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小说网 www.hengjishizheng.com,道德经讲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修道之人,若其道深德厚,必能化于天下,恩及众生,荫被子孙。必使天下后世,子子孙孙,享道之不尽,用德之不穷,方见道德隆厚之远。先辈云:“中土难生,人身难得。”身为炎黄子孙,能生中华宝土,已是福分不浅。中华儿女生于道德之乡,生命中遗传着深厚的道德基因,灵性中饱藏着道德的灵光,文化中蕴含着道德之精华,岂敢忘宗忘祖?岂能忘却道德?若能持修道德,非但自己可以长生不死,世世以久,祭祀先祖宗庙无绝时。更在于以道德复兴中华文明,宏扬道德于天下,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众生,方不负祖先对我等后代子孙的殷殷厚望。
圣人虽不常存,而其德泽深入人心。《诗》曰:“世世子孙,勿潜引之。”孔子盛赞舜之大孝时曰:“宗庙享之,子孙保之。”足见德之无疆,子孙祭祀,万古不绝。作为中华人文始祖之轩辕黄帝,虽距今数千年,但他繁衍的中华子孙,所开创的中华文明,所承传的道德精种,光照中华大地,福及后代子孙,才有今日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故自古至今,每逢清明佳节,君王臣民,都要在黄帝陵前设坛供养,隆重祭祀,以表炎黄子孙孝敬、怀念之心。大德必垂之永久,虽千万亿年,而子孙依然继继不息。由此可见道德力量的久远。
修真人只要神神相依,气气相守,一脉流传,一真贯注,自能千变万化,自会有百千万亿化身,享百千万亿大年。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万代不辍。其要不过以元炁为药物,以元神为火候。元气者无气也,元神者不神也。以神炼气而成道,以火炼药而成丹。凡丹有成有毁,神丹则无终无始,故曰:“金丹大道历万年而不磨”。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此五句皆是言以道德修为之妙,继续申明不拔不脱之义。道德的本质,朴实无华,纯净圣洁,真实不虚,没有一丝驳杂。若修之不纯,则道不广,德不大,根不固,基不牢,岂能不脱不拔?万物皆有根,万事皆有本。固其根,枝叶才能繁茂;修其本,万事才能功成。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乡,乡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身之本在于心,心之本在于道德。
人若能以道德立于身心,私欲妄念不生,是非分别之心不起,德养之于内,其德光无不明于自身小宇宙;发之于外,此德无不善及众生。身心内外,进退出入,皆是此德所行。即使有极大的名利引诱,则心不为之所动;即使再大的困辱之事突然临身,亦不会害其道;即使有生死之变临于前,亦不能失其德。所以一个德行全备之人,无论出现多么复杂的境遇和事件,皆是德心巍然而立,真一不二,不动不摇,不变不迁,心明如镜,处之泰然。此即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道德修之于家,则家庭必然和睦吉祥,子孝于父母,弟敬于兄,兄友于弟,夫和于妻,父慈于子。此皆是以我一身之道德,推及一家老幼;以我心之真善真行,教化影响全家老少,家人则无不善也。故曰“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不但修之于家,而且要修之于乡。修道之人,心怀谦德,以尊敬之心待人,不能以己之贤智高于人。不自以为是,以俭朴诚实之心,与乡党交往;以仁慈义理之实际行动,施于远近乡邻。故乡党见之而起敬,邻里爱之而钦崇。有德之善言,人人爱听。有德之善事,处处受人尊敬。有德之名,传颂不朽。有德之功,万物知闻而心应。故曰“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道之人,不仅要修之于乡,而且要修之于国。有国才有家,国泰家方宁。修德之人心系国家民族,眼观天下,以国之繁荣兴旺,民族之安宁幸福为己任,以己之德,效忠国家人民。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忠于职守,积极奉献,福及国人。以己之至善,化于百姓之心,可以立纲常,扶大义;可以明天理,正人心。以道德尽于上,上无不明,施于民,民无不信。日远日大,日久日新,功在目前,可为万代不朽。此即“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之义。
