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道德经讲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显态所显现之事物。天下之事至广,天道之理至妙,隐态微观世界实存的一切,常人难以肉眼凡识可见可知。但天下确有大智慧之真知者,能不出户而见天下事,不窥窗可知万事理。此真见者,见之于性,此真知者,知之于理。明心见性之人,世道之变迁,人心之更易,天下之事无不洞悉于方寸,未有不可知者,微妙之天道未有不可见者。此便是“圣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之义。
圣人不出户,能知天下事,皆是穷一己之理,即能知天下之理;以物我同源之心,而感知天下人之心;以己性之圆明,而明知天下之万性。圣人通天地之理,心中装着天下,与天下万物息息相通。天下之吉凶消长,万物之生发变化,万事之屈伸往来,时空进退之千头万绪,阴阳交替之顺逆存亡,圣人皆能感而遂通。既能知其所以,又能知其所以然。故能“不出户知天下”。
天道与人道同,天人一贯,天人相通,修己身之命,即能契合天道之命。所以圣人不出户而能知天下。人性清净,天气自正;人心多欲,天气即浊。吉凶利害,皆由心生。天之道,即圣人之性。天道内外无间,动静如一,普化万物而无心,顺应万物而无情。天道之用,动有风云雷雨;圣人之性,与天同体,虽动有喜怒哀乐,而性之本体却寂然未动。
天道在人,就是正性;明心见性,即是人之天道。性即理,理即道,性、理、道三者为一,谓之“天道”。天之道不外乎一性,天下事不外乎一理。以此而知,“不知”中自有真知;以此而见,“不见”中自有真见,何须出户窥窗去知见?
圣人之心包容宇宙,虚若太空。圣人慧性之光,普照天下万物,犹似宇空大明镜,天下万事在这个大明镜中,历历在目,真假了然。此正如《西游记》中,真假孙悟空在佛祖慧光的明鉴下,各显原形。又如孙悟空虽一个跟斗可翻十万八千里,但却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由此可知圣人“不窥窗知天道”,是其真性之明鉴慧知,是佛道金光之朗照无遗。故对天下之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明,此并非虚妄。只是有待世人以现代科学的高科技手段去验证罢了。
天地之间,不过阴阳动静而已。阴阳动静之变化,不过是无极太极之理的生发而已。是故无极为混沌一炁之始,太极为造化之枢纽,万物生发之根本。圣人抱一而涵三,观空习定,身不出门户,足不履尘市,于陋屋独居,一步不移,似乎孤寂。但神定则慧生,虽不行却胜于行,虽不知而远胜于知,此即慧明慧知也。
凡人以眼见为实,圣人则以不见为真,故终日乾乾,于不闻不睹之地,息虑存机;只有内知,而无外见,似乎杳冥(yoming),而无极中则有生。虽不见而弥张,虽无名而愈着。至于天下人物之纷繁,变化莫测之玄妙,皆是无为之道之所为。所谓尽性之妙,正在于此。能尽其性,故能知世人之所不能知,能见凡人之所不可见。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两句中的“其”,是泛指显态世界的常人。天下之事虽众,天道之理虽微,但皆不出于心,本不须出户而求之于外。世人在凡俗中,虽终日出外索求,所求皆是外见外知,皆为皮毛华表,难知见事物之核心本质。即使远行万里,亦未曾走出有形世界的物器之外。虽去远求,心中无众妙之门,其出愈远,其心愈迷;其妄知愈多,真知愈少。故曰“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弥”者,是更加之意。出外而求天地之道,求其形也。天地不可以形去知,而可以理求通。“人心含天理,天理在人心。”求知天地之道,即使走遍天下,询问天地之机,广求天下群贤,求教天命之理,虽也可有所知,但远不如求诸己。不求自心,而求外人,不求索于内,而求索于外,纵有所知,但相比较而言,都是舍近求远,舍多得少。若知理在此,何必出户远求?
