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浓妆艳抹要去哪里 (1/2)
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潜伏北平的间谍母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940年7月10日。
晨。
南京客运码头。
南京号称中国四大火炉,清晨就已经闷热不堪。
潮湿的风自东南方吹来,吹过江南水乡纵横的水网稻田,吹过雨花台上三年前那场悲惨战事的弹痕,吹开城门洞下乡农担子里的枇杷味道,吹进古都仍然空洞残破的街道,吹动政府楼宇上飘荡的汪精卫版青天白日旗(加了个绣着“和平反共救国”的三角),吹斜了江面上来往船只的烟柱,吹远了客运码头前报童的叫卖声:“看报看报,夫子庙里花和尚陷阱!看报看报,英法北非大海战!看报看报,国共苏北内讧!”
一对年轻男女挽着手臂走进码头大堂,像是一对洋派夫妻。
两人有些夫妻相,都是大眼睛长睫毛鼻梁挺直,俊美中带着英气勃勃,男的白衬衫黑西裤,样子斯文。
女的留着个女式分头,白衬衫黑色百褶裙,裙下踩着高跟鞋,看起来比男的还高。
男子柔声对女子说:“时间还早,让我看看有没有新的报纸卖。”
“那些假消息有什么好看的?”
“关于欧洲大战的新闻还是靠得住的。”
“欧洲大战,你这么上心做什么?”
“寰球角力,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觉得欧洲远在万里之外没有联系,我倒觉得其中有中国的机会也有中国的危机……”
“好啦好啦,去吧去吧。”
“谢谢姐姐。”
“喂。”短发女子剑眉微皱,严峻中带点温情。
“多谢夫人。”男子看看四下无人注意,俏皮地在她脸颊上吻了一下,快步向大厅一侧的卖报人走去,女子满脸绯红,转开了脸。
这两人并不是真的夫妻,而是一对姐弟,女的叫何毓秀,二十五岁,男的叫何天宝,二十一岁。
他们是军统特工。
1938年年底汪精卫潜逃出国开始“和平运动”,他本来跟日本的近卫内阁有默契,但他刚刚逃到法属印度支那,近卫内阁就来了个突然辞职,继任的东条内阁拒不承认前任与汪精卫的口头协定,汪精卫进退失据,困在当时是法国殖民地的河内。
为了接近汪精卫,军统安排了一批年轻特工到法国突击学习法语。
何家姐弟年轻又有些语言天分学得最快,被选中。
何天宝名字不变,何毓秀改名于秀,假扮旅法归来的华侨夫妻流落河内。
何天宝投靠到汪精卫的寓所当翻译,说是翻译,更像跑街。
汪精卫夫妇在辛亥革命成功后曾短期留学法国,遇上经历类似的小夫妻有亲近感,跟何天宝渐渐熟悉起来。
汪精卫困在印度支那一年多,遭到军统多次暗杀。
但是阴错阳差,总是没能得手。
为求逼真,军统刺客并不知道何天宝是自己人。
何天宝在一次交火中受了伤,汪精卫以为板荡见忠良,从此视为心腹。
1940年3月,汪精卫走投无路,接受了日本人新的、更加丧权辱国的条件,到南京当起了汉奸。
何家姐弟也跟着到了南京。
当时日本人手头的汉奸并不止汪精卫一家,满洲国有皇帝溥仪,华北五省的汉奸们在七七事变后就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满洲国汪精卫认了,华北他是要“收回”的。
但是北平众汉奸自认比汪某人资格老,根本不理南京的命令。
双方争执不断,日本人很乐意看到这种局面,表面上假装劝解,背地里添油加醋。
汪精卫到底名气大些,终于逼得日本人略作让步,命令北平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换了块招牌,改叫“华北政务委员会”。
但是换汤不换药,南京政府令不过淮河。
但大家都是汉奸,又是邻居,总有些事务必须协调处理,现在北平既然在名义上降了一级,南京政府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派个专员或者视察员过去。
北平偏偏不准南京派人去管,驻华北的日军支持他们,南京又不肯自降身份派个使团去--那就等于承认北平和他们平起平坐了。