德之至善,犹如天地之广大,天下万物,虽草木昆虫,无不是顺天地之德生成。人虽有贤愚贵贱,但均沾天地大德的化育之恩。天下百姓虽多,没有一个不受其德;天下万物不计其数,未有一物不蒙其化。所以说万物一体,天下一德。德虽无形无迹,不可见闻,但它却负载着宇宙三元(源)的无限精华物质,周流不滞,遍及宇空,普施万物而无遗。人之德若与天地同,则可与天地同体,而共施德于天下万物。故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世人若能以正心诚意,修道德于身心,以忠信孝悌齐之于家,以敬上爱下处之于乡,以无为无欲治之于国,以道德仁义施之于天下。修到此天地,动植飞潜,无物不受德化之妙;朝野乡里,无人不归德化之风。至此方为万德的君子,愿天下修行人均能如此。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此五句,是说圣人视家国天下为一个整体,并无彼此之分。观天下众人之身,如己之一身;观己之一身,即是天下众人之身。不贵己身,以爱身之心爱于天下。财不私利,以利益之心利于天下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唯知天下人之身,不知自有己身;惟知天下之身同于一身,不知自己之身。因圣人之心为天下公,唯独没有一己之私,所以在在观身,而不离天下;观人人之身,而与修己同然。人之善,我善之;人之不善,我亦善之。人之德,我德之,人之不德,我以德化之、修之。人我无别,如同一身。“以身观身”,即是此义。
圣王又能以家观家。家之中,有父母,有兄弟,有夫妇,有子孙,天下之家皆同此。圣人观天下之亲,如同自己之亲;观天下之家,如同自己之家。所以教于自家,即如教于天下之家;教于天下之家,如同教于一家。以自家之道德,推及天下之家。天下家家皆有六亲之至善,家家全备人伦之道德。如此对天下之家同然而德化,同善其家,同一道德立家。故曰“以家观家。”
圣人又能以乡观乡。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共一万二千五百家,谓之“乡”。圣人居于一乡中,观天下之乡,与本土之乡同,不分远近,没有彼此。千乡万乡,在圣人心中化于一乡;化于一乡,即是化天下之乡。一切乡党的民风自然淳美,一切邻里之德心自然默化。“以乡观乡”即此义。
圣人又能以国观国。国虽有大小之分,有本国邻国之异。但在圣王看来,道同天下,不生本国邻国之心,心中只有德化人民;不起大国小国之见,一律平等对待。因时顺理,万国同观。修德省己,视千邦为一,观万国为心,而心无异心。以修道之国,观不修道之国,在观中施德,促其德化。德化万国,则国亦无国,同其道德,天下归于一国。故曰“以国观国”。
圣王之德,不但以国观国,又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虽广大,虽有万物千类,动植飞潜,众生无边,但圣王具有仁德遍覆普及之心之能。虽有遐方异域,但圣王不因遥远而视为度外。虽有山河险阻,不因其难而怠懈抚育。所以天下四海同风,万民乐业,众生康宁。圣人之德盈满天下万物万类,但圣人丝毫未以天下为自己所有,而是以大公之心观天下,六合一道,以德化天下为己任,观天下惟一心,无一毫私意,无一念不纯。故曰:“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此二句是总结全章经文。上文所谓修身之德,修及于天下,观身之德,观至于天下。吾何以知一德立,天下之万善并立;一德成,天下之万理俱成。正是以此德此观,观天下之身、天下之家、天下之国、天下之天下,处处皆同,在在不二。大同至善,无往而不善;至德之理,无往而不一。故曰“吾以何知天下然哉?以此。”
圣王治天下,自本而支,自源而流,修己一身之德,不但可以化及于家,化及于乡,而且可以化及于国,化及于天下。仰观天道风云雷雨之变化,无不与圣人之德的应化有关;俯察地理山川河流,圣人之德无所不能运化。圣人之德涵盖天地,其德之功能场性,力大无边,应化无方,阴阳在乎手,变化由乎心。可通变化不测之神,可贯人文之古今。圣人之德“善建而不拔,善抱而不脱”,故才有如此无穷之妙。这便是世人所不知的伟大圣人既平常、又神秘之处。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重在“善”与“观”二字。“善”者,在于体会无为之道,运用自然之妙。
