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大明皇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机等机械设备的投入,工业化的生产,盐的价格也低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每斤盐只需要两文钱。即使是最偏远的地区,价格每斤也没有超过五文钱,这是历史上做梦也不敢想象的价格,正因为如此,私人的盐场的食盐根本就没有任何竞争力。
长芦盐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包括汉沽、塘沽、南堡、大清河等盐田在内,全长370公里,共有盐田230多万亩,预汁年产海盐三百多万吨。
南方食盐主要由涯州的莺歌海盐场供应,这是朱厚炜新开发出的一个大型的晒盐场,因为是从零开始,这里设备和工艺更加先进,海南莺歌海盐场位于乐东县,面临大海,背靠尖峰岭林区,是一片三十多平方公里的滩涂地带。
莺歌海盐场建在海山之间,尖峰岭的连绵群山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台风云雨,使这里长年烈日当空,有充分的光热进行盐业生产。加之这里的海水含盐度高,这样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
莺歌海盐场的总面积3793公顷,年生产能力二十五万吨,最高年产三十万吨。机械化程度达百分之六十。主要产品有粗盐、日晒细盐、日晒优质盐、粉洗精盐等。
正是因为这两个大型盐场的存在,缺盐这个困扰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问道,一下子迎刃而解。食盐也跌下了神坛,成为了一种很寻常的商品,朝廷获得的盐税也成倍增长。虽然食盐单价低了,销量却存爆发式增长。截止到今年7月,朝廷所征收的盐税就比往年一整年增加了三倍,仅仅上半年总收入就超过了三千万银元,相当于过去的一千五百万两白银,这是过去朝臣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正德皇帝一个举动,也博得了群臣的好评。朱厚照非常痛快地接受了齐王的建议,干什么呢?嘿嘿,那就是给员工加工资,不能够你老板吃肉,下面的人连口汤都喝不到,那员工还有什么干劲?
大明有史以来破天荒的加薪涵盖了所有的大明官员,甚至包括吏目在内全部俸禄翻了一番,虽然达不到齐王封地官员的高工资,但总算是扭转了朱家皇帝都是吝啬鬼的形象,当第一次俸禄拿到手后,终于有文官对皇上歌功颂德,唱起了赞歌。似乎一夜之间消弭君臣之间多年来的紧张气氛,朝廷上下的气氛变得和谐起来,有人断言,太平盛世气象已经露出端倪了。
按照礼部初议,正德皇帝的车驾陆路由山东南下,他将登泰山封禅,拜孔子庙,然后再到南京。但李东阳奏折呈上后,齐王朱厚炜却提出了异议,正德皇帝也没有依议批准。
最终经过协商,巡视的路线改为先西巡五台山,径直南下,由风陵渡登舟东向,顺流顺便查看河工河务,最后从南京回程走运河视察漕运,参拜孔庙,去掉了登泰山封禅大礼。历代君王只要小有成就,无不要登泰山封禅,显示圣文神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皇帝朱厚照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虽然说如今大明已经消弥了边境上游牧民族的威胁,修明政治,轻徭薄赋,但这毕竟不是他这两年多的成就,因此不敢居功。封禅大礼他还承受不起。
正德皇帝如此谦逊,倒是让文武百官非常意外,那位重新被正德皇帝起复的焦芳更是敬佩得五体投地,上本称颂,说了几车好话。朱厚照也不理会,至七月十八日便启动大驾浩浩荡荡出了北京,临走之前颁旨齐王朱厚炜监国,代替皇帝处理朝政。
……
日子一晃就到了八月,今天上午,齐王进入皇城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昨天晚上,徐芊芊不知是不是吃坏了什么东西,又吐又泄,折腾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凌晨,朱厚炜才稍微眯了一下,连坚持多年的锻炼今天都放弃了,随便洗漱了一下,吃了点东西就急急忙忙进了宫。