圣人深明天地之道不在其形,故不以形去求形;知道名不在显迹,故不外见;知成不在有为,故常无为。天下之大,万事之多,天道之微,其理之常,本不须远求,一切道理都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皆在自心中。一事当前,在方寸之地,为私与为公,凡心与道心,只此一瞬之间,真与假即立竿见影。
奈何今之世人,循于耳目识心偏见,构囿见闻之蔽,只去向外向远处搜寻,不向本性中自悟。不知“知”非外来,“见”非远至,见见成成,小而细入微尘,大而包容三界,无不在我本心之中。此即“性中含天地”之理。学道者何须枉耗精神,认假弃真,舍近而求远,舍内而求外呢?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圣人善观天下,而不以物形观天下,而以一身观天下,以一理观天下。一理者,宇宙之本源也,无所不通,无所不贯。以我之一理,观于天下,便是万物相同之理,何须劳形访于天下?何须远涉去搜寻?妙理自然吻合,心之真知自然圆照。圣人通晓宇宙真理,得天人合一之体,与万物共体共性,故能与天地之理一通百通,与天下万事万物感而遂通。观天不上天,观地不入渊,便能知天地中的一切。此皆是以性悟之,以心知之,故无所不通;以小知大,察内知外,无所不贯。这便是圣人之“不行而知”。
“不行而知”,即上文“不出户,知天下”之义。
所谓“不见而名”,古之圣人不以天地之形观天道,而以一心观天道,以一性观天道。“一性”者,天之禀也,万物皆全息性地禀受于宇宙本源,俱含“一炁含三”之三元(源)和“一元四素”的象数理炁基础物质。故人性中无物不有,无物不在。以性观天道,眼前便是大千法界,性中之理便是乾坤,何劳身形去访外?何须博古又通今?一切有无之真名,自然显露;心上圆明之“道眼”,自然洞见;我之真见,不必睁眼,即可自然妙具。此便是“不见而名”之义。
“不见而名”,就是上文所言“不窥牖,可见天道”之义。此“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如某人某事某物之代号,皆可指名而称。所谓“不为而成”,圣人虽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岂非仅知之而已,而是知而有成,见而有成。既知其成,既见其成,性与天道,浑然一体;理与天下,同然一用。不容矫揉造作,不用有为人力,自然而然,无为而为,自然而成。天地人物,有无虚实,俱在此“成”字之中。譬如“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就是“成”字之义。“继”者,言其气也;“善”者,言其理也。万物未成之始,先受之此气,便是“继”。气未受之前,先得此理,便是“善”。万物禀受此气而成,便是“成”。万物既成,此理此善便是“性”。是以谓之“成”。
文中所言的“不为而成”,譬如阴阳成其象,天之道立。刚柔成其质,地之道成。仁义成其德,人之道备。天之成,成其气;地之成,成其形;人之成,成其德。天地人之气、形、德,皆是一理而已。此理在天为道,在人为性。
玄灵修真学根据道家“一炁含三”、“一炁化三清”理论,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提出质元(源)、物元(源)、体元(源)的“三元(源)”学说。“三元(源)”理论认为:宇宙万物的孕育、形成、发展与变化,无论顺变或逆变,都不能离开三元(源)。三元(源)是天地之本,万物之源,是“三生万物”的理论基础,是人类认识宇宙万物的核心理论之一。
圣人“不为而成”,正是成其性也。所以圣人能知天下,能见天道。万物之理,于此而备。尽己之性,未有不尽人之性者;尽人之性,未有不尽物之性者。三者既尽,万物之性成矣。万物之性既成,即圣人之性成也。人能见我之性,则见圣人之性,见圣人之性,则可见天道之不为而成矣。则何须外求?修行者当勉之。
【本章说解】
此章经旨,是言大道不离于一身。道就在身中,就在心中,就在性中。人身是一小宇宙,来自宇宙本源,与天下万物同宗、同炁、同体、同理,皆是大道“一炁含三”、“一元四素”所构成。故人与万物同其母,与天地万物同其心,息息相通,相感而应。此即“天人合一”、“人天相应”之理。天下虽大,不离我之一身;天道虽幽微,不离我之一心。心性清静虚明,则天理显著;应事处正,则万事安宁。天下万物皆备于人身,大道之理皆寓于人心。