“观”者,即观心得道。善观者,通过日常观心、观身、观家、观乡、观国、观天下万物,皆为一道所生,一德所化。心身与万物同体,德与天下同化,则我与天下同一,别无二致,何有物我之别?何有私心之欲?以身观天下,以心观万物,可知天下修道者昌,背道者亡,此乃宇宙不变之理。
天下有道德者,皆体现在一个“公”字上,天下背道德者,皆毁在一个“私”字上。公与私是道与非道的分水岭。大道至公至德,充分体现在万物的理性中。如日月之在天,其大明之光,从不私照;圣人大同之德,未尝用于私亲。日月之照无私,所以光通天地,无所不透;圣王之德无私,所以广化天下万物,无所不惠。所以善治天下之有道者,不纵耳目之欲,无有自心之好恶,不随己身之便。不以贫贱扰其心,不以富贵介其意;不以强取胜邻国,不以异政妨害百姓;不以谗妄轻忽于四海,不以欺罔(wng)失信于天下人。所以圣人之德化溢天下,德被无穷。天下之民感圣人之德,颂其恩,受其惠,乐其业,万民之心同一心,万身同一身,其家、其乡、其国皆同于一德,同天下大同,归于一道也。
修心修德,重在于去私立公。如若不修天下为公之德,不为天下众生利益而修,而仅仅为了一身之私,或求得健康长寿,或为光宗耀祖,或求神通功能等,凡此种种,皆是心境不宽,心德不广,心性不纯。私心私智一起,身内之魔军哄动,不仅为害自身,而且扰乱周边环境;不仅不能利益万民,反而致恶造业,为害天下。故修德务必纯净,修道务必全备,修心务必去私,去私务必苦行。私心尽,德方可立;妄不起,至善可抱。德与私如水火之不容,故私智绝弃之时,便是道德立就之日。
天下之物,凡建于外、抱于外者,皆易拔易脱。修真若能建德而抱一,建之于心,抱之于内者,犹如参天之大树,根深基厚,任狂风摧摇,只是枝叶随风应势,而其根本巍然不动。此即是树之善建善抱之功。
俗人处世之“建抱”,皆以私欲之智巧而结,心建于外,抱之外物,犹如浅根之草,终非长久;又如屋檐漏外之椽,则易腐易坏。故舍修心修德而言建德抱道,皆非正途也。离心身而言修者,非真修;离修德而言证道者,皆非正道也。此即圣祖所言“善建”、“善抱”、“善观”、“善修”之真谛。
含德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含德之厚”,“含”者,藏蓄而不露。“厚”者,纯全而不薄。全句之意,即含藏道德深而厚。有厚德之人,天地像父母关爱孩子般地呵(h)护。人之天德,皆含于本性之中,无论贵贱贤愚,个个都是自然具足。但人因后天欲望过强,损德败性,德性渐失,德能不足,故不能合道,只能顺人道下滑。上德有五,五德分层,如仁德之爱,义德之利,礼德之敬,智德之明,信德之忠(中),皆是性中本来所含藏,从先天带来,因感而用。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已薄,人心必乱。所谓德,应当是唯道是从。失道而后德。失道才需重德、修德、守德。礼义仁德,都是道的人格体现,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赤子”者,如婴儿呱地一声,脱离母腹,浑浑沦沦,一团天真在抱,无知识,无念虑,静与道同,动与天随,性中之天,纯是一派先天状态。初生婴儿之体,真气充足,皮肤色赤,故称为“赤子”。
“比于赤子”之句,是言人体性命的自然合一。人身本是半阴半阳之体,其性虽善,但因累世的积尘所蒙蔽,历劫轮转中造业的消耗,所以性德已不完备,性光已残缺不全,故失道而成为人身。若能知返而修,修心累德,全天命之性。少私寡欲,清静心身,本性不迷。修性炼命,苦修苦证,刮尘不止,炼己不断,精诚所至,五德必全,性命双了。返老还童,乃至返到娘未生前的真面目。至此,则妙性圆明,真性显现,做人做事,无不自然;德光之明,无不朗照。纯纯然,人欲之私净尽;浑浑然,事物之理自明。五德养到此等纯熟境界,则天地之大,皆在我德的包涵之中;万物之多,皆不出我性心之外。身心内外,家国天下,无处不是此德之妙,天下万物,皆是我性德之全。
修真者的根本目的,在于去私立公,舍己奉献,造福天下众生。修真人既是大道所生,万物所养,功成自当回报天地之恩,以尽赤子之心。空净师有诗云:“兴民族旺国家,赤子舍己!”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修士若能达至真性寂静,真气纯粹,不知不识,神气相抱,含蓄极厚,德道一身。无为无作,却又无所不作,岂不是含德深厚的赤子吗?