夏日炎炎,白炽的阳光照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反射出淡紫色的光芒。节令已到仲夏,广袤的华北平原已是暑气蒸人,可是乾清宫里,依旧凉风习习,清爽宜人。
比之一年前,乾清宫已是焕然一新,许多陈设都已更新,最显眼的,是西暖阁中那几处玻璃暖房,还有一排排鲸鱼皮制作的沙发显得格外的漂亮。进了御书房,朱厚炜马上看到一大摞需要批红的奏折已经整整齐齐摆在书案上。
他叹了一口气,自从正德皇帝下江南后,他就置身于案犊之中,每日忙碌不停。坐到书案后面,他没有先去看奏折,习惯性的打开了工作日记,看了一下今天要做的事,当看到李东阳的名字时,他的嘴角翘起了一个弧线。放下日记拿过一本奏折,仔细的阅读起来……
这天晚上,谨身殿大学士府的书房内,李东阳正捧着一份新鲜出炉没多久的正在认真的阅读,这是军机处下辖的宣传部发行的报纸,和过去的邸报不一样,这份报纸总共有八版。
涉及到政策和民生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的丰富。最让人惊奇的是,这份报纸采用的是白话文。通俗易懂,只要识字,上面的内容就一目了然,很受事情百姓的欢迎,如今京城里多了一个职业,那就是报童。
如今每天早晨,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见这些卖报的孩子们成了京城的一道风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市井里还流行一首儿歌,名字就叫,朗朗上口,据说作词作曲的就是那位不拘一格的齐王。
李东阳正在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李荃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他来不及喘匀气,就结结巴巴的说道:“老……老爷,齐……齐王殿……殿下,来了!我……他……他……”
没等他说完,外面传来齐王的朗声大笑:“呵呵,西涯公,在下不告而来,勿怪勿怪!”
李东阳赶紧起身,还没等到他走到门口,就见朱厚炜满面春风,手里还提着一个礼盒,揖道:“今个天气好,本王特来给西涯公贺寿,祝西涯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健康!”
李东阳赶紧还了朱厚炜一揖,神情激动说道:“齐王殿下大驾光临,不谷未曾远迎,恕罪恕罪!老朽的诞辰,劳殿下记挂,不谷惭愧惭愧!”
朱厚炜把手中的礼盒奉上,笑眯眯说道:“哎,此言差矣。西涯公乃大明肱骨老臣,这样的好日子怎能无酒庆贺,本王今日特来祝寿,实为讨一杯酒喝。”
李东阳倒也是个豁达的人,他双手接过礼物,冲着李荃道:“齐王要喝酒,老朽不敢不给。家中正好还有几瓶皇上御赐的好酒,今天,老夫就陪齐王好好喝上一次。李荃,还不去准备酒菜。”
“是,小的这就去准备,齐王殿下,您老先候一候。”李荃高兴地去厨上安排,他跟齐王打过几次交道,知道这位王爷平易近人非常的随和,所以他也不怎么拘谨。
两人坐定,朱厚炜从袖中抽出一张纸,递了过去,说:“有佳文一篇,奉与西涯公贺寿。”
李东阳谢道:“殿下最知我心思,好文当酒,好诗当酒。可是殿下近日新作?”
“西涯公一读便知。”朱厚炜微笑着不置可否。
李东阳捧过打开一看,这是一首七言诗,题目是。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好诗!好气魄。”李东阳忍不住拍案叫绝,他再读两遍,涌出其中两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得好,令人血脉贲张,当浮一大白。”
“西涯公,可还入得先生的法眼。”朱厚炜笑盈盈说道。
“入得、入得!如此佳作,如此大格局,再加上齐王这笔好字,世之少见好作品啊!此乃殿下新作吧,齐王好气魄!老朽愧领了。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礼物了,千金不换啊。哈哈哈……”李东阳笑的合不拢嘴,他小心翼翼用一个精致的檀木盒子收藏起来。
“偶而所得,让西涯先生见笑了。”剽窃者朱厚炜已经是惯犯,他脸不红继续说道,“呵呵,西涯公称雄文坛三十年,名士出于先生门下不计其数,您是馆阁体文学的一面旗帜,能得先到生赞誉,今天上门贺寿,本王也算是不虚此行啊!”
