不儿罕山(今肯特山)。在此,铁木真招募流民,发展生产,蓄积力量以图东山再起。
成吉思汗是怎样统一蒙古各部的铁木真意识到自己势单力孤,必须借别人的力量来壮大自己。他与弘吉剌部的孛儿帖结婚,从而获得了弘吉剌部的支持。但不久,铁木真的营地又遭到了篾儿乞人的袭击,铁木真匆忙出逃,连自己的妻子也被篾儿乞人抓了去。
铁木真为了抢回自己的妻子,利用蒙古诸部间的矛盾与克烈部和札答阑部结盟,这样克烈部出兵二万,札答阑部出兵一万,加上铁木真自己的士兵一万,会合起来去攻打篾儿乞人。篾儿乞人被打得大败,损失了大批的人口和牲畜。由此,铁木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公元1189年,铁木真在乞颜氏贵族们的拥戴下成为了乞颜氏的首领。他建立了一套旨在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制度,成立了亲卫军,派专门人员从事养马、牧羊、造车等工作。经过一番整顿,铁木真的实力更强了。
随着铁木真力量的壮大,他与札答阑部的联盟终于破裂。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联合泰赤乌等部发兵三万攻打铁木真,铁木真亲率所部兵三万分成十三翼与战,这就是著名的“十三翼之战”。激战之后,铁木真败退。但由于札木合极其残酷地杀死战俘,引起许多人的不满,他们又纷纷投到了铁木真的一边,铁木真的力量反而壮大了。
1196年,塔塔儿部首领篾古真反金,铁木真与克烈部首领脱斡里勒汗承金命合兵攻击篾古真,他们攻破了塔塔儿人的寨子,捕杀了其首领篾古真,掳获了大批财物。由于战功,金廷封脱斡里勒汗为“王”,加上他以前已有的尊称“汗”,从此他就被称为“王汗”。铁木真也受封为“札兀忽里”(统领)。有了朝廷的正式任命,加上“为父报仇”的美名,铁木真的威信更高了。接着他乘得胜之势消灭了乞颜氏内部几个不听他指挥的贵族首领,进一步确立了他在乞颜氏内部的统治地位。
1201年,札木合被泰赤乌等十一部的首领推举为古儿汗(意即天下之共主),然后札木合便率军攻打铁木真。铁木真与王汗联合,共同击败了札木合的军队。第二年,铁木真又率军彻底肃清了塔塔儿部的残余势力。至此,唯一阻碍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力量就是王汗的克烈部了。
札木合在被铁木真和王汗的联军击败以后依附于王汗,他不断地挑拨王汗与铁木真二人的关系,说服王汗出兵攻打铁木真。1203年,王汗军与铁木真军大战,铁木真败退。他一边积蓄力量,暗做准备,一面派人向王汗求和。王汗认为铁木真已失去了反击的力量,不再戒备。可是铁木真在一段时期以后对王汗发动了突然袭击,王汗失败后逃跑,为乃蛮部人所杀。强大的克烈部就这样被铁木真征服了。
札木合又从王汗处逃跑到了乃蛮部。乃蛮部的首领太阳汗在听了札木合的挑拨后,决心与铁木真为敌。铁木真得到这一消息,积极准备与乃蛮部作战。他集中军队,下令进行整顿:把军队按十户、百户、千户的编制分组,设置“扯儿必”(辎重管理官),又成立“怯薛”(护卫军)。这些措施极大地增强了铁木真军队的战斗力。
1204年,铁木真率军进击乃蛮部,太阳汗率兵迎战。双方大战于纳忽昆山,乃蛮军大败,太阳汗被捕杀,铁木真又征服了乃蛮部。札木合又一次逃走,但已是穷途末路,不久被他手下的“那可儿”(勇士)绑送铁木真,铁木真将他处死。同年冬,铁木真乘胜又征服了篾儿乞、汪古等部落,终于完成了统一蒙古的大业。
1206年春,铁木真召集了全蒙古的贵族们在斡难河源举行“忽里台”(大聚会)。贵族们一致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并尊之为“成吉思汗”(意即普天之汗,诸王之王)。
成吉思汗是如何统一畏兀儿和西辽的九世纪中叶,蒙古高原上一度强盛的回纥汗国瓦解,一部分回纥人西迁至今新疆一带,逐渐发展成当地的主要民族,并建立了政权,史称“高昌回纥”,其人亦称“畏兀儿人”。
1124年,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为金所灭,其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迁,至今新疆西部一带,并建立了政权,史称“西辽”。
