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白纸船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
妮妮不肯背诵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相比之下她更喜欢“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今年清明的这一天,没有像往年记忆中的那样阴郁,阳光明媚,风也不大,是一难得的好天气。
妮妮曾询问一个这样的交通标志是什么意思:一个蓝色底的圆牌子,中间横着一道粗粗的白线。我告诉她说,那是单行道的标识。妮问,什么是单行道?我说就是只准一个方向的车辆行驶,简单来说就是有进无出,有去无回。我自以为是地回答着,妮妮不断点头应和。一大群陌生的人正从我们的身边走过,我的存在对于他们没有任何意义。只有紧握着的这只小手的主人,把她的生命建筑在我的生命之上,寄生于我,依赖于我,等待她的成熟与独立。也因此赋予我的生命别人无法替代的意义。
动画片、读书、肯德基、琴课、超市还有睡觉前的火狐狸列那,很普通的周末。妮妮在关闭床灯、听完旅鼠的故事之后,总结地说她今天特别开心。妮妮说有的书是长着“两双手”的,我惊异地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妈妈,你也是本书。”我不禁又惊叹了,黑暗中,很快传来了妮妮富有韵律的熟睡时的呼吸。让人又想起了那句话“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想起今天又是一年的清明节了。像妮妮这么大时,我记忆中已经存储了一个亲人逝去的片断,连不成情节,像是一张张陈旧而模糊的黑白照片,依赖着我可能有些夸张的想象,串连成为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忘记、想起时还会流泪的故事。
2、
父母家相册里有这么一张老照片,年幼的我独自站在第一排,靠在一位清瘦但精神矍铄的老太太的怀里,她是我的曾祖母,和她并排而坐着的是看起来还算年轻的祖父、祖母和舅祖父。如今第二排的四人中有三人已经过世,只有祖母还健在,她的脑海里关于那三个人的故事可能可以写成一本书。
曾祖母在我的生命中出现时,我只有四岁左右的年纪。记忆中的她没有怎么笑过,也不记得她说过什么,也许在幼小的脑海中夸大了一些细节:她的腰身总是有些佝偻,踩着一双尖尖的缠足,她的粗布大襟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一天到晚总是待在昏暗的厨房兼柴房里起早贪黑忙碌着,我要是饿了,会在那里找到她,她会变魔术一样端出一碗卧着荷包蛋的面条,这是当时的农村中差不多最豪华的伙食。这些都是在曾祖母去世以后想起的,而曾祖母的去世是我来到人世开始储存记忆的一座界碑。曾祖母去世的前一天的晚上,她洗得干干净净,这也是我后来听说的。照例先给我暖被窝,我穿上她的大襟衣服,在炕上飞来飞去给她唱戏,她有没有吹灭煤油灯之前最后一次仔细打量过我,我不知道,但我清晰地记得第二天清晨,有人把我抱出她的被窝,抱到了另一个房间里。起床后照常是在乡间野地里疯耍,饿了,才想起曾祖母的昏暗的厨房。一定是飞奔回去,可是昏暗的小屋没有曾祖母的身影,跑进堂屋,曾祖母正端端躺在堂屋的床上,舅祖父蹲在门边,无声地抽泣着。从没见过曾祖母在白天里这样轻闲安逸地躺着,脸上还蒙着一块白布。拼命去拉她,想让她起来,有人上前把我抱在怀里,说是曾祖母睡着了。我不相信,他们揭开白布,让我看她的脸,那张看着很陌生的脸似乎还用铁丝那样的东西整理过,僵硬、没有无表情使得使得那张脸看起来更加消瘦,我不相信那是我的曾祖母,不习惯她那样一动不动睡着。人们一定在拿一个假人哄骗我,她可能是去串亲戚了,就像我离开了父母自己待在这里一样。
过于年幼时并不明白死亡是什么,也不懂得离别,我又没心没肺地东游西逛,到处疯耍了。不记得自己为祖母哭过,只是看到没有哭过的舅祖父无声的哭泣,心里有一种慌张和害怕。祖母下葬的那一天,记忆中突然出现了颜色,曾祖母差不多是村中的最长者,一辈子善良清白,她的葬礼因此而格外风光。飘洒的纸钱是白色和艳艳的黄色,五颜六色祭祀的彩旗,几辆送葬的牛车,黄黄的土地和黑紫色的棺木。下棺后,有人把我抱来,让我在棺木上撒下第一把土。葬礼的一切都让我无比好奇。从没想过她会永远离去,也没有想到快要三十年过去时,想起她我还会哭泣。曾祖母生前是最疼爱我,父亲曾几次想把我接回城里,曾祖母威胁他说除非她死了。
不久后,被接回父母的身边,曾祖母在我记忆中就那么消失了,直到十岁那年,她在某一天夜里蓦然出现在我的梦里,很仔细地看着我,很长时间,然后转身离开,再也没有回头。我在梦中哭醒了,于是她就那样在我的记忆中复活了。我开始在别的亲人的零星的话语中寻找她,她是我幼年中最让我感到温暖的人。
曾祖母去世那年她刚好八十八岁,七十年代的农村在还很贫困,她老人家彻底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
我还在哭着,在妮妮的梦里。可能死去也并不能说明什么,他们会用另一种方式活着。一定还会想念曾祖母,想她一定还会流泪,泪水总能冲刷掉我一些生活的污浊,我得好好活着,也为她。
3、
祖父去世时,我已经上了初中。一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在姑妈撕心裂肺的哭喊中泪如雨下,就像曾祖母离开时我不懂死亡一样,那时我并不懂悲伤。从来没有思考过一个亲人的离... -->>