【毒虫不螫(shi),猛兽不据,攫(ju)鸟不搏,】
“毒虫”者,泛指蜂、蝎、蛇等有毒害之虫。“螫”同“蜇”,毒虫刺人之谓。“猛兽”者,狼豺虎豹等伤人兽类。“据”,兽以瓜捕物的举止。“攫(ju)”,猛禽捕食按拿的动作。
此三句是说,赤子本无害物之心,所以物亦不会伤害赤子。婴儿仍在父母怀抱之时,足不能行,手不能作。虽有毒虫,亦不能蜇;虽有猛兽,亦不能据;虽有攫(ju)鸟,亦无从搏(bo)。赤子道德完备,无伤害虫兽之心。无虞于毒虫,故毒虫不蛰;无虞于猛兽,故猛兽不得据。且常静居其室,不被攫(ju)鸟所窥,何能来得搏之。倘若长大成人,行动自如,心生捕杀游乐之心,则难免被恶物之伤害。
物物有心,人与物都有自身的生物场,物虽无言,而心却通。人若怀善德之心,善待一切生灵,不有伤害之心,此善性即可与虫兽心息相应。人若内忘其心,外忘其形,人物两忘,即可入于物人混一之妙。既与物相忘,人与物相应,心息即通。人物虽不能以言语交流,但其场性信息却无不沟通,所以物亦不会加害于人。河上公解曰:“太平之世,人无贵贱之心,凡有剌之物,反还其本,有毒之虫,不伤于人。”是说只要道德行于天下,不仅人人德化归道,即使毒虫害兽也会改恶从善,复归天然善性。由此可见,万物皆本善,物我本一体,人与万物,息息相通,共荣共存。即使这些毒虫害兽,亦不例外。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i)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哑,和之至也。】
“据固”者,手掌五指屈卷至指根,即握固之状。“牝,音聘,雌性,为阴。“牡”,音亩,雄性,为阳。“牝牡之合”,即阴阳交合。“朘”,音最,即男孩的生殖器。“朘作”即勃举之意。以上数句,是说赤子之无心,不但与物相忘,而且其生理状态也复归至婴儿状态。
“骨弱筋柔而握固”,是言新生婴儿之手,骨弱筋柔,非常柔软,这是婴儿一元真炁充足的表现。婴儿虽无心握物,但五指却常握而自固。虽不无男女交合之欲望,但其生殖器却常自勃而举,这是由于婴儿先天精气俱足之故。婴无思无虑,虽因饥饿等需要时终日号哭,但其哭叫嗓子却不哑,这是因其先天和气充盈的原因。倘若有心而握固,有心而朘作,有心而哭叫,其神必乱,其气必散,其精必耗,岂能像婴儿有如此无为自然之妙。婴儿无心无念,其所握、所朘、所号,都是一种天然流露,毫无后天之矫揉造作。其手终日握固而不伸,是因其无心取外物;其阳物虽终日朘作不败,是因其常无欲的流露;终日哭叫而不哑,是因其无意哭叫而不伤其元气。此正是赤子先天本性之无欲,先天元精之至纯,先天元气之至足,在婴儿身上的体现。
人若能返修到婴儿状态,全太和之气,入无心之妙,则大道备于心,天地归于身,元神自然凝寂,元气自然冲虚,无为自然应验,即可返归赤子的这种先天状态。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和”有多层含义,如平和、太和、中和、谐和、谦和、柔和等。一个“和”字,纯纯全全,至柔至顺,它充分反映了大道本源的本质,是道性特征的体现。就理性而言,柔和是道体的自然本质,亦是天地人万物所具有的本性,它是德善的一种集中表现。宇宙和谐,天体自然平衡,日月星辰自能光明;天地和太,自然风调雨顺,万物才能生长;阴阳和谐,自然生态才能平衡;人有谦和之德,自能性静圆明。世间“和”之理处处皆是,国与国和平共处,就不会有战争;人与人以和为贵,就不会滋生事端。诸如和气生财、和善待人、和蔼可亲等等,无不是做人处世之道。此即“知和曰常”。
就气而言,元始一气源于大道核心。大道之气,质性中和,故又称为“太和”、“中和”之气。此气乃阴阳相冲而生,其性柔和。在天地为阴阳之正气,在人身即谷神之元气。万物之造化,由此气而生,性命之根基,由此气而立。天下万物无不是由此气所生,由此气所养。存此气者则命存,失此气者而命亡。故知中和之气乃生生不息之真气。偏此气者,过阴或过阳,皆非道性之气,皆不能长久。
所谓“知和曰常”,就是心领神会,在常中悟真常,在入世中炼出世,执两而用中,累德以成道。就修炼而言,“和”是指清静心身,识神无忧无欲,大道太和真气,自然会与人体先天真一之气相亲相和,能源得到源源不绝地补充,使生命的质元之光,与宇宙本源之光、天地之光、万物之光和其光,同其明。只有清静身心,身中之光炁与元神才能合为一体,三光才能显现。“和”,又是指人和、中和。人若能在常道中,终日心处中和状态,不为物所诱,不为俗所烦,自然天时易得,地利易至,人缘易和,而天地人三才悉皆归一。