畏兀儿原本就臣服于辽,西辽建立后,它便成为其藩国。西辽在畏兀儿派驻有少监之官,随时监督畏兀儿。
1208年冬,成吉思汗率兵攻打盘踞在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一带的乃蛮部和篾儿乞部残余。篾儿乞部首领脱脱被杀,其子忽都逃至畏兀儿,乃蛮部首领屈出律逃至西辽。
畏兀儿人见蒙古强大,不敢得罪,便发兵驱逐了忽都等人。这时,西辽派驻畏兀儿的少监十分专横,连畏兀儿的国王和大臣都要遭他凌辱。畏兀儿人便设计杀掉了西辽少监,并派使者向成吉思汗通好,表示愿臣服。1211年,畏兀儿国王亲自到蒙古朝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以女妻之,并让其享有“第五子”的特权。从此,畏兀儿就完全臣服于蒙古了。
湖水战。当时陈友谅拥兵60万,大舰数十艘,而朱元璋只有20万人,用小船。朱元璋采用火攻,把陈友谅用铁索联在一起的大舰焚毁了不少。激战的结果,陈友谅中流矢丧命,其子陈理突围奔回武昌,朱元璋取得全胜。公元1364年,朱元璋又亲率大军征武昌,陈理请降,陈友谅的割据政权灭亡。
朱元璋在收拾了陈友谅之后,回师东进。公元1365年,他派遣徐达为大将军,先攻取高邮、淮安,又攻占湖州、杭州。到公元1367年9月攻克平江(今苏州),张士诚被俘送应天,自缢死。
公元1357年,朱元璋遣兵调将,分三路进讨方国珍,从陆上海上对方国珍形成了一个大包围。方国珍计穷势屈,不得不投降。
明朝的建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朱元璋建立起来的政权只能维持原来的生产关系,在社会改革上他所能做到的仅是“旧政有不便者,吾为汝除之”。这样做的结果,在他的文武官员中培植了一批新的封建地租剥削者,随着政治地位的变化,这些领导成员也就变成拥有众多庄田佃户的封建地主了。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即吴王位,设置百官,建立了一整套封建统治机构。
吴元年(公元1367年12月),朱元璋正式即皇帝位。第二年即公元1368年正月,改元洪武,定国号为明,以应天府为京师,开始了明朝的历史。元朝的灭亡朱元璋的军队一天比一天壮大,元朝的日子一天也比一天难过。
朱元璋的南征朱元璋平定福建的陈友谅后,占据广东的地方武装何真向朱元璋求降。这时南方只有西南一隅尚未统一。
公元1366年,割据四川的明玉珍死,其子明升即位。政权一直苟延到洪武四年(公元1372年),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才降附了明朝。
朱元璋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命傅友德、沐英、蓝玉率30万大军进攻云南。元朝梁王逃到晋宁自杀。第二年蓝玉、沐英攻下大理,云南最后被平定。至此,朱元璋基本上统一了南方。
策划废帝奇氏与皇太子见政局动荡,元顺帝听任朝臣倾轧,便加紧行动步伐,打算联合太平逼迫元顺帝逊位与爱猷识里达腊,但太平严辞拒绝。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十二月,爱猷识里达腊命令监察御史买住等人劾奏太平提拔的汉人官员中书左丞成遵和参政赵中,将二人杖杀狱中,借此中伤太平。
太平见势不可留,只得上奏元顺帝,以患病为由,请求辞去相位,大臣们立即呼吁,要求皇帝留用太平,元顺帝慑于奇氏和皇太子咄咄逼人之势,被迫罢免太平。由于得不到支持,爱猷识里达腊逼父逊位未能如愿。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爱猷识里达腊与母亲奇氏加紧了策划逼父禅位的阴谋,掌握大权的搠思监和朴不花则密切配合,拉拢朝中大臣,将军政大事全都压下不让元顺帝闻知。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三月,爱猷识里达腊、搠思监、朴不花指责孛罗帖木儿与老的沙图谋不轨,要求皇帝驱逐孛罗帖木儿。孤立无援的元顺帝不得不听命于皇太子,下诏削除孛罗帖木儿兵权和官爵,贬居四川。