但人心被物所蔽,故舍近而求远。正如杜牧诗《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hu)》云:“睫(ji)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宋诗纪事》夏元鼎诗云:“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德本于心,向外求之者昧。若能养己之德,修至识心灭而性心活,则道德之体用全成,大道之至理全备,所以能识古今,能通万物之造化。虽万变现于面前,明之而不失毫厘。事之成败始终,知其细微,见其本末;阴阳吉凶消长,莫不天人相应,莫不显隐同观。此皆是不出户,即可知可见之大义。
圣人能知天下,还有其本体具有生物质元光的重要环节。圣人之形光一体,其光可朗照三界。《法华经·序品》中说:“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无不周遍。”《无量寿经》说:佛“光颜巍巍,如明净镜”。
宇宙中人与万物,皆含有非肉眼可见的生物质元光,只是量级各有差异而已。人的肉眼只可见所含气、炁、光的密度较高的物体形象。生物光是气与炁的质量升华,古时称为“相光”。此种光并非“常道”之光,而是一种“非常道”之光和“慧光”。修真界称为“生物质元光”。此种光只有在清静身心,心归本源合元神,光明方能显现。前人所说的“慧观”,就是在这种高质能光中玄观。所谓“观其妙”者,就是于清静中在光态下显现其妙。圣人之“知天下”、“见天道”、“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以及所谓“常明”、“复命”,都是在高质量的光能中才能实现。
圣人知见万物所用之光,其小无内,小中见真;其大无外,朗照宇宙,无处不可照见。天上地下,身内形外,甚而深至核心。圣人所具之光,能穿越多维空间,能超越三十六时空,直接从本源核心上获取能源,故能冲破时空屏障,照亮三千大法界。身不远行即能“知天下”,即是此义。
世人以眼视物为常,所携带的一点灵光长期损耗,不知返观内照,内天地中失却光明,故难于真知万物的本质。今人“不信自然无以明”,甚至嗤笑“圣人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为神话,为不可信之虚言。正如《太上大道玉清经》所说:“凡夫之人,虽解法性,不习真常,但明至理,身在合道,是故道与理乖。譬如有人身坐狭室,心游十方,无所障碍,或说至理,聪辩无滞,离合随心,此名心得入理,不明身得入道。”此段论述言明了性功修证之所得及其验证。上乘性命双修者,则要求尽性了命,从而达到“形神俱妙”,进入隐态慧观,方可知太上所论并非虚言。
本章重在言:道以无为为宗,以慎独为用,无为而无不为,无知而无不知。“无为”并非枯木槁(go)灰,而是一种“万象皆空,一灵独照”;又曰“一觉而动,一阳发生”,是为元炁。修真了道,不过炼此性命而已。若无真意,性无所依;若无真炁,命难真造。以真意采真炁,两者深化为一,即返于太极之初,得丹之一。修真当执两用中,于无为之中,又要有作有为;于无知之内,又要有知有觉,方不落顽空,不执着有。待到功力深厚,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久之空色两忘,浑然物化,即与大道同体。
观天道可知大道。天虽无言,四时而行;地道不语,万物而生。这就是天地之道的“无为而为”。前辈云:“无为是天性,有为是天命;无知是元神,有觉是元炁。天地间非二而不化,非一则不神。神而不神,不神则神,此即是得一而两,神而化之的妙境”。修真者长养虚静,常守虚灵,则性命长存,而大道可成。切勿偏执于有为与无为之一边,而入于旁蹊。请各自揣量而行。
日损章第四十八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就是求知,故曰“益”。为学者背诵词章,学习百工技艺之类,广为拜师学艺,苦心钻研,博学多览,日积月累,知识必然丰厚。为学者以多闻多见为旨,以才思敏捷为上,以智巧出奇为能。智慧愈高,知识愈多,越为有益。古之所学,以四书五经,政教礼乐之类,教做人之理为益。今之所学,以数理化等现代之学为能,所学皆为常道做人做事的后天显态知识。“日益”,即随着年龄之增长,人的智识与日俱增,情欲文饰也日益丰多。
所谓“为学日益”,就是常道之多学、多闻、多见。做人之道,当通情达理,知晓人伦五德;乃至博古通今,玄览经典,明事物之要领,穷天下书之理,论天下事之短长,学做事之技能。日日勤学,天天进益,学识渊博,心目广远,知书达理,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专业技能,奉献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人。故曰“为学日益”。
