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大三国的小人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王修,字叔治,本名为王脩,北海郡营陵人。
读过三国的人,大部分人都记不起他。我今天来说说他。
王修这个人,很重感情。
很小的时候,母亲死了。王修伏在母亲的身上,放声大哭,直到哭得昏厥过去。
村人都很感动,感叹道,这么小的孩子,如此重孝道重情义,长大了肯定有大出息。
古代把孝道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帝王选用良才时,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么会对我君王尽忠呢?
王修那时太小,不可能是作秀,他是出于真心的。
王修到了二十岁时,到南阳郡游学,住在一个朋友张奉的家里。张奉待他很好,可张奉的家里人有些意见,觉得家里凭空住一个外人很不方便。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却在背地里有些怨言。有爱传话的人把这怨言告诉了王修,说张奉的家人不愿意让你住呢。王修说,这很正常,怪不得他们,因为他们的生活受到影响,如果他们没有怨言,倒不是真心的了。
这人又把王修的话说给了张奉的家人。张奉的家人从此不在外面说王修了。
这时候,朝廷有个朋友托人带来书信,说朝廷有一个很重要的空位子,希望王修来填补。王修很高兴,收拾好行装要走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外。张奉的全家人都食物中毒,病倒了。王修又把行李放下来。张奉说,你走吧,我们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不能耽误你的正事。王修说,不可,我必须留下来照顾你们,在朋友最需要我的时候,我离开了,这是不仁不义之举,也不是我所能做的。又说,官多当一时,少当一时无关紧要,朋友的身体才至关重要。
于是,王修留下来亲自精心照顾他们,直到他们病好了才离开。待赶到京城,那个位子已经被别人占去了。朋友说,叫你早来你不来,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再说,那么好的位子多少人瞅着、馋着呀,现在迟了,被别人占去了,你后悔去吧。王修说,没关系,说明这个位子本来就不属于我,不属于我的,我没得到,我后悔什么呢?
在京城待了些日子,王修又去了北海。北海国相孔融认为王修德才兼备,请他做自己的主簿,分管高密县治。没事的时候,孔融请王修喝酒聊天,十分融洽。
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北海有人反叛,冲进孔融的府中。为首的叛贼对孔融说,你不是品德高尚,才华过人,号召力强吗?
可是,今天怎么没有一个人来救你啊。看来,大家都欺骗了你。
孔融说,别人我不敢说,王修肯定来。
反贼说,算了吧,你感觉也太好了吧,他躲还来不及呢,能来找死?
话音刚落,外面有人大叫,谁动孔国相一根毫毛,我与之同归于尽。
众人回首一看,只见王修仗剑而入。贼首问,你带了多少人?王修说,一人而已。贼首放下兵刃,敛容作揖说,真义士也!
贼首一挥手,带着手下人,撤了。
这叫做,盗亦有道。
孔融说,今天亏得你来相救,不然不知是何结果呢。
王修说,坏人总是胆怯的,越怕越张狂。再说了,这些人都是穷苦人,缺乏管束引导,其实他们内心都是向善的。
后来,王修到冀州袁谭手下谋事。
袁谭是袁绍的大公子,能文能武,才华过人。他很欣赏王修,觉得王修是个人才。有什么事都跟王修商量。有时候,袁谭做了一件事,心里没底,问王修自己做得如何。王修总是如实相告。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从不隐讳。
袁谭很高兴,要赏他金银,要升他官职。
王修拒绝了。他说,这都是我份内的事,没什么可封赏的。
王修还说,等我以后立下大功劳,您再封赏我也不迟。
袁谭说,王修是个直筒子。有什么话说什么话。很真实,没有什么歪心,很好。我们河北多名士,也都非常忠心,但也各有私心,没有一个像王修这样,有所为,而无所图。
袁谭还说,像王修这样的人,打着灯笼也难找了。
王修跟管统是朋友。两个人很亲密。亲密的表现是,经常吵架。有时候吵得不可开交,都要打起来了,那意思是有我没你,有你没我势不两立了。可第二天见面,和好如初。
然后再吵,再和好,越吵架,还越往一起跑。
管统也是一个直筒子,有什么说什么。
有人看着腻味。意见不统一,就分开得了,干嘛还非得往一起跑呢。
人家朋友在一起,互相帮衬,说好话,抬轿子。这两人倒好,互相拆台。交这样的朋友,有什么意思?