宗王不颜帖木儿、秃坚帖木儿愤愤不平,起而与孛罗帖木儿联合,并上书元顺帝,为孛罗帖木儿申辩。元顺帝感到孛罗帖木儿忠于自己,是他与皇太子一方抗衡的重要砝码,于是复下诏书,历数搠思监、朴不花恣意弄权、欺下蒙上等罪状,将搠思监流放岭北,朴不花流放甘肃,恢复孛罗帖木儿官职。
然而,此时皇太子一方的势力已跃居元顺帝之上。所以,诏书虽下,搠思监、朴不花二人权未解、职未卸,照常在朝中掌权。
自乱阵脚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四月,元顺帝再次屈从于皇太子,下诏命扩廓帖木儿统兵进讨孛罗帖木儿。一个月后,爱猷识里达腊再次逼迫元顺帝下令扩廓帖木儿进讨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分兵三路,一路由部将白琐住率领开赴京城御守,另外二路军队进逼孛罗帖木儿驻守的大同。
孛罗帖木儿怒杀搠思监、朴不花二人,留下一部分军队守卫大同,他自己则带着秃坚帖木儿、老的沙,率领主力大军直捣大都,扬言要尽除朝中奸臣。京城大震,爱猷识里达腊亲自率领军队迎战,结果大败而回,在白琐住军队的护卫下匆匆逃往太原扩廓帖木儿军中。孛罗帖木儿拥兵入城,偕同秃坚帖木儿、老的沙面见元顺帝。元顺帝当即任命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左丞相,老的沙为中书平章政事,秃坚帖木儿为御史大夫。不久,又提升孛罗帖木儿为中书右丞相,节制天下军马,总揽国家大权。
孛罗帖木儿上任后,立即杀了元顺帝宠幸的“倚纳”和近臣,驱逐西藏僧人,幽禁奇氏。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三月,爱猷识里达腊下令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出兵声讨,并调遣岭北、甘肃、辽阳、陕西等地军队增援。孛罗帖木儿派遣秃坚帖木儿率兵进讨上都皇太子同党,又调兵南下抵御扩廓帖木儿军队。这个时候,孛罗帖木儿荒淫无度,在数月之内,共纳四十多女子为妾,整天与老的沙等人饮酒作乐,甚至酗酒杀人。朝臣都对他心怀恐惧,元顺帝渐渐失去了对他的信任。朝中倾轧、军阀混战以爱猷识里达腊和扩廓帖木儿的胜利而告一段落,步步退却的元顺帝仅仅保住了皇帝宝座。
覆灭前的窝里斗在这期间,朱元璋的队伍迅速崛起,直接威胁着元朝控制下的北方地区。朱元璋先后剪除群雄,声威大震,决定派兵北伐,灭亡元朝。
这时,元朝内部宫廷斗争更甚。爱猷识里达腊逃奔太原时,曾想仿效唐肃宗在灵武称帝的故事,自立为帝,扩廓帖木儿不同意。孛罗帖木儿被杀后,奇氏传旨到军中,命令扩廓帖木儿以重兵扈从皇太子入京,目的在于胁迫元顺帝退位。奇氏再次劝扩廊帖木儿出面逼使元顺帝让位与皇太子,扩廓帖木儿又予以拒绝,由此得罪了奇氏母子。元顺帝本与扩廓帖木儿不和,又忌他兵权太重,朝中大臣也觉得他年纪轻、资历浅,不把他放在眼里。在军中娇纵惯了的扩廓帖木儿做了两个月的左丞相,很不得志,在京城实在呆不下去了,只好上奏元顺帝,请求外出带兵。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闰十月,元顺帝封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命他代皇太子总制天下军马,进讨江淮。扩廓帖木儿率大军离开大都后,不仅无意整军出战,反而借元顺帝授予他的军事大权,随意征调各路军队,引起军阀头目不满,元顺帝开始怀疑他有叛逆之心。
至正十七年(公元1367年)八月,元顺帝严厉责备皇后与皇太子,他说:“过去孛罗帖木儿举兵进犯京师,而今扩廓帖木儿总兵天下,很不得利,你们母子误了我的天下。现在国家分崩离析,困难重重,都是你们母子造成的!”说完,元顺帝怒气冲冲地打了爱猷识里达腊几拳。
尔后,下诏命皇太子总制天下兵马,并令扩廓帖木儿率领本军自潼关以东出兵江淮,李思齐自凤翔以西进取四川,张良弼、孔兴、脱列伯共取襄樊。
但诏书虽下,皇太子坐视不动,扩廓帖木儿及诸路军阀也都拒命不受。此时,扩廓帖木儿的部将貊高、关保见主帅不奉君命只顾打内战,便倒向朝廷一边,转过头来攻打扩廓帖木儿,得到了元顺帝的支持。
