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2/2)
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家庭教育孩子的50个细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r />
当母亲看到被“肢解”的新玩具时,便十分生气地对托马斯说:“你怎么这么顽皮。这可是爸爸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刚买没几天,你就把它拆了,看爸爸怎么收拾你。”
托马斯惴惴不安地等待着爸爸的惩罚。可出乎意料的是,爸爸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对他说:“托马斯,爸爸跟你一起把玩具装好,行吗?”
就这样,爸爸和托马斯开始一起来摆弄这些玩具。在拆装这些玩具的过程中,爸爸不断地给托马斯讲解玩具的构造,鼓励他自己完成组装小汽车的任务。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父子俩终于成功地将玩具恢复了原状,托马斯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机械知识。
能拆开玩具,说明孩子有求知的欲望,能自己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当父母的不能一味地批评,更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否则的话,就扼杀了将来的人才,因为生存的技巧就在于你敢不敢去探索知识,去探索未来。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为了给孩子努力的方向,他们不惜花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向孩子讲述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希望借此找到孩子的成才之路。但他们或许不知道,可能仅仅是对孩子兴趣和好奇心的一点点不耐烦或批评,就可能断送孩子一生的命运。
一位母亲带着自己五岁的孩子去拜访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化学家没有跟他们讲述自己的奋斗经历和成才经验,他把他们带到了实验室。
第一次到实验室的孩子很兴奋,他好奇地看着到处都有的林林总总的瓶子和装在里边的五颜六色的溶液,看看化学家,看看母亲,过了一会儿,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盛有黄色溶液的瓶子。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孩子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
化学家哈哈笑了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
母亲疑惑地望了望化学家。化学家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你的一声呵斥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个天才。”
许多父母都容易犯下这个错误,他们总以经验来约束孩子的好奇心,于是孩子们也就习惯于接受现状而不敢探索创造,踏上的只是和父母同样的道路。
[育子心得]
1对于孩子由于好奇而提出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
2不要阻止孩子探索性的行为,如拆卸玩具和物品。
3对于孩子感兴趣的小制作或小发明加以引导、启发。
[名人语录]
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木村久
r />
当母亲看到被“肢解”的新玩具时,便十分生气地对托马斯说:“你怎么这么顽皮。这可是爸爸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刚买没几天,你就把它拆了,看爸爸怎么收拾你。”
托马斯惴惴不安地等待着爸爸的惩罚。可出乎意料的是,爸爸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对他说:“托马斯,爸爸跟你一起把玩具装好,行吗?”
就这样,爸爸和托马斯开始一起来摆弄这些玩具。在拆装这些玩具的过程中,爸爸不断地给托马斯讲解玩具的构造,鼓励他自己完成组装小汽车的任务。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父子俩终于成功地将玩具恢复了原状,托马斯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机械知识。
能拆开玩具,说明孩子有求知的欲望,能自己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当父母的不能一味地批评,更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否则的话,就扼杀了将来的人才,因为生存的技巧就在于你敢不敢去探索知识,去探索未来。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为了给孩子努力的方向,他们不惜花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向孩子讲述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希望借此找到孩子的成才之路。但他们或许不知道,可能仅仅是对孩子兴趣和好奇心的一点点不耐烦或批评,就可能断送孩子一生的命运。
一位母亲带着自己五岁的孩子去拜访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化学家没有跟他们讲述自己的奋斗经历和成才经验,他把他们带到了实验室。
第一次到实验室的孩子很兴奋,他好奇地看着到处都有的林林总总的瓶子和装在里边的五颜六色的溶液,看看化学家,看看母亲,过了一会儿,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盛有黄色溶液的瓶子。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孩子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
化学家哈哈笑了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
母亲疑惑地望了望化学家。化学家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你的一声呵斥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个天才。”
许多父母都容易犯下这个错误,他们总以经验来约束孩子的好奇心,于是孩子们也就习惯于接受现状而不敢探索创造,踏上的只是和父母同样的道路。
[育子心得]
1对于孩子由于好奇而提出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
2不要阻止孩子探索性的行为,如拆卸玩具和物品。
3对于孩子感兴趣的小制作或小发明加以引导、启发。
[名人语录]
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木村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