“殿下太谦虚了!”李东阳揖手一礼,正色道,“我所长在于文翰,而殿下之新学之文,铺典章,详道化,其体盖典则正大,明不不晦,达而不滞,而适于用。大明已显盛事之象,殿下新学居功至伟。”
“哈哈!西涯公都夸得本王不好意思了。新学非本王之功,实乃阳明先生之首创,本王不过拾遗补漏,敲敲边鼓罢了,可不敢夺人之美,让人耻笑。”
说到这,朱厚炜笑了笑,继续说道,“大明能有今日成就,西涯公功不可没,本王以为,只要是能促进社会进步,不管是哪种学说就应该发扬光大。有句俗话说的好: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西涯先生乃馆阁之文方家,与新学之文,其实可以兼容并蓄,共同进步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为盛世之气象。”
“殿下心胸坦荡,难怪世人仰慕。”李东阳真心实意的说道,“殿下今日上门,看样子是胸有成竹,已经有了新决策,殿下不妨直言相告,微臣洗耳恭听。”
“呵呵,我知道瞒不住先生,实不相瞒,本王想改革科举,逐步废弃八股文。本王以为八股文过于僵化,跟不上形势了。当然,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本王也没打算一步到位。明年就是科举年,本王打算明年的科举稍作改变,恢复大宋时的制科考试,提高制科名额。为大明选拔专业人才。本王是亲王,由我提出不太合适。今日登门,就是想请先生上疏,首先提出来,不知西涯公意下如何?”
“这……”李东阳有些犹豫。
齐王这分明是暗度陈仓之计,他假借恢复制科名义,把新学中的物理化列入科举内容,通过朝廷的力量推广新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想而知,那些清流的反弹将何等猛烈。如果他李东阳提出来,绝对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旧儒学门徒的死敌,他真的能承受这样大的压力吗?他真的愿意当一个孤臣?想到这里,他嗫嚅了半晌,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朱厚炜看到他犹豫的样子,心中有些失望,李东阳虽然能干,但是缺乏魄力,做事情瞻前顾后,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了。他现在有些佩服朱厚照把焦芳召回,也许皇上说的对,某种时候贪官比清官更好用,科举改制,或许焦芳更合适,只要足够的甜头,贪官更加敢破釜沉舟。
想到这里,朱厚炜摆摆手说道:“西涯公,若是为难,此事作罢。不过,科举改革势在必行,本王一定会推行下去。你不必马上回答我,本王知道下这决心很难,面对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你可以慢慢的考虑,不管怎样,这条道路再难,本王也会坚持走下去。”
正好这时,李荃送来了酒菜,李东阳趁机请齐王入席,摆脱了尴尬,两个人喝了几杯酒,为了打破沉闷,朱厚炜不动声色的转移话题,和李东阳聊起了书法和诗文,气氛渐渐的轻松起来,两个人有说有笑,聊的非常开心。
正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齐王的贴身太监李连英如火烧屁股一样率先闯了进来,他来不及行礼,就大声说道:“殿下,殿下,家里出事了!大喜呀!”
“出了什么事?”朱厚炜一时反应不过来,愕然问道。
“王妃有喜了!”李莲英激动的说道。
“此话当真?”朱厚炜腾的站起来,手指李莲英,竟然半晌说不出话来。
李东阳见状立刻追问:“你再说一遍。”
“殿下,首辅,齐王妃有喜了!”