迎接新的王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号为明。二月,徐达率军攻占山东各地,接着回师河南,兵锋直指汴梁、洛阳,而元朝军阀内战仍在继续。这年闰七月,元顺帝见局势不妙,只好再恢复扩廓帖木儿河南王和中书左丞相的职务,让他率军南下,幻想依靠他挽回败局。这时,明军已经会师山东临清,直趋大都。
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闰七月二十八日,徐达率领明军攻陷通州,元顺帝闻知,不顾大臣们的再三劝阻,决意出逃。当晚,元顺帝率同后妃、太子和一些大臣,打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奔向上都。
八月二日,徐达率军攻入大都。至此,统治了97年的元朝政权宣告结束。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做了35年皇帝的元顺帝因痢疾死于应昌(今内蒙古达里诺尔西南)。其子爱猷识礼达腊继位,携残部退到塞外和林一带,史称北元。
到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占据辽东的纳哈出归降明朝,朱元璋前后用了35年多的时间,至此才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起义带来的重大意义元末农民起义前后历时17年,是继唐末黄巢起义之后的又一次全国性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北宋以来,长期积累的土地兼并和土地集中问题,经过这次大起义之后,才算获得了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和缓和,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明初的“移民垦荒”成为可能。明初土地关系之所以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缓和,正是元末农民战争之赐。
其次,在这次大起义中,大批奴隶得到了解放。奴隶在斗争中获得解放的事实,具有普遍意义。《大明律》规定:“庶民之家,存养奴婢者,杖一百,即放为良。”这说明农民起义中奴隶身份获得解放的事实,在法律上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
最后,元末农民起义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成吉思汗及子孙们曾在中亚和东欧建立了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元朝名义上是这些汗国的共主。元朝的崩溃覆灭,客观上起了牵制蒙古统治者镇压各国人民的作用,支援了各国人民反抗蒙古贵族统治的斗争。大元王朝全面解读蒙古族的起源情况如何蒙古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五六世纪生活在中国东北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室韦人。在众多的室韦部落中,有一支叫“蒙兀室韦”的,这就是蒙古人的祖先。
公元七八世纪,包括蒙兀室韦在内的一些室韦部落西迁,他们渡过呼伦湖,来到了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游牧在肯特山地区。
公元八九世纪,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南部的鞑靼部落开始强大起来。十世纪左右形成了鞑靼部落联盟,所有蒙古部落也包括其中,被称为“黑鞑靼”。
公元十一二世纪,鞑靼部落联盟解体后,在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出现了许多蒙古部落,其中较大的有:乞颜部、塔塔儿部、汪古部、克烈部、乃蛮部等,这些大部落又各自分为若干小部落,遍布呼伦贝尔大草原。