为道是为了去妄,故需日损。损不彻底,则知不全。故修道者以损为益,日损日益。若损之又损,妄心去,真心全,即是无为。无为包容着有为。进入无为之境,有为与无为合为一体,在无心无欲的静态中,行有为未尝不是无为,故有为与无为全在一个“心”字。
“为道日损”与“为学日益”相反。为道者的目的是复返先天,复命归根。要求不闻不见,不拘泥于文字,不用后天聪明机智,不落于后天识心。虽慧性圆通,但不显露聪明,若愚若拙,如鲁如钝。时时除情去妄,不染人欲之私。念念归中,求返朴归真之道。悔过迁善,省己时时,舍己忍辱,真诚消业。身不妄为,意不妄动,修圣人清静之理。全之于心,体天地无为之道。淡化“常道”之有,修“非常道”之无,逆“常道”之反。久之则益损为一,有无为一,天我合一,则可无为而无不为也。
修真就是在“常道”中修“非常道”,在“为学日益”中修习“为道日损”,在尘中修习脱尘。修真者要先修人道,再修天道。修真人入世而修,先要学做人之理,学做事之能。在修道初期,要参学大道理法,明理知法,以为舟船。当理法融汇贯通之时,即需放下一切后天所学,方可进入无为上乘之境。
修道者并非不要后天之学,而是要执两用中,在“为学日益”中,修学“为道而损”,在常道中修悟非常道。若以博览群书,广通古典为事,不返观内照,不守道心,则愈学识见愈繁,陷入理迷怪圈,必心志纷而神明乱。虽学愈多,而道却愈少,久之还可能损伤浑然太极,破坏积修的内道场。
学道犹如剥蕉,愈剥愈少;又如抽茧丝,愈抽愈无。以至于无无之境,方为得道。修真重在修心修德,以损为益,以道为学。损去一分私,即得一分公;损之愈多,道心愈进。人情世态,名利虚华,一切妄为,宿世恶业,一切尘缘。凡是不符合道心佛性的知识、思想、意识、浊尘等等,皆要损干损净,一笔勾销。譬如一张染有污迹的杂色纸,要把它损成纯净透亮的白纸,好在这张白纸上,重新描绘真我人生。故曰“为道日损”。
虽然“为学”与“为道”有异,但其道却同。故无论学道或是做人,皆可取两者之长,出有而入无,执两而用中。善为学者,当于“损”中求益;善为道者,常于“益”中求损。所谓“损中求益”,比如除去人欲之私,不做损德败道、损人利己之事。而以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社会,利益天下百姓,则学即有益。能如此,则知识愈多,为人民贡献愈大,为学未尝不是益。若是将所学知识作为谋私的手段,损人利己,乃至为害社会,则是知识愈多愈有害。此即是“为学日益”与“为道日损”之辩证。“益中求损”者,比如富贵者忘其富贵,有知识名望者去其荣华之心。淡泊明志,舍其有余,守其不足,此便是“益中求损”之妙。
现代教育普及,从幼童至大学,皆不离学。论文字,可以振笔疾书,论数理化等,可谓之滚瓜精通。究其用处,只为个人功名利禄。若问“济世利人”,则被笑为傻瓜。对于古圣先贤的行止遗训,仅作为问答而用,无人效法实行,变为“白读书生”。更有甚者,书读越多,心越奸巧。钻法律之空隙,犯法技术也越高明。
求学本为“进德修业”,如今却变为“发财事业”。为学旨在充实学识,提高人性品质,若沦为“谋生工具”,将书本当作“钞票”,那就太不值钱了;若将知识作为“犯罪技巧”,那就成为“斯文扫地”了!愿世人将课本当作“道德经”,切莫视作“生意经”,方不负祖先们的期望!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这是宇宙不变的平衡法则。“损”与“益”是对立的统一体,两者相反而相成。
“损”就是“舍”,“益”就是“得”。损中有益,益中有损,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天道之理,就是先舍后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舍去此,得到彼;舍去私心私欲,得到的是清静无为;舍去的是损德败道的邪恶,得到的是仁善上德正道;舍去的是有形的物质利益,得到的是无形的福德;舍去体内之阴邪病气,得到的是健康长寿,长生久视。这就是修真者的损益观。
世人只愿得益,不愿损舍。人心皆是得益愈多愈好,而不愿失去既得利益。岂不知益中藏损,损中含益的互变之理。《易经》将“损”卦置于“益”卦之先,即是昭示天道“先损后益”之理。
“损”之道其理深邃(sui),其意重大。常观学道之人,有业累缠扰,反而多病多魔者;有久修不能得证者;有停滞不前徘徊者;有迷入困境不能自拔者……等等。盖是未能实行日损的原因,未至于损之又损的程度。故清内之功不纯,修为之力未到。或持心不专,而始勤终怠;或见道不真而弃正从邪;或今日损,明日益,起灭反复;或损于此而益于彼,三心二意,终有牵扯。故心不能清静,不能无为,不能得道。
