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瓜田李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了。夏至的理由似乎也说的过去,当时看着喜欢就收下了,现在要用的时候发现用不到,就还给她。
但夏大姑怎么会相信这样的话。她不是不了解自己女儿的性子。夏大姑脸上依旧笑吟吟地也没有去看珍珠,她只将梳妆盒又塞回到夏至的手里。
“怎么用不着?你这孩子,跟大姑也这么小心,大姑可要生气了。”
夏大姑的态度,是不容忍拒绝的。夏至略微犹豫,小黑鱼儿已经从她手里将梳妆盒抱了放在炕上。“大姐,你别管十六了。我说她。”
“就该这样。”夏大姑笑了笑,就去厨房看早饭。
小黑鱼儿耷拉着眼皮,只对夏至说了两个字:“收着。”
夏至点点头,没吭声。她要是再说什么,小黑鱼儿肯定会爆发,到时候可有人要倒霉。
夏大姑家的早饭比较简单,粳米粥,白面咸菜猪肉馅的包子,还有炸花生米、咸鸭蛋等两三道小菜。
郭姑父草草地吃过了饭,就带着长生往前头去了。夏至和小黑鱼儿吃过了饭,就坐在一起低低的声音商量事。
“你们俩头挨头地商量啥呢?”夏大姑笑着问,又告诉两个孩子,“今天长生有事。你们俩昨天坐车也累了。今天先在家玩,明天让长生带你们出去逛逛。”
夏至就对夏大姑说:“大姑,我和老叔想自己出去逛逛。”
“那怎么能行!”夏大姑立刻就说道,“这可不是乡下,十里八村都沾亲带故。你们俩往哪里走都没事。这府城地方大,人多又杂,什么人都有。你们出去走丢了,遇到坏人,那可怎么办?”
“我们不到处乱走。”夏至笑着跟夏大姑商量,“我和老叔就想上文山书院去看看。”
夏大姑明白过来:“十六,你想去看你爹?”夏至刚到府城,就要去看夏秀才,这也在情理之中。
“我爹估计挺忙。我就去书院里看看,也不耽误我爹的正事。”夏至就说。她要往书院去办些事,见不见得到夏秀才都是次要的。但是这话不能跟夏大姑说。
小黑鱼儿也在旁边帮腔,说他们绝对不乱走,就不会走丢。而且他们还打算带上大青。有大青在,他们不怕遇上坏人。
夏大姑犹豫不决,正好长生从外头进来听见了他们的话。
“要不,我送我老舅和十六过去吧。”长生说。
夏至刚才听夏大姑说长生有事,就不肯麻烦他。“告诉我们怎么走就行,我们慢慢的走过去。”
“文山书院在城东呢,离这里可不近。你们俩小孩子走过去哪能行。”夏大姑说着话,就看了看长生。
长生就又说要送夏至和小黑鱼儿过去。
夏至想了想,如果不让长生送,夏大姑肯定不放心让她和小黑鱼儿自己去,哪怕他们带着大青也不成。可她必须得早点儿去文山书院,有些事情等不得。
“要不就这样。”夏至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来,“长生哥把我们送到文山书院就回来,这样不会耽误长生哥的事。我和老叔打算在文山书院待一天,傍晚回来的时候,我爹肯定能给我们安排好,也不用长生哥去接我们了。”
将两个孩子送到文山书院,其余的确实就不用担心了。夏大姑觉得这个法子还不错,就点了头。
夏至拿了钱袋,小黑鱼儿牵了大青,两个孩子跟着长生往前院来。马车是套现成的了,原来长生本来就要出门的。
“先把你们俩送到文山书院,然后我再去办事。”坐在车上往城东走,大刘赶车,长生陪着夏至和小黑鱼儿坐在车里。
车帘没有落下,夏至一边看街道两边的景色,一边暗暗记着路。大青趴在车辕上,也左看右看,还时不时地用鼻子嗅一嗅。他也很会记路啦。
长生就跟夏至和小黑鱼儿介绍府城。
“咱们府城有两大姓,老叔,十六,你们知道不?”
“我知道。”小黑鱼儿抢答。别的他不清楚,这件事他是听说过的。“是东城李,西城田,对不?”