蒙古各部没有统一的首领,如一盘散沙,互相攻掠,纷争不已。乞颜部的铁木真经过十余年的征战,终于统一了蒙古各部,于1206年成为全蒙古的大汗,尊号“成吉思汗”。至此,蒙古民族便正式形成了。
蒙古族的文化习俗情况如何蒙古族的文化习俗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中。蒙古族信奉萨满教,这是一种原始的巫教,其最根本的观念是万物有灵。因此,许多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如日月、水火、山川、土地、树木、雷电等,都是蒙古族崇拜的对象。正是由于对那些事物和现象的崇拜和敬畏,蒙古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看上去很特殊的禁忌,如禁止拿小刀插入火中,或用小刀到锅里取肉,或用斧子在火旁砍东西;又如禁止在太阳下晒干毡袜,禁止食用被雷电击死的牲畜的肉等。
除了那些来源于萨满教的禁忌外,蒙古部族中还奉行着一些久已形成的、具有法律意义的生活规范,如禁止破坏草场、禁止乱丢火种、禁止在河水中洗衣或洗手等,这些规范都是为了保护生活环境、保障社会生产而逐渐形成的。
田园风景图蒙古人行事,多以占卜预测。其法为以铁锥烧红后烧钻羊肩胛骨,然后观察羊骨上的裂纹以定吉凶,俗称之为“烧琵琶”(羊肩胛骨俗称琵琶骨)。一般说来,如果羊骨上的裂纹呈直线,则吉,事可行;如果羊骨上的裂纹碎乱,则凶,事不可行。占卜是由萨满教的巫师来执行的,像其他原始宗教的巫师一样,萨满教的巫师也在蒙古部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除了占卜吉凶,还可驱邪治病,更可代神立言,甚至可以影响国家的政局。
蒙古族其他方面的生活习俗还有很多,如:1.服饰方面,男子的发型很特殊。蒙古男子都将头顶的头发环状剃去,额前留发,剪短散垂,左右之发垂绾两髻,悬于肩上。这种发型被称为“三搭头”。也有的人因两髻有碍于向两边回顾,而将之合编成一辫,垂于后背。2.葬制。蒙古族剖木为棺,既不封土堆起大坟,也不植树墓旁以为标识,而是将墓地周围较大区域视为禁区。成吉思汗早年的生活情况如何1162年,成吉思汗生于斡难河畔。他的父亲也速该是蒙古部乞颜氏的首领,当时正与塔塔儿人作战,因俘获了一个名叫铁木真的塔塔儿部落首领获胜归来,便给自己新生的儿子取名铁木真,以纪念这次胜利。
铁木真九岁那年,他的父亲带他去弘吉剌部定亲。定亲以后,按照当时习俗须把铁木真留在那里,也速该便独自回家了。回家途中,又渴又饿的也速该参加了塔塔儿人的宴会,塔塔儿人认出了也速该,在他的食物中下了毒。也速该吃了带毒的食物,回家后便死了。
也速该一死,那些松散地联合在他周围的氏族贵族们纷纷离去,接着大批的奴隶和属民也离开了,只留下也速该的寡妻诃额仑带着几个幼子,他们只有少数几个奴隶和极少的牲畜。铁木真一家陷入了十分窘困的境地,就在这时,铁木真回到了家中,帮助母亲支撑这个家庭。
铁木真渐渐长大了,他的家族的力量也有所恢复。泰赤乌部的贵族看到这一切后,怕铁木真将来要找他们报仇,便袭击了铁木真家的驻地,抓走了铁木真。铁木真在夜里趁泰赤乌部贵族们举行宴会的机会逃回了家,又把全家迁到了不儿罕山(今肯特山)。在此,铁木真招募流民,发展生产,蓄积力量以图东山再起。
成吉思汗是怎样统一蒙古各部的铁木真意识到自己势单力孤,必须借别人的力量来壮大自己。他与弘吉剌部的孛儿帖结婚,从而获得了弘吉剌部的支持。但不久,铁木真的营地又遭到了篾儿乞人的袭击,铁木真匆忙出逃,连自己的妻子也被篾儿乞人抓了去。
铁木真为了抢回自己的妻子,利用蒙古诸部间的矛盾与克烈部和札答阑部结盟,这样克烈部出兵二万,札答阑部出兵一万,加上铁木真自己的士兵一万,会合起来去攻打篾儿乞人。篾儿乞人被打得大败,损失了大批的人口和牲畜。由此,铁木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公元1189年,铁木真在乞颜氏贵族们的拥戴下成为了乞颜氏的首领。他建立了一套旨在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制度,成立了亲卫军,派专门人员从事养马、牧羊、造车等工作。经过一番整顿,铁木真的实力更强了。