“知常曰明”之“常”,即大道运行之常规,自然无为,不变不易。“知常曰明”,是说... -->>
修道之人,若其道深德厚,必能化于天下,恩及众生,荫被子孙。必使天下后世,子子孙孙,享道之不尽,用德之不穷,方见道德隆厚之远。先辈云:“中土难生,人身难得。”身为炎黄子孙,能生中华宝土,已是福分不浅。中华儿女生于道德之乡,生命中遗传着深厚的道德基因,灵性中饱藏着道德的灵光,文化中蕴含着道德之精华,岂敢忘宗忘祖?岂能忘却道德?若能持修道德,非但自己可以长生不死,世世以久,祭祀先祖宗庙无绝时。更在于以道德复兴中华文明,宏扬道德于天下,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众生,方不负祖先对我等后代子孙的殷殷厚望。
圣人虽不常存,而其德泽深入人心。《诗》曰:“世世子孙,勿潜引之。”孔子盛赞舜之大孝时曰:“宗庙享之,子孙保之。”足见德之无疆,子孙祭祀,万古不绝。作为中华人文始祖之轩辕黄帝,虽距今数千年,但他繁衍的中华子孙,所开创的中华文明,所承传的道德精种,光照中华大地,福及后代子孙,才有今日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故自古至今,每逢清明佳节,君王臣民,都要在黄帝陵前设坛供养,隆重祭祀,以表炎黄子孙孝敬、怀念之心。大德必垂之永久,虽千万亿年,而子孙依然继继不息。由此可见道德力量的久远。
修真人只要神神相依,气气相守,一脉流传,一真贯注,自能千变万化,自会有百千万亿化身,享百千万亿大年。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万代不辍。其要不过以元炁为药物,以元神为火候。元气者无气也,元神者不神也。以神炼气而成道,以火炼药而成丹。凡丹有成有毁,神丹则无终无始,故曰:“金丹大道历万年而不磨”。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此五句皆是言以道德修为之妙,继续申明不拔不脱之义。道德的本质,朴实无华,纯净圣洁,真实不虚,没有一丝驳杂。若修之不纯,则道不广,德不大,根不固,基不牢,岂能不脱不拔?万物皆有根,万事皆有本。固其根,枝叶才能繁茂;修其本,万事才能功成。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乡,乡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身之本在于心,心之本在于道德。
人若能以道德立于身心,私欲妄念不生,是非分别之心不起,德养之于内,其德光无不明于自身小宇宙;发之于外,此德无不善及众生。身心内外,进退出入,皆是此德所行。即使有极大的名利引诱,则心不为之所动;即使再大的困辱之事突然临身,亦不会害其道;即使有生死之变临于前,亦不能失其德。所以一个德行全备之人,无论出现多么复杂的境遇和事件,皆是德心巍然而立,真一不二,不动不摇,不变不迁,心明如镜,处之泰然。此即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道德修之于家,则家庭必然和睦吉祥,子孝于父母,弟敬于兄,兄友于弟,夫和于妻,父慈于子。此皆是以我一身之道德,推及一家老幼;以我心之真善真行,教化影响全家老少,家人则无不善也。故曰“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不但修之于家,而且要修之于乡。修道之人,心怀谦德,以尊敬之心待人,不能以己之贤智高于人。不自以为是,以俭朴诚实之心,与乡党交往;以仁慈义理之实际行动,施于远近乡邻。故乡党见之而起敬,邻里爱之而钦崇。有德之善言,人人爱听。有德之善事,处处受人尊敬。有德之名,传颂不朽。有德之功,万物知闻而心应。故曰“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道之人,不仅要修之于乡,而且要修之于国。有国才有家,国泰家方宁。修德之人心系国家民族,眼观天下,以国之繁荣兴旺,民族之安宁幸福为己任,以己之德,效忠国家人民。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忠于职守,积极奉献,福及国人。以己之至善,化于百姓之心,可以立纲常,扶大义;可以明天理,正人心。以道德尽于上,上无不明,施于民,民无不信。日远日大,日久日新,功在目前,可为万代不朽。此即“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之义。