“没错。”长生笑,又仔细地跟夏至和小黑鱼儿说起了这句话的来历。
府城两大户人家最为出名,也最有势力。其中李姓的一家是书香门第。李家先祖是两兄弟,先后中了进士入朝为官。哥哥做到了文渊阁大学士,入阁为首辅。弟弟做了左都御史,后来外放都督两广,是朝廷数一数二的封疆大吏。
两兄弟后来致仕回乡,共同办了一所书院,教导家中子孙读书,就是如今的文山书院了。李家的子孙代代相传,大都走的是读书科举的路子。两兄弟之后,虽然子弟再没有入阁拜相的,但也出过十来个翰林,每一代都有官至二三品的朝廷大员。
如今,文山书院已经不仅仅是李家的族学了,而是广收天下的学子。而李家的子孙在府城世代繁衍,枝繁叶茂。因为他们主要在城东聚族而居,所以被称作东城李。
西城田,则是府城李姓之后的第二大户。
要论富庶以及人口数量,田家并不在李家之下,之所以排在李家之后,是因为李家门户清贵,而田家则是以商贾起家的。如今田家的子弟也多有走科举仕途,在朝为官的,但总体来说,他们的根基和主要的富贵还是在商贾。
西城几乎所有的大铺面都是姓田的。而李田两家相互为姻缘,亲戚关系那也是盘根错节。东城李贵且富,西城田富且贵。
“这么看来,这府城就是李田两家的天下了。”夏至听了长生的讲述,微微点头说道。
这么说着话,马车早已经进了东城的地界,很快就到了文山书院的外头。文山书院,顾名思义,是因建在文山而起名的。
据长生说,文山原本不叫文山,而是叫做丘山,因为山并不高。是李家的两位先祖看中了这里,在山上广栽树木,又圈下了周围的土地,建立书院。他们觉得丘山不好听,就改成了文山。书院也就叫做文山书院。
进山是一条青石路,可容两辆马车并排而行还颇有富余。
夏至让长生将车停在了书院的门口。
(未完待续。)
了。夏至的理由似乎也说的过去,当时看着喜欢就收下了,现在要用的时候发现用不到,就还给她。
但夏大姑怎么会相信这样的话。她不是不了解自己女儿的性子。夏大姑脸上依旧笑吟吟地也没有去看珍珠,她只将梳妆盒又塞回到夏至的手里。
“怎么用不着?你这孩子,跟大姑也这么小心,大姑可要生气了。”
夏大姑的态度,是不容忍拒绝的。夏至略微犹豫,小黑鱼儿已经从她手里将梳妆盒抱了放在炕上。“大姐,你别管十六了。我说她。”
“就该这样。”夏大姑笑了笑,就去厨房看早饭。
小黑鱼儿耷拉着眼皮,只对夏至说了两个字:“收着。”
夏至点点头,没吭声。她要是再说什么,小黑鱼儿肯定会爆发,到时候可有人要倒霉。
夏大姑家的早饭比较简单,粳米粥,白面咸菜猪肉馅的包子,还有炸花生米、咸鸭蛋等两三道小菜。
郭姑父草草地吃过了饭,就带着长生往前头去了。夏至和小黑鱼儿吃过了饭,就坐在一起低低的声音商量事。
“你们俩头挨头地商量啥呢?”夏大姑笑着问,又告诉两个孩子,“今天长生有事。你们俩昨天坐车也累了。今天先在家玩,明天让长生带你们出去逛逛。”
夏至就对夏大姑说:“大姑,我和老叔想自己出去逛逛。”
“那怎么能行!”夏大姑立刻就说道,“这可不是乡下,十里八村都沾亲带故。你们俩往哪里走都没事。这府城地方大,人多又杂,什么人都有。你们出去走丢了,遇到坏人,那可怎么办?”