1、
妮妮不肯背诵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相比之下她更喜欢“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今年清明的这一天,没有像往年记忆中的那样阴郁,阳光明媚,风也不大,是一难得的好天气。
妮妮曾询问一个这样的交通标志是什么意思:一个蓝色底的圆牌子,中间横着一道粗粗的白线。我告诉她说,那是单行道的标识。妮问,什么是单行道?我说就是只准一个方向的车辆行驶,简单来说就是有进无出,有去无回。我自以为是地回答着,妮妮不断点头应和。一大群陌生的人正从我们的身边走过,我的存在对于他们没有任何意义。只有紧握着的这只小手的主人,把她的生命建筑在我的生命之上,寄生于我,依赖于我,等待她的成熟与独立。也因此赋予我的生命别人无法替代的意义。
动画片、读书、肯德基、琴课、超市还有睡觉前的火狐狸列那,很普通的周末。妮妮在关闭床灯、听完旅鼠的故事之后,总结地说她今天特别开心。妮妮说有的书是长着“两双手”的,我惊异地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妈妈,你也是本书。”我不禁又惊叹了,黑暗中,很快传来了妮妮富有韵律的熟睡时的呼吸。让人又想起了那句话“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想起今天又是一年的清明节了。像妮妮这么大时,我记忆中已经存储了一个亲人逝去的片断,连不成情节,像是一张张陈旧而模糊的黑白照片,依赖着我可能有些夸张的想象,串连成为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忘记、想起时还会流泪的故事。
2、
父母家相册里有这么一张老照片,年幼的我独自站在第一排,靠在一位清瘦但精神矍铄的老太太的怀里,她是我的曾祖母,和她并排而坐着的是看起来还算年轻的祖父、祖母和舅祖父。如今第二排的四人中有三人已经过世,只有祖母还健在,她的脑海里关于那三个人的故事可能可以写成一本书。
曾祖母在我的生命中出现时,我只有四岁左右的年纪。记忆中的她没有怎么笑过,也不记得她说过什么,也许在幼小的脑海中夸大了一些细节:她的腰身总是有些佝偻,踩着一双尖尖的缠足,她的粗布大襟衣服总是干干净净的,一天到晚总是待在昏暗的厨房兼柴房里起早贪黑忙碌着,我要是饿了,会在那里找到她,她会变魔术一样端出一碗卧着荷包蛋的面条,这是当时的农村中差不多最豪华的伙食。这些都是在曾祖母去世以后想起的,而曾祖母的去世是我来到人世开始储存记忆的一座界碑。曾祖母去世的前一天的晚上,她洗得干干净净,这也是我后来听说的。照例先给我暖被窝,我穿上她的大襟衣服,在炕上飞来飞去给她唱戏,她有没有吹灭煤油灯之前最后一次仔细打量过我,我不知道,但我清晰地记得第二天清晨,有人把我抱出她的被窝,抱到了另一个房间里。起床后照常是在乡间野地里疯耍,饿了,才想起曾祖母的昏暗的厨房。一定是飞奔回去,可是昏暗的小屋没有曾祖母的身影,跑进堂屋,曾祖母正端端躺在堂屋的床上,舅祖父蹲在门边,无声地抽泣着。从没见过曾祖母在白天里这样轻闲安逸地躺着,脸上还蒙着一块白布。拼命去拉她,想让她起来,有人上前把我抱在怀里,说是曾祖母睡着了。我不相信,他们揭开白布,让我看她的脸,那张看着很陌生的脸似乎还用铁丝那样的东西整理过,僵硬、没有无表情使得使得那张脸看起来更加消瘦,我不相信那是我的曾祖母,不习惯她那样一动不动睡着。人们一定在拿一个假人哄骗我,她可能是去串亲戚了,就像我离开了父母自己待在这里一样。
过于年幼时并不明白死亡是什么,也不懂得离别,我又没心没肺地东游西逛,到处疯耍了。不记得自己为祖母哭过,只是看到没有哭过的舅祖父无声的哭泣,心里有一种慌张和害怕。祖母下葬的那一天,记忆中突然出现了颜色,曾祖母差不多是村中的最长者,一辈子善良清白,她的葬礼因此而格外风光。飘洒的纸钱是白色和艳艳的黄色,五颜六色祭祀的彩旗,几辆送葬的牛车,黄黄的土地和黑紫色的棺木。下棺后,有人把我抱来,让我在棺木上撒下第一把土。葬礼的一切都让我无比好奇。从没想过她会永远离去,也没有想到快要三十年过去时,想起她我还会哭泣。曾祖母生前是最疼爱我,父亲曾几次想把我接回城里,曾祖母威胁他说除非她死了。
不久后,被接回父母的身边,曾祖母在我记忆中就那么消失了,直到十岁那年,她在某一天夜里蓦然出现在我的梦里,很仔细地看着我,很长时间,然后转身离开,再也没有回头。我在梦中哭醒了,于是她就那样在我的记忆中复活了。我开始在别的亲人的零星的话语中寻找她,她是我幼年中最让我感到温暖的人。
曾祖母去世那年她刚好八十八岁,七十年代的农村在还很贫困,她老人家彻底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
我还在哭着,在妮妮的梦里。可能死去也并不能说明什么,他们会用另一种方式活着。一定还会想念曾祖母,想她一定还会流泪,泪水总能冲刷掉我一些生活的污浊,我得好好活着,也为她。
3、
祖父去世时,我已经上了初中。一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在姑妈撕心裂肺的哭喊中泪如雨下,就像曾祖母离开时我不懂死亡一样,那时我并不懂悲伤。从来没有思考过一个亲人的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