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万历外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最快更新万历外史最新章节!
秦州城西南十余里处,有一个名叫杨家坪的小村落。时值七月初五,正是处暑节气。村中农户午休之后,都去了田地营务庄稼。不事劳作的顽童们少了约束,开始四处奔跑嬉戏,村中到处都是他们的声音。
村子偏南的一个院落中,西厢房内,土炕上躺着一个年方十岁的男童,此时睡得正沉。炕边上坐着一个十一、二岁的丫头,手执一把高粱秆编成的扇子,缓缓挥动,为炕上的少年送出习习凉风。
男童名叫杨铮,是这户人家的幼子。一个多月之前,他与一名玩伴赌赛爬树,失足从树上跌下,虽然未伤到筋骨,只在身上留下二十余道皮肉之伤,却因此大病了一场,昏迷近半月方始醒转。
初醒之际,他身体极为虚弱,这倒还在其次。让他父母担心不已的是,这娃娃一连数日都不说话,看向家人的眼神总透着惊疑之色,全无亲近之意。他父母还当他得了离魂症,心中悲切之极。
幸好又过了些时日,杨铮渐渐好了起来,不仅身体开始康复,也能开口说话了,对家人也亲近起来,他父母这才终于放心。
为杨铮打扇子的丫头名叫石榴,是杨铮父亲的一位故交送来的婢女,来这个家还不到一个月。因大明严禁平民蓄奴,石榴名义上是杨铮父母新收的养女。
过了不长时间,杨铮醒了过来。石榴问道:“二哥,可是被吵到了?”
杨铮道:“那倒没有,睡足了自然就醒了。”坐起来指了指窗下木桌上的水碗,石榴便放下扇子,倒了些清水给他端了过来。杨铮喝了水,又道:“石榴,我想下地走走。”
石榴将水碗放回桌上,道:“二哥,你能走了吗?”
杨铮道:“走走看吧,总这么躺着可不是个事,越躺好得越慢。”
石榴扶杨铮坐在炕边,找来杨铮的麻鞋给他穿上。杨铮看着脚上的这双麻鞋,不觉笑了。鞋底以麦秸交织而成,三层叠在一起,上面还覆着一层厚实的棉布;鞋帮、鞋面皆用麻线编成,间隔透空,形制对称;鞋头上缀着一个小小的球形红缨,使整个鞋的色彩不再单调,多了几分活泼。
石榴问道:“二哥,你笑什么?”
杨铮道:“这鞋头上的红缨很是有趣。你以前见过么?”
石榴道:“以前倒不曾见过,不过我见村里的儿童穿的鞋大都如此。这是大姐前些天给你新做的鞋。”边说边扶杨铮站了起来。
杨铮在地上走了两步,感到鞋底柔软舒适,很是合脚,赞道:“大姐的手真巧。咱们去院子里。”
石榴扶杨铮出了屋,下了三级石阶,来到院内。院角伏着的大黄狗跑上前来,冲杨铮直摇尾巴。这狗性子很温和,平常也不怎么叫,只有生人来了才会叫几声。
杨铮在黄狗头上轻抚几下,一边慢走,一边打量起自家的这个小院。
这院子约摸两丈见方,靠北面是正屋,正屋两侧各有一间耳房。
西边便是他住的这间屋,屋子南侧有一个独立小间,那是茅厕;东屋与西屋相对,看着稍小一点,靠南也有个小间,那是厨房。
院子南边是一道半人多高的篱笆墙,院门在偏东一点的位置,篱笆墙的西半边搭了个棚子,里面堆放着柴草。柴棚边上有一个鸡笼,里面养着三只母鸡,每天都能产一两枚蛋。最近这些日子,那些蛋一个不落的都进了杨铮的肚子。
正屋和东西两厢房都建在约两尺高的砖石基座上,屋墙均用和着麦秸杆的黄泥夯筑,看不到一片砖。三面屋的屋顶上是青黑色的瓦,正屋的屋脊在正中,屋顶为“人”字形,此结构唤作马鞍架;东西厢房屋脊均在靠外墙的一侧,看上去好似只有半片屋,俗名一坡水。
石榴见杨铮东张西望,笑道:“二哥,你怎么好似头一回来自己家一样。”
杨铮笑道:“在屋里躺了一个多月,可把我闷得够呛,好不容易才能走出来,自然要多看看。还是外面好啊,多亮堂!”
几间屋的檐高,至少都有一丈,室内并不让人觉得逼仄,只不过为了冬天保暖,窗子有些小,因而会显得有些阴暗。只有厨房的窗户开得很大,那是为了方便散烟。
杨铮这些天在屋里实在是呆得够了,出来走一走,心里都好似敞亮起来。不多时,他额头出了汗,石榴道:“歇歇吧。”杨铮点了点头,在檐下台阶上坐了下来,石榴去拿了手巾给他擦汗。
杨铮道:“石榴,你在我家还住得惯吗?”
石榴道:“住得惯,爹娘都对我很好。”
杨铮道:“这样说来,你以前的主家对你很不好啰?”
石榴犹豫着道:“没……没有。”
杨铮笑道:“... -->>
,最快更新万历外史最新章节!