德之至善,犹如天地之广大,天下万物,虽草木昆虫,无不是顺天地之德生成。人虽有贤愚贵贱,但均沾天地大德的化育之恩。天下百姓虽多,没有一个不受其德;天下万物不计其数,未有一物不蒙其化。所以说万物一体,天下一德。德虽无形无迹,不可见闻,但它却负载着宇宙三元(源)的无限精华物质,周流不滞,遍及宇空,普施万物而无遗。人之德若与天地同,则可与天地同体,而共施德于天下万物。故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世人若能以正心诚意,修道德于身心,以忠信孝悌齐之于家,以敬上爱下处之于乡,以无为无欲治之于国,以道德仁义施之于天下。修到此天地,动植飞潜,无物不受德化之妙;朝野乡里,无人不归德化之风。至此方为万德的君子,愿天下修行人均能如此。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此五句,是说圣人视家国天下为一个整体,并无彼此之分。观天下众人之身,如己之一身;观己之一身,即是天下众人之身。不贵己身,以爱身之心爱于天下。财不私利,以利益之心利于天下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唯知天下人之身,不知自有己身;惟知天下之身同于一身,不知自己之身。因圣人之心为天下公,唯独没有一己之私,所以在在观身,而不离天下;观人人之身,而与修己同然。人之善,我善之;人之不善,我亦善之。人之德,我德之,人之不德,我以德化之、修之。人我无别,如同一身。“以身观身”,即是此义。
圣王又能以家观家。家之中,有父母,有兄弟,有夫妇,有子孙,天下之家皆同此。圣人观天下之亲,如同自己之亲;观天下之家,如同自己之家。所以教于自家,即如教于天下之家;教于天下之家,如同教于一家。以自家之道德,推及天下之家。天下家家皆有六亲之至善,家家全备人伦之道德。如此对天下之家同然而德化,同善其家,同一道德立家。故曰“以家观家。”
圣人又能以乡观乡。古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共一万二千五百家,谓之“乡”。圣人居于一乡中,观天下之乡,与本土之乡同,不分远近,没有彼此。千乡万乡,在圣人心中化于一乡;化于一乡,即是化天下之乡。一切乡党的民风自然淳美,一切邻里之德心自然默化。“以乡观乡”即此义。
圣人又能以国观国。国虽有大小之分,有本国邻国之异。但在圣王看来,道同天下,不生本国邻国之心,心中只有德化人民;不起大国小国之见,一律平等对待。因时顺理,万国同观。修德省己,视千邦为一,观万国为心,而心无异心。以修道之国,观不修道之国,在观中施德,促其德化。德化万国,则国亦无国,同其道德,天下归于一国。故曰“以国观国”。
圣王之德,不但以国观国,又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虽广大,虽有万物千类,动植飞潜,众生无边,但圣王具有仁德遍覆普及之心之能。虽有遐方异域,但圣王不因遥远而视为度外。虽有山河险阻,不因其难而怠懈抚育。所以天下四海同风,万民乐业,众生康宁。圣人之德盈满天下万物万类,但圣人丝毫未以天下为自己所有,而是以大公之心观天下,六合一道,以德化天下为己任,观天下惟一心,无一毫私意,无一念不纯。故曰:“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此二句是总结全章经文。上文所谓修身之德,修及于天下,观身之德,观至于天下。吾何以知一德立,天下之万善并立;一德成,天下之万理俱成。正是以此德此观,观天下之身、天下之家、天下之国、天下之天下,处处皆同,在在不二。大同至善,无往而不善;至德之理,无往而不一。故曰“吾以何知天下然哉?以此。”
圣王治天下,自本而支,自源而流,修己一身之德,不但可以化及于家,化及于乡,而且可以化及于国,化及于天下。仰观天道风云雷雨之变化,无不与圣人之德的应化有关;俯察地理山川河流,圣人之德无所不能运化。圣人之德涵盖天地,其德之功能场性,力大无边,应化无方,阴阳在乎手,变化由乎心。可通变化不测之神,可贯人文之古今。圣人之德“善建而不拔,善抱而不脱”,故才有如此无穷之妙。这便是世人所不知的伟大圣人既平常、又神秘之处。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重在“善”与“观”二字。“善”者,在于体会无为之道,运用自然之妙。