“呵呵……齐王有后了,老臣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李东阳满脸喜色,起身揖礼恭贺。
“恭喜齐王殿下!”李荃和几个下人也喜气洋洋的祝贺。
朱厚炜还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他神情有些呆滞,嘴中念念有词,一时间仿佛陷入了魔障。
突然,他发出一声爆笑:“我有孩子了!哈哈哈哈……我有孩子了……”
朱厚炜孩子般兴奋的样子,逗得李东阳等人哈哈大笑,朱厚炜匆匆告辞,迫不及待的赶回王府,一进门就大声呼喊:“芊芊!芊芊!这是真的么?我要做爹了……”
机等机械设备的投入,工业化的生产,盐的价格也低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每斤盐只需要两文钱。即使是最偏远的地区,价格每斤也没有超过五文钱,这是历史上做梦也不敢想象的价格,正因为如此,私人的盐场的食盐根本就没有任何竞争力。
长芦盐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包括汉沽、塘沽、南堡、大清河等盐田在内,全长370公里,共有盐田230多万亩,预汁年产海盐三百多万吨。
南方食盐主要由涯州的莺歌海盐场供应,这是朱厚炜新开发出的一个大型的晒盐场,因为是从零开始,这里设备和工艺更加先进,海南莺歌海盐场位于乐东县,面临大海,背靠尖峰岭林区,是一片三十多平方公里的滩涂地带。
莺歌海盐场建在海山之间,尖峰岭的连绵群山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台风云雨,使这里长年烈日当空,有充分的光热进行盐业生产。加之这里的海水含盐度高,这样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
莺歌海盐场的总面积3793公顷,年生产能力二十五万吨,最高年产三十万吨。机械化程度达百分之六十。主要产品有粗盐、日晒细盐、日晒优质盐、粉洗精盐等。
正是因为这两个大型盐场的存在,缺盐这个困扰了华夏民族几千年的问道,一下子迎刃而解。食盐也跌下了神坛,成为了一种很寻常的商品,朝廷获得的盐税也成倍增长。虽然食盐单价低了,销量却存爆发式增长。截止到今年7月,朝廷所征收的盐税就比往年一整年增加了三倍,仅仅上半年总收入就超过了三千万银元,相当于过去的一千五百万两白银,这是过去朝臣们想都不敢想的事。
正德皇帝一个举动,也博得了群臣的好评。朱厚照非常痛快地接受了齐王的建议,干什么呢?嘿嘿,那就是给员工加工资,不能够你老板吃肉,下面的人连口汤都喝不到,那员工还有什么干劲?
大明有史以来破天荒的加薪涵盖了所有的大明官员,甚至包括吏目在内全部俸禄翻了一番,虽然达不到齐王封地官员的高工资,但总算是扭转了朱家皇帝都是吝啬鬼的形象,当第一次俸禄拿到手后,终于有文官对皇上歌功颂德,唱起了赞歌。似乎一夜之间消弭君臣之间多年来的紧张气氛,朝廷上下的气氛变得和谐起来,有人断言,太平盛世气象已经露出端倪了。
按照礼部初议,正德皇帝的车驾陆路由山东南下,他将登泰山封禅,拜孔子庙,然后再到南京。但李东阳奏折呈上后,齐王朱厚炜却提出了异议,正德皇帝也没有依议批准。
最终经过协商,巡视的路线改为先西巡五台山,径直南下,由风陵渡登舟东向,顺流顺便查看河工河务,最后从南京回程走运河视察漕运,参拜孔庙,去掉了登泰山封禅大礼。历代君王只要小有成就,无不要登泰山封禅,显示圣文神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皇帝朱厚照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虽然说如今大明已经消弥了边境上游牧民族的威胁,修明政治,轻徭薄赋,但这毕竟不是他这两年多的成就,因此不敢居功。封禅大礼他还承受不起。
正德皇帝如此谦逊,倒是让文武百官非常意外,那位重新被正德皇帝起复的焦芳更是敬佩得五体投地,上本称颂,说了几车好话。朱厚照也不理会,至七月十八日便启动大驾浩浩荡荡出了北京,临走之前颁旨齐王朱厚炜监国,代替皇帝处理朝政。
……
日子一晃就到了八月,今天上午,齐王进入皇城的时候,已经是日上三竿,昨天晚上,徐芊芊不知是不是吃坏了什么东西,又吐又泄,折腾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凌晨,朱厚炜才稍微眯了一下,连坚持多年的锻炼今天都放弃了,随便洗漱了一下,吃了点东西就急急忙忙进了宫。
