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汉祚高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沈哲子回到梁郡城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但仍有许多淮南属臣在郡公府等候。
入室换下行装之后,沈哲子才又转出与众人相见。此刻在席者,多为淮南政务属官,至于早前跟随入都的武将们,则早已经先一步返回寿春,整顿军队向豫南进发。
沈哲子五月初便已经离都过江,但却并没有继续北上,而是一直留在了梁郡。当然就近窥望都内纷争是一方面,也在等候荆州方面的最新消息。除此之外,便是要将梁郡等地政务构架重新调整一番,以应对接下来的变数。
梁郡虽然也建立起来两年之久,但是经营管理的模式却一直粗放简陋,未上轨道。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战争的缘故,让人静不下心来认真经营地方,另一方面则是梁郡基础实在太过薄弱,如今总算有了一些规模。
未来的梁郡,必然会是台城插手淮南事务的一个重点。而沈哲子也有意将这一片区域打造为一个缓冲地带,所以趁着武陵王还未入郡,进行一些制度上的改革,也是积累一下相关方面的经验。将淮南政务属官们调来此处,存意上下共同成长。
说到底,他压根并不相信什么饱读经义便可德治地方,他更看重的还是技术性的行政官员。至于德治教化方面,他会组建一个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的宣传团队,彼此互无干涉。
中枢与方镇,虽然立场和视野都不相同,但若落实在地方上的控制权,需要争夺的无非钱粮人地而已。
沈哲子在巡视地方屯戍的同时,淮南这些属官们也没有闲着,对于梁郡各项资源进行了一个比较彻底的统计并造册。如今的梁郡,名义上下辖五个县治,但这只是字面上的数字,实际上眼下梁郡有效统治区域还只限于包括梁郡城所在的全椒、阜陵两县之地。至于其他的地方,倒也不是管理不到,而是太过荒凉,尚未建设起来。
沈哲子落座之后,纪友便递上近来所整理出的统计籍册。这籍册格式俱都是使用的早年沈家家业经营所用的那种表格,一来是沈哲子的阅读习惯,凡他在职之处,俱都推行这种记录方式,二来表格造册无论是登记填写还是审核起来,都清晰明确,不易涂抹。
钱粮一项,显示出梁郡的收支已经出现了盈余。虽然数额并不大,但这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梁郡创建以来不过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从一片废墟之土,既要大兴土木,又要招募安置游食流民,还要垦荒备战,居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盈余,哪怕是纪友等人亲自核算得出这样一个结果,都好像做梦一样不敢相信。
梁郡的收入多种多样,其中最大宗的便是民租地租。此前沈哲子便一直在推动手工工坊的发展,尤其是涂水周边并近江航渡附近,土地或是直接圈禁、或是与乡宗进行置换,将这些土地俱都收入过来集中开发。
在古代环境中,限制商贸发展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物流成本,其次才是商品的产出。梁郡接连两位官长,无论是沈哲子还是庾条,对此都有深刻认识。梁郡地近江东几大商贸市场,无论京府还是建康,俱有水道直接勾连,所以天然便是诸多商品最适合的产地。
因为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加之沈家在江东经济圈所拥有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当然会令大量商贾涌入。商品就近产地,单单节省出来的物流成本,便超过商品本身价值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当然最主要还是生产环境的改善,淮上大胜之后,梁郡彻底没有了兵灾隐患。所以在淮南大捷前后,梁郡这些工坊地租,价格飙升达十数倍。当然,梁郡荒土连绵,如果想要私下圈地生产,实在再简单不过。
可是,梁郡与江东交流的水陆通道,几乎尽在淮南都督府控制之内。生产了运不出,照样不能变现获利。而就算是能够小规模私运过江,同样还要面对市场的监察。无论是都中的鼎仓,还是京府的商盟,对于货品来源都有一定的控制权。来历不明的商品,极难抵达进入市场。
这是从生产到销售一整条线的监控,就算全部能够摆脱,那么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之大,已经远远超过了正轨途径的成本。