或许,这样的朋友,才有意思。
曹操的人马打过来了。袁绍接连吃败仗,最后吐血而亡。
那时袁谭正在外面驻守。袁绍的手下人立小公子袁尚为主。
袁谭得到消息很生气,就要联合曹操,回兵冀... -->>
王修,字叔治,本名为王脩,北海郡营陵人。
读过三国的人,大部分人都记不起他。我今天来说说他。
王修这个人,很重感情。
很小的时候,母亲死了。王修伏在母亲的身上,放声大哭,直到哭得昏厥过去。
村人都很感动,感叹道,这么小的孩子,如此重孝道重情义,长大了肯定有大出息。
古代把孝道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帝王选用良才时,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么会对我君王尽忠呢?
王修那时太小,不可能是作秀,他是出于真心的。
王修到了二十岁时,到南阳郡游学,住在一个朋友张奉的家里。张奉待他很好,可张奉的家里人有些意见,觉得家里凭空住一个外人很不方便。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却在背地里有些怨言。有爱传话的人把这怨言告诉了王修,说张奉的家人不愿意让你住呢。王修说,这很正常,怪不得他们,因为他们的生活受到影响,如果他们没有怨言,倒不是真心的了。
这人又把王修的话说给了张奉的家人。张奉的家人从此不在外面说王修了。
这时候,朝廷有个朋友托人带来书信,说朝廷有一个很重要的空位子,希望王修来填补。王修很高兴,收拾好行装要走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外。张奉的全家人都食物中毒,病倒了。王修又把行李放下来。张奉说,你走吧,我们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不能耽误你的正事。王修说,不可,我必须留下来照顾你们,在朋友最需要我的时候,我离开了,这是不仁不义之举,也不是我所能做的。又说,官多当一时,少当一时无关紧要,朋友的身体才至关重要。
于是,王修留下来亲自精心照顾他们,直到他们病好了才离开。待赶到京城,那个位子已经被别人占去了。朋友说,叫你早来你不来,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再说,那么好的位子多少人瞅着、馋着呀,现在迟了,被别人占去了,你后悔去吧。王修说,没关系,说明这个位子本来就不属于我,不属于我的,我没得到,我后悔什么呢?
在京城待了些日子,王修又去了北海。北海国相孔融认为王修德才兼备,请他做自己的主簿,分管高密县治。没事的时候,孔融请王修喝酒聊天,十分融洽。
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北海有人反叛,冲进孔融的府中。为首的叛贼对孔融说,你不是品德高尚,才华过人,号召力强吗?
可是,今天怎么没有一个人来救你啊。看来,大家都欺骗了你。
孔融说,别人我不敢说,王修肯定来。
反贼说,算了吧,你感觉也太好了吧,他躲还来不及呢,能来找死?
话音刚落,外面有人大叫,谁动孔国相一根毫毛,我与之同归于尽。
众人回首一看,只见王修仗剑而入。贼首问,你带了多少人?王修说,一人而已。贼首放下兵刃,敛容作揖说,真义士也!
贼首一挥手,带着手下人,撤了。
这叫做,盗亦有道。
孔融说,今天亏得你来相救,不然不知是何结果呢。
王修说,坏人总是胆怯的,越怕越张狂。再说了,这些人都是穷苦人,缺乏管束引导,其实他们内心都是向善的。
后来,王修到冀州袁谭手下谋事。
袁谭是袁绍的大公子,能文能武,才华过人。他很欣赏王修,觉得王修是个人才。有什么事都跟王修商量。有时候,袁谭做了一件事,心里没底,问王修自己做得如何。王修总是如实相告。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从不隐讳。
袁谭很高兴,要赏他金银,要升他官职。
王修拒绝了。他说,这都是我份内的事,没什么可封赏的。
王修还说,等我以后立下大功劳,您再封赏我也不迟。
袁谭说,王修是个直筒子。有什么话说什么话。很真实,没有什么歪心,很好。我们河北多名士,也都非常忠心,但也各有私心,没有一个像王修这样,有所为,而无所图。
袁谭还说,像王修这样的人,打着灯笼也难找了。
王修跟管统是朋友。两个人很亲密。亲密的表现是,经常吵架。有时候吵得不可开交,都要打起来了,那意思是有我没你,有你没我势不两立了。可第二天见面,和好如初。
然后再吵,再和好,越吵架,还越往一起跑。
管统也是一个直筒子,有什么说什么。
有人看着腻味。意见不统一,就分开得了,干嘛还非得往一起跑呢。
人家朋友在一起,互相帮衬,说好话,抬轿子。这两人倒好,互相拆台。交这样的朋友,有什么意思?
或许,这样的朋友,才有意思。
曹操的人马打过来了。袁绍接连吃败仗,最后吐血而亡。
那时袁谭正在外面驻守。袁绍的手下人立小公子袁尚为主。
袁谭得到消息很生气,就要联合曹操,回兵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