最后无奈之下,南京决定先派人北平成立一个苏浙皖商人行会,然后以这个商人行会的名义,可以先协调一些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南北间货币兑换、事实关税之类。
这个位子很微妙,任务棘手,但是如果做得好就可能成为日后在北平的方面大员。
汪精卫政权的几个头目角力一番,迟迟决定不了人选。
不知出自什么心理,苏浙皖税务总局局长邵式军推荐了何天宝。
汪精卫立刻同意。
何天宝去找陈公博推辞,他是重庆派来南京卧底的,跑到北平去算什么?陈公博也没办法,原来是汪夫人陈璧君的意思,报答何天宝越南护驾之功。
汪精卫大概是民国忠奸左右各色名人中唯一怕老婆的,陈璧君就是南京小朝廷的太上皇,说一不二。
何天宝同何毓秀这对假夫妻之间,按家庭算,何毓秀是把他拉扯大的姐姐;按军统内部算,何毓秀是他的上级。
所以他回家去先正儿八经地向何毓秀汇报。
潜入敌人内部的特工被敌人调来调去是常有的事。
何毓秀只能通过秘密渠道通报重庆。
上级回应,交代了军统北平站的联络方法,但是郑重提示,如果没有重要情报不要跟北平站联络,最好就像真的汪伪人物一样活动,然后尽快找机会再调回汪精卫身边。
姐弟俩准备些礼物去谢了邵式军,邵氏军说他的亲戚盛文颐想跟北方做生意,到时候请何天宝多多关照。
盛文颐是日本人的鸦片买办,垄断了江浙一带的鸦片生意。
何天宝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从邵家出来,何天宝心虚地自我批评,说既然反正要答应邵氏军就不该摆臭脸,何毓秀倒是没批评他,毕竟他们“扮演”的是青年华侨,不是上海滩老油条。
姐弟俩当晚收拾东西到深夜,第三天清早就启程了。
客运码头。
人群分开,走出一群穿中山装的人,各带热情洋溢的官场式假笑。
都是汪伪几个核心人物如周佛海李士群等人的秘书,而且不是当家主事的人,而是末位小龙套。
何家姐弟对视一眼,心中有数,这几位大臣是在提醒何天宝他的位置。
何天宝亲热而有礼貌地跟几位小秘书寒暄,相约互相提携共同进步,几位小秘书一路把他们送上船,站在栈桥上不走,直到目送火轮船在汽笛声中离开,还在不断挥手。
何天宝在甲板上向他们挥了几分钟手作为回礼,直到这群人连同码头变成了江水边缘的一个黑点,才回到船舱坐下。
轮船开了半天,到了上海。
姐弟俩在这里上岸,换津浦线的火车去北平。
这班火车没有卧铺,所谓头等车厢只是隔成了隔间而已。
何天宝包了个隔间,但上车一看,车厢里竟然已经坐了个留仁丹胡、坐姿笔挺、满面笑容的中年男子,一看就是日本人,只有日本人才能笑得如此趾高气扬。
列车长一道烟地出现,打躬作揖地说了半天好话,这是临时加进来的客人,偏偏整节车厢只有他们这个包间只有两人。
日本人也出来鞠躬,说:“给你们添麻烦了。”
何天宝无奈地接受事实,让列车长走了,进去坐下。
日本人拿出烟和啤酒,送给何天宝,自我介绍说姓井上,名太郎。
何天宝介绍了何毓秀和自己。
井上太郎中文好而且健谈,不断跟何天宝攀谈。
两人年纪相仿,不过这日本人更有阅历,更圆滑世故,不谈时事和战争,发现何天宝对火车、汽车、机械之类的有兴趣,就跟他聊这些,车还没出湖北,两人已经热火朝天,彷佛平生知己。
趁日本人去厕所的功夫,何毓秀提醒何天宝:“小心。”
何天宝说:“放心,他迷惑不了我--我再年幼无知,也不会被男人迷倒。”
何毓秀说:“日本女人也迷不住你,这点信心我是有的--你好歹也是在法国见识过的。我想说的是,我们... -->>
1940年7月10日。
晨。
南京客运码头。
南京号称中国四大火炉,清晨就已经闷热不堪。
潮湿的风自东南方吹来,吹过江南水乡纵横的水网稻田,吹过雨花台上三年前那场悲惨战事的弹痕,吹开城门洞下乡农担子里的枇杷味道,吹进古都仍然空洞残破的街道,吹动政府楼宇上飘荡的汪精卫版青天白日旗(加了个绣着“和平反共救国”的三角),吹斜了江面上来往船只的烟柱,吹远了客运码头前报童的叫卖声:“看报看报,夫子庙里花和尚陷阱!看报看报,英法北非大海战!看报看报,国共苏北内讧!”
