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金瓯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么简单。他拜过师父才知道,东一大师扬名天下,绝不是浪得虚名。他在帝王策略之上交给周崇慕的,远胜过外家功夫。一直到东一大师圆寂,他都在源源不断地教给周崇慕为君之道。
更为重要的是,东一大师收下他们两人后的第二年,就对外公布不会再收徒。这一年,周崇慕被喜出望外的父皇册封为太子。他甚至都未曾回京参与册封礼,可他这“东一大师关门弟子”的身份,已经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就是南楚未来的皇帝。
不过多亏了周崇慕当年的小心眼,才跟着陆临一起学了日月心经的修习方法。经东一大师改造过后的日月心经,几乎是为陆临量身打造,虽然时隔多年,但与陆临相关的,周崇慕总是记得格外清楚。太医说陆临可以开始修习,他当天就将修习方式写了出来。
一切从头开始的时候,想要起步,总要耗费更多的精力,自从开始重新修习,周崇慕来找陆临的时候常常找不到他的人。日月心经修炼要求静、稳,陆临特意避开周崇慕,周崇慕便也识趣,不再频繁打扰陆临,把时间都交给了陆临修炼。
花在陆临身上的时间少了,花在政务上的时间当然就多了。周崇慕终于得空见了董青知府上的门客。
楚秦齐虽然都沿用科举制,可世家大族豢养门客的风气依然盛行,一来并非人人都能承担十年寒窗一朝落榜的打击,二来也不是所有人家里都读得起书、考得起试、付得起千里迢迢进京赶考的盘缠。
董青知家里是南楚望族,门下食客众多,为董青知写折子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读书郎。
顾澜投入董府门下已经两年,前两年朝廷打仗,对武夫的需求远远大于对他这样贫弱书生的需求,顾澜在董府不过混口饭吃。他自小聪明伶俐心比天高,是他家乡出了名的神童,二十二岁一举考中进士,可中了进士又如何,接连考了三年选试都未曾通过,顾澜一颗心不仅落了下来,甚至摔了个稀碎。
人的希望一旦破灭,就很容易自生自灭,顾澜深受打击,投身董府聊以度日。董青知的折子,当日并未告知是要呈给皇帝,府里的门客大都写了,顾澜也写了。谁知命运居然真的不曾亏待他,董青知遣人来让他收拾收拾入宫面圣的时候,顾澜仍在发蒙。
读书人有哪个不向往朝堂呢?即便是顾澜这样以为自己心如死灰的读书人,也不能免俗。他甚至有些后悔,早知这份折子会呈给皇上,必定拿出十成心思好好写。
大约是带着这样的不甘心面圣,周崇慕在见到顾澜的第一眼,就从他眼中看到了野心。这样的眼神从前陆临也有过,他们二人携手并肩,曾经互相承诺一定要为南楚开创一个盛世王朝。
周崇慕的胸口忽的一滞,好半天才让行礼的顾澜和董青知免礼。
董青知没什么真才实干,对安抚圣心却很有一套,周崇慕这样郑重其事地要见顾澜,自然不是为了治罪,他若在中间拦一道,周崇慕也必定能从别的渠道寻到顾澜。将来他可要吃不了兜着走。董青知何不顺水推舟,若是将来顾澜有所成就,也会念一份他董青知的好。
怀着这份心思,董青知在面对周崇慕于顾澜的交谈时就显得格外大方,他先是向周崇慕赔罪,说这样一个人才竟然在自家府里空耗两年,真是有眼无珠。这话虽谄媚,却很必要。
顾澜的确是有真才实学的,虽然由于出身和阶层的原因,对有些问题的见解仍没达到适宜的高度,但的确是陆临之后,周崇慕遇到的最能接替陆临的人了。
周崇慕当即拍板,让顾澜去了翰林院。南楚朝堂的制度对平民学子而言相对严谨,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而顾澜当年三入翰林参加选试,都没能进入到核心机构成为正式官员。
眼下有周崇慕亲自作保,他在翰林院不过是走个过场,用不了多久就能真正进入南楚朝堂,成为朝廷新贵。
陆临这头进展也很快,毕竟是有底子的,哪怕身体过分亏损,只要精心养着,以后不再伤及根本,修炼也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周崇慕仍然日日都来锦华殿,有时太忙,他略坐坐就走了,有时还会留下过夜,与陆临快活一番。
陆临随着功力的一点点恢复,偶尔也会想起一些从前的事情,不过大都是一些零碎的片段,多数都是周崇慕,极偶然地掠过一些陌生的画面,陆临总觉得转瞬即逝,想看清却始终看不清。
但这事他没有告诉周崇慕。周崇慕必然有事瞒着他,既然周崇慕不想让陆临知道,陆临就不会把自己开始想起从前的事情告诉周崇慕。
最重要的是,现在也没想起什么有价值的事情,不必让周崇慕徒增烦恼。
陆临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会见到宗如意。他往日闲着无聊,去宫里四处走走,逛的地方都很有限,常去的不过一两处,没成想竟遇见了宗如意。
尽管周崇慕不去宗如意殿里,可她毕竟是贵妃,打扮得隆重而艳丽,环佩叮当,裙摆飞扬,带着侍女坐在陆临常去的凉亭里,身边还站着一位男子,倒像是特意等着陆临似的。
