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赵孝成王英烈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燕下都呈长方形,东西长约二十六里,南北宽十五里。它位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依太行山,南临易水,东部迤连于平原,地势险要,居高临下,便于防守。同时,也是燕国南下中原,争霸诸侯军事重镇。
公元前316年,燕王哙禅国于权臣子之,导致燕国怨声载道,战火四起。齐宣王趁机联合中山衅王,并以匡章为将,起临淄、即墨、高唐、平陆、莒五都之兵及北地之众,讨伐燕国。齐国以‘匡扶正义’为旗帜,不足六十日攻破燕国国都蓟城。
燕国,名存实亡。
赵武灵王刚结束对秦国的战事,见齐国、中山国联合攻破了燕国。赵武灵王不想齐国独大,威胁到赵国,以乐池为将,前去韩国,有说韩宣王,护送燕质子职回国,这就是燕昭王。
赵武灵王打着‘平叛驱齐’的口号,助燕昭王归国。燕昭王回到燕国下都,继任王位,光复燕国。
燕国复国,百废待兴。燕昭王一边筑黄金台招贤,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另一边为了提防齐国,不断修葺和巩固燕下都。燕昭王用了三十几年,复兴燕国,并以乐毅为将伐齐雪耻。然,燕昭王没有看到亡齐国的那一天,就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及至燕惠王继位,齐国反败为胜,光复失陷疆土。
燕下都见证了燕国的衰败…复兴…鼎盛…衰败这几个历史时期。
燕惠王伐齐失败,害怕齐国北上,又加大对燕下都的修缮。此时的燕下都,已经不是燕国一个军事重镇,而是成为了燕国的别都。
燕下都城池坚固,守备完善,粮草充足,又有两条大河形成天然的屏障。燕下都郡守是姬楚戈,将军是昌国君乐间。
许历和乐乘兵临燕下都,看着这座规模宏大,城固池阔,又无攻城之具,只能采取围而不攻。成安君、昌国君等人也倚仗地利之势,站稳脚跟,并抑制了溃败之势。燕、赵两国战事,再一次陷入了僵持局面。
这日,燕王做了一个美梦。他梦见自己的十几万大军,攻破了赵国代郡,占据了赵国北疆广袤的疆土。赵国不敌燕国的攻势,赵王丹无奈只能将北疆之地割给燕国。燕王饮马北疆,剑指中原,诸侯莫敌。燕王在梦中为自己取得的万世伟业,狂笑不已。
随着,一道钟鼓声传来,击碎了燕王的美梦。
燕王睁开双眼,坐立塌前,眸色有些落魄。燕王回忆起梦中的场景,是多么真实,不由自主地苦笑道:“南柯一梦啊!”
燕王往赵国北疆代郡的方向看去,扬声道:“寡人,何时才能得偿所愿。”
这时,几通鼓声,骤然响起。燕王闻声,脸色骤然一沉。这鼓声,代表敌国寇边。燕王大喊道:“发生了什么事。”
一人在殿门外高喊道:“王上,燕下都告急。”
“你说什么。燕下都告急。”燕王怒道:“莫非是齐国趁着我们和赵国交战,出兵伐我。”
“王上,这是成安君送回来的紧急军情。”宦者令快步走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高举着前线送回来的军情。
燕王见齐国出兵围困燕下都,成安君又送来紧急军情,想必是伐赵不利。燕王不顾礼仪,快速走下床榻,夺过宦者令手中的竹简,展开观看。燕王的神色,也随着竹简上的内容,变得狰狞可怕。寝殿中的任何人,都吓得瑟瑟发抖,呼吸都不敢大声。
燕王看罢,将手中的竹简一扔,怒喝道:“可恶,可恶。成安君、高阳君联合伐赵,遭遇惨败。他们不仅丢了攻下赵国的疆土,反而还丢了武垣、临邑、中阳三城。如今,赵国大军,兵围下都。”
宦者令道:“王上,燕下都告急。请王上,速召群臣入宫,商议国政。”
燕王拽紧手中的竹简,脖子上的青筋暴起,高喊道:“宣,诸臣入宫。”
不多时,蓟城上空响起一道又一道鼓声。燕国诸臣听闻鼓声,脸色突变,步入宫廷。燕王坐在王位上,面向诸臣,冷色道:“成安君送来战报,此次伐赵失利。赵国不仅击败高阳君、成安君,收复疆土。赵军趁势,攻入我国境内。武垣、临邑、中阳失守,赵军又兵围燕下都。诸位,战事不利,我们如何应对。”
燕国诸臣忽闻赵国攻破武垣、临邑、中阳,兵围燕下都,大惊失色,聒噪不已。燕王等了半响,也不见人说话,厉声道:“寡人问你们如何应对,不是来听你们吵架。”
诸臣闻燕王发怒,静默不语。
燕王见诸臣都不说话,抓起近身的竹简,扔了出去,咆哮道:“你们怎么都不说话,哑巴啦!”