所以说,无论任何经济组织,一旦构架起来,无论标榜多么高尚,... -->>
沈哲子回到梁郡城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但仍有许多淮南属臣在郡公府等候。
入室换下行装之后,沈哲子才又转出与众人相见。此刻在席者,多为淮南政务属官,至于早前跟随入都的武将们,则早已经先一步返回寿春,整顿军队向豫南进发。
沈哲子五月初便已经离都过江,但却并没有继续北上,而是一直留在了梁郡。当然就近窥望都内纷争是一方面,也在等候荆州方面的最新消息。除此之外,便是要将梁郡等地政务构架重新调整一番,以应对接下来的变数。
梁郡虽然也建立起来两年之久,但是经营管理的模式却一直粗放简陋,未上轨道。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战争的缘故,让人静不下心来认真经营地方,另一方面则是梁郡基础实在太过薄弱,如今总算有了一些规模。
未来的梁郡,必然会是台城插手淮南事务的一个重点。而沈哲子也有意将这一片区域打造为一个缓冲地带,所以趁着武陵王还未入郡,进行一些制度上的改革,也是积累一下相关方面的经验。将淮南政务属官们调来此处,存意上下共同成长。
说到底,他压根并不相信什么饱读经义便可德治地方,他更看重的还是技术性的行政官员。至于德治教化方面,他会组建一个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的宣传团队,彼此互无干涉。
中枢与方镇,虽然立场和视野都不相同,但若落实在地方上的控制权,需要争夺的无非钱粮人地而已。
沈哲子在巡视地方屯戍的同时,淮南这些属官们也没有闲着,对于梁郡各项资源进行了一个比较彻底的统计并造册。如今的梁郡,名义上下辖五个县治,但这只是字面上的数字,实际上眼下梁郡有效统治区域还只限于包括梁郡城所在的全椒、阜陵两县之地。至于其他的地方,倒也不是管理不到,而是太过荒凉,尚未建设起来。
沈哲子落座之后,纪友便递上近来所整理出的统计籍册。这籍册格式俱都是使用的早年沈家家业经营所用的那种表格,一来是沈哲子的阅读习惯,凡他在职之处,俱都推行这种记录方式,二来表格造册无论是登记填写还是审核起来,都清晰明确,不易涂抹。
钱粮一项,显示出梁郡的收支已经出现了盈余。虽然数额并不大,但这无疑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梁郡创建以来不过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从一片废墟之土,既要大兴土木,又要招募安置游食流民,还要垦荒备战,居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盈余,哪怕是纪友等人亲自核算得出这样一个结果,都好像做梦一样不敢相信。
梁郡的收入多种多样,其中最大宗的便是民租地租。此前沈哲子便一直在推动手工工坊的发展,尤其是涂水周边并近江航渡附近,土地或是直接圈禁、或是与乡宗进行置换,将这些土地俱都收入过来集中开发。
在古代环境中,限制商贸发展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物流成本,其次才是商品的产出。梁郡接连两位官长,无论是沈哲子还是庾条,对此都有深刻认识。梁郡地近江东几大商贸市场,无论京府还是建康,俱有水道直接勾连,所以天然便是诸多商品最适合的产地。
因为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加之沈家在江东经济圈所拥有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当然会令大量商贾涌入。商品就近产地,单单节省出来的物流成本,便超过商品本身价值的数倍乃至数十倍。
当然最主要还是生产环境的改善,淮上大胜之后,梁郡彻底没有了兵灾隐患。所以在淮南大捷前后,梁郡这些工坊地租,价格飙升达十数倍。当然,梁郡荒土连绵,如果想要私下圈地生产,实在再简单不过。
可是,梁郡与江东交流的水陆通道,几乎尽在淮南都督府控制之内。生产了运不出,照样不能变现获利。而就算是能够小规模私运过江,同样还要面对市场的监察。无论是都中的鼎仓,还是京府的商盟,对于货品来源都有一定的控制权。来历不明的商品,极难抵达进入市场。
这是从生产到销售一整条线的监控,就算全部能够摆脱,那么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之大,已经远远超过了正轨途径的成本。
所以说,无论任何经济组织,一旦构架起来,无论标榜多么高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