太上在此指出无为之路,其用心在于使人知道:损之工夫不可间断,一定要彻头彻尾,损之又损;损到无可再损之境,方可得清静之妙,入于自然无为之道。
学道之人,当日日损,时时损,事事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凡七情六欲,识心知见,人我是非,宿业阴债等,一切非道心佛性的东西,灵台上清静无一尘之时,才能复归无为之道。修真人的悔过迁善,止欲生悔,去私立公,去阴增阳,修心炼己,自以为非,先人后己,谦让处弱等等,皆是“损之又损”,不断改造旧我,重新造就新我的“损”之道。
是显态所显现之事物。天下之事至广,天道之理至妙,隐态微观世界实存的一切,常人难以肉眼凡识可见可知。但天下确有大智慧之真知者,能不出户而见天下事,不窥窗可知万事理。此真见者,见之于性,此真知者,知之于理。明心见性之人,世道之变迁,人心之更易,天下之事无不洞悉于方寸,未有不可知者,微妙之天道未有不可见者。此便是“圣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之义。
圣人不出户,能知天下事,皆是穷一己之理,即能知天下之理;以物我同源之心,而感知天下人之心;以己性之圆明,而明知天下之万性。圣人通天地之理,心中装着天下,与天下万物息息相通。天下之吉凶消长,万物之生发变化,万事之屈伸往来,时空进退之千头万绪,阴阳交替之顺逆存亡,圣人皆能感而遂通。既能知其所以,又能知其所以然。故能“不出户知天下”。
天道与人道同,天人一贯,天人相通,修己身之命,即能契合天道之命。所以圣人不出户而能知天下。人性清净,天气自正;人心多欲,天气即浊。吉凶利害,皆由心生。天之道,即圣人之性。天道内外无间,动静如一,普化万物而无心,顺应万物而无情。天道之用,动有风云雷雨;圣人之性,与天同体,虽动有喜怒哀乐,而性之本体却寂然未动。
天道在人,就是正性;明心见性,即是人之天道。性即理,理即道,性、理、道三者为一,谓之“天道”。天之道不外乎一性,天下事不外乎一理。以此而知,“不知”中自有真知;以此而见,“不见”中自有真见,何须出户窥窗去知见?
圣人之心包容宇宙,虚若太空。圣人慧性之光,普照天下万物,犹似宇空大明镜,天下万事在这个大明镜中,历历在目,真假了然。此正如《西游记》中,真假孙悟空在佛祖慧光的明鉴下,各显原形。又如孙悟空虽一个跟斗可翻十万八千里,但却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由此可知圣人“不窥窗知天道”,是其真性之明鉴慧知,是佛道金光之朗照无遗。故对天下之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明,此并非虚妄。只是有待世人以现代科学的高科技手段去验证罢了。
天地之间,不过阴阳动静而已。阴阳动静之变化,不过是无极太极之理的生发而已。是故无极为混沌一炁之始,太极为造化之枢纽,万物生发之根本。圣人抱一而涵三,观空习定,身不出门户,足不履尘市,于陋屋独居,一步不移,似乎孤寂。但神定则慧生,虽不行却胜于行,虽不知而远胜于知,此即慧明慧知也。
凡人以眼见为实,圣人则以不见为真,故终日乾乾,于不闻不睹之地,息虑存机;只有内知,而无外见,似乎杳冥(yoming),而无极中则有生。虽不见而弥张,虽无名而愈着。至于天下人物之纷繁,变化莫测之玄妙,皆是无为之道之所为。所谓尽性之妙,正在于此。能尽其性,故能知世人之所不能知,能见凡人之所不可见。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两句中的“其”,是泛指显态世界的常人。天下之事虽众,天道之理虽微,但皆不出于心,本不须出户而求之于外。世人在凡俗中,虽终日出外索求,所求皆是外见外知,皆为皮毛华表,难知见事物之核心本质。即使远行万里,亦未曾走出有形世界的物器之外。虽去远求,心中无众妙之门,其出愈远,其心愈迷;其妄知愈多,真知愈少。故曰“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弥”者,是更加之意。出外而求天地之道,求其形也。天地不可以形去知,而可以理求通。“人心含天理,天理在人心。”求知天地之道,即使走遍天下,询问天地之机,广求天下群贤,求教天命之理,虽也可有所知,但远不如求诸己。不求自心,而求外人,不求索于内,而求索于外,纵有所知,但相比较而言,都是舍近求远,舍多得少。若知理在此,何必出户远求?