秦州城西南十余里处,有一个名叫杨家坪的小村落。时值七月初五,正是处暑节气。村中农户午休之后,都去了田地营务庄稼。不事劳作的顽童们少了约束,开始四处奔跑嬉戏,村中到处都是他们的声音。
村子偏南的一个院落中,西厢房内,土炕上躺着一个年方十岁的男童,此时睡得正沉。炕边上坐着一个十一、二岁的丫头,手执一把高粱秆编成的扇子,缓缓挥动,为炕上的少年送出习习凉风。
男童名叫杨铮,是这户人家的幼子。一个多月之前,他与一名玩伴赌赛爬树,失足从树上跌下,虽然未伤到筋骨,只在身上留下二十余道皮肉之伤,却因此大病了一场,昏迷近半月方始醒转。
初醒之际,他身体极为虚弱,这倒还在其次。让他父母担心不已的是,这娃娃一连数日都不说话,看向家人的眼神总透着惊疑之色,全无亲近之意。他父母还当他得了离魂症,心中悲切之极。
幸好又过了些时日,杨铮渐渐好了起来,不仅身体开始康复,也能开口说话了,对家人也亲近起来,他父母这才终于放心。
为杨铮打扇子的丫头名叫石榴,是杨铮父亲的一位故交送来的婢女,来这个家还不到一个月。因大明严禁平民蓄奴,石榴名义上是杨铮父母新收的养女。
过了不长时间,杨铮醒了过来。石榴问道:“二哥,可是被吵到了?”
杨铮道:“那倒没有,睡足了自然就醒了。”坐起来指了指窗下木桌上的水碗,石榴便放下扇子,倒了些清水给他端了过来。杨铮喝了水,又道:“石榴,我想下地走走。”
石榴将水碗放回桌上,道:“二哥,你能走了吗?”
杨铮道:“走走看吧,总这么躺着可不是个事,越躺好得越慢。”
石榴扶杨铮坐在炕边,找来杨铮的麻鞋给他穿上。杨铮看着脚上的这双麻鞋,不觉笑了。鞋底以麦秸交织而成,三层叠在一起,上面还覆着一层厚实的棉布;鞋帮、鞋面皆用麻线编成,间隔透空,形制对称;鞋头上缀着一个小小的球形红缨,使整个鞋的色彩不再单调,多了几分活泼。
石榴问道:“二哥,你笑什么?”
杨铮道:“这鞋头上的红缨很是有趣。你以前见过么?”
石榴道:“以前倒不曾见过,不过我见村里的儿童穿的鞋大都如此。这是大姐前些天给你新做的鞋。”边说边扶杨铮站了起来。
杨铮在地上走了两步,感到鞋底柔软舒适,很是合脚,赞道:“大姐的手真巧。咱们去院子里。”
石榴扶杨铮出了屋,下了三级石阶,来到院内。院角伏着的大黄狗跑上前来,冲杨铮直摇尾巴。这狗性子很温和,平常也不怎么叫,只有生人来了才会叫几声。
杨铮在黄狗头上轻抚几下,一边慢走,一边打量起自家的这个小院。
这院子约摸两丈见方,靠北面是正屋,正屋两侧各有一间耳房。
西边便是他住的这间屋,屋子南侧有一个独立小间,那是茅厕;东屋与西屋相对,看着稍小一点,靠南也有个小间,那是厨房。
院子南边是一道半人多高的篱笆墙,院门在偏东一点的位置,篱笆墙的西半边搭了个棚子,里面堆放着柴草。柴棚边上有一个鸡笼,里面养着三只母鸡,每天都能产一两枚蛋。最近这些日子,那些蛋一个不落的都进了杨铮的肚子。
正屋和东西两厢房都建在约两尺高的砖石基座上,屋墙均用和着麦秸杆的黄泥夯筑,看不到一片砖。三面屋的屋顶上是青黑色的瓦,正屋的屋脊在正中,屋顶为“人”字形,此结构唤作马鞍架;东西厢房屋脊均在靠外墙的一侧,看上去好似只有半片屋,俗名一坡水。
石榴见杨铮东张西望,笑道:“二哥,你怎么好似头一回来自己家一样。”
杨铮笑道:“在屋里躺了一个多月,可把我闷得够呛,好不容易才能走出来,自然要多看看。还是外面好啊,多亮堂!”
几间屋的檐高,至少都有一丈,室内并不让人觉得逼仄,只不过为了冬天保暖,窗子有些小,因而会显得有些阴暗。只有厨房的窗户开得很大,那是为了方便散烟。
杨铮这些天在屋里实在是呆得够了,出来走一走,心里都好似敞亮起来。不多时,他额头出了汗,石榴道:“歇歇吧。”杨铮点了点头,在檐下台阶上坐了下来,石榴去拿了手巾给他擦汗。
杨铮道:“石榴,你在我家还住得惯吗?”
石榴道:“住得惯,爹娘都对我很好。”
杨铮道:“这样说来,你以前的主家对你很不好啰?”
石榴犹豫着道:“没……没有。”
杨铮笑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