“观”者,即观心得道。善观者,通过日常观心、观身、观家、观乡、观国、观天下万物,皆为一道所生,一德所化。心身与万物同体,德与天下同化,则我与天下同一,别无二致,何有物我之别?何有私心之欲?以身观天下,以心观万物,可知天下修道者昌,背道者亡,此乃宇宙不变之理。
天下有道德者,皆体现在一个“公”字上,天下背道德者,皆毁在一个“私”字上。公与私是道与非道的分水岭。大道至公至德,充分体现在万物的理性中。如日月之在天,其大明之光,从不私照;圣人大同之德,未尝用于私亲。日月之照无私,所以光通天地,无所不透;圣王之德无私,所以广化天下万物,无所不惠。所以善治天下之有道者,不纵耳目之欲,无有自心之好恶,不随己身之便。不以贫贱扰其心,不以富贵介其意;不以强取胜邻国,不以异政妨害百姓;不以谗妄轻忽于四海,不以欺罔(wng)失信于天下人。所以圣人之德化溢天下,德被无穷。天下之民感圣人之德,颂其恩,受其惠,乐其业,万民之心同一心,万身同一身,其家、其乡、其国皆同于一德,同天下大同,归于一道也。
修心修德,重在于去私立公。如若不修天下为公之德,不为天下众生利益而修,而仅仅为了一身之私,或求得健康长寿,或为光宗耀祖,或求神通功能等,凡此种种,皆是心境不宽,心德不广,心性不纯。私心私智一起,身内之魔军哄动,不仅为害自身,而且扰乱周边环境;不仅不能利益万民,反而致恶造业,为害天下。故修德务必纯净,修道务必全备,修心务必去私,去私务必苦行。私心尽,德方可立;妄不起,至善可抱。德与私如水火之不容,故私智绝弃之时,便是道德立就之日。
天下之物,凡建于外、抱于外者,皆易拔易脱。修真若能建德而抱一,建之于心,抱之于内者,犹如参天之大树,根深基厚,任狂风摧摇,只是枝叶随风应势,而其根本巍然不动。此即是树之善建善抱之功。
俗人处世之“建抱”,皆以私欲之智巧而结,心建于外,抱之外物,犹如浅根之草,终非长久;又如屋檐漏外之椽,则易腐易坏。故舍修心修德而言建德抱道,皆非正途也。离心身而言修者,非真修;离修德而言证道者,皆非正道也。此即圣祖所言“善建”、“善抱”、“善观”、“善修”之真谛。
含德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含德之厚”,“含”者,藏蓄而不露。“厚”者,纯全而不薄。全句之意,即含藏道德深而厚。有厚德之人,天地像父母关爱孩子般地呵(h)护。人之天德,皆含于本性之中,无论贵贱贤愚,个个都是自然具足。但人因后天欲望过强,损德败性,德性渐失,德能不足,故不能合道,只能顺人道下滑。上德有五,五德分层,如仁德之爱,义德之利,礼德之敬,智德之明,信德之忠(中),皆是性中本来所含藏,从先天带来,因感而用。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已薄,人心必乱。所谓德,应当是唯道是从。失道而后德。失道才需重德、修德、守德。礼义仁德,都是道的人格体现,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赤子”者,如婴儿呱地一声,脱离母腹,浑浑沦沦,一团天真在抱,无知识,无念虑,静与道同,动与天随,性中之天,纯是一派先天状态。初生婴儿之体,真气充足,皮肤色赤,故称为“赤子”。
“比于赤子”之句,是言人体性命的自然合一。人身本是半阴半阳之体,其性虽善,但因累世的积尘所蒙蔽,历劫轮转中造业的消耗,所以性德已不完备,性光已残缺不全,故失道而成为人身。若能知返而修,修心累德,全天命之性。少私寡欲,清静心身,本性不迷。修性炼命,苦修苦证,刮尘不止,炼己不断,精诚所至,五德必全,性命双了。返老还童,乃至返到娘未生前的真面目。至此,则妙性圆明,真性显现,做人做事,无不自然;德光之明,无不朗照。纯纯然,人欲之私净尽;浑浑然,事物之理自明。五德养到此等纯熟境界,则天地之大,皆在我德的包涵之中;万物之多,皆不出我性心之外。身心内外,家国天下,无处不是此德之妙,天下万物,皆是我性德之全。
修真者的根本目的,在于去私立公,舍己奉献,造福天下众生。修真人既是大道所生,万物所养,功成自当回报天地之恩,以尽赤子之心。空净师有诗云:“兴民族旺国家,赤子舍己!”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修士若能达至真性寂静,真气纯粹,不知不识,神气相抱,含蓄极厚,德道一身。无为无作,却又无所不作,岂不是含德深厚的赤子吗?