一对年轻男女挽着手臂走进码头大堂,像是一对洋派夫妻。
两人有些夫妻相,都是大眼睛长睫毛鼻梁挺直,俊美中带着英气勃勃,男的白衬衫黑西裤,样子斯文。
女的留着个女式分头,白衬衫黑色百褶裙,裙下踩着高跟鞋,看起来比男的还高。
男子柔声对女子说:“时间还早,让我看看有没有新的报纸卖。”
“那些假消息有什么好看的?”
“关于欧洲大战的新闻还是靠得住的。”
“欧洲大战,你这么上心做什么?”
“寰球角力,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觉得欧洲远在万里之外没有联系,我倒觉得其中有中国的机会也有中国的危机……”
“好啦好啦,去吧去吧。”
“谢谢姐姐。”
“喂。”短发女子剑眉微皱,严峻中带点温情。
“多谢夫人。”男子看看四下无人注意,俏皮地在她脸颊上吻了一下,快步向大厅一侧的卖报人走去,女子满脸绯红,转开了脸。
这两人并不是真的夫妻,而是一对姐弟,女的叫何毓秀,二十五岁,男的叫何天宝,二十一岁。
他们是军统特工。
1938年年底汪精卫潜逃出国开始“和平运动”,他本来跟日本的近卫内阁有默契,但他刚刚逃到法属印度支那,近卫内阁就来了个突然辞职,继任的东条内阁拒不承认前任与汪精卫的口头协定,汪精卫进退失据,困在当时是法国殖民地的河内。
为了接近汪精卫,军统安排了一批年轻特工到法国突击学习法语。
何家姐弟年轻又有些语言天分学得最快,被选中。
何天宝名字不变,何毓秀改名于秀,假扮旅法归来的华侨夫妻流落河内。
何天宝投靠到汪精卫的寓所当翻译,说是翻译,更像跑街。
汪精卫夫妇在辛亥革命成功后曾短期留学法国,遇上经历类似的小夫妻有亲近感,跟何天宝渐渐熟悉起来。
汪精卫困在印度支那一年多,遭到军统多次暗杀。
但是阴错阳差,总是没能得手。
为求逼真,军统刺客并不知道何天宝是自己人。
何天宝在一次交火中受了伤,汪精卫以为板荡见忠良,从此视为心腹。
1940年3月,汪精卫走投无路,接受了日本人新的、更加丧权辱国的条件,到南京当起了汉奸。
何家姐弟也跟着到了南京。
当时日本人手头的汉奸并不止汪精卫一家,满洲国有皇帝溥仪,华北五省的汉奸们在七七事变后就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满洲国汪精卫认了,华北他是要“收回”的。
但是北平众汉奸自认比汪某人资格老,根本不理南京的命令。
双方争执不断,日本人很乐意看到这种局面,表面上假装劝解,背地里添油加醋。
汪精卫到底名气大些,终于逼得日本人略作让步,命令北平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换了块招牌,改叫“华北政务委员会”。
但是换汤不换药,南京政府令不过淮河。
但大家都是汉奸,又是邻居,总有些事务必须协调处理,现在北平既然在名义上降了一级,南京政府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派个专员或者视察员过去。
北平偏偏不准南京派人去管,驻华北的日军支持他们,南京又不肯自降身份派个使团去--那就等于承认北平和他们平起平坐了。
最后无奈之下,南京决定先派人北平成立一个苏浙皖商人行会,然后以这个商人行会的名义,可以先协调一些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南北间货币兑换、事实关税之类。