“我们不到处乱走。”夏至笑着跟夏大姑商量,“我和老叔就想上文山书院去看看。”
夏大姑明白过来:“十六,你想去看你爹?”夏至刚到府城,就要去看夏秀才,这也在情理之中。
“我爹估计挺忙。我就去书院里看看,也不耽误我爹的正事。”夏至就说。她要往书院去办些事,见不见得到夏秀才都是次要的。但是这话不能跟夏大姑说。
小黑鱼儿也在旁边帮腔,说他们绝对不乱走,就不会走丢。而且他们还打算带上大青。有大青在,他们不怕遇上坏人。
夏大姑犹豫不决,正好长生从外头进来听见了他们的话。
“要不,我送我老舅和十六过去吧。”长生说。
夏至刚才听夏大姑说长生有事,就不肯麻烦他。“告诉我们怎么走就行,我们慢慢的走过去。”
“文山书院在城东呢,离这里可不近。你们俩小孩子走过去哪能行。”夏大姑说着话,就看了看长生。
长生就又说要送夏至和小黑鱼儿过去。
夏至想了想,如果不让长生送,夏大姑肯定不放心让她和小黑鱼儿自己去,哪怕他们带着大青也不成。可她必须得早点儿去文山书院,有些事情等不得。
“要不就这样。”夏至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来,“长生哥把我们送到文山书院就回来,这样不会耽误长生哥的事。我和老叔打算在文山书院待一天,傍晚回来的时候,我爹肯定能给我们安排好,也不用长生哥去接我们了。”
将两个孩子送到文山书院,其余的确实就不用担心了。夏大姑觉得这个法子还不错,就点了头。
夏至拿了钱袋,小黑鱼儿牵了大青,两个孩子跟着长生往前院来。马车是套现成的了,原来长生本来就要出门的。
“先把你们俩送到文山书院,然后我再去办事。”坐在车上往城东走,大刘赶车,长生陪着夏至和小黑鱼儿坐在车里。
车帘没有落下,夏至一边看街道两边的景色,一边暗暗记着路。大青趴在车辕上,也左看右看,还时不时地用鼻子嗅一嗅。他也很会记路啦。
长生就跟夏至和小黑鱼儿介绍府城。
“咱们府城有两大姓,老叔,十六,你们知道不?”
“我知道。”小黑鱼儿抢答。别的他不清楚,这件事他是听说过的。“是东城李,西城田,对不?”
“没错。”长生笑,又仔细地跟夏至和小黑鱼儿说起了这句话的来历。
府城两大户人家最为出名,也最有势力。其中李姓的一家是书香门第。李家先祖是两兄弟,先后中了进士入朝为官。哥哥做到了文渊阁大学士,入阁为首辅。弟弟做了左都御史,后来外放都督两广,是朝廷数一数二的封疆大吏。
两兄弟后来致仕回乡,共同办了一所书院,教导家中子孙读书,就是如今的文山书院了。李家的子孙代代相传,大都走的是读书科举的路子。两兄弟之后,虽然子弟再没有入阁拜相的,但也出过十来个翰林,每一代都有官至二三品的朝廷大员。
如今,文山书院已经不仅仅是李家的族学了,而是广收天下的学子。而李家的子孙在府城世代繁衍,枝繁叶茂。因为他们主要在城东聚族而居,所以被称作东城李。
西城田,则是府城李姓之后的第二大户。
要论富庶以及人口数量,田家并不在李家之下,之所以排在李家之后,是因为李家门户清贵,而田家则是以商贾起家的。如今田家的子弟也多有走科举仕途,在朝为官的,但总体来说,他们的根基和主要的富贵还是在商贾。
西城几乎所有的大铺面都是姓田的。而李田两家相互为姻缘,亲戚关系那也是盘根错节。东城李贵且富,西城田富且贵。
“这么看来,这府城就是李田两家的天下了。”夏至听了长生的讲述,微微点头说道。
这么说着话,马车早已经进了东城的地界,很快就到了文山书院的外头。文山书院,顾名思义,是因建在文山而起名的。
据长生说,文山原本不叫文山,而是叫做丘山,因为山并不高。是李家的两位先祖看中了这里,在山上广栽树木,又圈下了周围的土地,建立书院。他们觉得丘山不好听,就改成了文山。书院也就叫做文山书院。
进山是一条青石路,可容两辆马车并排而行还颇有富余。
夏至让长生将车停在了书院的门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