圣人深明天地之道不在其形,故不以形去求形;知道名不在显迹,故不外见;知成不在有为,故常无为。天下之大,万事之多,天道之微,其理之常,本不须远求,一切道理都在日常生活中,一切皆在自心中。一事当前,在方寸之地,为私与为公,凡心与道心,只此一瞬之间,真与假即立竿见影。
奈何今之世人,循于耳目识心偏见,构囿见闻之蔽,只去向外向远处搜寻,不向本性中自悟。不知“知”非外来,“见”非远至,见见成成,小而细入微尘,大而包容三界,无不在我本心之中。此即“性中含天地”之理。学道者何须枉耗精神,认假弃真,舍近而求远,舍内而求外呢?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圣人善观天下,而不以物形观天下,而以一身观天下,以一理观天下。一理者,宇宙之本源也,无所不通,无所不贯。以我之一理,观于天下,便是万物相同之理,何须劳形访于天下?何须远涉去搜寻?妙理自然吻合,心之真知自然圆照。圣人通晓宇宙真理,得天人合一之体,与万物共体共性,故能与天地之理一通百通,与天下万事万物感而遂通。观天不上天,观地不入渊,便能知天地中的一切。此皆是以性悟之,以心知之,故无所不通;以小知大,察内知外,无所不贯。这便是圣人之“不行而知”。
“不行而知”,即上文“不出户,知天下”之义。
所谓“不见而名”,古之圣人不以天地之形观天道,而以一心观天道,以一性观天道。“一性”者,天之禀也,万物皆全息性地禀受于宇宙本源,俱含“一炁含三”之三元(源)和“一元四素”的象数理炁基础物质。故人性中无物不有,无物不在。以性观天道,眼前便是大千法界,性中之理便是乾坤,何劳身形去访外?何须博古又通今?一切有无之真名,自然显露;心上圆明之“道眼”,自然洞见;我之真见,不必睁眼,即可自然妙具。此便是“不见而名”之义。
“不见而名”,就是上文所言“不窥牖,可见天道”之义。此“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如某人某事某物之代号,皆可指名而称。所谓“不为而成”,圣人虽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岂非仅知之而已,而是知而有成,见而有成。既知其成,既见其成,性与天道,浑然一体;理与天下,同然一用。不容矫揉造作,不用有为人力,自然而然,无为而为,自然而成。天地人物,有无虚实,俱在此“成”字之中。譬如“继之者善,成之者性”,就是“成”字之义。“继”者,言其气也;“善”者,言其理也。万物未成之始,先受之此气,便是“继”。气未受之前,先得此理,便是“善”。万物禀受此气而成,便是“成”。万物既成,此理此善便是“性”。是以谓之“成”。
文中所言的“不为而成”,譬如阴阳成其象,天之道立。刚柔成其质,地之道成。仁义成其德,人之道备。天之成,成其气;地之成,成其形;人之成,成其德。天地人之气、形、德,皆是一理而已。此理在天为道,在人为性。
玄灵修真学根据道家“一炁含三”、“一炁化三清”理论,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提出质元(源)、物元(源)、体元(源)的“三元(源)”学说。“三元(源)”理论认为:宇宙万物的孕育、形成、发展与变化,无论顺变或逆变,都不能离开三元(源)。三元(源)是天地之本,万物之源,是“三生万物”的理论基础,是人类认识宇宙万物的核心理论之一。
圣人“不为而成”,正是成其性也。所以圣人能知天下,能见天道。万物之理,于此而备。尽己之性,未有不尽人之性者;尽人之性,未有不尽物之性者。三者既尽,万物之性成矣。万物之性既成,即圣人之性成也。人能见我之性,则见圣人之性,见圣人之性,则可见天道之不为而成矣。则何须外求?修行者当勉之。
【本章说解】
此章经旨,是言大道不离于一身。道就在身中,就在心中,就在性中。人身是一小宇宙,来自宇宙本源,与天下万物同宗、同炁、同体、同理,皆是大道“一炁含三”、“一元四素”所构成。故人与万物同其母,与天地万物同其心,息息相通,相感而应。此即“天人合一”、“人天相应”之理。天下虽大,不离我之一身;天道虽幽微,不离我之一心。心性清静虚明,则天理显著;应事处正,则万事安宁。天下万物皆备于人身,大道之理皆寓于人心。
但人心被物所蔽,故舍近而求远。正如杜牧诗《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hu)》云:“睫(ji)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宋诗纪事》夏元鼎诗云:“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德本于心,向外求之者昧。若能养己之德,修至识心灭而性心活,则道德之体用全成,大道之至理全备,所以能识古今,能通万物之造化。虽万变现于面前,明之而不失毫厘。事之成败始终,知其细微,见其本末;阴阳吉凶消长,莫不天人相应,莫不显隐同观。此皆是不出户,即可知可见之大义。
