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寻龙迷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之鉴,治理天下非得要用读书人不可。
比如眼前这个才名满天下的解缙。
随着对诸藩王兵权的削减完成,朱棣明白,现在的国家已经完成了对前朝弊病的清洗,现在需要进行安定的建设发展,所以他重用像解缙这样的名士,让他们编撰永乐大典,都是为了获取文人士族的支持,营造全国安定,蒸蒸日上的气象。
而目前朝臣议论纷纷的立储之事,他也想听听这个大才子的意见。
朱棣在凉亭里的石凳上坐下,端起石桌上的青花瓷茶杯浅浅呡了一口,香气扑鼻。抬起头缓缓说:“你起来回话吧。”
解缙跪了好半晌,膝盖都有点生痛,赶紧站起来,在一旁垂手而立。
朱棣放下茶杯,慢慢吐出一口气,道:“刚才问你的问题,考虑得如何?”
解缙暗暗叫苦,刚才朱棣话里话外分明有立二皇子朱高煦为太子的意思。
但是朝中无人不知,当了多年燕王世子的大皇子朱高炽为人端庄沉静,言行识度,多年来协理政事,在靖难之役中和姚广孝留守北平,保证了朱棣大军的后方,实在是贤德之主,是立太子的不二之选。
可是他自小喜欢读书,喜静厌动,以致体态肥胖,行动不便,健康也不甚佳,很不得朱棣喜爱。
而二皇子朱高煦恰恰相反,自小就喜动好武,在靖难之役中
作战勇猛,战功赫赫,深得朱棣喜爱,甚至战场上曾亲口许其以太子之位,现在要劝谏只怕会触皇上的逆鳞,这可如何是好。
寻思半天,朱棣已经有点不耐烦了,鼻子里轻轻地“嗯”了一声。
解缙无法,只能躬身直言道:“臣以为当立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生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
朱棣听完,沉默无语,想起这后半句竟像在说自己,脸色渐渐阴了下来。
他不是不知道朱高煦自小生性凶悍,言行轻佻,一直被太祖所厌恶,当年朱允炆登基时自己曾为了大局出发把三个儿子一同送进京中为质,朱高煦惹是生非,自己写信让其舅舅徐辉祖管教,不料他竟偷了舅舅的马逃出京师直回北平,沿路还多有杀伤官员和驿卒,引得朝廷对自己很是不满。
但是靖难之役中他武功高强,作战勇猛,作为主力多有战功,还数次救朱棣于危难,喜爱之余自己在阵前亲口许以太子之位,而今要为了立那个肥头大耳的书呆子让自己食言而肥?
在他心中更重要的是朱高炽整日与这些读书人交好,性格不够刚毅,行径颇似当年的侄儿,恐日后难保不会与侄儿一样被这些举着正道传统大旗的人所蒙蔽胁迫,自己经历的这几年的风雨不能不成为前车之鉴。
解缙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里有毛病,影射了皇上夺位之举,他偷偷抬头看了眼朱棣那阴沉的脸色更是有大难临头的感觉,一时间,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朱棣有些心烦意乱的随手拨弄着石桌上的物件,刚才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前来给皇爷爷请安刚走,桌上还放着他呈上给朱棣御览的抄写本,解缙一眼瞥见,忽然灵机一动,想起了个宫中的传说。
据说朱瞻基出生的晚上,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个梦,梦见父皇朱元璋亲手把一个象征权力的大圭交给了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后回忆梦里的情景,觉得十分吉祥,正在这时有人来报,说朱瞻基降生了。
朱棣马上意识到梦中的情景正印证在孙子的身上,他跑去看孙子,小朱瞻基长得和他很相似,脸上还有一种英气,朱棣大为高兴,从此格外宠爱这个孙子,连孙子的老师都亲自指派,还常常过问他的学业,这个孙子也确实卓尔不凡,小小年纪已经隐隐有王者之气。
今天既然谈到立太子,当然需要借助皇孙了。毕竟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不是只看一代的。
解缙立即跪下,对朱棣长拜,只说了三个字:“好圣孙。”
朱棣一愣,立刻明白过来。
解缙抬起头,君臣二人相视而笑。
(本章完)
之鉴,治理天下非得要用读书人不可。
比如眼前这个才名满天下的解缙。
随着对诸藩王兵权的削减完成,朱棣明白,现在的国家已经完成了对前朝弊病的清洗,现在需要进行安定的建设发展,所以他重用像解缙这样的名士,让他们编撰永乐大典,都是为了获取文人士族的支持,营造全国安定,蒸蒸日上的气象。
而目前朝臣议论纷纷的立储之事,他也想听听这个大才子的意见。
朱棣在凉亭里的石凳上坐下,端起石桌上的青花瓷茶杯浅浅呡了一口,香气扑鼻。抬起头缓缓说:“你起来回话吧。”
解缙跪了好半晌,膝盖都有点生痛,赶紧站起来,在一旁垂手而立。
朱棣放下茶杯,慢慢吐出一口气,道:“刚才问你的问题,考虑得如何?”