夏日炎炎,白炽的阳光照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反射出淡紫色的光芒。节令已到仲夏,广袤的华北平原已是暑气蒸人,可是乾清宫里,依旧凉风习习,清爽宜人。
比之一年前,乾清宫已是焕然一新,许多陈设都已更新,最显眼的,是西暖阁中那几处玻璃暖房,还有一排排鲸鱼皮制作的沙发显得格外的漂亮。进了御书房,朱厚炜马上看到一大摞需要批红的奏折已经整整齐齐摆在书案上。
他叹了一口气,自从正德皇帝下江南后,他就置身于案犊之中,每日忙碌不停。坐到书案后面,他没有先去看奏折,习惯性的打开了工作日记,看了一下今天要做的事,当看到李东阳的名字时,他的嘴角翘起了一个弧线。放下日记拿过一本奏折,仔细的阅读起来……
这天晚上,谨身殿大学士府的书房内,李东阳正捧着一份新鲜出炉没多久的正在认真的阅读,这是军机处下辖的宣传部发行的报纸,和过去的邸报不一样,这份报纸总共有八版。
涉及到政策和民生的各个方面,内容十分的丰富。最让人惊奇的是,这份报纸采用的是白话文。通俗易懂,只要识字,上面的内容就一目了然,很受事情百姓的欢迎,如今京城里多了一个职业,那就是报童。
如今每天早晨,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见这些卖报的孩子们成了京城的一道风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市井里还流行一首儿歌,名字就叫,朗朗上口,据说作词作曲的就是那位不拘一格的齐王。
李东阳正在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李荃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他来不及喘匀气,就结结巴巴的说道:“老……老爷,齐……齐王殿……殿下,来了!我……他……他……”
没等他说完,外面传来齐王的朗声大笑:“呵呵,西涯公,在下不告而来,勿怪勿怪!”
李东阳赶紧起身,还没等到他走到门口,就见朱厚炜满面春风,手里还提着一个礼盒,揖道:“今个天气好,本王特来给西涯公贺寿,祝西涯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健康!”
李东阳赶紧还了朱厚炜一揖,神情激动说道:“齐王殿下大驾光临,不谷未曾远迎,恕罪恕罪!老朽的诞辰,劳殿下记挂,不谷惭愧惭愧!”
朱厚炜把手中的礼盒奉上,笑眯眯说道:“哎,此言差矣。西涯公乃大明肱骨老臣,这样的好日子怎能无酒庆贺,本王今日特来祝寿,实为讨一杯酒喝。”
李东阳倒也是个豁达的人,他双手接过礼物,冲着李荃道:“齐王要喝酒,老朽不敢不给。家中正好还有几瓶皇上御赐的好酒,今天,老夫就陪齐王好好喝上一次。李荃,还不去准备酒菜。”
“是,小的这就去准备,齐王殿下,您老先候一候。”李荃高兴地去厨上安排,他跟齐王打过几次交道,知道这位王爷平易近人非常的随和,所以他也不怎么拘谨。
两人坐定,朱厚炜从袖中抽出一张纸,递了过去,说:“有佳文一篇,奉与西涯公贺寿。”
李东阳谢道:“殿下最知我心思,好文当酒,好诗当酒。可是殿下近日新作?”
“西涯公一读便知。”朱厚炜微笑着不置可否。
李东阳捧过打开一看,这是一首七言诗,题目是。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好诗!好气魄。”李东阳忍不住拍案叫绝,他再读两遍,涌出其中两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得好,令人血脉贲张,当浮一大白。”
“西涯公,可还入得先生的法眼。”朱厚炜笑盈盈说道。
“入得、入得!如此佳作,如此大格局,再加上齐王这笔好字,世之少见好作品啊!此乃殿下新作吧,齐王好气魄!老朽愧领了。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礼物了,千金不换啊。哈哈哈……”李东阳笑的合不拢嘴,他小心翼翼用一个精致的檀木盒子收藏起来。
“偶而所得,让西涯先生见笑了。”剽窃者朱厚炜已经是惯犯,他脸不红继续说道,“呵呵,西涯公称雄文坛三十年,名士出于先生门下不计其数,您是馆阁体文学的一面旗帜,能得先到生赞誉,今天上门贺寿,本王也算是不虚此行啊!”