随着铁木真力量的壮大,他与札答阑部的联盟终于破裂。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联合泰赤乌等部发兵三万攻打铁木真,铁木真亲率所部兵三万分成十三翼与战,这就是著名的“十三翼之战”。激战之后,铁木真败退。但由于札木合极其残酷地杀死战俘,引起许多人的不满,他们又纷纷投到了铁木真的一边,铁木真的力量反而壮大了。
1196年,塔塔儿部首领篾古真反金,铁木真与克烈部首领脱斡里勒汗承金命合兵攻击篾古真,他们攻破了塔塔儿人的寨子,捕杀了其首领篾古真,掳获了大批财物。由于战功,金廷封脱斡里勒汗为“王”,加上他以前已有的尊称“汗”,从此他就被称为“王汗”。铁木真也受封为“札兀忽里”(统领)。有了朝廷的正式任命,加上“为父报仇”的美名,铁木真的威信更高了。接着他乘得胜之势消灭了乞颜氏内部几个不听他指挥的贵族首领,进一步确立了他在乞颜氏内部的统治地位。
1201年,札木合被泰赤乌等十一部的首领推举为古儿汗(意即天下之共主),然后札木合便率军攻打铁木真。铁木真与王汗联合,共同击败了札木合的军队。第二年,铁木真又率军彻底肃清了塔塔儿部的残余势力。至此,唯一阻碍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力量就是王汗的克烈部了。
札木合在被铁木真和王汗的联军击败以后依附于王汗,他不断地挑拨王汗与铁木真二人的关系,说服王汗出兵攻打铁木真。1203年,王汗军与铁木真军大战,铁木真败退。他一边积蓄力量,暗做准备,一面派人向王汗求和。王汗认为铁木真已失去了反击的力量,不再戒备。可是铁木真在一段时期以后对王汗发动了突然袭击,王汗失败后逃跑,为乃蛮部人所杀。强大的克烈部就这样被铁木真征服了。
札木合又从王汗处逃跑到了乃蛮部。乃蛮部的首领太阳汗在听了札木合的挑拨后,决心与铁木真为敌。铁木真得到这一消息,积极准备与乃蛮部作战。他集中军队,下令进行整顿:把军队按十户、百户、千户的编制分组,设置“扯儿必”(辎重管理官),又成立“怯薛”(护卫军)。这些措施极大地增强了铁木真军队的战斗力。
1204年,铁木真率军进击乃蛮部,太阳汗率兵迎战。双方大战于纳忽昆山,乃蛮军大败,太阳汗被捕杀,铁木真又征服了乃蛮部。札木合又一次逃走,但已是穷途末路,不久被他手下的“那可儿”(勇士)绑送铁木真,铁木真将他处死。同年冬,铁木真乘胜又征服了篾儿乞、汪古等部落,终于完成了统一蒙古的大业。
1206年春,铁木真召集了全蒙古的贵族们在斡难河源举行“忽里台”(大聚会)。贵族们一致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并尊之为“成吉思汗”(意即普天之汗,诸王之王)。
成吉思汗是如何统一畏兀儿和西辽的九世纪中叶,蒙古高原上一度强盛的回纥汗国瓦解,一部分回纥人西迁至今新疆一带,逐渐发展成当地的主要民族,并建立了政权,史称“高昌回纥”,其人亦称“畏兀儿人”。
1124年,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为金所灭,其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迁,至今新疆西部一带,并建立了政权,史称“西辽”。
畏兀儿原本就臣服于辽,西辽建立后,它便成为其藩国。西辽在畏兀儿派驻有少监之官,随时监督畏兀儿。
1208年冬,成吉思汗率兵攻打盘踞在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一带的乃蛮部和篾儿乞部残余。篾儿乞部首领脱脱被杀,其子忽都逃至畏兀儿,乃蛮部首领屈出律逃至西辽。
畏兀儿人见蒙古强大,不敢得罪,便发兵驱逐了忽都等人。这时,西辽派驻畏兀儿的少监十分专横,连畏兀儿的国王和大臣都要遭他凌辱。畏兀儿人便设计杀掉了西辽少监,并派使者向成吉思汗通好,表示愿臣服。1211年,畏兀儿国王亲自到蒙古朝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以女妻之,并让其享有“第五子”的特权。从此,畏兀儿就完全臣服于蒙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