那么简单。他拜过师父才知道,东一大师扬名天下,绝不是浪得虚名。他在帝王策略之上交给周崇慕的,远胜过外家功夫。一直到东一大师圆寂,他都在源源不断地教给周崇慕为君之道。
更为重要的是,东一大师收下他们两人后的第二年,就对外公布不会再收徒。这一年,周崇慕被喜出望外的父皇册封为太子。他甚至都未曾回京参与册封礼,可他这“东一大师关门弟子”的身份,已经让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就是南楚未来的皇帝。
不过多亏了周崇慕当年的小心眼,才跟着陆临一起学了日月心经的修习方法。经东一大师改造过后的日月心经,几乎是为陆临量身打造,虽然时隔多年,但与陆临相关的,周崇慕总是记得格外清楚。太医说陆临可以开始修习,他当天就将修习方式写了出来。
一切从头开始的时候,想要起步,总要耗费更多的精力,自从开始重新修习,周崇慕来找陆临的时候常常找不到他的人。日月心经修炼要求静、稳,陆临特意避开周崇慕,周崇慕便也识趣,不再频繁打扰陆临,把时间都交给了陆临修炼。
花在陆临身上的时间少了,花在政务上的时间当然就多了。周崇慕终于得空见了董青知府上的门客。
楚秦齐虽然都沿用科举制,可世家大族豢养门客的风气依然盛行,一来并非人人都能承担十年寒窗一朝落榜的打击,二来也不是所有人家里都读得起书、考得起试、付得起千里迢迢进京赶考的盘缠。
董青知家里是南楚望族,门下食客众多,为董青知写折子的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读书郎。
顾澜投入董府门下已经两年,前两年朝廷打仗,对武夫的需求远远大于对他这样贫弱书生的需求,顾澜在董府不过混口饭吃。他自小聪明伶俐心比天高,是他家乡出了名的神童,二十二岁一举考中进士,可中了进士又如何,接连考了三年选试都未曾通过,顾澜一颗心不仅落了下来,甚至摔了个稀碎。
人的希望一旦破灭,就很容易自生自灭,顾澜深受打击,投身董府聊以度日。董青知的折子,当日并未告知是要呈给皇帝,府里的门客大都写了,顾澜也写了。谁知命运居然真的不曾亏待他,董青知遣人来让他收拾收拾入宫面圣的时候,顾澜仍在发蒙。
读书人有哪个不向往朝堂呢?即便是顾澜这样以为自己心如死灰的读书人,也不能免俗。他甚至有些后悔,早知这份折子会呈给皇上,必定拿出十成心思好好写。
大约是带着这样的不甘心面圣,周崇慕在见到顾澜的第一眼,就从他眼中看到了野心。这样的眼神从前陆临也有过,他们二人携手并肩,曾经互相承诺一定要为南楚开创一个盛世王朝。
周崇慕的胸口忽的一滞,好半天才让行礼的顾澜和董青知免礼。
董青知没什么真才实干,对安抚圣心却很有一套,周崇慕这样郑重其事地要见顾澜,自然不是为了治罪,他若在中间拦一道,周崇慕也必定能从别的渠道寻到顾澜。将来他可要吃不了兜着走。董青知何不顺水推舟,若是将来顾澜有所成就,也会念一份他董青知的好。
怀着这份心思,董青知在面对周崇慕于顾澜的交谈时就显得格外大方,他先是向周崇慕赔罪,说这样一个人才竟然在自家府里空耗两年,真是有眼无珠。这话虽谄媚,却很必要。
顾澜的确是有真才实学的,虽然由于出身和阶层的原因,对有些问题的见解仍没达到适宜的高度,但的确是陆临之后,周崇慕遇到的最能接替陆临的人了。
周崇慕当即拍板,让顾澜去了翰林院。南楚朝堂的制度对平民学子而言相对严谨,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而顾澜当年三入翰林参加选试,都没能进入到核心机构成为正式官员。
眼下有周崇慕亲自作保,他在翰林院不过是走个过场,用不了多久就能真正进入南楚朝堂,成为朝廷新贵。
陆临这头进展也很快,毕竟是有底子的,哪怕身体过分亏损,只要精心养着,以后不再伤及根本,修炼也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日子过得波澜不惊,周崇慕仍然日日都来锦华殿,有时太忙,他略坐坐就走了,有时还会留下过夜,与陆临快活一番。
陆临随着功力的一点点恢复,偶尔也会想起一些从前的事情,不过大都是一些零碎的片段,多数都是周崇慕,极偶然地掠过一些陌生的画面,陆临总觉得转瞬即逝,想看清却始终看不清。
但这事他没有告诉周崇慕。周崇慕必然有事瞒着他,既然周崇慕不想让陆临知道,陆临就不会把自己开始想起从前的事情告诉周崇慕。
最重要的是,现在也没想起什么有价值的事情,不必让周崇慕徒增烦恼。
陆临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会见到宗如意。他往日闲着无聊,去宫里四处走走,逛的地方都很有限,常去的不过一两处,没成想竟遇见了宗如意。
尽管周崇慕不去宗如意殿里,可她毕竟是贵妃,打扮得隆重而艳丽,环佩叮当,裙摆飞扬,带着侍女坐在陆临常去的凉亭里,身边还站着一位男子,倒像是特意等着陆临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