“殿下太谦虚了!”李东阳揖手一礼,正色道,“我所长在于文翰,而殿下之新学之文,铺典章,详道化,其体盖典则正大,明不不晦,达而不滞,而适于用。大明已显盛事之象,殿下新学居功至伟。”
“哈哈!西涯公都夸得本王不好意思了。新学非本王之功,实乃阳明先生之首创,本王不过拾遗补漏,敲敲边鼓罢了,可不敢夺人之美,让人耻笑。”
说到这,朱厚炜笑了笑,继续说道,“大明能有今日成就,西涯公功不可没,本王以为,只要是能促进社会进步,不管是哪种学说就应该发扬光大。有句俗话说的好: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西涯先生乃馆阁之文方家,与新学之文,其实可以兼容并蓄,共同进步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为盛世之气象。”
“殿下心胸坦荡,难怪世人仰慕。”李东阳真心实意的说道,“殿下今日上门,看样子是胸有成竹,已经有了新决策,殿下不妨直言相告,微臣洗耳恭听。”
“呵呵,我知道瞒不住先生,实不相瞒,本王想改革科举,逐步废弃八股文。本王以为八股文过于僵化,跟不上形势了。当然,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本王也没打算一步到位。明年就是科举年,本王打算明年的科举稍作改变,恢复大宋时的制科考试,提高制科名额。为大明选拔专业人才。本王是亲王,由我提出不太合适。今日登门,就是想请先生上疏,首先提出来,不知西涯公意下如何?”
“这……”李东阳有些犹豫。
齐王这分明是暗度陈仓之计,他假借恢复制科名义,把新学中的物理化列入科举内容,通过朝廷的力量推广新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想而知,那些清流的反弹将何等猛烈。如果他李东阳提出来,绝对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旧儒学门徒的死敌,他真的能承受这样大的压力吗?他真的愿意当一个孤臣?想到这里,他嗫嚅了半晌,一时不知如何开口。
朱厚炜看到他犹豫的样子,心中有些失望,李东阳虽然能干,但是缺乏魄力,做事情瞻前顾后,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了。他现在有些佩服朱厚照把焦芳召回,也许皇上说的对,某种时候贪官比清官更好用,科举改制,或许焦芳更合适,只要足够的甜头,贪官更加敢破釜沉舟。
想到这里,朱厚炜摆摆手说道:“西涯公,若是为难,此事作罢。不过,科举改革势在必行,本王一定会推行下去。你不必马上回答我,本王知道下这决心很难,面对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你可以慢慢的考虑,不管怎样,这条道路再难,本王也会坚持走下去。”
正好这时,李荃送来了酒菜,李东阳趁机请齐王入席,摆脱了尴尬,两个人喝了几杯酒,为了打破沉闷,朱厚炜不动声色的转移话题,和李东阳聊起了书法和诗文,气氛渐渐的轻松起来,两个人有说有笑,聊的非常开心。
正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齐王的贴身太监李连英如火烧屁股一样率先闯了进来,他来不及行礼,就大声说道:“殿下,殿下,家里出事了!大喜呀!”
“出了什么事?”朱厚炜一时反应不过来,愕然问道。
“王妃有喜了!”李莲英激动的说道。
“此话当真?”朱厚炜腾的站起来,手指李莲英,竟然半晌说不出话来。
李东阳见状立刻追问:“你再说一遍。”
“殿下,首辅,齐王妃有喜了!”
“呵呵……齐王有后了,老臣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李东阳满脸喜色,起身揖礼恭贺。
“恭喜齐王殿下!”李荃和几个下人也喜气洋洋的祝贺。
朱厚炜还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他神情有些呆滞,嘴中念念有词,一时间仿佛陷入了魔障。
突然,他发出一声爆笑:“我有孩子了!哈哈哈哈……我有孩子了……”
朱厚炜孩子般兴奋的样子,逗得李东阳等人哈哈大笑,朱厚炜匆匆告辞,迫不及待的赶回王府,一进门就大声呼喊:“芊芊!芊芊!这是真的么?我要做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