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个跳高运动员,如果在训练中或赛场上他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助跑、起跳、跃过横杆,而总是考虑场上观众如何看他,如何评价他,他跳过去了会得到怎样的奖赏,跳不过去会如何难堪。这种想法会让他顾虑重重,甚至装腔作势,那么他在赛场上将不会取得好成绩。
“分数”和“成绩”其实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如果家长从孩子一上学就只是着眼于每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而没有培养起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那么“优秀成绩”注定只是一时的梦幻彩虹,让那些没有远见、没有踏实心地的家长最终失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感到很奇怪:我的孩子在小学时很优秀,经常考90多分或100分,为什么上了中学就不想学也不会学了?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有很多种,但这之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因为从小养成的不良学习动机,其结果一是败坏了学习胃口,二是动机的低下束缚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使他们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了。
家长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分数,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出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现代生活最突出的一个心理特征是,许多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动,已越来越篡夺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却成为模糊的、非真实的存在……我们已陷落在手段之网中,经常忘记了我们的目的。
我女儿圆圆上小学时,学校对成绩评定不打分数,只打“优”、“良”、“及格”、“不及格”,85分以上就是优。她成绩一直不错,都打了“优”,但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每次卷子上都有些错,也就是说她基本上没得过100分。我不愿强化考试的重要,所以对她大大小小的考试并不直接过问,只在暗中关注她的学习情况,经常和她聊聊学校里的事,也和老师们沟通一下。
老师经常让家长在发下来的卷子上签字,我和先生绝不因为孩子分数的高低兴奋或失望。考得很好,孩子高兴,我们也正常表达高兴;考不好,孩子可能会有些沮丧,我们就告诉她:没考好,正好可以发现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要是老师出的卷子恰好都是你会的,虽然得了高分但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那不也很遗憾嘛。这样说能引导她踏实下来,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
同时我也注意激励孩子,因为她毕竟是孩子,需要一些浅显的成就感。例如,一张数学卷子,她考了85分,经由她自己修改后,又有9分的题做对了,但还有一道6分的小题没改对,我会很愉快地在她改正的题上打上对钩,然后用铅笔在原分数旁边写上“94”,告诉她现在的成绩已变成94分,而不是85分了。那道6分小题她可能会马上再改正,也可能需要再想想或第二天请教老师,或需要妈妈和爸爸给她讲一讲。总之不论什么时候改正了,我就会把那个94分擦去,写上100分。即使卷子已经让老师重新收走了,我也会给她一个口头100分,对她说“昨天你还有一道题不会做,是94分呢,今天就都会了,变成了100分!”
任何考试卷,只要修改,成绩肯定会高于原来的。这样,孩子就发现了过程与结果的关联性。圆圆认识到,只要去解决一个错题,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如果把错题一直追究下去,每次考试的最终成绩都会是100分。这不但让孩子知道学习要一点一滴地认真对待,最重要的是她会因此觉得,得不得100分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像前面那个哭泣的小男孩一样,以押宝的心态求100分。
不在教育上虔诚思考,不去用心理解孩子,分数上步步紧逼的家长,最后多半会沦为节节败退的家长。
有一位家长,他的生意做得很好,赚了不少钱,但他的儿子一直令他头痛。这个孩子现在已经初三了,特别不爱学习。他现在担心儿子连高中都考不上,更不用说上什么重点学校了。他在一个场合听我提到“分数越要求越少”的观点时,有些不以为然地说,我看你说得不对,孩子学习好不好还是在于他自己,我对儿子多用心,对他的要求也不高,从来没要求他考100分,他也没学好。
这个家长的情况我比较了解,他做生意很精明,但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是怎么笨怎么来。他孩子刚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每逢期中、期末考试,他就给儿子请来各科家庭教师,从考试前一个月给孩子补课。他对儿子说:“爸爸不怕花钱,只要你能考出好成绩就行。”
他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时,成绩还能保持中等偏上,他为了鼓励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就总是说:“班里谁的家长舍得花这么多钱请家教,你应该进前10名啊。”可他的孩子不但没有进前10名,反而开始往后退。假如儿子考了第22名,他就会拿着孩子的考试成绩,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爸爸为你的学习花了那么多钱,你怎么也该考进前20名啊。”几年下来,他现在对儿子说的话已变成“你哪怕考个及格也行啊!”他为了儿子的学习,除了请家教,还经常在考试前给学校老师送礼,回来对儿子说:“你爸赚的钱,都给了老师了,你不好好学习能对得起谁?”
这位精明的生意人,以为他的商业法则可以处处灵验,花钱就可取得“鬼推磨”的效果。实际上他和前面几位“要100分”的家长比起来,对学习的认识更浅薄,在恶化孩子学习心理方面有过之无不及。他不断地把学习目标定位在“考试”上,使孩子目光短浅;不断地关注“名次”来扰乱孩子的学习动机;不断地制造孩子的内疚感,使孩子在心态上变得虚浮;不断地用钱来轻薄知识,让孩子学会庸俗思维。一个在学习上目光短浅,没有良好动机,心态虚浮,思维庸俗的孩子,他的成绩怎么可能不一路下滑?