诸臣战战兢兢,齐声请罪道:“臣等无能。”
燕王鼻息沉重道:“大司寇,你说,眼前局势,该怎么办。”
大司寇走了出来,迎视着燕王那道威逼的眼神,小心翼翼地回答道:“王上,武垣、中阳、临邑,这三邑是我们的门户。赵国攻破三城,即可兵围燕下都;又可北上,攻我蓟城。如今,我们战事不利,臣认为…”
燕王见他说了一半就不说了,大声问道:“继续说。”
大司寇语调有些颤抖道:“臣…主张…与…赵…言和。”
燕王抬高声调问道:“你说什么。”
大司寇说出了这几个字,反而觉得没那么害怕,高声道:“臣,主张言和。”
燕王不是没听清楚,他说的是什么。他是不敢相信,伐赵之时,群臣皆赞同。战事不利,竟然会有人主张言和。
燕王又喊道:“大司马。”
大司马出列道:“王上,我们起兵十几万伐赵,战事不利,也导致粮草不足,国库空虚。臣,附和大司寇之言,主张言和。”
燕王又喊了几个大臣,这些人都主张,不宜再战,理应主和。
燕王看着诸臣,问道:“你们都是这个意思。”
大殿上附和之音,一波又一波送了过来。
一人道:“王上,我们决不能求和。”
又有几人出列,都主张战。
大司寇问道:“战事不利,燕下都告急。主和,才是上策。”
一人反驳道:“战事不利,乃兵家常事。战局对我们不利,我们保存的军力仍能与赵国一战。”
又一人附和道:“燕下都,地势严峻、城楼坚固、护城河宽阔,且粮草充足,守备完善。区区赵国,岂... -->>
燕下都呈长方形,东西长约二十六里,南北宽十五里。它位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依太行山,南临易水,东部迤连于平原,地势险要,居高临下,便于防守。同时,也是燕国南下中原,争霸诸侯军事重镇。
公元前316年,燕王哙禅国于权臣子之,导致燕国怨声载道,战火四起。齐宣王趁机联合中山衅王,并以匡章为将,起临淄、即墨、高唐、平陆、莒五都之兵及北地之众,讨伐燕国。齐国以‘匡扶正义’为旗帜,不足六十日攻破燕国国都蓟城。
燕国,名存实亡。
赵武灵王刚结束对秦国的战事,见齐国、中山国联合攻破了燕国。赵武灵王不想齐国独大,威胁到赵国,以乐池为将,前去韩国,有说韩宣王,护送燕质子职回国,这就是燕昭王。
赵武灵王打着‘平叛驱齐’的口号,助燕昭王归国。燕昭王回到燕国下都,继任王位,光复燕国。
燕国复国,百废待兴。燕昭王一边筑黄金台招贤,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另一边为了提防齐国,不断修葺和巩固燕下都。燕昭王用了三十几年,复兴燕国,并以乐毅为将伐齐雪耻。然,燕昭王没有看到亡齐国的那一天,就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及至燕惠王继位,齐国反败为胜,光复失陷疆土。
燕下都见证了燕国的衰败…复兴…鼎盛…衰败这几个历史时期。
燕惠王伐齐失败,害怕齐国北上,又加大对燕下都的修缮。此时的燕下都,已经不是燕国一个军事重镇,而是成为了燕国的别都。
燕下都城池坚固,守备完善,粮草充足,又有两条大河形成天然的屏障。燕下都郡守是姬楚戈,将军是昌国君乐间。
许历和乐乘兵临燕下都,看着这座规模宏大,城固池阔,又无攻城之具,只能采取围而不攻。成安君、昌国君等人也倚仗地利之势,站稳脚跟,并抑制了溃败之势。燕、赵两国战事,再一次陷入了僵持局面。
这日,燕王做了一个美梦。他梦见自己的十几万大军,攻破了赵国代郡,占据了赵国北疆广袤的疆土。赵国不敌燕国的攻势,赵王丹无奈只能将北疆之地割给燕国。燕王饮马北疆,剑指中原,诸侯莫敌。燕王在梦中为自己取得的万世伟业,狂笑不已。
随着,一道钟鼓声传来,击碎了燕王的美梦。
燕王睁开双眼,坐立塌前,眸色有些落魄。燕王回忆起梦中的场景,是多么真实,不由自主地苦笑道:“南柯一梦啊!”