这个位子很微妙,任务棘手,但是如果做得好就可能成为日后在北平的方面大员。
汪精卫政权的几个头目角力一番,迟迟决定不了人选。
不知出自什么心理,苏浙皖税务总局局长邵式军推荐了何天宝。
汪精卫立刻同意。
何天宝去找陈公博推辞,他是重庆派来南京卧底的,跑到北平去算什么?陈公博也没办法,原来是汪夫人陈璧君的意思,报答何天宝越南护驾之功。
汪精卫大概是民国忠奸左右各色名人中唯一怕老婆的,陈璧君就是南京小朝廷的太上皇,说一不二。
何天宝同何毓秀这对假夫妻之间,按家庭算,何毓秀是把他拉扯大的姐姐;按军统内部算,何毓秀是他的上级。
所以他回家去先正儿八经地向何毓秀汇报。
潜入敌人内部的特工被敌人调来调去是常有的事。
何毓秀只能通过秘密渠道通报重庆。
上级回应,交代了军统北平站的联络方法,但是郑重提示,如果没有重要情报不要跟北平站联络,最好就像真的汪伪人物一样活动,然后尽快找机会再调回汪精卫身边。
姐弟俩准备些礼物去谢了邵式军,邵氏军说他的亲戚盛文颐想跟北方做生意,到时候请何天宝多多关照。
盛文颐是日本人的鸦片买办,垄断了江浙一带的鸦片生意。
何天宝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从邵家出来,何天宝心虚地自我批评,说既然反正要答应邵氏军就不该摆臭脸,何毓秀倒是没批评他,毕竟他们“扮演”的是青年华侨,不是上海滩老油条。
姐弟俩当晚收拾东西到深夜,第三天清早就启程了。
客运码头。
人群分开,走出一群穿中山装的人,各带热情洋溢的官场式假笑。
都是汪伪几个核心人物如周佛海李士群等人的秘书,而且不是当家主事的人,而是末位小龙套。
何家姐弟对视一眼,心中有数,这几位大臣是在提醒何天宝他的位置。
何天宝亲热而有礼貌地跟几位小秘书寒暄,相约互相提携共同进步,几位小秘书一路把他们送上船,站在栈桥上不走,直到目送火轮船在汽笛声中离开,还在不断挥手。
何天宝在甲板上向他们挥了几分钟手作为回礼,直到这群人连同码头变成了江水边缘的一个黑点,才回到船舱坐下。
轮船开了半天,到了上海。
姐弟俩在这里上岸,换津浦线的火车去北平。
这班火车没有卧铺,所谓头等车厢只是隔成了隔间而已。
何天宝包了个隔间,但上车一看,车厢里竟然已经坐了个留仁丹胡、坐姿笔挺、满面笑容的中年男子,一看就是日本人,只有日本人才能笑得如此趾高气扬。
列车长一道烟地出现,打躬作揖地说了半天好话,这是临时加进来的客人,偏偏整节车厢只有他们这个包间只有两人。
日本人也出来鞠躬,说:“给你们添麻烦了。”
何天宝无奈地接受事实,让列车长走了,进去坐下。
日本人拿出烟和啤酒,送给何天宝,自我介绍说姓井上,名太郎。
何天宝介绍了何毓秀和自己。
井上太郎中文好而且健谈,不断跟何天宝攀谈。
两人年纪相仿,不过这日本人更有阅历,更圆滑世故,不谈时事和战争,发现何天宝对火车、汽车、机械之类的有兴趣,就跟他聊这些,车还没出湖北,两人已经热火朝天,彷佛平生知己。
趁日本人去厕所的功夫,何毓秀提醒何天宝:“小心。”
何天宝说:“放心,他迷惑不了我--我再年幼无知,也不会被男人迷倒。”
何毓秀说:“日本女人也迷不住你,这点信心我是有的--你好歹也是在法国见识过的。我想说的是,我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