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100分呢,包括我自己,也很在意孩子的成绩。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任何单纯要分数的行为都是浅薄的,都是破坏性的。我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中的好成绩,也只能从这里出现。
个跳高运动员,如果在训练中或赛场上他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助跑、起跳、跃过横杆,而总是考虑场上观众如何看他,如何评价他,他跳过去了会得到怎样的奖赏,跳不过去会如何难堪。这种想法会让他顾虑重重,甚至装腔作势,那么他在赛场上将不会取得好成绩。
“分数”和“成绩”其实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如果家长从孩子一上学就只是着眼于每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而没有培养起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那么“优秀成绩”注定只是一时的梦幻彩虹,让那些没有远见、没有踏实心地的家长最终失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感到很奇怪:我的孩子在小学时很优秀,经常考90多分或100分,为什么上了中学就不想学也不会学了?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有很多种,但这之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因为从小养成的不良学习动机,其结果一是败坏了学习胃口,二是动机的低下束缚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使他们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了。
家长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分数,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出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现代生活最突出的一个心理特征是,许多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动,已越来越篡夺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却成为模糊的、非真实的存在……我们已陷落在手段之网中,经常忘记了我们的目的。
我女儿圆圆上小学时,学校对成绩评定不打分数,只打“优”、“良”、“及格”、“不及格”,85分以上就是优。她成绩一直不错,都打了“优”,但在我的印象中,几乎每次卷子上都有些错,也就是说她基本上没得过100分。我不愿强化考试的重要,所以对她大大小小的考试并不直接过问,只在暗中关注她的学习情况,经常和她聊聊学校里的事,也和老师们沟通一下。
老师经常让家长在发下来的卷子上签字,我和先生绝不因为孩子分数的高低兴奋或失望。考得很好,孩子高兴,我们也正常表达高兴;考不好,孩子可能会有些沮丧,我们就告诉她:没考好,正好可以发现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够好,要是老师出的卷子恰好都是你会的,虽然得了高分但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那不也很遗憾嘛。这样说能引导她踏实下来,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
同时我也注意激励孩子,因为她毕竟是孩子,需要一些浅显的成就感。例如,一张数学卷子,她考了85分,经由她自己修改后,又有9分的题做对了,但还有一道6分的小题没改对,我会很愉快地在她改正的题上打上对钩,然后用铅笔在原分数旁边写上“94”,告诉她现在的成绩已变成94分,而不是85分了。那道6分小题她可能会马上再改正,也可能需要再想想或第二天请教老师,或需要妈妈和爸爸给她讲一讲。总之不论什么时候改正了,我就会把那个94分擦去,写上100分。即使卷子已经让老师重新收走了,我也会给她一个口头100分,对她说“昨天你还有一道题不会做,是94分呢,今天就都会了,变成了100分!”
任何考试卷,只要修改,成绩肯定会高于原来的。这样,孩子就发现了过程与结果的关联性。圆圆认识到,只要去解决一个错题,就能得到更好的成绩;如果把错题一直追究下去,每次考试的最终成绩都会是100分。这不但让孩子知道学习要一点一滴地认真对待,最重要的是她会因此觉得,得不得100分主动权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像前面那个哭泣的小男孩一样,以押宝的心态求100分。
不在教育上虔诚思考,不去用心理解孩子,分数上步步紧逼的家长,最后多半会沦为节节败退的家长。
有一位家长,他的生意做得很好,赚了不少钱,但他的儿子一直令他头痛。这个孩子现在已经初三了,特别不爱学习。他现在担心儿子连高中都考不上,更不用说上什么重点学校了。他在一个场合听我提到“分数越要求越少”的观点时,有些不以为然地说,我看你说得不对,孩子学习好不好还是在于他自己,我对儿子多用心,对他的要求也不高,从来没要求他考100分,他也没学好。
这个家长的情况我比较了解,他做生意很精明,但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是怎么笨怎么来。他孩子刚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每逢期中、期末考试,他就给儿子请来各科家庭教师,从考试前一个月给孩子补课。他对儿子说:“爸爸不怕花钱,只要你能考出好成绩就行。”
他的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时,成绩还能保持中等偏上,他为了鼓励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就总是说:“班里谁的家长舍得花这么多钱请家教,你应该进前10名啊。”可他的孩子不但没有进前10名,反而开始往后退。假如儿子考了第22名,他就会拿着孩子的考试成绩,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爸爸为你的学习花了那么多钱,你怎么也该考进前20名啊。”几年下来,他现在对儿子说的话已变成“你哪怕考个及格也行啊!”他为了儿子的学习,除了请家教,还经常在考试前给学校老师送礼,回来对儿子说:“你爸赚的钱,都给了老师了,你不好好学习能对得起谁?”
这位精明的生意人,以为他的商业法则可以处处灵验,花钱就可取得“鬼推磨”的效果。实际上他和前面几位“要100分”的家长比起来,对学习的认识更浅薄,在恶化孩子学习心理方面有过之无不及。他不断地把学习目标定位在“考试”上,使孩子目光短浅;不断地关注“名次”来扰乱孩子的学习动机;不断地制造孩子的内疚感,使孩子在心态上变得虚浮;不断地用钱来轻薄知识,让孩子学会庸俗思维。一个在学习上目光短浅,没有良好动机,心态虚浮,思维庸俗的孩子,他的成绩怎么可能不一路下滑?
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100分呢,包括我自己,也很在意孩子的成绩。正因为我特别渴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才绝不向她要分数。任何单纯要分数的行为都是浅薄的,都是破坏性的。我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智慧能量,就是对知识的好奇心、爱钻研的精神,提出问题的能力,寻找答案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方法,平和的学习心态,持之以恒的毅力等等——这些才能成全孩子的成绩,才是在各种考试中胜出的决定性条件。最重要的一场考试——高考中的好成绩,也只能从这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