圣人能知天下,还有其本体具有生物质元光的重要环节。圣人之形光一体,其光可朗照三界。《法华经·序品》中说:“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无不周遍。”《无量寿经》说:佛“光颜巍巍,如明净镜”。
宇宙中人与万物,皆含有非肉眼可见的生物质元光,只是量级各有差异而已。人的肉眼只可见所含气、炁、光的密度较高的物体形象。生物光是气与炁的质量升华,古时称为“相光”。此种光并非“常道”之光,而是一种“非常道”之光和“慧光”。修真界称为“生物质元光”。此种光只有在清静身心,心归本源合元神,光明方能显现。前人所说的“慧观”,就是在这种高质能光中玄观。所谓“观其妙”者,就是于清静中在光态下显现其妙。圣人之“知天下”、“见天道”、“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以及所谓“常明”、“复命”,都是在高质量的光能中才能实现。
圣人知见万物所用之光,其小无内,小中见真;其大无外,朗照宇宙,无处不可照见。天上地下,身内形外,甚而深至核心。圣人所具之光,能穿越多维空间,能超越三十六时空,直接从本源核心上获取能源,故能冲破时空屏障,照亮三千大法界。身不远行即能“知天下”,即是此义。
世人以眼视物为常,所携带的一点灵光长期损耗,不知返观内照,内天地中失却光明,故难于真知万物的本质。今人“不信自然无以明”,甚至嗤笑“圣人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为神话,为不可信之虚言。正如《太上大道玉清经》所说:“凡夫之人,虽解法性,不习真常,但明至理,身在合道,是故道与理乖。譬如有人身坐狭室,心游十方,无所障碍,或说至理,聪辩无滞,离合随心,此名心得入理,不明身得入道。”此段论述言明了性功修证之所得及其验证。上乘性命双修者,则要求尽性了命,从而达到“形神俱妙”,进入隐态慧观,方可知太上所论并非虚言。
本章重在言:道以无为为宗,以慎独为用,无为而无不为,无知而无不知。“无为”并非枯木槁(go)灰,而是一种“万象皆空,一灵独照”;又曰“一觉而动,一阳发生”,是为元炁。修真了道,不过炼此性命而已。若无真意,性无所依;若无真炁,命难真造。以真意采真炁,两者深化为一,即返于太极之初,得丹之一。修真当执两用中,于无为之中,又要有作有为;于无知之内,又要有知有觉,方不落顽空,不执着有。待到功力深厚,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久之空色两忘,浑然物化,即与大道同体。
观天道可知大道。天虽无言,四时而行;地道不语,万物而生。这就是天地之道的“无为而为”。前辈云:“无为是天性,有为是天命;无知是元神,有觉是元炁。天地间非二而不化,非一则不神。神而不神,不神则神,此即是得一而两,神而化之的妙境”。修真者长养虚静,常守虚灵,则性命长存,而大道可成。切勿偏执于有为与无为之一边,而入于旁蹊。请各自揣量而行。
日损章第四十八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就是求知,故曰“益”。为学者背诵词章,学习百工技艺之类,广为拜师学艺,苦心钻研,博学多览,日积月累,知识必然丰厚。为学者以多闻多见为旨,以才思敏捷为上,以智巧出奇为能。智慧愈高,知识愈多,越为有益。古之所学,以四书五经,政教礼乐之类,教做人之理为益。今之所学,以数理化等现代之学为能,所学皆为常道做人做事的后天显态知识。“日益”,即随着年龄之增长,人的智识与日俱增,情欲文饰也日益丰多。
所谓“为学日益”,就是常道之多学、多闻、多见。做人之道,当通情达理,知晓人伦五德;乃至博古通今,玄览经典,明事物之要领,穷天下书之理,论天下事之短长,学做事之技能。日日勤学,天天进益,学识渊博,心目广远,知书达理,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专业技能,奉献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人。故曰“为学日益”。
为道是为了去妄,故需日损。损不彻底,则知不全。故修道者以损为益,日损日益。若损之又损,妄心去,真心全,即是无为。无为包容着有为。进入无为之境,有为与无为合为一体,在无心无欲的静态中,行有为未尝不是无为,故有为与无为全在一个“心”字。
“为道日损”与“为学日益”相反。为道者的目的是复返先天,复命归根。要求不闻不见,不拘泥于文字,不用后天聪明机智,不落于后天识心。虽慧性圆通,但不显露聪明,若愚若拙,如鲁如钝。时时除情去妄,不染人欲之私。念念归中,求返朴归真之道。悔过迁善,省己时时,舍己忍辱,真诚消业。身不妄为,意不妄动,修圣人清静之理。全之于心,体天地无为之道。淡化“常道”之有,修“非常道”之无,逆“常道”之反。久之则益损为一,有无为一,天我合一,则可无为而无不为也。