燕王往赵国北疆代郡的方向看去,扬声道:“寡人,何时才能得偿所愿。”
这时,几通鼓声,骤然响起。燕王闻声,脸色骤然一沉。这鼓声,代表敌国寇边。燕王大喊道:“发生了什么事。”
一人在殿门外高喊道:“王上,燕下都告急。”
“你说什么。燕下都告急。”燕王怒道:“莫非是齐国趁着我们和赵国交战,出兵伐我。”
“王上,这是成安君送回来的紧急军情。”宦者令快步走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高举着前线送回来的军情。
燕王见齐国出兵围困燕下都,成安君又送来紧急军情,想必是伐赵不利。燕王不顾礼仪,快速走下床榻,夺过宦者令手中的竹简,展开观看。燕王的神色,也随着竹简上的内容,变得狰狞可怕。寝殿中的任何人,都吓得瑟瑟发抖,呼吸都不敢大声。
燕王看罢,将手中的竹简一扔,怒喝道:“可恶,可恶。成安君、高阳君联合伐赵,遭遇惨败。他们不仅丢了攻下赵国的疆土,反而还丢了武垣、临邑、中阳三城。如今,赵国大军,兵围下都。”
宦者令道:“王上,燕下都告急。请王上,速召群臣入宫,商议国政。”
燕王拽紧手中的竹简,脖子上的青筋暴起,高喊道:“宣,诸臣入宫。”
不多时,蓟城上空响起一道又一道鼓声。燕国诸臣听闻鼓声,脸色突变,步入宫廷。燕王坐在王位上,面向诸臣,冷色道:“成安君送来战报,此次伐赵失利。赵国不仅击败高阳君、成安君,收复疆土。赵军趁势,攻入我国境内。武垣、临邑、中阳失守,赵军又兵围燕下都。诸位,战事不利,我们如何应对。”
燕国诸臣忽闻赵国攻破武垣、临邑、中阳,兵围燕下都,大惊失色,聒噪不已。燕王等了半响,也不见人说话,厉声道:“寡人问你们如何应对,不是来听你们吵架。”
诸臣闻燕王发怒,静默不语。
燕王见诸臣都不说话,抓起近身的竹简,扔了出去,咆哮道:“你们怎么都不说话,哑巴啦!”
诸臣战战兢兢,齐声请罪道:“臣等无能。”
燕王鼻息沉重道:“大司寇,你说,眼前局势,该怎么办。”
大司寇走了出来,迎视着燕王那道威逼的眼神,小心翼翼地回答道:“王上,武垣、中阳、临邑,这三邑是我们的门户。赵国攻破三城,即可兵围燕下都;又可北上,攻我蓟城。如今,我们战事不利,臣认为…”
燕王见他说了一半就不说了,大声问道:“继续说。”
大司寇语调有些颤抖道:“臣…主张…与…赵…言和。”
燕王抬高声调问道:“你说什么。”
大司寇说出了这几个字,反而觉得没那么害怕,高声道:“臣,主张言和。”
燕王不是没听清楚,他说的是什么。他是不敢相信,伐赵之时,群臣皆赞同。战事不利,竟然会有人主张言和。
燕王又喊道:“大司马。”
大司马出列道:“王上,我们起兵十几万伐赵,战事不利,也导致粮草不足,国库空虚。臣,附和大司寇之言,主张言和。”
燕王又喊了几个大臣,这些人都主张,不宜再战,理应主和。
燕王看着诸臣,问道:“你们都是这个意思。”
大殿上附和之音,一波又一波送了过来。
一人道:“王上,我们决不能求和。”
又有几人出列,都主张战。
大司寇问道:“战事不利,燕下都告急。主和,才是上策。”
一人反驳道:“战事不利,乃兵家常事。战局对我们不利,我们保存的军力仍能与赵国一战。”
又一人附和道:“燕下都,地势严峻、城楼坚固、护城河宽阔,且粮草充足,守备完善。区区赵国,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