【毒虫不螫(shi),猛兽不据,攫(ju)鸟不搏,】
“毒虫”者,泛指蜂、蝎、蛇等有毒害之虫。“螫”同“蜇”,毒虫刺人之谓。“猛兽”者,狼豺虎豹等伤人兽类。“据”,兽以瓜捕物的举止。“攫(ju)”,猛禽捕食按拿的动作。
此三句是说,赤子本无害物之心,所以物亦不会伤害赤子。婴儿仍在父母怀抱之时,足不能行,手不能作。虽有毒虫,亦不能蜇;虽有猛兽,亦不能据;虽有攫(ju)鸟,亦无从搏(bo)。赤子道德完备,无伤害虫兽之心。无虞于毒虫,故毒虫不蛰;无虞于猛兽,故猛兽不得据。且常静居其室,不被攫(ju)鸟所窥,何能来得搏之。倘若长大成人,行动自如,心生捕杀游乐之心,则难免被恶物之伤害。
物物有心,人与物都有自身的生物场,物虽无言,而心却通。人若怀善德之心,善待一切生灵,不有伤害之心,此善性即可与虫兽心息相应。人若内忘其心,外忘其形,人物两忘,即可入于物人混一之妙。既与物相忘,人与物相应,心息即通。人物虽不能以言语交流,但其场性信息却无不沟通,所以物亦不会加害于人。河上公解曰:“太平之世,人无贵贱之心,凡有剌之物,反还其本,有毒之虫,不伤于人。”是说只要道德行于天下,不仅人人德化归道,即使毒虫害兽也会改恶从善,复归天然善性。由此可见,万物皆本善,物我本一体,人与万物,息息相通,共荣共存。即使这些毒虫害兽,亦不例外。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i)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哑,和之至也。】
“据固”者,手掌五指屈卷至指根,即握固之状。“牝,音聘,雌性,为阴。“牡”,音亩,雄性,为阳。“牝牡之合”,即阴阳交合。“朘”,音最,即男孩的生殖器。“朘作”即勃举之意。以上数句,是说赤子之无心,不但与物相忘,而且其生理状态也复归至婴儿状态。
“骨弱筋柔而握固”,是言新生婴儿之手,骨弱筋柔,非常柔软,这是婴儿一元真炁充足的表现。婴儿虽无心握物,但五指却常握而自固。虽不无男女交合之欲望,但其生殖器却常自勃而举,这是由于婴儿先天精气俱足之故。婴无思无虑,虽因饥饿等需要时终日号哭,但其哭叫嗓子却不哑,这是因其先天和气充盈的原因。倘若有心而握固,有心而朘作,有心而哭叫,其神必乱,其气必散,其精必耗,岂能像婴儿有如此无为自然之妙。婴儿无心无念,其所握、所朘、所号,都是一种天然流露,毫无后天之矫揉造作。其手终日握固而不伸,是因其无心取外物;其阳物虽终日朘作不败,是因其常无欲的流露;终日哭叫而不哑,是因其无意哭叫而不伤其元气。此正是赤子先天本性之无欲,先天元精之至纯,先天元气之至足,在婴儿身上的体现。
人若能返修到婴儿状态,全太和之气,入无心之妙,则大道备于心,天地归于身,元神自然凝寂,元气自然冲虚,无为自然应验,即可返归赤子的这种先天状态。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和”有多层含义,如平和、太和、中和、谐和、谦和、柔和等。一个“和”字,纯纯全全,至柔至顺,它充分反映了大道本源的本质,是道性特征的体现。就理性而言,柔和是道体的自然本质,亦是天地人万物所具有的本性,它是德善的一种集中表现。宇宙和谐,天体自然平衡,日月星辰自能光明;天地和太,自然风调雨顺,万物才能生长;阴阳和谐,自然生态才能平衡;人有谦和之德,自能性静圆明。世间“和”之理处处皆是,国与国和平共处,就不会有战争;人与人以和为贵,就不会滋生事端。诸如和气生财、和善待人、和蔼可亲等等,无不是做人处世之道。此即“知和曰常”。
就气而言,元始一气源于大道核心。大道之气,质性中和,故又称为“太和”、“中和”之气。此气乃阴阳相冲而生,其性柔和。在天地为阴阳之正气,在人身即谷神之元气。万物之造化,由此气而生,性命之根基,由此气而立。天下万物无不是由此气所生,由此气所养。存此气者则命存,失此气者而命亡。故知中和之气乃生生不息之真气。偏此气者,过阴或过阳,皆非道性之气,皆不能长久。
所谓“知和曰常”,就是心领神会,在常中悟真常,在入世中炼出世,执两而用中,累德以成道。就修炼而言,“和”是指清静心身,识神无忧无欲,大道太和真气,自然会与人体先天真一之气相亲相和,能源得到源源不绝地补充,使生命的质元之光,与宇宙本源之光、天地之光、万物之光和其光,同其明。只有清静身心,身中之光炁与元神才能合为一体,三光才能显现。“和”,又是指人和、中和。人若能在常道中,终日心处中和状态,不为物所诱,不为俗所烦,自然天时易得,地利易至,人缘易和,而天地人三才悉皆归一。
“知常曰明”之“常”,即大道运行之常规,自然无为,不变不易。“知常曰明”,是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