修真就是在“常道”中修“非常道”,在“为学日益”中修习“为道日损”,在尘中修习脱尘。修真者要先修人道,再修天道。修真人入世而修,先要学做人之理,学做事之能。在修道初期,要参学大道理法,明理知法,以为舟船。当理法融汇贯通之时,即需放下一切后天所学,方可进入无为上乘之境。
修道者并非不要后天之学,而是要执两用中,在“为学日益”中,修学“为道而损”,在常道中修悟非常道。若以博览群书,广通古典为事,不返观内照,不守道心,则愈学识见愈繁,陷入理迷怪圈,必心志纷而神明乱。虽学愈多,而道却愈少,久之还可能损伤浑然太极,破坏积修的内道场。
学道犹如剥蕉,愈剥愈少;又如抽茧丝,愈抽愈无。以至于无无之境,方为得道。修真重在修心修德,以损为益,以道为学。损去一分私,即得一分公;损之愈多,道心愈进。人情世态,名利虚华,一切妄为,宿世恶业,一切尘缘。凡是不符合道心佛性的知识、思想、意识、浊尘等等,皆要损干损净,一笔勾销。譬如一张染有污迹的杂色纸,要把它损成纯净透亮的白纸,好在这张白纸上,重新描绘真我人生。故曰“为道日损”。
虽然“为学”与“为道”有异,但其道却同。故无论学道或是做人,皆可取两者之长,出有而入无,执两而用中。善为学者,当于“损”中求益;善为道者,常于“益”中求损。所谓“损中求益”,比如除去人欲之私,不做损德败道、损人利己之事。而以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社会,利益天下百姓,则学即有益。能如此,则知识愈多,为人民贡献愈大,为学未尝不是益。若是将所学知识作为谋私的手段,损人利己,乃至为害社会,则是知识愈多愈有害。此即是“为学日益”与“为道日损”之辩证。“益中求损”者,比如富贵者忘其富贵,有知识名望者去其荣华之心。淡泊明志,舍其有余,守其不足,此便是“益中求损”之妙。
现代教育普及,从幼童至大学,皆不离学。论文字,可以振笔疾书,论数理化等,可谓之滚瓜精通。究其用处,只为个人功名利禄。若问“济世利人”,则被笑为傻瓜。对于古圣先贤的行止遗训,仅作为问答而用,无人效法实行,变为“白读书生”。更有甚者,书读越多,心越奸巧。钻法律之空隙,犯法技术也越高明。
求学本为“进德修业”,如今却变为“发财事业”。为学旨在充实学识,提高人性品质,若沦为“谋生工具”,将书本当作“钞票”,那就太不值钱了;若将知识作为“犯罪技巧”,那就成为“斯文扫地”了!愿世人将课本当作“道德经”,切莫视作“生意经”,方不负祖先们的期望!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这是宇宙不变的平衡法则。“损”与“益”是对立的统一体,两者相反而相成。
“损”就是“舍”,“益”就是“得”。损中有益,益中有损,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天道之理,就是先舍后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舍去此,得到彼;舍去私心私欲,得到的是清静无为;舍去的是损德败道的邪恶,得到的是仁善上德正道;舍去的是有形的物质利益,得到的是无形的福德;舍去体内之阴邪病气,得到的是健康长寿,长生久视。这就是修真者的损益观。
世人只愿得益,不愿损舍。人心皆是得益愈多愈好,而不愿失去既得利益。岂不知益中藏损,损中含益的互变之理。《易经》将“损”卦置于“益”卦之先,即是昭示天道“先损后益”之理。
“损”之道其理深邃(sui),其意重大。常观学道之人,有业累缠扰,反而多病多魔者;有久修不能得证者;有停滞不前徘徊者;有迷入困境不能自拔者……等等。盖是未能实行日损的原因,未至于损之又损的程度。故清内之功不纯,修为之力未到。或持心不专,而始勤终怠;或见道不真而弃正从邪;或今日损,明日益,起灭反复;或损于此而益于彼,三心二意,终有牵扯。故心不能清静,不能无为,不能得道。
太上在此指出无为之路,其用心在于使人知道:损之工夫不可间断,一定要彻头彻尾,损之又损;损到无可再损之境,方可得清静之妙,入于自然无为之道。
学道之人,当日日损,时时损,事事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凡七情六欲,识心知见,人我是非,宿业阴债等,一切非道心佛性的东西,灵台上清静无一尘之时,才能复归无为之道。修真人的悔过迁善,止欲生悔,去私立公,去阴增阳,修心炼己,自以为非,先人后己,谦让处弱等等,皆是“损之又损”,不断改造旧我,重新造就新我的“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