解缙暗暗叫苦,刚才朱棣话里话外分明有立二皇子朱高煦为太子的意思。
但是朝中无人不知,当了多年燕王世子的大皇子朱高炽为人端庄沉静,言行识度,多年来协理政事,在靖难之役中和姚广孝留守北平,保证了朱棣大军的后方,实在是贤德之主,是立太子的不二之选。
可是他自小喜欢读书,喜静厌动,以致体态肥胖,行动不便,健康也不甚佳,很不得朱棣喜爱。
而二皇子朱高煦恰恰相反,自小就喜动好武,在靖难之役中
作战勇猛,战功赫赫,深得朱棣喜爱,甚至战场上曾亲口许其以太子之位,现在要劝谏只怕会触皇上的逆鳞,这可如何是好。
寻思半天,朱棣已经有点不耐烦了,鼻子里轻轻地“嗯”了一声。
解缙无法,只能躬身直言道:“臣以为当立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生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
朱棣听完,沉默无语,想起这后半句竟像在说自己,脸色渐渐阴了下来。
他不是不知道朱高煦自小生性凶悍,言行轻佻,一直被太祖所厌恶,当年朱允炆登基时自己曾为了大局出发把三个儿子一同送进京中为质,朱高煦惹是生非,自己写信让其舅舅徐辉祖管教,不料他竟偷了舅舅的马逃出京师直回北平,沿路还多有杀伤官员和驿卒,引得朝廷对自己很是不满。
但是靖难之役中他武功高强,作战勇猛,作为主力多有战功,还数次救朱棣于危难,喜爱之余自己在阵前亲口许以太子之位,而今要为了立那个肥头大耳的书呆子让自己食言而肥?
在他心中更重要的是朱高炽整日与这些读书人交好,性格不够刚毅,行径颇似当年的侄儿,恐日后难保不会与侄儿一样被这些举着正道传统大旗的人所蒙蔽胁迫,自己经历的这几年的风雨不能不成为前车之鉴。
解缙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里有毛病,影射了皇上夺位之举,他偷偷抬头看了眼朱棣那阴沉的脸色更是有大难临头的感觉,一时间,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朱棣有些心烦意乱的随手拨弄着石桌上的物件,刚才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前来给皇爷爷请安刚走,桌上还放着他呈上给朱棣御览的抄写本,解缙一眼瞥见,忽然灵机一动,想起了个宫中的传说。
据说朱瞻基出生的晚上,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个梦,梦见父皇朱元璋亲手把一个象征权力的大圭交给了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后回忆梦里的情景,觉得十分吉祥,正在这时有人来报,说朱瞻基降生了。
朱棣马上意识到梦中的情景正印证在孙子的身上,他跑去看孙子,小朱瞻基长得和他很相似,脸上还有一种英气,朱棣大为高兴,从此格外宠爱这个孙子,连孙子的老师都亲自指派,还常常过问他的学业,这个孙子也确实卓尔不凡,小小年纪已经隐隐有王者之气。
今天既然谈到立太子,当然需要借助皇孙了。毕竟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不是只看一代的。
解缙立即跪下,对朱棣长拜,只说了三个字:“好圣孙。”
朱棣一愣,立刻明白过来。
解缙抬起头,君臣二人相视而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